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个严重危害我们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悲剧的故事,在朋友圈儿一再刷屏,大家对心肌梗死的重视程度也逐渐的提高,但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心肌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为什么只有120分钟呢?今天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一、心肌梗死有多可怕?
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非常高,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和急诊溶栓以及急诊介入手术出现以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才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但即便如此,急性心肌梗死所导致的死亡仍然是一个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的数字!
即便患者因为心肌梗死没有出现死亡,心肌梗死以后的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其他并发症也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心肌梗死的可怕之处。
二、心梗黄金救治时间,为啥只有120分钟?
120分钟其实也只是一个约数,心肌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理论上讲,如果我们能在心肌梗死发生以后,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救治,那么我们的心梗救治效果也才是理论上最好的。但毕竟我们做不到心肌梗死,发生以后就立马进行急诊溶栓和急诊手术治疗。所以我们划定了一个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在这个时间窗以内进行救治,要远远好于在这个时间窗以外进行救治,这也是为什么黄金就这120分钟的设定道理。
三、其实很多心肌梗死到不了医院!
其实很多心源性猝死大多数都是和心梗有关的,而70%的猝死是发生在院外的,这些猝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没有机会来到医院。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加上这些院外猝死的病人,那么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应该会更高。
从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心肌梗死的救治真的是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其实就是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最好的诠释!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类型,见识了心肌梗死的可怕以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抓住急救的最佳时机呢?
一、不有心存侥幸的心理
许多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症状初发的时候,因为坚信自己身强力壮,而且年纪轻轻,再加上症状不典型,往往会心存侥幸的认为只是简单的胸部不舒服,心梗不会找上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出现持续的不舒服,尤其是颈部及以下,腹部以上的持续不适,更需要警惕。
二、简单识别是否为心梗
心肌梗死的识别,需要记住心梗的典型症状,如果是持续的心前区或者后背的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而且伴有大汗淋漓,有可能您已经是心肌梗死了,但不是所有的心梗都这么典型,也不是这么典型的症状都是心梗,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需要更加重视。
三、呼叫专业医生到场
如果考虑心梗,一定呼叫专业医护人员到场,切勿自行前往医院,因为心梗后的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会随时要了尔卿卿性命。如果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在场,会大大提高救治能力。但如果真的距离医院很远,救护车或者医护人员不能赶到现场的话,自行送医也一定要和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搬运。
四、学会心肺复苏很重要
心肌梗死后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或者猝死的人多得很,因为心梗最大的并发症就是这些。所以,学会如何心肺复苏非常重要。毕竟心梗的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院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达现场之前,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心梗后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
五、相信医生勿盲目自信
心肌梗死,到达医院后,一定相信专业的医务人员的判断和治疗方法。许多人听到心肌梗死要急诊放支架,做的最多的就是打电话找熟人,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急诊支架啊?”。如果问道专业的心内科医生还好说,如果问到一个其他专业的医生,耽误救治时机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把性命交给离你最近的那个有心梗救治能力的医院,就够了。
心肌梗死,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或者救治方法,没有任何一个偏方和简单的救治方法可以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会溶栓的医生,和能做介入治疗的医生团队。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肌的坏死是不可逆的,所以,心梗后的相关并发症,或者是再梗死,就时刻威胁着心梗患者的生命健康。
那么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再发生和并发症呢?
1.药吃好
一旦罹患心梗,患者需要几乎终身服用药物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所以,把药吃好是预防心梗后并发症或者再梗死的最好方法,吃药没有捷径,许多人口服药物两年三年之后,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停药者不在少数,而停药后直接导致的可能就是再梗死或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勤复查
心梗后复查尤其重要,因为心梗后并发症的发生也不是随时出现,比如心功能不全,可能有部分病人要到1到2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及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3.会运动
心梗后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也不是什么运动都不能有,心梗后的运动处方,鼓励患者多做有氧运动,会对心梗的愈合有着良好的作用,而适量运动也会有助于减少心梗并发症和再发梗死的可能。
4.戒烟酒
戒烟戒酒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改变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嗜好,定期作息和规律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性别,为什么别人没有心梗,而你发生了心梗,需要找到原因,加以预防,如果心梗后仍然执迷不悟,仍然熬夜抽烟等不改变,那么下次心梗或者并发症就离你不远了。
5.懂生活
适度的生活节奏,减少工作压力,减少生活压力,保持愉悦心情,对于预防心梗后再梗死和相关并发症也尤其重要。所以,发生心梗后,更应该懂得如何去生活,更应该懂得拿得起和放得下,方能减少心梗后相关并发症和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其实预防心梗后并发症,还有其他一些小小的细节,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只有更加注意,才能更加安全。
预防并发症,我们需要一直去努力!
