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肥猪肉变”橄榄油“,让吃肉变得更健康

肥猪肉变”橄榄油“,让吃肉变得更健康
发表人:我是大医生

近年来,橄榄油的食用率非常高,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喜爱,这不仅因为橄榄油的口感独特,还因为它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

 

橄榄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留了天然的营养成分,所以橄榄油也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食用的油,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具有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

 

这样“完美”的油脂其价格自然也远超其他种类的食用油,普通人家可舍不得放开了用,但如果有一种可以将肥猪肉变成橄榄油的“神奇魔法”,你想不想知道呢? 

 

 

红烧肉巧变“橄榄油”

 

说到这个“神奇魔法”啊,它还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红烧肉。提到红烧肉,总是让人联想到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脂肪这些词,要说红烧肉变油,那很简单,毕竟脂肪含量摆在这儿呢,可要说变出“橄榄油”,真是很难让人相信了。

 

但其实这个“橄榄油”是带有引号的,是在脂肪结构上变得更接近橄榄油的比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日本学者发现,猪肉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炖煮后便可成为一种长寿食品,这也是日本冲绳县居民平均寿命较高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爱吃用小火长时间炖制的猪肉。

 

在一篇专门测定红烧肉脂肪酸变化的文献中说到,五花肉在沸腾温度以下慢炖2小时之后,再测定肉块中的各种脂肪酸含量,在所有的脂肪酸当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从生肉的42.0%降低为30.0%,同时多不饱和脂肪酸从28.2%下降到22.0%,而单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橄榄油中含量最多的那种,从29.8%上升到了48.1%,这个水平虽然还不能比拟橄榄油,但至少比花生油还多,是不是很神奇呢?


 
不过这个肉变“油”的过程可不能偷懒,如果仅仅用水焯一下,脂肪酸并没有这种明显的变化趋势,甚至饱和脂肪酸还略微提升了一点点。只有在慢炖1小时之后,饱和脂肪酸含量才有轻微的下降,而2小时之后就会明显下降,所以炖制过程一定要做足功夫,保证2小时以上的小火慢炖。

 

 

脂肪”跑去”哪儿了?

 

有人可能好奇:为什么炖着炖着,猪肉里的脂肪就不见了呢?难道真的让“魔法”变走了?其实一方面,可能是焯烫去掉了一部分脂肪,而在炖制的过程中又溶出了一部分脂肪在汤汁中;另一个方面,可能是在长时间的加热过程中,脂肪和其他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比如与烹饪时加入的黄酒中醇类发生酯化反应等等。由于这些反应都会随着加热时间延长而逐渐发生,所以可以理解为,加热时间越长,原封不动的脂肪就会越少。

 

所以,如果你爱吃肉,不如就试试这小火慢炖的红烧肉吧,肥而不腻,一饱口福的同时还能有益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你能不吃主食吗?”

    “当然可以!”

    “你能一辈子不吃主食吗?”

    “好象不行呦。”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一顿饭没吃主食,就好像没吃饭一样?中国人嘛,最重视的就是那碗饭,它是我们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饮食习惯!

     

    现在很多人都不好好吃饭了,一方面主食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很多人主食吃得过于精细、单一,很多人每天都吃大米白面!精米精面的确赋予我们美味的口感,但从营养上来讲就太差了。

     

    如何吃好主食呢?

     

     

    首先,要想均衡饮食,五谷杂粮必不可少

     

    五谷杂粮通常指的是稻谷、麦子、小米、玉米、薯类,其实也就是泛指粮食作物,这些食物都是我们食谱中不可缺少的。五谷杂粮最大的贡献是提供的能量多,差不多占到我们每天能量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主食绝对不仅仅是习惯,特别对于体力劳动者,意义非常重大。

     

    蛋白质是我们维持生命最重要的营养素,每天有接近一半的蛋白质来源于主食,虽然主食的蛋白质不像鱼肉蛋奶那么优质,但只要一餐里有优质蛋白就可以增主食蛋白质的利用率,可以使主食蛋白质的整体营养价值提高。

     

    主食还是我国居民维生素B族的主要来源,并提供大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我们保持大便通畅,增强肠道功能。

     

    总之,主食对健康有重要意义,如果摄入不足,能量缺乏,亦容易患上各种营养素缺乏病;当然,吃多了也不行,会导致能量过剩,造成超重或肥胖,引起更多的健康问题。那么多少合适呢?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是每天吃粮食200克~300克(米面干重)的主食比较好。

     

     

    营养互补,主食关注粗细搭配

     

    很多人喜欢吃精细的主食,比如大米、白面,它们是经过了精细加工的,把外层较硬而且不易煮熟的部分去掉了,口感细腻,色泽润白,故被称为“细粮”,能够顿顿吃上细粮曾经一度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征。但它们营养很单一,大部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很少,营养价值很低。而且它们升血糖的速度很快,餐餐吃细粮,对健康有害!

