当前位置:首页>

老妈高血压,老爸糖尿病,我要如何带他们出去玩?

老妈高血压,老爸糖尿病,我要如何带他们出去玩?
发表人:京东健康

好不容易休假的打工人小张想要带着家人出去玩!

 

他畅想了许久,赏一赏春夏之交的草长莺飞、看一看国泰民安的盛世山河,美得很!然而,想到老妈的高血压,和老爸的糖尿病,他有点犯愁。

 

 

旅游攻略好做,出行花费好说,但如何照顾有慢性疾病的家人?这可真不是件易事。为了让大家进行而出,安全而归,Dr.京想给有同样困扰的朋友支支招。

 

高血压人群

 

张母今年55岁,是名教书育人数十载的初中老师,也是一个急性子。她有十年的高血压史,血压曾经高到过 160/100mmHg,乖乖吃药才降到正常水平。

 

Dr.京出行建议: 做啥别急促,血压要稳住

 

时间和行程安排上要从容不迫:情绪的波动会导致血压的波动,别奔跑赶车也别焦急等待。

 

饮食要少油低盐:可以畅享美食,但应选择较健康的,而不是快餐店,也不要点加过多调味酱或蘸酱的食品。

 

评估身体情况,带足药物:在制定旅游计划前,不妨咨询下医生。带足药品,按时服用。

 

血压监测:带个便携的电子血压计,早中晚量一量,如果血压异常或者身体有不适,最好原地休息。

 

注意气温和水分摄入:冷热刺激对血压的影响也很大,提前查好天气预报,多准备些薄厚衣物随时增减。

 

糖尿病人群

 

张父已经60岁了,是一名企业员工,以前总喝酒应酬,人到中年大腹便便。前两年公司体检时发现血糖特别高,确诊了二型糖尿病。

 

用药一段时间效果不佳,改注射胰岛素了。现在每天得量好几次血糖,餐前也给自己扎上一针。不过庆幸的是,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这些并发症还没找上门。

 

Dr.京出行建议: 好菜别撑肚,血糖用心护

 

避免暴饮暴食:各地美食让人欲罢不能,一不小心就会吃多,控制好摄入的量,最好总的能量摄入能和在家饮食差不多,不要有太大浮动。

 

防止低血糖: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可以提前备好糖果和碳水小零食。

 

评估身体情况,保存好胰岛素:可以向医生咨询目前维持的血糖状态是否可以出游,如果可以的话,把胰岛素带好,注意它的保存要求,别失效。

 

规律血糖监测:饮食和运动的改变对血糖的影响很大,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就近就诊请内分泌医生评估是否要调整药物,或者网上问诊咨询医生和药师意见比较妥当。

 

准备舒适合脚的鞋子:防止脚磨破,这种小伤对普通人可能没啥,但对下肢循环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就会引起糖尿病足。

 

易过敏人群

 

张家小妹和小张差了十多岁,现在还在上高中,是个活泼开朗的运动女孩。不过每到春夏,她一出门就有“感冒”的症状,鼻涕流个不停,喷嚏也打个不断,鼻翼总是红扑扑的。

 


 

去医院过敏反应科查了过敏源后发现,她对花粉严重过敏。对旅游景区的“花花世界”,她一面向往,一面担忧。

 

Dr.京出行建议: 口罩长袖捂,过敏源头阻

 

带好口罩、护目镜,穿长袖衣物:如果远离过敏源做不到的话,那就避免直接接触。

 

预防性用药:在出游之前,去医院过敏反应科询问是否可以用一些鼻喷激素来提前预防。

 

备用些安全的口服抗组胺药:如果还是不可避免的花粉过敏了,症状也比较轻的话,可以试着服用之前医嘱开的氯雷他定等,症状没改善就及时去医院。

 

询问食物成分:饮食容易过敏的人,每次就餐前都问下服务员菜里有没有自己过敏的食物成分在。

 

备好肾上腺素:有严重过敏风险的人,可能需要备好肾上腺素笔或肾上腺素针剂,以防万一。

 

除了以上这三类特殊人群,出去玩的小伙伴也要注意下面这些要点:

 

01 防疫不可松懈

 

游玩的地方那必定是人多的地方,虽然现在国内疫情控制得很好,那也不能放松警惕,口罩一定要戴好。

 

02遵守交通秩序

 

开车出行的话避免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游玩时过马路不要违反交通信号灯,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03备好防晒装备

 

五月份的天儿,部分地区已经又热又晒了,长时间的户外游玩一定要做好防晒,防晒霜抹起来、遮阳伞打起来,避免晒伤。

 

04注意餐饮安全

 

选择干净卫生靠谱的饭店,拒绝野味和不合格的生食,避免病从口入。

 

05慎选高危项目

 

谨慎参与蹦极、跳伞等危险系数高的游玩项目,如果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参与要求的话,也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全引导。

 

 

假期出去游玩是一件开心的事,能和家人一起那更是幸福。出行前,旅行攻略要做好,安全须知要弄清,莫要乘兴而去,遗憾而归。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血管功能检查异常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心血管功能检查异常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疾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我们应该做那些来保护自己呢?而且血压的升高会使我们经常感到头晕,肢体麻烦,是可以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那如果是自己不慎得了高血压,我们是可以做那些来预防高血压的呢?