心肌梗死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是会让人猝不及防的,最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就是疏通被阻塞的血管,使血液流通,而心导管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这项技术是通过针刺的方式通过皮肤进入血管,通过特殊的软管顺着导管,在X光机的透视引导下,到达心脏或血管进行检查和治疗,这与传统手术中开胸的方法不同,需要开胸才能完成。
经皮肤穿刺将周围动脉(股或桡动脉等)沿动脉流向心脏的介入材料,如气球导管或血管支架植入有阻塞的冠状动脉,在阻塞处进行扩张和疏通的心导管治疗技术,于1977年由医生实施了第一个使用改进的气球导管完成的PCI手术,使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开始接受植入式心血管手术。
从最初的气囊扩张术(PTCA)发展到40年前,PCI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其中包括金属裸支架(BMS)和药物涂层支架(DES),这些支架能够产生适度的支撑力量,防止斑块剥离,血管弹性回缩和内膜过度增生,以保持血管通畅;目前,正在积极开发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膜架(BVS),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心脏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该生物模架于2014年7月正式在台湾上市,在药物释放后,它取下金属材料,可被人体吸收,使其恢复血管的正常弹性,加快血管愈合的能力。可吸收生物模架材料主要有四种:镁材料、乳酸胶酯聚合物材料、聚酐材料、聚碳酸酯材料等,BVS材料可将长期植入金属支架的潜在风险降低到最小,使血管恢复原有弹性。
为何最新的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问题是费用高昂,而且目前还没有健保付款,而且是完全自费(大约12万元),再加上生物支架主体相对金属支架来说比较厚,操作难度大,增加了将支架推入阻塞的难度,此外还需要更精密的影像辅助,这也可能导致病人暴露在更多的X光辐射下。因此在临床施行血管阻塞处有严重钙化,过弯,阻塞处分支过多,血管管径过大,阻塞处过长等情况的患者不宜使用。而跟踪使用生物血管支架患者的研究发现,由于没有金属支架的支持,更容易发生再阻塞。
为提高公众防范意识普及急性心梗规范化救治流程,我国确定每年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号召大家,牢记“两个120”!其中,2个120分别指120电话,和黄金抢救时间1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这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心肌梗死黄金救治时间:120分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危害大的急危重症。由于冠脉血管管腔血栓形成,冠脉突然阻塞,血流中断,心肌因缺血缺氧坏死。其治疗关键是尽早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频死的心肌,使梗死面积缩小,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病死率。
心肌发生梗死后的120分钟内尤其是前60分钟之内是再灌注治疗的黄金时间,如能在此时实现心肌再灌注,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心肌和生命,因此120分钟内实现再灌注是肌梗死的理想治疗目标。
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每一分钟心肌都在死亡,开通血管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溶栓治疗,一种为介入治疗,如果心肌梗死发生超过了120分钟,不仅不能再溶栓,患者心肌坏死面积变大,导致心衰、休克甚至死亡,即使能活下来,再复发患心衰的可能也大大升高。所以,心肌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只有120分钟。
如何抓住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120分钟?第一时间打120
急性心梗后,留给我们抢救的时间其实很短。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的血液供应被中断,如果不及时恢复,心肌坏死的面积就会一点点变大,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中约一半人在发病60分钟内在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若能在发病后的120分钟黄金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将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溶栓、放支架等方式实现再灌注,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一般来说,在心梗发生后3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6小时内及时放入心脏支架,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一旦超过 12 小时疗效就差了。
心肌梗死抢救成功有三个关键环节:
1)第一关键环节: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肌梗死症状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应立即拨打120。
2)第二关键环节: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比如当地建设有胸痛中心的医院)。
3)第三关键环节:则是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90分钟内完成冠脉球囊扩张,以保证及时可靠的进行再灌注治疗,提高梗塞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尽最大程度地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心肌,以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总之,心梗发生时关键是2个120要记住,有人总结说:管住嘴迈开腿,有胸痛去医院,这句话也送给各位珍爱健康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健康饮食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同时,一旦有胸痛疑似心梗症状,就要毫不犹豫去医院配合专科医生治疗。
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我们平时所说的心肌梗死心绞痛等都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冠心病罹患以后寿命还能有多久呢?冠心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今天咱们一起走进冠心病,聊一聊和这方面有关的话题。
一、为什么一说心脏病就可怕呢?