     

    相反,粗粮则很少加工,基本保留了谷物的外皮、糊粉层等有营养的部分,和细粮相比,保留了更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叶酸、维生素E、钙、铁等矿物质,以及较为丰富的β-葡聚糖(燕麦特有的一种膳食纤维)、多酚等植物化学物质。由于粗粮还含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7~19%),同等重量下粗粮比细粮提供更少的能量,特别适合需要减重的人群食用!

     

    粗粮每天应该达到多少比例比较合适呢?每天应达到50克—150克,大概就是我们每天主食的1/3~1/2,比较理想的甚至应该达到一半。但如果你每天只是每天喝碗小米粥,这个量是远远达不到的。该怎么吃够量呢?

     

    比如一碗杂粮饭,放得太多不易煮熟,而且口感太差。放得太少达不到营养均衡的目的,既保证口感又可以提高粗粮比例是—粗粮占到每餐的1/3。也就是说,每一餐饭里至少要放1/3的粗粮。或者豆沙包也是不错的选择,也是比较经典的粗细搭配。

  • 上期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大豆的营养价值,本期介绍的这些豆制品,能让营养翻倍,他们多是大豆经过磨浆、过滤、煮开、发酵等工艺制成的,能更大限度地保留了大豆本身的营养素,甚至增加新的营养素,也提升了吸收率。

    一、哪些豆制品越吃越有营养呢?

     

    1. 豆浆

     

    人体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大概只有65%,而打磨成豆浆后,会破坏其细胞壁,利用率可提升至84.9%,更利于人体吸收。而且打豆浆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点坚果、红枣、山药、薏米等,营养更翻倍。建议每天可以喝300ml左右的豆浆。

     

    2,豆腐

     

    豆腐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可达到90%以上。另外,将豆腐和肉、蛋类食物一起搭配,可以补充蛋氨酸,提高豆腐蛋白质的营养利用率。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成人每天摄入40g左右的大豆为宜,换算一下,大约相当于175克内酯豆腐或150g南豆腐或75克北豆腐。需要注意的是,像日本豆腐、杏仁豆腐、鱼豆腐、千页豆腐等“豆腐”中并没有黄豆,不建议多吃。

     

    注意:比起散装豆腐,专家更建议大家购买盒装豆腐,其经过杀菌处理,饮食卫生更安全。而且买来的豆腐一定要尽快吃,避免久放变质。

     

    3,豆豉

     

    大豆经过发酵后,会产生一种叫做豆豉纤溶酶的物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溶解血栓、保护血管,而且对于三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4,腐乳

     

    腌制发酵物,会新生成维生素B12,它能帮助预防恶性贫血;而红色腐乳往往还会加入红曲,能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注意:腐乳的含盐量高,可以作为粥的配菜,或者代替部分盐做菜;也可以抹在馒头片上吃。但一定得控制好食用量。

     

    二、这些营养流失多脂肪又超标的豆制品你需要知道

     

    还有一些豆制品是通过豆浆、豆腐等再加工制成的,多了几道手续,不但流失了较多的营养,还增加了不少脂肪。

     

    1,100克油豆皮=2碗米饭。豆腐在油炸过程中会携带过多的油脂,热量自然会显著提高。

    2,100克豆泡=3碗米饭。豆泡和豆皮一样,也是油炸食品,因为中间空心,更容易吸收油脂。

    3,100克腐竹=4碗米饭。腐竹是烧热的豆浆,静置一段时间,上面形成的一层膜,挑起晾干而成。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也不低。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豆制品其实最好和一些菜搭配着吃,营养翻倍。像和肉类搭配,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并增加蛋白质的吸收率;和萝卜等蔬菜搭配,还能减少因吃豆制品出现胀气反应。

