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脏房颤吃什么药好呢?为什么?

心脏房颤吃什么药好呢?为什么?
发表人:王老师讲中医

心房颤动是心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根据其发生的频率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偶发性的、频发性的也有永久性的房颤,针对不同的房颤我们在临床上治疗起来也是有所不同的。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对于房颤的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以及选择这些药物的原因。

 

对于新发的发颤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立刻进行转复,首选的是要静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果不能转复的可以再静脉点滴,一般经过治疗可以达到转复的目的。新发房颤,可以直接用药转复房颤,比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这些药物根据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静脉输液治疗;如果能在发病48小时内转复成功那么就可以改成口服的长期服用;如果不能在48小时内转复,或发现房颤的时候,已经超过48小时,那就不能直接转复。需要抗凝3周后转复,再抗凝四周;常用的抗凝针剂是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

 

 

如果是老年伴有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永久的房颤患者要长期口服控制心率的药物,同时房颤的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因此要口服一些抗凝的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但是抗凝药物有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时候要注意检测凝血功能等指标,防止出血现象的发生。如果药物不能控制的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术来进行治疗。

 

其次房颤患者还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同时,还可以服用一些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不仅可以对控制房颤起到一定的作用,还可以有一定的保护心脏的作用。

 

再次对于房颤的患者来说除了要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以外,还要注意在生活中进行调理,避免情绪激动、劳累等容易诱发房颤的因素出现,这对于预防房颤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疾病介绍: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简单解释房颤是指心房泵血的正常节律被打破,原本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由心房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房律紊乱。通常表现为心率不规则且频率很快,可见于多数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引发脑梗塞的风险很高。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胆结石心脏病患者在平时的饮食方面应该多加注意,患者朋友们应该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性质温和的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这类食物合理食用可以让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除此之外,胆结石心脏病患者还应该少食脂肪多的食物,油酥点心、奶油蛋糕都是非常典型的。

     

     

    对于胆结石和心脏病患者来讲积极的用药治疗非常有必要,如果患者病情非常严重,那么采用传统手术的方法治疗疾病也是非常合适的。患者朋友们在疾病被治愈之后一定要多注意饮食,那么胆结石心脏病患者吃什么食物好呢。在下文中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首先,患者朋友们应该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喝一些稀粥,小米粥、蔬菜粥都非常适合患者朋友们饮用。当然,患者朋友们还可以多喝一些蔬菜汤,蔬菜汤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它们的刺激性相对较小,患者朋友们可以放心饮用。患者也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粗粮,这类食物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患者朋友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吃一些含维c丰富的食物,在很多的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柚子、苹果、香蕉、梨都是非常典型的,维生素c合理补充可以增强人体的应激性,也能够让人们的身体抵抗力更好。这样就可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最后要说的是胆结石心脏病患者在平时的时候绝对不能暴饮暴食,而且不能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油酥点心或者是奶油蛋糕都是患者的禁忌食物。这类食物会加重患者的肠胃负担,也会让患者的血脂增高。

     

     

    综上胆结石心脏病患者吃什么好呢?

     

    从文中不难发现胆结石心脏病患者一定要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平时的时候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性质温和的水果也非常适合患者朋友们食用。应进大du量饮料(zhi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1次,dao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饮用德埔的愈石嗵茶溶石,促进结石排出,具有保护胆囊并能修复损伤,改变体内环境及尿液性状的作用。

  • 去医院看病,病人问的最多的就是,大夫,我这个病不能吃什么啊?需要注意什么啊?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咱们医生看来可能是个再小不过的小问题,可对于病人来讲,这个可是个天大的事儿,我们还是耐心解答为妙。

     

     

    今天,陈大夫就耐心解答一下——心律失常应该吃什么?