之所以说心脏病、冠心病可怕,是因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一种,说到心肌梗死很多人都觉得非常的可怕,当然除外心肌梗死像心绞痛,等冠心病的类型也会让我们觉得非常的恐惧!为什么冠心病那么可怕呢?这主要是因为心脏是我们人体的机器,心脏一旦出了问题,那么我们的寿命将可能大大折扣。之所以担心心脏病,还是因为心脏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二、关于所有的冠心病都很危险吗?
当然也不是,在冠心病中也有比较轻微的冠心病,甚至有些人连症状都没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匿性冠心病。比较轻微的冠心病患者可能连症状都没有,而且因为病变稳定,患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如果患者又能够较好的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那么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三、如何防范冠心病的风险?
其实冠心病危险不危险,主要取决于冠心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部位,以及合并的相关并发症,我们的处理方式等诸多因素。即便是提问者说到的80岁的冠心病,如果处理得当,那么也会让我们和疾病和谐相处,但即便是二三十岁的冠心病,如果部位时间和情况都比较严重,也会因此而危及我们的生命。
如何防范冠心病的风险,当然首先确诊冠心病以后需要合理的口服药物,这是预防冠心病的首要措施,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减少冠心病风险,防范冠心病发生意外。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的终末期的一种状态,去心脏功能不全的统称,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两个!
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您提问的问题基本一致,那么问题来了,心力衰竭的病人,怎样才能做到这两点呢?
且看李大夫和大家一起来支招!
一、限盐限水饮食
限盐饮食大家可能比较清楚,这是因为钠盐作为体内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构成部分,过多得钠盐会引起水钠潴留,从而导致容量负荷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会诱发加重心衰。限水的原因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水的摄入过多,也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衰发病!在心衰治疗中,有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保持干体重,而保持干体重的基础就是限盐和水!
二、避免受凉劳累
心衰诱发的常见原因中,感染和劳累占据了大多数原因!而受凉则是感染的常见原因,因为受凉导致的感染后,会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导致心衰加重!而劳累则比较容易理解,劳累会直接增加心脏负荷,从而诱发心衰犯病或加重!
三、做好心脏康复
心衰后的病人,如果心脏康复做的好,可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心衰后的预期寿命!而心脏康复中,运动处方和心理处方尤其重要,做好心脏康复锻炼,做好心情后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症状和预后!心脏康复,是心脏心衰后的一大法宝!
四、药吃好
心衰治疗中,黄金三角必不可少,黄金三角是明确的可以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所以,心衰以后,把药物吃好,才能更好的改善症状和改善预后!黄金三角主要是指ACEI类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
心衰后期,使用各类心脏辅助装置,比如三腔起搏器,左室辅助泵等,也可以改善心衰的症状,但不管怎样,心衰都是心脏功能衰竭的最后状态,我们要科学面对,理性面对,才能让心衰患者的有限生命内过的更幸福、舒适和精彩!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对于普通的心肌病患者,我们临床上的护理要素无外乎就是饮食、心理和症状的护理。但是我们在护理这些疾病的患者的时候还应该对应的给予患者最好的心理护理,因为任何心脏病的患者都不能接受很大的精神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起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1、饮食护理心肌病病人,由于心衰致胃肠道淤血,病人消化功能较差,食欲不振,饮食宜给予低钠、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生硬、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避免产气食物(红薯、牛奶)因为胀气会加重病人腹胀不适。
2、症状护理,呼吸困难,水肿。
3、用药护理心肌病病人,由于反复发作心衰,长期用药,药物疗效受到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由于使用药物的品种较多,个体差异较大,应注意药物副作用及药物之间的互相影响。特别是在应用利尿剂时发生水电解质的几率更高,因注意观察尿量、饮食、电解质等情况。
4、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衰和心律失常,对心肌病病人的恢复不利,甚至导致猝死。到目前为止,心肌病尚无特殊治疗法,只能对症治疗,心肌病一旦确诊,病情进展较快,病人反复发作心衰,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绝大多数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家属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病人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烦躁、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
5、护士应该多与病人沟通,向病人宣教不良心理对疾病的影响,关心体贴病人,评估病人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根据病人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如请治疗效果较好、乐观的病人现身说法,亲人陪伴等。护士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且富有爱心和同情心,才能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肌病的护理要素以上我们虽然给出了这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是随着我们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为心肌病的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生活环境,让患者提高治愈的信心,此外对于心肌病的患者还应该及时的给予知识宣教,告诉他们怎么做才会更好。