  • 猪肉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在这个充满着节日气氛的季节里非常受欢迎,怎么炖才能入味软烂,这个你需要三个小妙招就可以get。

     

     

    猪肉 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 73克

     

    热量(千卡):320 B1硫胺素(毫克):.37 CA钙(毫克):6

     

    蛋白质(克):17 B2核黄素(毫克):.18 MG镁(毫克):12

     

    脂肪(克):28 B5烟酸(毫克):2.6 FE铁(毫克):1

     

    碳水化合物(克):0 VC维生素C(毫克):0 MA锰(毫克):.01

     

    膳食纤维(克):0 VE维生素E(毫克):.48 ZN锌(毫克):1.77

     

    维生素A(微克):8胆固醇(毫克):79 CU铜(毫克):.19

     

    胡罗卜素(微克):.6 钾(毫克):188 P磷(毫克):142

     

    视黄醇当量(微克):57.6 钠(毫克):76.8 SE硒(微克):6.87

     

    买猪肉时,根据肉的颜色、外观、气味等可以判断出肉的质量是好还是坏。优质的猪肉,脂肪白而硬,且带有香味。肉的外面往往有一层稍带干燥的膜,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处立即复原。

     

    次鲜肉肉色较鲜肉暗,缺乏光泽,脂肪呈灰白色;表面带有黏性,稍有酸败霉味;肉质松软,弹性小,轻压后凹处不能及时复原;肉切开后表面潮湿,会渗出混浊的肉汁。变质肉则黏性大,表面比较干燥,颜色为灰褐色;肉质松软无弹性,指压后凹处不能复原,留有明显痕迹。

     

     

    1、切肉或者初加工时有讲究

     

     如果你想要做红烧肉想要其软烂,先将肉切大块,然后将其泡在冷水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这样肉比较好入味而且很容易烹的软烂。如果你要做猪里脊则顺着肉的纹理切好后可以先用适量的干淀粉搅拌均匀在加入少量水让淀粉裹在肉的表层,这样有了一层薄薄的淀粉糊肉就容易入味或者容易,软滑香嫩了。

     

     2、腌制猪肉有妙招

     

    平时你在腌制猪肉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窍门让肉质软嫩容易入味,首先如果是片肉或者是大块肉,你在切好了之后可以用一个牙签在肉的表面扎上几个小眼,这样腌制的时候调料汁就很容易进入到肉里,建议朋友们可以尝试每块肉扎3-4个小眼多了也不好,随意扎即可。在腌制的时候还可以加入木瓜籽,可以帮助肉质变嫩,还有菠萝芯也有帮助肉变嫩的成分,这两种食材里都含有帮助肉变嫩的天然酶,快试试吧!

     

    3、烹煮时候的火候有窍门

     

    猪肉比较容易被烹熟,所以火候上要注意,如果是做红烧类菜肴,则先爆锅,然后放入猪肉,简单翻炒之后,最好不等猪肉变色就开始加入调料比如红烧类的可以放入老抽、糖以及一些你喜欢的调料,然后开始烹煮的时候要注意火候,不要火太大,尽量小火慢煲是非常重要的,待滋味进入猪肉了则开始小火收汁。至于猪里脊类的脂肪较少的菜肴则需要急火快炒但是也不能火太大,注意尽量先爆锅然后放入配菜和猪肉,急火快炒,但是也不要大火,否则很容易肉质变硬。

  • 杂粮煎饼非常健康的食品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营养。

     

    杂粮就是粗粮,粗粮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如燕麦富含蛋白质;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豆类富含优质蛋白;高粱富含脂肪酸及丰富的铁;薯类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此外,粗粮还有减肥之功效。如玉米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对于减肥非常有利。

     

     

    山东杂粮煎饼是一种小吃形式的煎饼。主要特色:香,里外全脆,味美,酱主要以回味感为主。给人感觉吃过一次,还想吃下一次的感觉。山东杂粮煎饼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饮食健康,我们开始寻找可以创业的粗粮项目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中华传统小吃煎饼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杂粮煎饼的面皮怎么调,我来说说。

     

     杂粮煎饼的面糊比例


    一般如果你在家庭制作我有两种建议。

     