     

     

    1. 药物治疗

     

    我们平时可以预备一些有助于降低血压的药物,合理的控制血压的水平,如果趋于正常可以适当的减少药物的使用,使用药物也可以防止一些高血压的并发症。

     

    2. 运动

     

    平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运动,因为运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除了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也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形成,也可以增加和预防肌肉,骨骼,关节之间僵硬的发生,同时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食欲促进肠胃的蠕动,可以有效的预防便秘,也可改善睡眠。

     

    3. 戒酒

     

    我们应该有个合理的饮食习惯,但是除了有个健康的饮食我们也应该要学会戒烟戒酒。少量的饮酒可能会到来一些好处,但是大量或者过量的饮酒肯定是有害的,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我们动脉发生粥样的硬化,加重高血压。

     

    4. 体重

     

    控制和减轻体重也是预防高血压的一种措施。我们应该控制一些油炸,高蛋白食物,含热量高的食物摄入,时常的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高纤维等食物,不仅可以保持体重,而且也会补充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5. 心理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理,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选择合适的解压方式去释放自己的压力。因为情绪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出现头晕目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一颗积极放松的心态,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件事物的发生,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

     

    6. 饮食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下,尽可能的减少钠盐的使用,比如腌制食品,零食等都可以减少摄入;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含有钾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有纤维的杂粮等,要学会平衡膳食。 

     

     

    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疾病的小知识,了解一下疾病的症状,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疾病的伤害。

  • 如果说是喝什么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那么可以明确先把答案告诉你,喝什么都不行,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包括我们年龄增长这个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喝什么都无法阻止我们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的发生。

     

    高血压、高血脂都属于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很多情况下是原发性疾病,也无法有效的根除和治愈,往往需要通过长期的健康生活习惯的干预和合理用药来控制。而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就是造成血管硬化,狭窄,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但是,喝什么对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减缓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的过早发生。

     

    像那些喜欢喝酒,抽烟以及请客吃请来谈生意应酬的人来说,如果能把喝酒改为去小茶楼喝茶谈生意,那么这种肯定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有一定的帮助,因为关于喝酒对高血压、高血脂等方面的影响,是有研究证据显示的。

     
    但注意:把喝酒改为喝茶不是说喝茶对我们血压、血脂以及软化血管有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非常确定的说,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据可以显示告诉我们喝什么茶对我们高血脂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因为本身我们高血脂就包括有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血脂、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混合型告知血脂,翻阅所有的医学指南,都没有发现喝茶对这些高血脂有很好的降脂功效,而之所以推荐把喝酒、请吃吃请改为喝茶,零食相伴,是因为喝酒本身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影响很大,你要改为喝白开水,也是可以的,还可试着科学合理的控制好体重,做到低盐低脂低糖,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让自己动起来,坚持运动锻炼。这些方面都做到,比起单单服用某种保健品,或者多喝某种保健茶饮来,要靠谱的多,也要重要的多了。

     

     

    所以对于已有高血压、高血脂问题的朋友,切莫想要通过多喝某种茶或某种饮料就能够改善和控制疾病,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问题,就可以停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用药是基础,保健茶如果一定要喝,也要当做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替代手段。

  • 说好的肾脏疾病呢?为何要开那么多药,又是降压药,又是利尿药,还补钙,难道是医生乱开药为了拿药品回扣?这问题其实一直困扰很多来看病的,同样在门诊,我也经常被人说:总是给他开那么多药!其实是这样子的!

     


    明明是肾病,没有高血压还要给我开降压药


    其实是你对药物偏解!目前肾内科主要有两种降压药,一类是什么什么沙坦,另一类是什么什么普利,可以拿出你的药来看看!这两种其实都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除了有很好的降压作用以外,在肾脏疾病治疗上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减少尿蛋白从而保护肾脏,因尿蛋白是肾功能恶化一个重要指标,有效降低尿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肾衰,保护我们的肾功能!因此,对于得了肾病的人来说,不管有没有高血压,只要血压能耐受,医生都会开这两类降压药!

     
    肾脏疾病开利尿药又是怎么回事?


    利尿剂其实在肾脏疾病运用上是特别普遍的,我们都知道肾脏是我们人体生成尿液,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废物和毒物发挥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使用利尿剂,有助于肾脏疾病治疗。而且有时候使用利尿药是为了对抗使用激素药物的副作用,但是利尿药是一把双刃剑,不合理使用有可能导致人体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等副作用!

     

     

    肾脏疾病还要补钙?