     

    首先:健康饮食是每个人的必须

     

    健康饮食,不仅仅针对病人,对于正常人、健康人来讲,也是必须的,健康饮食必须要做到几点:

     

    1.营养均衡,所谓的营养均衡,无非就是各种各样的能量来源都摄取一点,切勿挑剔或者以营养价值来衡量食物的标准。

     

    2.多样化,多样化指的是摄入食物的种类,多样化的饮食才能更让我们趋于健康。

     

    3.低盐低脂,貌似这个低盐低脂在很多地方都适合,但事实却真的是这样,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大多数人都是营养过剩导致的疾病,而不是营养不足。

     

    4.适度饱餐,七八分饱,不要暴饮暴食,才是正确的饮食观念,觉得今天的食物好吃,就大吃特吃,是对健康有害的饮食方法。

     

    其次:心律失常的饮食没有太多禁忌

     

    心律失常和饮食到底有没有关系,其实大多数人,确切的说大多数心律失常的病人,对饮食是没有要求的,也就是通常说的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最后:如果真的要扯点关系,那么刺激饮食可能会诱发部分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诱发原因中,饮酒、饱餐等饮食习惯,会导致早搏等心律失常的出现,但这些也是部分心律失常,不是所有的心律失常都会因为不良饮食习惯而发生。所以,对于这些人,就特别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和结构了。这类人就建议减少酒精、浓茶、辛辣刺激等可以增加交感神经兴奋的食物的摄入了,因为这些刺激性的食物和习惯,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诱发早搏等心律失常的出现。

     

    所以,说到最后,还要归结于健康饮食,即使不诱发心律失常,这种高盐、高脂、高刺激的饮食,还是少了为好,毕竟不诱发心律失常,还可能导致其他系统的疾病。

     

     

    吃,也要悠着点!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般情况下,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我们把心率每分钟小于60次的情况,看做是心率减慢!而心率减慢以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治疗,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吃药,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心率过慢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心率减慢都有哪些原因?

     

    在临床上心率减慢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窦房结功能不全,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其次就是药物导致的心率减慢,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的心率减慢,但这些其他原因导致的心率减慢,相对来说比较少见。


    二、心率减慢需要治疗吗?

     

    绝大多数的心率减慢,如果患者没有症状,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如果是药物导致的心率减慢,我们往往需要减量药物或者停用药物以后,就会使得患者的心率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所以对于药物导致的治疗方法就是停用药物,对于非药物引起的心率减慢,我们要看患者是否有症状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三、心率减慢需要吃哪些药?

     

    如果不是药物导致的心率减慢,是患者窦房结功能不全,窦房结功能不全,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或者是房室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心率减慢,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特殊治疗的药物,如果是需要治疗的心率减慢,起搏器植入治疗是治疗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的最为有效的唯一方法。

     


    看懂了吗?心率减慢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服药,而且即便是服药短时间内可以使心率增加,停药物以后也会恢复到这真实状态。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脏病本身就是个很广义的概念,所有的心脏疾病,统一称之为心脏病。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在内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

     

     

    所以,在心脏病中,就有轻有重,有大有小,有要命的,又不要紧的,有需要紧急处理的,有不需要干预的......林林种种,多之又多。

     

    但事实是,有的心脏病确实很害怕,但有的心脏病,可以对他忽略不计,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走进心脏病。

     

    因为心脏是人的发动机,心脏患病,会让人听起来闻风丧胆,更为害怕,所以一提心脏病,好多人觉得——哎呀,真害怕。

     

    所以,心脏病要不要一辈子一直吃药,看的不是心脏病这个名字,而是要看患的是哪一种心脏病。

     

    所有的已知的疾病治疗都是有一个标准的,就心脏病而言,也不例外。

     

    那哪些心脏病是需要处理的呢?

     

    1.影响生活质量的:所有的疾病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生活质量,所以,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干预。

     

    2.紧急危及生命的:危及生命的心脏疾患肯定也需要处理,这个估计不需要解释。

     

    3.影响远期预后的:如果这个疾病的存在会让你减少预期寿命,而且适度干预可改善预后的,那么也需要处理。

     

    相反,如果不是以上情况,那么就不需要处理。

     

     

    那是不是所有需要处理的疾病都需要长期服药呢?