医生,我妈妈怎么样了,严重不严重?一个男人问医生。
非常严重,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刻进行介入手术!医生说的很急。
什么,还要做手术?怎么做?男人接着问。
简单点来说就是要放心脏支架……急诊科医生一边说一边将患者快速护送至介入中心。
这名60岁的老太因为剧烈持续的胸痛被救护车送到急诊科,医生立刻为其完善了心电图,结果显示为急性心肌梗死,十万火急,需要立刻进行PCI。
所谓PCI其实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的缩写,中文全称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单点来说,就是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药物溶栓相比,PCI见效更快,患者恢复更快,而且风险也更小。
所以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PCI几乎是不二的选择,而且越早越好,不但能及时恢复受损的心肌,还能有效将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降低。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很快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等,这些都会危及生命。
可让人意外的是,到介入中心后,医生分为两路,一路和患者的两个儿子谈话签字,一路已经把老太抬到了手术台上,进行一系列紧张准备。
手术是需要签字的,况且有家属在场,就算再危急的手术,按照法律条文,没有直系家属的签字也是不能进行的,因为疾病有风险,手术也有风险,手术能够抢救生命,也有可能存在并发症,手术不是免费的,是需要花钱的,这些都需要家属知晓。
但患者的两个儿子,关心的倒不是手术能不能救命,而是要花多少钱。
医生说,心脏支架分为国产和进口,国产的一般一万左右,进口的价钱至少要翻一倍了,而且这只是支架费,PCI治疗费用还包括手术费,造影剂的费用,止血器的费用等等。
算下来,就算使用国产心脏支架,就算放一个支架,可能也需要一万五左右。
而医生分析,老太长期有冠心病病史,她的冠状动脉狭窄肯定会有很多支,具体要放几个,还要根据术中情况来看。
可是医生苦口婆心地说完,患者的两个儿子竟直接来了一句,我们拒绝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我们又不是没听说过,不是有药物治疗吗……
有时面对这样的家属,医生实在很无语,生命如此危急,竟然还考虑费用问题。
恰在这个时候,老太突然出现了室颤,医生迅速给予电除颤!
可两个儿子还是不愿意签字,他们就一句话,反正我们就是不同意手术!
你说这样了,医生还能咋办呢?
最终,无奈的医生只得又将老太转回心内科监护
室,经过两天积极的抢救,老太最终还是撒手离去,此时患者的两个儿子却反咬一口,进来前还好好的,到你们医院就走了!
于是医生拿来病历,翻到那页谈话记录单,上面清楚地写着,拒绝介入手术,医生已完全告知风险,愿意承担一切不良后果,签字为证。
心肌梗死确实越来越年轻化和很多因素有关系,这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我们也会提到。但大家发现没有,在原来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心肌梗死非常的少,为什么现在心肌梗死就多了起来呢?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年轻化的心肌梗死,讨论一下和上面这个问题以及和如何预防的问题。
一、心肌梗死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变,我们的疾病谱也在发生了变化,原来可以轻易让我们致命的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现在已经非常的少见,但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越来越多见,这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改变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早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
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的突然中断,而血管的中断导致远端心肌供血的突然停止。停止血供对于心肌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时间一旦足够长,那么就会出现心肌的缺血缺氧坏死,在患者心肌坏死的过程和心肌坏死以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甚至会死亡,而这种概率非常的高,这也是心肌梗死可怕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永远都是一个常谈常青常谈常热的话题。其实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50%~80%的患者都会出现世贤的先兆症状,但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先兆症状没有识别,或者识别以后没有及时处理,才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及早识别先兆症状可能是预防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对于没有先到症状或者有先兆症状不能识别,以及即便识别没有处理的这些患者,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那么就贵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干预,老生常谈的几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酒、心态美,便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法宝。
心肌梗死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长度,所以足够重视,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足够重视心肌梗死先兆的发生,我们才能最有可能最大限度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肌梗塞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心肌梗塞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几乎尽人皆知,而且让人惊恐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及时的发现心肌梗塞呢?