    补钙的原因不是肾脏疾病本身,而是我们都知道肾病会引起我们人体很多的并发症,如肾性骨病导致的骨质疏松、低钙血症以及血透以后有些病人会经常出现手足痉挛、抽搐等症状等等,这其实都是钙大量流失,缺钙引起的,所以补钙对于患有肾病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注意一点:不要空腹补钙,一定要多次小剂量的补,因为本身有肾病的人其肠胃就不好,空腹服用钙片容易进一步加重病人的肠胃不适,适得其反!

     
    最后一点:有时候医生之所以开除了你本身疾病药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都或多或少有其副作用及不良反应,需要开其它药物进行辅助控制其产生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如服用一些精神类药物,会有很强的肝毒性,这时候往往医生要一起开一些护肝类药物;再比如平时生活用的最多的解热消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吡罗昔康、甲芬那酸、吲哚美辛、保泰松、感冒通等,都有很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时候我们需要开一些控制肠胃药物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

  •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会引起其他疾病!

     

     

    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是口服药物,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但是不是仅仅只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答案当时不是。还要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是基础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有许多人认为口服药物后血压变得正常,就可以停用药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口服药物后,除非血压变得很低或者不能耐受降压药物或者其他需要,否则药物是不能停用的,必须坚持服药。

     

    2.合理膳食是必须

     

    高血压病人要清淡饮食,要低盐饮食,要低脂饮食,这些都可以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因为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肥胖、高血脂的可能,而这些都不利于控制血压,所以要想控制血压,一定要合理膳食。

     

    3.心情舒畅是关键

     

    高血压病受情绪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的工作生活压力,适当的愉悦和放松心情,有利于血压控制于正常水平。

     

    4.健康习惯是必要

     

    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烟酒、拒绝熬夜、拒绝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合理的作息生活习惯,可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将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

     

     

    5.适量运动不能少

     

    运动不仅不会增加血压,还会更有利于控制血压,所以,一旦罹患高血压,合理的运动计划和强度,有利于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

     

    当然,合理膳食也好,适量运动也好,健康习惯也好,这些都是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最为重要的还是口服药物降压治疗。一定要按时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压!

     

    以上针对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病,我们还需要找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针对病因对症治疗,比如垂体瘤、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及针对其他原发病的对症治疗等等。

  • 最近门诊来了一位大娘带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来看病。大娘说,这个孩子是她的孙子,现在才5个多月,但是最近几天一直是发烧的状态,用了退烧药当时降下去体温,过不了多久还是会烧起来,这让她很担心!

     

     

    我从病因开始问起,希望能得到有效的证据作为诊疗参考。没想到刚一问孩子为什么会发烧,这位大娘已经是委屈又气愤的样子了,开始跟我抱怨自己的儿媳妇:“我就说他妈妈不会带孩子吧,好好地开什么窗通风啊,最后把孩子折腾病了,说她还一百个不乐意!”从大娘的抱怨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是80后上班族,平时也没空带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孩子的奶奶在带。然而孩子奶奶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我捕捉到了重要信息,她说:“趁他父母不在,我赶紧带他来看看中医”。

     

    我隐约意识到,孩子的父母对于奶奶来纯中医门诊这件事可能不知情,草率处理并不是负责的表现。于是我耐心地劝说孩子的奶奶,这件事应该告诉孩子父母,他们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不让他们知情是不妥当的。孩子的奶奶一开始很不情愿,找出了理由来搪塞我,但在我的坚持下还是拨通了儿媳妇的电话。我坐在大娘旁边,明显感觉到了孩子母亲的强烈反对,言辞间满是谴责…大娘悻悻地挂掉了电话,但还是坚持要求大夫给开中药退烧,抱着孩子在诊室不走。

     

     

    这个情景,让大夫很是为难。我跟大娘解释道:“不开药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并不同意您这样的处理方式。作为一家人,您最好还是征得大家同意,统一了意见再来就医比较妥当,否则即使开完药,回家后也可能因为吃药而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反复劝说下,最后大娘抱着孩子无奈地走了,刚出诊室就接到了儿媳妇催着回家的电话,“我知道了,我们不看了不就得了嘛,孩子出了事你们自己负责就好!我尽力了!”

     

    看着大娘抱着孙子走出门诊的落寞背影,再想想电话另一边儿媳妇声嘶力竭的“命令”,不禁感慨“小儿难养”。一方面现代社会孩子越来越金贵,父母得子不易,爷爷奶奶也视若掌上明珠,两辈人常常因为养孩子理念及习惯差异而闹矛盾,有的甚至导致儿子儿媳闹到离婚。另一方面,关于孩子生病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常常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也曾见过儿子儿媳妇责怪老人带孩子看西医的情况。因为他们认为抗生素等西药副作用较大,所以排斥西医。


    笔者在此要告诉大家的是,中西医各有优势,找到负责任的医生,能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还有,不论如何,做子女的应该尊重老人,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应该好好说,动辄“训斥”,实在不妥。

  • 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其实比较高的,特别是50岁以后,根据权威的数据统计,国内50岁以上的人群中至少有一半都有高血压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是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的,所以只有依靠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在控制血压的过程中,自然是少不了监测血压,不少人会发现自己的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波动的。大家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高压(收缩压)和低压(舒张压),却很少有人关注脉压差。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调控脉压差增大的高血压,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什么是脉压差?