     

    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

     

    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疾病都需要长期服药,比如某些心律失常、某些轻度的瓣膜性疾病等等,可都不需要干预,或者不需要长期服药。根据患者的心脏病变、年龄、体力等情况,采用动静结合的办法,在恢复期尽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在康复治疗中要注意心理康复,解除思想顾虑,加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恢复工作或学习后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

     

    但大多数影响预后的疾病,都需要长期服药。

     

    所以,这个问题相对复杂,需要不需要长期服药,金遵医嘱。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房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房颤的并发症,如心衰、脑卒中、冠心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同时与患者原发性疾病、年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脑栓塞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非房颤患者高。房颤治疗能减少房颤发生的频率,很难根除房颤,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经过心内科系统的治疗后,房颤的复发的几率也越来越低。导致房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及脑卒中。

    一、房颤患者需要定时复查

     

    房颤患者一旦出现心悸、乏力、气短不适,应该复诊。如果房颤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在家没有不适症状,但摸脉搏发现不齐也应尽早复诊。如果房颤患者在家更换房颤的药物治疗方案或停用药物后再次应用时,也应到医院进行复诊,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再次规范用药。平时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及体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内科体检。

     

    定期体检,做好监测,如做心脏彩超,了解心脏的功能及心室、心房的大小;复查心电图了解自身心率及心律的情况,以及有无缺血的情况等;定期复查凝血象,尤其是应用抗凝剂华法林时。

     

    二、房颤患者的日常护理

     

    房颤大多数是由于心脏性疾病所引起的,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养成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习惯,要保持劳逸结合,心情愉快,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卧床休息时要采取半卧位,避免左侧卧位。了解口服房颤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减少引起心率增快的因素,如咖啡、浓茶、饮酒等。极治疗能引起房颤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长时间静坐及过度运动会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要适当运动。

     

    特殊注意事项:注意房颤药物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对于应用抗凝剂治疗时要做好房颤的卒中的评分及出血风险的评估。此外,抗凝治疗对于有瓣膜病并置换金属瓣的房颤患者只能使用抗凝剂华法林。

     

    三、房颤的日常预防

     

    房颤的预防包括没有出现房颤时对房颤的预防,以及出现房颤,但经过治疗后房颤已经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后,需要预防房颤的复发。

    1.早期筛查:心电图的检查是早期诊断房颤最有利的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该检查。

    2.预防措施:在生活方面,要减少喝咖啡、浓茶,少吃巧克力,禁烟,少喝酒,因为这些可以导致心跳加快。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劳、过累,减轻体重,有助于减少房颤发生的几率。对于高血压及心衰患者,应用ACEI及ARB类药既有助于该类疾病的控制,也有助于房颤的预防。同时对于导致房颤的原发性疾病要积极的干预治疗,有助于防止或延缓房颤的发生。

  • 心肌缺血原因有很多,比如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的等等等等。但我今天来不是讲述心肌缺血的原因的,而是讲述心肌缺血都会有哪些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又需要吃哪些药?

     

     

    一、心肌缺血会有哪些症状?

     

    心肌缺血可以引起的症状有很多,典型的比如活动后胸闷、胸痛、颈部紧缩感等症状。不典型的会有牙痛、头痛、左上肢不适等等。甚至有的心肌缺血患者压根儿就没有症状,或者表现为心律失常等其他症状。正如提问者提到的那样心肌缺血会不会引起心慌吗?心肌缺血也会引起心慌,但因为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慌,也是比较不典型的症状之一。


    二、心慌和心肌缺血有什么关系?

     

    既然心慌有可能是心肌缺血而引起的症状,那么我们只有明确了心慌是哪一种类型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治疗。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慌,可能有4种情况。一是心慌可能是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二是心慌可能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三是心慌可能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发作,四是心慌可能和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没有关系,只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三、心肌缺血合并的心慌,需要吃点什么药?