    1.面糊浓一点,煎饼稍微厚一点的

     

    2.杂粮面和白面以1:1的比例,这样的比例口感是最好的,加水适量。

     

    注意厚的杂粮煎饼的面糊最好水分加入的要少,调和水之后最好面糊的稀厚度要类似浆糊的感觉,这样的比例比较合适。所以建议以这样的比例,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杂粮面,然后最好添加一点芝麻碎,这样可以让口感更香。而且杂粮面的面糊比较不太容易调制有时候有些杂粮的口感比较粗糙,芝麻碎或者其他食材的加入可以更好的调整口感。

     

    3.锅中加底油

     

    加入底油的杂粮煎饼就会稍微厚一点,但是用油做的煎饼会更加的香,所以看你想要那种。

     

    4.面皮薄一点的煎饼

     

     

    5.杂粮和白面的比例是1:1

     

    加水,将面糊调制的比较稀,程度可以到用筷子挑面糊成流,这样的面糊做出来的煎饼比较薄,适当的在面糊中调入一点油,油的加入有两点好处,一个是可以让口感更加美味,另一个优点就是煎饼更加成型。

     

    6.准备一个平底锅,锅烧热,加入面糊,

     

    注意锅中不加油,所以要随时看着面糊的状态,建议微微变色之后就翻面,这样比较不容易糊掉。同时味道还很美味。

     

    小贴士:建议杂粮煎饼最好在晚上的时候佐餐,厚面皮的不适合卷菜,薄面皮的煎饼适合卷菜。

  • 如果不承认中医的神奇,可以亲自尝试。前一阵子,我们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失眠患者治疗的时候改用什么药。我们说了好多,比如养心安神、重镇安神等等吧。有一个大夫提出来,他在临床上发现,如果在常规治疗失眠的药物中加上一些补肾阳的药物,会增加疗效。他的理论很简单,青中年男女,在药物中加上一些补肾阳的药物,能够促进患者的阳刚之气,进而缓解疲劳,能够安然入睡。

     

     

     

    后来我就把这一招学过来,喜欢在一大堆安神的中药中加上一味药叫淫羊藿。用这个药是因为一个传说。话说一个牧羊人,在放牧到一块地之后发现,羊群吃到一种草之后,发情次数就变得多了很多。观察好久之后,他觉得这个草很是神奇。年轻力壮的羊倌也试试尝了尝这种药,发现自己的能力也变得很强。村子里郎中听说之后,就自己去体验,觉得药很好。就自己给自己的患者用,取得良好效果。他给这个药取个名字叫淫羊藿,也就是上面说的那味药。 

     

     

    淫羊藿是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辛、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常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淫羊藿的作用,古人就有评述:淫羊藿,《本经》首主阴痿绝伤,《日华子》亦首言其疗男子绝阳,女子绝阴,则谓入命门、补真阳者是也。盖命门为肾中之真阳,即人身之元气也,其所谓绝阳绝阴,不本之元气,何以嘘之于既槁。所谓益气力,强志,并治冷气劳气,筋骨挛急等证,皆其助元气之故。至若茎中痛,小便不利,皆肝肾气虚所致,此味入肾而助元阳,即是补肾气,而肝肾固同一治也。

     

    老人昏耄,中年健忘,皆元阳衰败而不能上升者也。以是思功,功可知矣。须知此味以降为升,其升由于能降也。

     

    附:淫羊藿又名仙灵脾、刚前,《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功效,用于肾阳虚衰所致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是临床常用中药。中国是淫羊藿的地理分布中心,有40个淫羊藿品种,形成药材商品的主要种类有15种。)

  •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脂肪俨然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克星,不经意间就挂在了你的身上。因此,很多人开始瘦身减肥,节食、运动无所不用其极,往往出不来效果的同时还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想要减肥共有效率,就一定要找到脂肪的克星,而恰恰膳食纤维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

     

     

    膳食纤维分为两类: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区别在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能量极低甚至没有热量,且有较强的吸水性,被摄入到人体内后,会吸附别的营养成分,如糖、蛋白质等,并将它们包裹起来,使这些营养元素不能被肠胃好好吸收,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身体对热量的摄入。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是主食类,在被摄入到体内后,会吸附在肠壁上,刺激肠壁的蠕动,减少肠胃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另外由于其的不可溶性,使它很难被消化,就可以在你的肠道里大吸水分,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便秘患者的病情。

    膳食纤维还有什么好处呢?