    虽然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高,但是对高血压有真正了解的人却不多。我们平时说的高压就是指医学上的收缩压,低压就是指医学上的舒张压,而脉压差主要就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收缩压是>舒张压的,所以脉压差多数是正数。举个例子吧,假如一个人测量血压,他的收缩压是150mmHg,舒张压是90mmHg,那这个人的脉压差就是(150-90)=60mmHg。


    正常情况下脉压差的范围在20~60mmHg以内,如果脉压差>60mmHg就认为是脉压差增大,如果脉压差<20mmHg,就认为脉压差变小。


    既然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所以脉压差的数值就跟收缩压和舒张压有关。收缩压顾名思义就是指心脏收缩时压力最高的数值,舒张压就是指心脏舒张时,在心脏舒张末期血压的最低值。当心脏收缩力增加的时候,收缩压增加的幅度高于舒张压增加的幅度,所以脉压差是增加的。当心率增快的时候,由于舒张压增加的幅度比收缩压增加的幅度大,所以脉压差是减少的。可能大家对这个不太理解,这里我特地解释一下。当心率增快的时候,舒张期是缩短的,那么舒张期的时候心脏内的血液流经外周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留在心脏内的血液量就会增加,所以舒张压会增加。这就好比吹气球,在气球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气球内的气体越多,气球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2.为什么老人的脉压差增大?


    我们都知道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不管是谁,无论他保养的多么好也只能做到延缓衰老的过程,但是无法使衰老停止。人的衰老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不仅仅器官或者组织功能减退,而且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多存在一定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这样的话也会进一步降低血管的弹性。当血管弹性减弱的时候,血管对于血压的缓冲作用自然也会减弱,自然收缩压就容易增高,这句话可能不太好理解。


    举个例子吧,血管对于血压的缓冲就类似于有弹性的牛仔裤,虽然有些人可能胖一些,但是由于牛仔裤有弹性,所以即便腿粗一些也不会感觉到牛仔裤比较紧。心脏舒张的时候,血液回流到心脏内,但是由于血管弹性变差了,所以血管的回收血液的能力减弱,舒张压就会降低。对于老年人来说, 他们的血管弹性减弱,收缩压增高而舒张降低,自然脉压差也就会增加。


    还有一些人老年人本身心脏的瓣膜出现了问题。在心脏里面有很多的门,这些门负责一些生命活动。老年人的心脏瓣膜使用了多年,所以功能有些退化了,很容易引起瓣膜关闭不全。就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来说吧,当心脏收缩的时候,它能维持正常的收缩压,但是当舒张的时候,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了,所以留在主动脉内的血液会返流到左心室,这样的话主动脉内的血液量会减少,自然舒张压也会降低了。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时候,收缩压基本不变而舒张压增加,所以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脉压差增加。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脏扩大,心脏大了以后就会造成瓣膜关闭不全,自然也包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个可能不太好理解,举个例子吧,心脏就好比一个房子,如果房子变大以后,门还没有什么变化,那会不会造成门关闭不全呢?


    另外,还有一些疾病本身也会造成脉压差增大,比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贫血的时候,人体为了满足正常的生理需要,就不得不使心率增快、心脏收缩力增加,这样的话就会使收缩压增大的幅度大于舒张压,所以脉压增大。

     


    3.脉压增大有什么危害?老年人应该如何应对?


    脉压差增大会使心脑血管的负担增加,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如增加脑梗死、脑卒中、心绞痛等的发病率。


    降低脉压差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就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调整。如果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应该尽力去戒烟酒。吃饭的时候,注意清淡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低于6g,每天摄入的总油脂量控制在25~30g,尽量不吃糖果或者甜食,与此同时也需要控制摄入的总能量,因为摄入的能量多的话自然会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可以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里面含有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对于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还要坚持运动,老年人优先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等,具体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每次运动的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每周的运动次数不低于5次,如果处于某种疾病的急性期,应该暂停运动。现在的天气比较冷,应该尽量避免室外活动。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会造成血管的收缩,这个时候血压会有明显的波动,血压忽高忽低也会增加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的风险,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室内活动。


    我们都知道情绪激动会造成心率增加,心率增快可使收缩压增加,所以应该尽量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降压药的选择上,可以选择β受体阻断剂,这种药物能够降低心率。不过需要注意,β受体阻断剂也有禁忌症,像支气管哮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都是禁忌使用的。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乱来。对于脉压差大的患者,可以选择联合用药,由于降压药的配伍内容多,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 像以前我们父母那一代的人,有乙肝,真的不能怪他们,那时候社会对于乙肝的防范意识都没有那么强,那时候能吃饱就不错了。一旦家里人有一个人有乙肝,很可能导致自己配偶和孩子都被出现乙肝病毒感染!