     

    刚才已经讲到心肌缺血合并的心慌,主要有很多种情况,所以根据患者心慌,原因不同我们所需要服用的药物也不同。如果新华是一个不典型心绞痛症状发作,那么我们需要口服的药物是缓解心绞痛的相关药物,如硝酸酯类等。如果心慌是心律失常中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如β受体阻滞剂之类的减慢心率的药物。如果患者的心慌是心律失常中的缓慢型心律失常,那么我们需要停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必要时还有可能需要起搏器植入治疗。当然,如果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所导致的心慌,我们还可能需要使用调节神经类药物治疗。

     


    看懂了吗?心肌缺血合并心慌种类原因众多,所需使用的药物也需要根据情况来具体决定。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不同地区患病率及发病率也不同,亚洲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均低于北美及欧洲地区。目前多国的临床研究表明,房颤的总发病率约为1%,并呈上升趋势。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年纪越大,房颤的发病率越高。

    一、房颤患者心律与正常人有何异常?

     

    心律正常时,心房和心室以一定的频率(一般是60-100次/分),规律的激动和收缩,以保持心脏正常泵血功能。一旦发生房颤,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且激动传导杂乱无章,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不但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或加重心衰,还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即可引起中风等并发症;据统计,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高达常人的7倍。房颤者,尤其是发生初期,心率往往比正常窦性心律时快而不规则,因此患者常有心慌、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脉搏不整齐等不适,也可以表现为不典型的胸闷、气短;但也有部分患者房颤时心室率不快,尤其是慢性房颤者;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直至因为心衰或者出现中风就诊,才发现心房颤动。

     

    二、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在心室率不快时可无任何症状,在心室率快时,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可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症状,如头部可出现供血不全的症状,心脏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发病时症状可轻可重,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胸闷、脉搏不规则、胸痛气短或者头昏目眩、思维迷糊等。

     

    其他症状表现为房颤在心率快时可引起脑供血不全,可出现眼睛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等,诱发心肌缺血时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如果房颤导致心衰,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更加明显,严重时在平卧、坐位时也会出现喘憋。如房颤患者的心房壁有血栓形成并脱落时,则会出现血栓栓子栓塞器官等相应的症状。

     

    三、房颤的并发症有哪些?

    脑卒中:房颤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有20%的几率致死,60%的几率致残,应引起重视。
    心衰:由于房颤时导致心排血量减少25%或更多,导致心脏的负荷增高,心衰的发生率增高。
    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房颤有增加患者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 在解决每一种症状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知道,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治标治本,有的放矢的主要原因。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如果反复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或许针对其发生的原因不同,我们所需要提供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一、心肌缺血导致的

     

    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所有的人首先都会想到患者的心慌气短,心律不齐,是因为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如果患者的症状真的是因为心脏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那么改善和解决这些症状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心肌缺血的方法有很多,在使用药物治疗以后,如果不能改善,还可以使用介入搭桥,等方法进行血运重建。但无论哪种方法,患者的心肌缺血不能改善这些症状,也就无法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二、心功能不全导致的

     

    冠心病患者最容易合并的并发症,其中一个就是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所以对于冠心病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一定要排除,是不是因为心功能不全所导致的。绝大多数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都是需要进行改善心衰症状和预后的药物治疗。患者的心功能得不到纠正改善,那么这些症状也将无法最终得到改善。


    三、心律失常导致的

     

    心律失常也会引起患者心慌气短和心律不齐,而且心律失常也是冠心病最容易合并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如果患者反复出现这些症状,需要有发作时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来了解,是不是因为心律失常而导致的这些症状,纠正冠心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的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得到缓解。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的

     

    还有一类是患者虽然有冠心病,但症状并不是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所引起的。而仅仅是罹患冠心病以后,所导致的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原因,所引起的心脏神经功能症,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那么此类病人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甚至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当我们看到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的时候,甚至我们看到某一种疾病的时候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判断如何治疗,否则抛开个体谈疾病,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房颤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因此,一旦患者出现相关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出现心悸、气短、胸闷、自我感觉心律不齐,或自己摸脉搏不整齐、有偷停的感觉时都应及时就医,在发病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房颤的确诊。

     

     

    一、房颤诊断治疗需要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包括12导联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尤其在发病时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房颤。