    1.膳食纤维可以使你的饱腹的感觉延长更久,由于其热量低、韧性强,需要长时间的咀嚼,加上不会被肠胃消化吸收。由此便延长了你的饱腹感。

     

    2.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水溶性的膳食纤维中含有大量的果酸,被摄入体内后,会延长食物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并且与食物中的糖分结合,是的糖分也难以被肠胃吸收,由此,膳食纤维不仅适合减肥的朋友吃,也非常适合高血糖的朋友吃,对于平稳餐后血糖有很好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膳食纤维的好处,是不是觉得配合这种“脂肪克星”,你的减肥大计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别急,你不想知道这么好的膳食纤维需要通过什么食物才能被你摄入体内吗?

     

    我这就告诉你。

     

    1.燕麦

     

    膳食纤维含量最多的食物一般常见于谷物类食品,首当其冲的就是燕麦了,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极高,燕麦中的大量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化解体内糖分被吸收的速度。

     

    2.芹菜

     

    芹菜的膳食纤维含量在蔬菜中算是很高的了,多吃芹菜,也可以摄入大量的膳食纤维,同时芹菜对你减肥降压也有很好的效果哦。

     

    3.苹果

     

    据研究,评价每一颗苹果的果皮中就含有4.4g的膳食纤维,果肉中也含有2.1g的膳食纤维,所以说,苹果在水果之中也算是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的了。

     

  • 牛油果的果实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和高含量的钠、钾、镁、钙等元素,有“世界上最有的营养水果”的美称。

     

    牛油果有着绵滑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清香,大人可以吃,小孩,甚至是6个月的宝宝都可以吃。其中80%是人体所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牛油果还含有较多的叶酸、叶黄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有促进神经发育、提高免疫力和预防便秘的作用。这么好的东西,算是给自己身体健康投资了。

     

    牛油果的成熟判断

     

    外表丑小鸭,内心的白天鹅,是对牛油果最好的诠释。刚买回来的时候是青色未成熟的状态,冰箱冷藏里放置几天就能成熟,变成图中后边两种状态,即可食用。

     

     

    牛油果食用方法推荐

     

    【牛油果香蕉奶昔】

     

    食材清单:成熟牛油果1个,成熟香蕉1根,纯牛奶半包。

     

    各年龄段都可以食用,如果是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建议用冲泡好的婴幼儿奶粉120毫升替代纯牛奶。

     

    制作方法:(1)牛油果切开,去掉中间的核,剥去外皮,将果肉切成小块。(2)香蕉切成小块。(3)将切好的牛油果、香蕉、纯牛奶一起放入料理杯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牛油果小面块】

     

    食材清单:成熟牛油果1粒,鳕鱼20克,中筋面粉50克,柠檬汁几滴、30毫升清水

     

    参考月龄:这款可以给能添加辅食的10月龄+幼儿以上食用,儿童和成人当然更可以啦。

     

    制作方法:(1)牛油果切开,去掉中间的核,剥去外皮,将果肉切成小块。(2)将切块后的牛油果、鳕鱼倒入料理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滴入几滴柠檬汁,加清水,继续搅拌均匀。(3)面粉分3次加入到牛油果泥中,搅拌均匀后,将面糊糊倒入裱花袋(或薄的食品保鲜袋)中。(4)锅中水煮开后,将裱花袋下端剪一个小口,口的大小决定面块的粗细,因此不宜过大导致面块煮不熟。边挤边用筷子夹断,面块的大小自己决定。(5)大火煮5-8分钟即可关火,盛出来,既可以食用。

     

     

    牛油果食用注意事项

     

    (1)牛油果是超高热量食物,减肥的人群和肥胖的人群,要减少食用。

     

    (2)牛油果较容易引起过敏,过敏体质的,或者婴儿用食用时,要先小量尝试。

     

    (3)牛油果不是特别好消化吸收,肠胃功能弱的人群,也要减少食用量。

     

    【不药博士】简介:此博士哥哥药学出身,却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营养师,人帅不帅不知道,但内容一定很帅!