     

    当然,就是不清楚是你公公先有乙肝,还是婆婆先有乙肝,然后由于夫妻生活导致互相感染,或者说两个人没结婚之前都有乙肝,也因为当时医疗水平,大家也不会去关心乙肝母婴传播事情,所以你的老公极有可能是来至于你的婆婆,母婴传播感染的!

     

    但是,不要担心,目前我们国家在乙肝的预防治疗上基本上已经非常成熟了,尤其是在乙肝疫苗的使用上,现在孩子一出生就要求必须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所以,你应该第一时间检查自己是否已有乙肝保护性抗体,如果有,那么基本上也不用担心,哪怕你老公有乙肝,你们夫妻生活也不会让你被乙肝病毒感染。

     

     


     

    当然,我们说通过注射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并非有了就是管一辈子的。正常情况下,五六年后就会出现抗体浓度降低,尤其是你老公本身还有乙肝,你降低速度可能会快一些,但也只要两三年定期检查乙肝抗体浓度是否低于10就好了,一旦出现降低比较大,及时补种即可,一般就不会感染。至于你公公婆婆,你跟他们正常生活接触,不管你是否有保护性抗体,你都不会被感染!

     

    接着,说说家里人患有乙肝的问题,建议都要去做一个肝功能、肝脏B超和乙肝病毒定量检查,看是否有转氨酶升高,乙肝炎症出现以及体内病毒数量。如果肝功能正常,未发现有肝脏的炎症损伤,那么也不需要治疗,它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非乙肝肝炎患者,只要每年定期做好以上检查即可,因为乙肝病情有时候会随着身体健康状况改变而变化的!

     

    当然,如果发现他们有谁,出现了乙肝病毒复制异常活跃,而且出现肝功能酶学指标升高,肝脏出现炎症损伤,那么一定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防止乙肝向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

     

    最后,再说说你跟你老公生孩子的事情,如果你没有抗体还是建议你补种疫苗的,当然实在补种后发现依然没有抗体,那也正常,毕竟接种乙肝疫苗总会有5%-10%的人是无法产生抗体的!

     

    但注意:并不代表患有乙肝的夫妻就不能生出正常的孩子,目前只要做好乙肝病毒阻断,孕前尽量降低病毒量,孕后定期检查,出生时做好乙肝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及时注射,阻断乙肝病毒出现母婴传播,那么你的孩子也基本上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了!

  • 西藏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充满着神秘气息。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西藏旅行。但是高血压患者能去西藏吗?这是一个目前大家还在争论的问题。网上也有很多网友说自己有高血压,但是已经去过西藏很多次了,一点事也没有。从保守和谨慎的角度来说,并不建议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去西藏旅行,尤其是中老年人。

     

     

    首先,西藏地处我国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含量比其它地区低20%左右,这就造成人们很容易产生高原反应。这种环境下,正常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四肢麻木、呕吐等症状,如果同时还有感冒发烧的情况,不进行及时治疗的话,很容易导致肺水肿、脑水肿,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尤其是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的人们,初到西藏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高原反应。对于健康人来说这些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对高血压人群,高原反应有可能会诱发高血压发作,进而出现各种并发症。

     

    其次,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医疗条件一般。网上不时有报道说某个旅行者在西藏因感冒而永远的留在了那里。因此,如果高血压患者在西藏旅行时高血压发作,并出现并发症时,凭借当地的医疗技术和条件不一定能够将患者平安救回。并且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的限制,也会给同行的人员、导游带来极大的麻烦,自己也面临生命的危险。

     

     

    因此,从自身安全角度出发,建议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去西藏旅行,以免发生意外而抱憾终身。想去西藏游玩的朋友,在出发前一定要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进藏之后,切记不要做剧烈运动,多喝水,多吃蔬菜,注意防寒保暖,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感冒。如果出现高原反应,一定要及时吸氧并就医。

     

    去西藏是很多人的梦想,对于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去西藏的朋友,建议前往当地医院咨询医生。但是作为高血压病人,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尽量不要去冒险了,即便真的决定要去西藏,也一定要多征询医生的意见,调整好身体状态,降低血压到较好的水平之后,带足物资再出发!以免给自己、家人、朋友带来不便。

  •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日益增多。GDM属于高危妊娠,对母婴双方皆有危害。对于孕妇来说会显著增加流产、死胎、羊水过多等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胎儿来讲可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宫内发育迟缓、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增加胎儿死亡率。

         

          

    糖尿病合并妊娠可能引起或加重孕妇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导致病情恶化。

         

    一、糖尿病患者的孕前准备

    如果患者在怀孕之前就有糖尿病,临床上叫“糖尿病合并妊娠”。如果患者的糖尿病是在怀孕期间发生的,临床上叫“妊娠期糖尿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孕前需做一次全面体检,重点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常规、血压、眼底、神经系统及心电图,以便全面了解各项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心、脑、肾、眼等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症。

           