    2.经胸心脏彩超:可以观察有无心脏瓣膜疾病、心房及心室的大小、心脏的舒张及收缩功能,简单评估左房是否存在血栓,如怀疑有血栓可进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其准确度还是非常高的,可以指导房颤的治疗。


    3.甲状腺功能:部分患者的房颤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通过血液检查有助于甲状腺功能的诊断,从而有助于房颤的治疗。


    4.肺部X光片:有助于发现肺部疾病,以及评估心影的大小等,为房颤的发生原因提供线索。


    5.其他检查:采血进行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象的检查。


    二、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包括抗凝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药物治疗,以及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并维持的治疗。此外,还有房颤消融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防止血栓形成的治疗等。房颤的治疗周期为长期持续性治疗或长期间歇性治疗。

     

    1.药物治疗

     

    房颤没有纠正,但因心室率快导致明显症状的需进行控制心室率的治疗,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心得安、比索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等。在上述药物控制不佳时也可以选择胺碘酮控制房颤的心室率,心室率控制目标为对于有症状的房颤,建议休息时控制在<80次/分,对于无症状的房颤患者,且心脏的收缩功能正常,心室率控制在静息时<110次/分。

     

    将房颤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药物,即临床上所说的节律治疗,用于房颤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药物有普罗帕酮、胺碘酮、伊布利特、索他洛尔等。当房颤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后,如不进行药物维持治疗,则多数患者还会再次发生房颤,而对于长期用于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氟卡尼、决奈达隆,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可以选择胺碘酮治疗。

     

    房颤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方法除了上述所说的药物治疗外,还包括同步直流电复律、导管消融,电复律用于对药物转律无效或者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房颤易导致脑栓塞,增加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因此抗凝治疗来预防脑栓塞意义非常重大,常用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等。

     

     

    2.手术治疗

     

    导管消融治疗,其对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的维持有一定的效果,由心内科医生来进行,主要适应于对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时,可以考虑选择导管消融治疗。外科迷宫手术也可用于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有较高的成功率。左心耳封堵术,房颤发作时,左心耳内易形成血栓,容易引发脑卒中。可将封堵器放入左心耳,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同时,微创治疗方案可消除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 治疗心脏病的药在临床当中是有很多的,比如常见的三七冠心宁、川芎嗪、大豆总黄酮片、速效救心丸等等;

     

    这些都可以帮助心脏病的患者尽快缓解症状和预防发作,患者具体可以服用哪一种是需要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不能随便服用。

     

     

    心脏病我们都知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患者在发作之后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否则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而在治疗当中一般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帮助预防和改善症状,而在临床当中治心脏病的药有哪些也是患者需要知道的。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有效药物:


    三七冠心宁:

     

    是一种口服片剂,由三七提取成分制成的。

     

    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可以起到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管内的压力、血液的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

    同时为患者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主要适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以及高脂血症。

     

    一般患者可以每日服用3次,连续使用1~6个月为1疗程。

     

    川芎嗪:

     

    此药物为川芎成分之一。

     

    具有扩张小动脉,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脑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主要可以治疗脑血栓形成、闭塞性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脉管炎等。一般患者可以每日服用3次,连续使用1个月为1疗程。


    大豆总黄酮片:

     

    是一种大豆提取物制成的口服片剂。

     

    在服药之后可以明显增加人体内冠脉血流量和脑部的血流量,

    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率,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氧的症状。

     

    如果是轻型冠心病的患者,伴随着心绞痛的症状,或者是心前区不适和高血压患者。每日3次就可以了。

     

    除了上述的几种药物之外,心脏病的患者可使用的口服药还包括了速效救心丸、舒心宁片、心脑康、救尔心胶囊、丹参舒心胶囊,丹参片等,

     

    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比较有效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在临床当中虽然心脏病的治疗药物有很多,但是因为患者的病情也是不同的,

     

    因此患者要知道不同药物主要针对治疗不同的心脏疾病,患者不能随便用于治疗,

     