一、长时间不适需要提高警惕
心肌梗塞并不是每一个都很典型,有的心肌梗塞比较不典型,表现为颈部、牙疼、上腹痛等等情况,但如果一个疼痛不适持续时间较长,已经超过半小时一小时,我们还是尽快到医院行相关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心梗。
二、不能过于自信而忽略检查
经常见到这样的病人,我明明就是个上腹部疼痛,而且恶心呕吐,为什么要给我做心电图,我肯定不是心脏病,但做完心电图就傻眼了。所以,不能盲目自信,医学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其严谨性,客观性,如果主观的认为自己一定是什么,单凭经验来看病的话,误诊漏诊几率极大。
三、如果有必要要反复筛查
从事心内科这么多年,自己还漏诊过心肌梗塞,一个小伙子胸痛一小时,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查心肌酶肌钙蛋白不高,查其他检查也没事,但小伙子还是胸痛。在我百思不得解的时候,我的同事说,要不再复查一个心电图。结果复查心电图见st段已经红旗飘飘,所以,如果有必要,反复筛查也是必须的,且莫过于自信。
其实随着大家对心梗的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心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胸痛中心的逐步建立,心梗漏诊误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如果你固执的连医院都不去,那么医生肯定不会远程凭空诊断心肌梗塞。
所以,有情况去医院,排除心梗不麻烦!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早诊断,早治疗!你说呢?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血压7090,头晕的原因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迅速减少或中断而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
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代谢减慢。常见症状包括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便秘、月经不调等。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3、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出汗、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可能与饮食不当、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
4、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导致的颈椎关节、肌肉、神经等组织的损害。颈椎病可以导致头晕、头痛、颈部疼痛等症状。
5、耳石症:耳石症是一种耳内平衡器官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眩晕、步态不稳等。耳石症可以通过耳石复位治疗得到缓解。
头晕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如果出现头晕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侧壁心肌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与其它类型的心肌梗塞相似,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胸闷感。
侧壁心肌梗塞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心前区疼痛:这是侧壁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为持续性,程度较重,患者可能会感到濒死感。
2. 胸闷感: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伴随心慌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
3. 神志反应异常: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神志错乱、烦躁昏迷等症状。
4.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侧壁心肌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及时治疗:一旦确诊为侧壁心肌梗塞,应立即进行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防止心肌严重坏死。
2. 标准化用药:患者需要按照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等。
3. 危险因素控制:通过药物治疗或改善生活方式来消除导致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侧壁心肌梗塞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3. 心血管疾病筛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甚至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患上心梗的案例。专家指出,心梗的预防应从小做起,从5岁开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饮食结构,加强防病意识。
心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下因素会增加心梗的风险:
1.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吸烟、饮酒、高脂高糖饮食等。
2. 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
3.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抑郁等。
4. 家族史:有家族心梗病史者风险更高。
预防心梗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慢性疾病。
3. 了解心梗的早期症状:如胸痛、胸闷、气促、出汗等,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4.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心梗的急救方法,如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等。
5. 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心梗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近年来,心肌梗死这一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心梗的主要症状是胸闷、胸痛,但事实上,心梗的发病症状多种多样,有时甚至毫无疼痛感,容易被忽视。
研究表明,心梗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这主要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此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慢性疾病也是心梗的重要诱因。
除了常见的胸闷、胸痛外,心梗还可能表现为以下症状:
针对心梗的预防,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其次,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此外,定期体检、了解心梗的早期症状也是预防心梗的重要措施。
心梗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甘油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之,了解心梗的早期症状、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是预防心梗的关键。
心肌梗塞,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中,最危险的时期为心梗后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此时,患者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等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生命。此外,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头一周内也属于危险期。在此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针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再灌注心肌治疗是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开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血液供应,可以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治疗方案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此外,止痛药、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治疗和调脂治疗等也是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坚持适度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将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心肌梗死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治疗。