         

    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便应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治疗。如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

        

    只有当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控制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后,方可考虑怀孕。

           

    二、GDM的筛查

    GDM的高危人群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高龄孕妇(>35岁);
    • 孕前超重或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多、过快;
    • 有糖尿病家族史;
    • 既往有巨大儿分娩史、羊水过多或不明原因新生儿死亡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筛查时间:

        

    孕妇在孕24~28周时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糖尿病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诊断标准:

          

    OGTT符合下面3项中的1项即可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 空腹血糖≥5.1 mmol/L;
    • 餐后1 h血糖≥10.0 mmol/L;
    • 餐后2 h血糖≥8.5 mmol/L。
            

    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治疗

    1.饮食控制

         

    • 每日总热量按每千克理想体重30~35 kcal计算;
    • 每天主食(即碳水化合物)控制在250~350 g,尽量做到粗细搭配;
    • 蛋白质供给量比孕前增加,每日100 g左右;
    • 平日多吃些绿叶蔬菜,水果每日限制在200~400 g,可分次于两餐之间或睡前作为加餐食用,并将热量计入到总热量当中。
            

    在饮食方面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吃多餐,每日5~6餐,为预防夜间低血糖,临睡前最好加餐1次。

         

    2.运动控制

          

    合理运动不仅有益于母子健康,而且可以辅助降低血糖。因此,除非孕妇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者需要保胎(如习惯性流产或先兆流产),均应适当参加户外运动。

           

    运动宜在饭后1 h进行,持续0.5 h左右;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不引起宫缩为原则;运动项目应选择较舒缓不剧烈的,如散步、缓慢的游泳和太极拳等。另外,运动时携带糖块、饼干、点心等,以便发生低血糖时备用。

         

    3.药物治疗

         

    如果经过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血糖仍得不到有效控制,应首选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通过胎盘,无致畸作用,对母子来说都是安全的。通过监测七段血糖水平来确定胰岛素的的用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监测

         

         

    血糖控制要求更加严格,具体控制目标:

           

    • 空腹及餐前血糖3.3~5.3 mmol/L;
    • 餐后1 h血糖4.4~7.8 mmol/L;
    • 餐后2 h血糖4.4~6.7 mmol/L;
    • 夜间血糖4.4~6.7 mmol/L;
    • HbA1c尽量控制在<6.0%。
             

    除了血糖以外,还有一些项目需要定期检查,这些项目包括以下几种。

          

    1.尿酮体检查

          

    如果孕妇处于高热、感染等应激状态,或食欲不振、腹泻时,要同步检查尿酮体及血糖。

          

    2.尿常规检查

          

    如果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肾病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果尿白细胞阳性,往往提示存在尿路感染。

          

    3.血压监测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周需监测非同日血压≥2次。如果合并高血压,至少要坚持每天早、晚各量1次血压,并要求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

          

    4.体重监测

          

    • 整个孕早期孕妇体重增加应<2kg;
    • 孕中、后期,每周孕妇体重增加0.3~0.5 kg为宜。
    • 肥胖者孕期总体重增加8 kg左右,
    • 正常体重者孕期总体重增加12.5 kg为宜。
            

    5.胎儿发育监测

          

    分别在孕18周、24周、28周、32周和36周进行常规B超检查,以观察胎儿生长是否符合孕周,判断胎儿是否有发育畸形。

          

    6.胎心、胎动监测

          

    • 胎儿心跳大约在120~160次/min, 若平时持续>160次/min,或<110次/min,均属异常。
    • 妊娠16~20周开始出现胎动,胎动频率为30~40次/12 h或3~5次/min属于正常。
    • 如果发现胎动≤3次/h,12 h胎动在10~20次以下则为异常,往往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应及时就医。
            

    五、糖尿病孕妇的产后管理

    1.产后治疗

          

    如果患者在怀孕之前就有糖尿病,分娩结束后可重新恢复孕前的治疗。如果患者的糖尿病是在怀孕期间发生的,随着分娩的结束,这种患者的糖尿病往往会自行痊愈,不需要继续用药。

          

    2.产后复查

          

    GDM患者在产后6周行1次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患者产后糖尿病的转归情况,决定其是否需要继续药物治疗。

          

    3.产后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证,母乳喂养不仅对后代有益,而且有助于产妇糖代谢紊乱的恢复。

          

    总之,只要做好充分的孕前准备,妊娠期间采取恰当的措施,密切监测血糖、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治疗,就可以将孕妇和胎儿发生妊娠并发症的风险降至最低,“糖妈妈”照样可顺利度过孕期,拥有健康宝宝。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一种常见病。我们常见的冠心病,脑梗塞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关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你又了解哪些东西呢?

     

     

    一、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关系?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推手和诱因,也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概率明显升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反过来也会诱发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所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诱发,可谓是“狼狈为奸”“亢泄一气”。


    二、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年龄有什么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运动的减少等多数原因,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年龄一再降低,我们身边不乏一二十岁就出现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这些年轻的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比比皆是。但年龄仍然是左右患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越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概率越高。但年龄不是决定其发生发展的唯一条件。


    三、四十岁出现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应该怎么办?