    最好是去正规的医院做全面规范的检查,确定病情之后对症下药,防止病情延误治疗。

  • 房颤,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我国有近800万患者,占据了心脏科住院患者的很大比例。患者不仅要忍受心脏无节律蠕动的痛苦,还面临着血栓脱落,导致脑卒中的风险。据统计,近1/3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是没有房颤者的5倍以上。

    积极抗凝、预防脑卒中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关于抗凝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谈出血就色变。抗凝药物虽然可能诱发出血,但医生和患者无需过度恐慌。一项研究发现,仅有6.6%的高风险患者服用了抗凝药物。

    误区二:盲目用药,未能知己知彼。华法林适用于高风险患者,阿司匹林仅适用于低风险患者。服用华法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根据指标调整用药剂量。

    误区三:只拿医嘱不执行。华法林和许多药物、食物都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出血。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饮食禁忌。

    我国发布的《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只要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抗凝治疗的获益远大于风险。

    为了提高房颤脑卒中的预防力度,患者和医生都应更新理念,积极干预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安全系数高,服用方便,和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小。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由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引起。部分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情绪激动、饮酒等因素有关。

    1. 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预激综合征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引发房颤。例如,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可能导致心脏肥大、心房扩大,进而引发房颤。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对心肌有直接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引发房颤。

    3. 其他因素:情绪激动、大量饮酒、运动等也可能导致房颤。

    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不规律,容易形成房内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房颤患者需积极治疗,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

    治疗房颤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电生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迷宫手术、射频消融术等。电生理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

    房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运动,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心房颤动(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而逐年上升。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病率为0.5%,80岁以上人群则高达6%以上。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脑卒中、心功能下降等严重并发症。

    房颤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肌病、瓣膜病变、心脏外科手术等。根据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三种类型。

    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心律控制、电生理治疗等。其中,抗凝治疗对于预防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至关重要。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存在治疗窗口狭窄、出血风险高等缺点,新型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更具优势。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房颤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房颤的诊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未来,期待更多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出现,为患者带来福音。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患有房颤的患者来说,长期或终身服用抗凝药物至关重要。其中,利伐沙班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

    利伐沙班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进行评估,如果患者属于中高危人群,则建议使用抗凝药物。除了利伐沙班,华法林、达比加群等也是常用的抗凝药物。

    在使用抗凝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到心内科门诊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因素也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愤怒、精神压力等情绪因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因此,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分析每次发作的原因,找出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情绪紧张等。家属应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平静状态。避免过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戒酒,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并注意日常保养。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心脏问题,其中心脏早搏和房颤是比较常见的两种心律失常。那么,老人心脏早搏房颤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心脏早搏和房颤。心脏早搏是指心脏跳动出现不规则,表现为心跳加速、心跳过缓或心跳停跳。房颤则是指心脏房室结发出的电信号异常,导致心房收缩不协调,进而引发心室收缩不规律。这两种心律失常通常由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引起。

    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脏早搏和房颤可能会引发心慌、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脑栓塞。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心脏早搏和房颤。

    治疗心脏早搏和房颤,首先要查找原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心力衰竭等。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控制血压、改善心脏供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倍他汀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胺碘酮和心律平等。

    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有助于预防心脏早搏和房颤的发生。

    总之,老人心脏早搏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应引起重视。通过积极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房颤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颤动,可能导致心房收缩不协调,进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引发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心率和心律进行控制,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等。

    新型抗凝药物的出现为房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新型抗凝药物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未建立常规监测方法、缺乏拮抗剂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房颤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部分药物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决奈达隆、维纳卡兰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房颤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谨慎使用。

    导管消融是一种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导管消融可以阻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异常传导通路,从而治疗房颤。左心耳封堵术则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栓塞事件的有效手段。

    总之,房颤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变化。然而,这种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肌异常活动,导致心房收缩功能丧失。这种情况下,心房内血液容易淤滞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冬季,由于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人们容易感冒,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此外,冬季饮酒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等也会增加房颤的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冬季房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呼吸道感染。

    2. 适量饮酒,避免过量饮酒。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4.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房颤。