  • 最近几年来,心血管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这除了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还和摄入的能量增高有关,特别是油脂性食物。在这些油脂性食物之中,争议比较大的就是猪油,有人认为吃它容易引起血脂升高,但是现实中也有不少人吃植物油的血脂自然升高,照样得心血管疾病。那到底猪油到底能不能吃呢?今天医者良言为您解答这个问题,让您做到心中有数。

     

     

    猪油到底能不能吃?


    在回答猪油能不能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先来介绍一下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这两个词语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从分子结构来看,这二者的最主要的区别是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双键,不饱和脂肪酸有不饱和双键。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什么是不饱和双键,这个不太好解释,大家只需要记住,不饱和双键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过氧化反应,而饱和脂肪酸不含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它更稳定,不容易发生变化。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我来举个例子吧。不饱和双键就像一个没有吃饱的人,不管谁给它食物,它就会听命于谁,所以它不忠心、不稳定,容易变节。饱和脂肪酸就像一个吃饱的人,无论谁给它食物都很难收买它,所以它不容易变节,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角色。


    饱和脂肪酸摄入多了以后,容易造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于人体而言,这三种脂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的存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像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都和摄入太多的的饱和脂肪酸有关。目前有大量的证据证明饱和脂肪酸还能增强脂肪合成酶的活性,更容易造成血脂升高。


    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人体来说具有比较多的好处,首先人家能调节血脂代谢、不让血小板聚集、抑制或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可能很多不太清楚啥意思,不管不需要管这么多,只需要知道血小板聚集的多了,在血液中容易形成堵塞血管的物质,所以能增加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现实中很多人吃阿司匹林的目的就是为了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脑梗死、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虽然不饱和脂肪酸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陷。不饱和脂肪酸自身就不稳定,所以容易发生变化,特别是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大家不太清楚脂质过氧化的严重性,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脂质过氧化以后,会形成过氧化脂质,这种脂质已经从好人变成了坏人了,它们能破坏人体结构,比如生物膜、遗传物质等,这样的话能加速衰老、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脑梗死、心肌梗死、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我们平时看到的老年斑其实就和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需要注意,大多数的油都是混合性的,不太可能都只含有饱和脂肪酸或者不饱和脂肪酸,只不过它们是以哪一种脂肪酸为主罢了,要区分这个其实也不难。单纯从外观上来看,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类在常温下是固态的,而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在常温下是液态的。


    一般来说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比如牛油、猪油、羊油等,不过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有一些植物油是饱和脂肪酸,比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等。


    既然猪油是不饱和脂肪,那吃它肯定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不过需要注意,猪油虽然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是也不是不能吃,吃少点也是可以的。

     

     

    猪油到底能否引起心血管疾病?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应该知道猪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既然是不饱和脂肪酸,那就容易引起血脂异常,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太过。猪油虽然吃多了不好,但是也可以适当吃一点的。饱和脂肪酸本身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人家比较稳定,比较忠心、不容易被收买。


    现实中很多人喜欢吃油炸食物,大部分人用的都是植物油。但是用植物油油炸食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知道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它不稳定,在高温的条件下,它容易变节,容易裂解变质,容易产生致癌性的物质。所以如果油炸食物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动物油。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既然植物油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那在今天大家都很少吃动物性的情况下,为什么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升高的趋势?其实这个也好理解,当今的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大家的活动量和过去真的没法比。现在的食物能量比较高,而且摄入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比较多,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一个人每天摄入的油应该控制在30mg以内,但是很明显,大多数人都是超标的,这些多余的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以后也会变成脂肪储存下来,也会引起高脂血症。


    过去的人虽然主要的油脂来源是猪油,但是那个时候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怎么好,不可能吃太多的猪油,而且大家都经常干重活,吃进去的多余脂肪都被消耗掉了,所以不容易引起血脂升高,自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不会高。


    平时大家在选择油的时候,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植物油含有的都是不饱和脂肪酸,比如豆油、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等。像动物油、清香油、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白油、烤酥油等这类饱和脂肪酸,应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即便是饱和不脂肪酸,也需要控制每天的摄入量在25mg左右,否则一样对身体不利。

  • 不同奶制品营养价值大不相同,不药博士对牛奶、酸奶、奶酪、豆腐、豆浆等常见的奶制品来进行营养价值的对比。

     

    豆制品和奶制品的共性:

     