     

    事实上,无论哪一种年龄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处理方法都大致相同,首先,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进行血压的控制,并把血压控制达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则根据其程度,发生部位以及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药物介入手术等相关治疗。所以40岁并不是一个决定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方案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40岁的年龄就发生高血压,更需要严格的控制饮食、进行运动、戒除不良习惯,必要时合理的药物应用,才能避免悲剧在年轻时发生。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我曾经是一名健康的上班族,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感到心跳不规律,偶尔会有早搏的现象。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或者是缺乏运动所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我开始感到焦虑和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决定尝试在线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很快就联系到了一位专业的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建议我做一个动态心电图来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虽然我对这个过程有些紧张,但医生耐心地解释了每一个步骤,帮助我放松下来。

    几天后,我收到了心电图的结果,并再次与医生进行了沟通。医生告诉我,我的情况并不需要手术,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改善。他们推荐我服用稳心颗粒,并告知我需要避免熬夜、酒精和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听完医生的建议,我感到了一丝安慰,开始按照他们的指导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律失常逐渐得到了改善。我也意识到,健康问题不能被忽视,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并且对自己的身体更加关注和爱护了。

    心律失常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问题,可能会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其他症状包括头晕、胸痛、呼吸困难和疲劳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2. 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 3. 保持健康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4.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5.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稳心颗粒等药物。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深夜里因为心脏的不适而辗转反侧。起初,我只是偶尔感到心跳加速,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短暂的停顿。这种情况在白天并不明显,但到了夜晚,尤其是后半夜到早晨这段时间,症状就变得非常明显了。每当我被突如其来的心悸惊醒时,总是会感到一阵恐慌,担心自己的心脏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我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来缓解这种不适,包括深呼吸、按摩等,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心律失常的文章,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状可能是心律失常引起的。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遇到了杨医生。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并根据我的描述,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梗后常见的心律失常。杨医生建议我注意控制基础性疾病,改善心脏供血,并推荐我服用黄杨宁片来缓解心律失常的症状。

    在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每天按照医嘱服用黄杨宁片,平时也注意了饮食和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心律失常的症状明显减轻了。现在,我已经可以安心入睡,不再被心悸所困扰。

    心律失常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质量。易感人群主要是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患者。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改善心脏供血,例如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3.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4. 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 定期复查,监测心律情况。

  • 我是一名65岁的女性患者,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最近我发现自己对大的响声非常敏感,容易受惊吓。每天早晨起床时,我都会出冷汗,凌晨一两点睡觉时偶尔会有一分钟左右的胸闷感觉,翻身屈腿后会有所缓解。这些症状让我感到非常困扰和焦虑,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会进一步恶化。

    在我向医生描述了这些症状后,他建议我再次监测血糖,并且在出现症状时立即测量血糖。同时,他也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饮酒,并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

    医生还告诉我,我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结果都还可以,但这并不排除我在发作时可能存在心肌缺血的可能性。他建议我在出现症状时立即进行血糖和心电图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病情。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和高效。它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医生的帮助,避免了繁琐的挂号和等待过程。同时,这种方式也让我更愿意主动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心肌缺血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心肌缺血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闷、心悸、气短等,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更容易出现。老年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是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保持稳定; 2. 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按时服药; 3. 注意饮食,避免高脂、高盐和高糖食物; 4. 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5. 减少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 我从小就有失眠的毛病,但最近情况变得更糟。每天晚上3点左右,我就会醒来,无法再次入睡。有时候,我甚至摸不到自己的脉搏,这让我非常担心。更糟糕的是,我的血压也开始升高,最高时达到了145。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

    我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于是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告诉我可能存在早搏的可能性,并建议我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确认诊断。医生还提到,如果有条件,可以做24小时心脏监护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我很快就去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我的心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医生开了一些药物给我,并建议我调整生活习惯,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我的睡眠质量和血压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及时就医和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同时,线上问诊也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让我能够更快地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帮助。

    心律失常的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失眠、心悸、血压升高等症状可能与心脏问题有关,尤其是早搏等心律失常疾病。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3.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4.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5. 如果需要,按医嘱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 我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生活中总是被琐事缠身。最近,我发现自己在生气时胸口会疼,几分钟后就消失了。这种感觉让我非常不安,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很快得到了医生的回复。

    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在我的年龄段不太可能是心绞痛,而更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生气、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等都可能导致这种症状。医生建议我首先要控制情绪,避免激动。虽然我平时不太容易激动,但我意识到在工作和生活中,压力和焦虑可能会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这些不适症状。

    医生还告诉我,像我这样的情况一般不会有器质性病变,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他的建议让我感到安心,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应对压力的方法。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健康。