心肌梗死后,患者可能需要在心脏科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心脏科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科室,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在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经历心慌、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的情绪。这些情绪的出现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理性和生理性因素。
首先,心慌意乱烦躁可能与焦虑情绪有关。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来自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大脑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诱发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又会导致心慌、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等症状的出现。
其次,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导致心慌意乱烦躁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血流中断时,会导致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进而引发心慌、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等症状。此时,患者应遵医嘱服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增加锻炼,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以降低心慌意乱烦躁的发生。
此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心慌意乱烦躁:
1. 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可能导致心慌、心烦意乱等症状。
2. 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钾、镁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心慌意乱烦躁。
3.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心慌意乱烦躁等副作用。
4. 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常伴有心慌意乱烦躁等症状。
5. 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可能导致心慌意乱烦躁等症状。
总之,心慌意乱烦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救治现状令人担忧,救治不及时、治疗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提高AMI的救治水平,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
提高公众认知,加强早期识别
许多患者对AMI的症状认识不足,导致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因此,加强公众宣教,提高对AMI的认识至关重要。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AMI的病因、症状、危害以及早期识别方法,使患者能够及时就医。
完善急救体系,缩短救治时间
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转运急救,是缩短救治时间的关键。加强院前急救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识别和救治能力;优化院内急救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加强转运急救,确保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医院。
规范治疗流程,提高救治质量
规范AMI的治疗流程,提高救治质量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根据指南推荐,STEMI患者应首选直接PCI治疗。医院应加强介入治疗技术培训,提高介入治疗水平;加强药物治疗规范,确保患者接受合理用药。
加强医疗资源配备,提高救治能力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救治能力是提高AMI救治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AMI的救治能力;加强上级医院的支援,形成区域性的救治网络。
关注患者需求,减轻经济负担
AMI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救治,还需要长期服药、康复治疗等,这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政府和社会应关注患者需求,提供相应的经济援助,减轻患者负担。
在2023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已达到2.9亿,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心梗)作为一种突发性强、致死率高的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为了提高心梗的救治率,我国于2018年11月20日正式发布了“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669家胸痛中心,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胸痛快速救治网络。
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对心梗的认知度,使患者能够在发病后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胸痛中心急救地图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和医疗救治的无缝衔接,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质量。
胸痛中心急救地图小程序现已上线,通过自动定位查看或搜索周边已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了解医院简介以及路线、时间预估等。同时,小程序还提供了一键拨打120的功能,以及胸痛急救知识和心梗术后康复要点,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便捷的急救信息。
为了更好地应对心梗,公众需要牢记“两个120”: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性心梗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内,被称为“黄金120分钟”。每延误一分钟,都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因此,及时发现并拨打120急救电话至关重要。
此外,公众还应该了解心梗的症状,如突发剧烈而持久的胸痛、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尽快前往胸痛中心接受救治。
在繁忙的医院里,医护人员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生命的希望。在第107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感受医护人员为患者带来的温暖与关爱。
镜头一:温馨的问候
清晨,门诊大厅里,护士祁娇正耐心地解答着患者的疑问。突然,一阵花香飘来,原来是院领导带着鲜花来看望她们。领导的关心和问候让护理团队倍感温暖,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镜头二:中医药进社区
中午,南海家园社区居委会的活动中心里,南院区的医护人员正在开展中医药义诊活动。他们通过视频教程和实操培训,将中医药知识带进社区,让居民在家就能享受中医特色治疗。
镜头三:急救演练
下午,南院区突然接到急救电话,综合内科李方凯医师接诊一名疑似心梗患者。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启动急救预案,成功将患者转诊至附近医院。这次急救演练展现了南院区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和默契配合。
这就是南院区医护人员的一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
心梗患者饮食调理至关重要,新鲜应季水果是理想的补充选择。
苹果、梨、猕猴桃等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可改善动脉血管功能,轻度改善心脏功能。此外,香蕉、葡萄等富含钾的水果,可帮助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然而,心梗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因此水果摄入需适量,避免血糖升高。
除了饮食,心梗患者的康复治疗同样重要。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打扰,有助于缓解疼痛。病情稳定后,应逐渐增加运动量,进行康复训练。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心梗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心梗患者应选择低脂、低胆固醇、低糖的饮食,避免油炸食品、高热量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心梗患者康复过程中,可适当食用洋葱、芹菜、木耳和大蒜等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类型,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心脏内科是治疗心梗的主要科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心梗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心梗患者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患者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