    牛奶及其制品含有丰富的钙质和优质蛋白质,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等。但是牛奶及其制品属于低铁、低膳食纤维的食物。

     

     

    豆制品和奶制品的营养区别:

     

    因为牛奶大部分是水,而奶酪是牛奶近10倍浓缩发酵而成,酸奶是牛奶经发酵而成,所以奶酪和酸奶的营养价值自然要比牛奶高一些。

     

    1、热量与脂肪含量:相比奶酪,牛奶和酸奶的优势在于低脂肪和低热量。所以多吃奶酪很容易发胖,但是奶酪中胆固醇含量却稍低于牛奶和酸奶,这可以算是奶酪的优势。此外,奶酪中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等含量要高出牛奶和酸奶好多倍。

     

    2、蛋白质含量:奶制品中蛋白质含量都比较丰富,但经过浓缩的奶酪,则更具有优势。每100克奶酪中含有蛋白质27.5克,而同样100克牛奶只含有三克蛋白质。

     

    3、防便秘,促吸收:乳酸菌可以抑制肠道有害菌的过度生长,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能促进肠道蠕动,亦能改变渗透压而防止便秘。乳酸菌合成的多种酶类,能促进消化吸收。

     

    4、乳糖不耐受:亚洲人喝牛奶,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问题。而经过发酵的奶酪和酸奶,乳糖会被乳酸菌分解,就会避免这个问题。

     

     

    比一比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豆浆和豆腐含大豆蛋白,100克豆浆中仅含蛋白质1.8克,相比之下,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一些。此外,牛奶中维生素A、维生素E的含量要明显高于豆浆。当然,二者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都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再比一比钙含量:

     

    奶制品中的钙比豆制品中的钙多近10倍。而奶酪中的钙含量比牛奶要高接近10倍,酸奶的钙含量和牛奶的钙含量差别不大,但是酸奶含乳酸,能促进钙等多种矿物质吸收。

     

    豆制品独有的优势

     

    豆制品含有丰富的钾、镁、维生素K、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植物固醇,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所以,豆浆能弥补牛奶中营养素的不足。二者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推荐大家交替饮用。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

     

  • 最近这几年百姓生活水平突飞猛进,在食物上的追求也一样,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之后回家或者下馆子吃上三两个香喷喷的炒菜,好像就能缓解了一天的疲累。但是绝大部分的美食都建立在食用油之上,食用油的好坏已经品质决定着美食的高度,所以,食用油俨然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食用油不仅让我们烹饪的美食更加好吃,还会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热量及营养。那么,食用油的选择就变得很重要了,我们该怎么去挑选食用油呢?食用油又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呢?

     

     

    常下厨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食用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普遍被划分为了两大类:植物油和动物油。植物油包含了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一系列的通过植物压榨加工而来的食用油。动物油也很好理解,就是从猪牛羊等动物身上榨取出来的油脂。那我们就从这两大类中个挑选一个代表出来看看它们的营养成分到底在哪里。

     

    植物油中就以大家最常用的花生油来看,植物油中包含的大多营养成分主要以脂肪为主,其中又以对人体心血管活动有帮助的不饱和脂肪酸居多。而且植物油都不包含胆固醇,维生素E的含量也不少,对比起动物油来说,维生素其它族以及矿物质的含量就少之又少了。

     

    那动物油中就以大家家里以前都会煎熬的猪油为例子,猪油无论是炒菜还是直接拌面吃,都是极好吃的,相信不少朋友以前都有吃过,但是大家要知道,虽然动物有中的脂肪也占了喊打一部分,但动物油中的脂肪含有的都是对人体心血管不利的饱和脂肪酸,伴随着的就是超高的胆固醇,维生素E的含量更是远远低于植物油,但不可否认,动物油中的各类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族、D族的含量要远远高于植物油。

     

    总之,照目前来说,食用油依然是我们身体摄入脂肪酸的你要来源之一,他们参与了我们身体绝大部分的机能活动建设,对我们的健康平衡起到不小的作用。

     

    那么回到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为了家人的身体健康,该如何选择食用油?

     

    从营养均衡来说,最合适的应该是两种油搭配起来吃,当然是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

     

     

    如果是从身体健康来说的话,如果你的家里有糖尿病患者或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那就一定要避开动物油,选择合适的植物油。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