    生气时胸口疼痛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常见症状 生气时胸口疼痛,几分钟后消失,可能伴随着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症状。易感人群包括长期处于高压环境、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人群。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或心理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情绪,避免激动; 2. 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4.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5. 可以考虑服用一些缓解焦虑和压力的药物,如安定等,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我是一名小说家,平日里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最近我开始感到胸口闷堵,心跳不规律。这种不适感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写作,甚至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我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于是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在网上搜索后,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通过与医生的交流,我了解到我的症状可能与早搏有关。医生建议我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更准确地诊断问题所在。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检查,并将结果发送给医生。医生告诉我,我的心电图显示存在早搏现象,但这可能是先天性的。医生还推荐我口服稳心颗粒来缓解症状。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体验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这种新型的医疗模式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早搏疾病就医指南 早搏疾病介绍 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突然加速或不规律。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等。易感人群包括老年人、心脏病患者等。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律变化。 2. 遵医嘱服用稳心颗粒等药物,控制早搏发作。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 4.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5. 如果症状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 我是一名高血压患者,最近单位通知可以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虽然我很想接种,但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咨询。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医生告诉我,如果没有明确的禁忌症,高血压病人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并且国产疫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认可。然而,当我问及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是否会影响接种时,医生提醒我,任何疫苗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接种。

    我感到有些失望,但医生的建议也让我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最终,我决定暂时不接种新冠疫苗,而是继续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再次进行在线咨询。

    高血压病人接种新冠疫苗的注意事项 常见症状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耳鸣、心悸、气短等。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肾脏、脑部等器官的损害。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并按医嘱服药; 2. 合理饮食,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 3. 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4.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5. 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的妈妈也没能逃脱疾病的魔爪。最近,她总是抱怨心脏不舒服,经常感到心慌和胸闷。作为她的女儿,我非常担心,于是决定带她去看医生。

    我们来到洛阳市的一家医院,医生看了妈妈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后,诊断出她有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的房颤房速和房性早搏等。医生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可能与妈妈之前的甲亢史有关。幸运的是,妈妈的甲亢已经控制住了多年,并且心脏彩超也显示没有问题。

    医生建议我们尽快服用药物来改善心律失常,并推荐了悦复隆和中成药稳心颗粒或参松养心胶囊。同时,医生也提醒我们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波动,减少活动,晚上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医生还特别强调,服用这些药物时要避免喝浓茶和咖啡。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治疗。虽然一开始我对这些药物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的症状逐渐减轻。现在,她的心脏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节奏,生活也回到了正轨。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疾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早日康复。同时,我也感激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存在,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渠道,使得我们可以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心律失常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易感人群主要是老年人、有心脏病史的人群以及甲亢患者等。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积极控制甲亢等基础疾病; 2.服用医生开具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悦复隆; 3.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刺激; 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健康问题会在网上得到解决。直到那天,我在家中测量血压,发现它已经飙升到150/110mmHg。我的心脏跳动变得异常弱,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时候,我甚至会有麻痹感。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天到十五天,直到我决定去看医生。

    在医院,我被诊断出患有三级高血压。医生开了两种药给我:牛黄降压丸和俞风宁心滴丸。第一次服用后,我的症状消失了,感觉非常舒服。然而,第二天再次服用时,问题出现了。我的双侧腹股沟动脉开始酸胀,左睾丸也出现了酸痛感。我非常担心,于是决定寻求在线医疗服务。

    我找到了一个互联网医院,通过视频咨询与一位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与服用中成药有关,并建议我查一下尿酸水平。虽然我最近一直在吃素,避免了肉类、酒精和海鲜,但医生还是强调了监测指标的重要性。经过一番讨论,我决定继续服用降压药,并定期测量血压和尿酸水平。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可以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虽然我仍然需要去实体医院进行一些检查,但在线咨询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得到了专业的建议。

    三级高血压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三级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心悸、视力模糊等。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的损害。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规范化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 2. 定期测量血压和尿酸水平; 3. 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深夜里,心跳加速,手脚冰凉,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的恐惧之中。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攥住了我的心脏,让我无法呼吸。起初,我以为这只是因为压力太大,或者是工作过于劳累所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甚至在我休息的时候也会出现。

    我开始寻求帮助,首先我尝试了各种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等,但都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我决定去看医生。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告诉我我可能患有肾虚引起的心悸症状。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病,而且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医生给我开了一种叫做稳心颗粒的中药,并告诉我需要长期服用。起初,我对这种治疗方法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的症状逐渐减轻,心跳也变得更加稳定。现在,我已经可以安心地入睡了,不再担心夜间心跳加速的问题。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我们不能忽视身体发出的任何信号,尤其是当这些信号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时。通过这次经历,我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如何在面对健康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肾虚引起的心悸症状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肾虚引起的心悸症状主要表现为夜间心跳加速、手脚冰凉、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的恐惧之中等。易感人群包括长期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等人群。 推荐科室 中医科或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长期服用稳心颗粒等中药进行治疗;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3. 减少工作压力,避免过度劳累; 4. 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豆、核桃等;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