    除了以上措施,药物治疗也是预防和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抗凝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脑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常见的抗凝药有华法林、达比加群等。

    抗心律失常药可以控制心室率,减轻心悸等症状。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有地高辛、倍他乐克等。

    此外,导管消融术是一种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通过导管消融,可以消除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心律。

    总之,冬季预防房颤至关重要。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通过网络预约了一个心血管内科的专家进行线上问诊。自从去年12月16日完成了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我的生活就变得小心翼翼。这次复查后,我发现心率仍然偏高,血压虽然控制得还可以,但总是感觉身体有些不适。

    在问诊中,我详细向专家描述了我的症状,并说明了现在每天服用的药物。专家认真倾听,不时地点头,然后给我提出了建议。他告诉我,倍他乐克可以加量,以达到更好的降压降心率效果。同时,他也提醒我,普罗帕酮的用量可以适当减少,因为过多的药物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用药,逐渐将倍他乐克剂量增加到早晚各两片,普罗帕酮则减至一天三次,每次150mg。虽然调整用药的过程有些艰难,但看到心率逐渐稳定,我还是感到非常欣慰。

    然而,专家并没有就此停止对我的关注。他建议我做一个动态心电图,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我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在专家的鼓励下,我去了医院做了相应的检查。结果显示,我的心率确实有所下降,血压也在合理范围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专家会根据我的病情变化,不断调整用药方案。虽然这需要我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但我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的病情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调整用药,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

  •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不足。心衰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受限、下肢水肿等症状。那么,心衰是否会导致房颤呢?答案是肯定的。

    心衰患者由于心脏功能下降,心房内血液滞留,容易导致心房扩大。心房扩大后,心房壁变薄,容易发生电生理紊乱,从而引发房颤。据统计,心衰患者中约40%至60%的人会并发房颤。

    除了心房扩大,心衰还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导致房颤:

    • 心脏电生理改变:心衰可能导致心脏电生理特性改变,如心房肌细胞电稳定性降低,增加房颤发生风险。
    • 自主神经调节失衡:心衰可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性失衡,增加心房肌细胞的自律性和不应期,从而引发房颤。
    • 炎症反应:心衰可导致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电生理特性,增加房颤发生风险。
    • 电解质紊乱:心衰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这些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心脏电生理特性改变,增加房颤发生风险。

    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心衰和房颤的治疗原则。首先,针对心衰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血压有助于改善心衰症状。
    • 控制血糖:糖尿病是导致心衰的常见原因之一,控制血糖有助于改善心衰症状。
    • 改善心脏功能:通过药物治疗、心脏康复等措施,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 控制液体潴留:心衰患者常伴有液体潴留,需要控制液体摄入,并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治疗。

    针对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控制心率:通过药物治疗或电生理治疗,控制房颤心率,改善心功能。
    • 预防血栓形成: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形成,需要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等并发症风险。
    • 治疗原发疾病:针对房颤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瓣膜病等。

    总之,心衰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心衰,降低房颤发生风险。同时,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需要同时治疗心衰和房颤,以改善预后。

    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心功能和房颤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 戒烟限酒。
    • 合理饮食,保持体重。

    心衰合并房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改善预后。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不仅会导致心脏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本文将深入探讨房颤的危害,并为您提供预防和治疗的一些建议。

    首先,房颤会增加卒中风险。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瘫痪、失语甚至死亡。

    其次,房颤与心衰密切相关。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房颤和心衰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恶化。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预防心衰尤为重要。

    除了卒中和高风险的心衰,房颤还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1. 心律失常:房颤会导致心律不齐,使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2. 心脏扩大:长期房颤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力衰竭。

    3. 心肌缺血:房颤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引发胸痛、胸闷等症状。

    4.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长期房颤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使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降低房颤的发生风险。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助于预防房颤。

    3. 抗凝治疗:对于有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手段。

    4. 药物治疗:对于部分房颤患者,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心律,改善症状。

    5.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

    总之,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危害不容忽视。了解房颤的危害,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保障您的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