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相信很多人都会问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高一点要不要紧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不因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而且老年高血压患者甚至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可以从高血压药物治疗中获益。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治疗,防止靶器官受损,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由高血压引起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65-79 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80 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mmHg。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遵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注意合并症的综合治疗、注意血压波动等方面让血压达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其实比较高的,特别是50岁以后,根据权威的数据统计,国内50岁以上的人群中至少有一半都有高血压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是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的,所以只有依靠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在控制血压的过程中,自然是少不了监测血压,不少人会发现自己的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波动的。大家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高压(收缩压)和低压(舒张压),却很少有人关注脉压差。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调控脉压差增大的高血压,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什么是脉压差?
虽然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高,但是对高血压有真正了解的人却不多。我们平时说的高压就是指医学上的收缩压,低压就是指医学上的舒张压,而脉压差主要就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收缩压是>舒张压的,所以脉压差多数是正数。举个例子吧,假如一个人测量血压,他的收缩压是150mmHg,舒张压是90mmHg,那这个人的脉压差就是(150-90)=60mmHg。
正常情况下脉压差的范围在20~60mmHg以内,如果脉压差>60mmHg就认为是脉压差增大,如果脉压差<20mmHg,就认为脉压差变小。
既然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所以脉压差的数值就跟收缩压和舒张压有关。收缩压顾名思义就是指心脏收缩时压力最高的数值,舒张压就是指心脏舒张时,在心脏舒张末期血压的最低值。当心脏收缩力增加的时候,收缩压增加的幅度高于舒张压增加的幅度,所以脉压差是增加的。当心率增快的时候,由于舒张压增加的幅度比收缩压增加的幅度大,所以脉压差是减少的。可能大家对这个不太理解,这里我特地解释一下。当心率增快的时候,舒张期是缩短的,那么舒张期的时候心脏内的血液流经外周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留在心脏内的血液量就会增加,所以舒张压会增加。这就好比吹气球,在气球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气球内的气体越多,气球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2.为什么老人的脉压差增大?
我们都知道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不管是谁,无论他保养的多么好也只能做到延缓衰老的过程,但是无法使衰老停止。人的衰老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不仅仅器官或者组织功能减退,而且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多存在一定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这样的话也会进一步降低血管的弹性。当血管弹性减弱的时候,血管对于血压的缓冲作用自然也会减弱,自然收缩压就容易增高,这句话可能不太好理解。
举个例子吧,血管对于血压的缓冲就类似于有弹性的牛仔裤,虽然有些人可能胖一些,但是由于牛仔裤有弹性,所以即便腿粗一些也不会感觉到牛仔裤比较紧。心脏舒张的时候,血液回流到心脏内,但是由于血管弹性变差了,所以血管的回收血液的能力减弱,舒张压就会降低。对于老年人来说, 他们的血管弹性减弱,收缩压增高而舒张降低,自然脉压差也就会增加。
还有一些人老年人本身心脏的瓣膜出现了问题。在心脏里面有很多的门,这些门负责一些生命活动。老年人的心脏瓣膜使用了多年,所以功能有些退化了,很容易引起瓣膜关闭不全。就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来说吧,当心脏收缩的时候,它能维持正常的收缩压,但是当舒张的时候,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了,所以留在主动脉内的血液会返流到左心室,这样的话主动脉内的血液量会减少,自然舒张压也会降低了。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时候,收缩压基本不变而舒张压增加,所以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脉压差增加。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脏扩大,心脏大了以后就会造成瓣膜关闭不全,自然也包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个可能不太好理解,举个例子吧,心脏就好比一个房子,如果房子变大以后,门还没有什么变化,那会不会造成门关闭不全呢?
另外,还有一些疾病本身也会造成脉压差增大,比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贫血的时候,人体为了满足正常的生理需要,就不得不使心率增快、心脏收缩力增加,这样的话就会使收缩压增大的幅度大于舒张压,所以脉压增大。
3.脉压增大有什么危害?老年人应该如何应对?
脉压差增大会使心脑血管的负担增加,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如增加脑梗死、脑卒中、心绞痛等的发病率。
降低脉压差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就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调整。如果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应该尽力去戒烟酒。吃饭的时候,注意清淡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低于6g,每天摄入的总油脂量控制在25~30g,尽量不吃糖果或者甜食,与此同时也需要控制摄入的总能量,因为摄入的能量多的话自然会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可以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里面含有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对于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还要坚持运动,老年人优先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等,具体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每次运动的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每周的运动次数不低于5次,如果处于某种疾病的急性期,应该暂停运动。现在的天气比较冷,应该尽量避免室外活动。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会造成血管的收缩,这个时候血压会有明显的波动,血压忽高忽低也会增加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的风险,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室内活动。
我们都知道情绪激动会造成心率增加,心率增快可使收缩压增加,所以应该尽量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降压药的选择上,可以选择β受体阻断剂,这种药物能够降低心率。不过需要注意,β受体阻断剂也有禁忌症,像支气管哮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都是禁忌使用的。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乱来。对于脉压差大的患者,可以选择联合用药,由于降压药的配伍内容多,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病例分享:
诊室里来一位80岁的老大爷。高血压已经三十多年了。平时规律服用药物,血压控制的还算平稳。最近几个月,却经常在吃饱饭之后,就出现头晕、眼前发花。老人没有太在意。直到几天前,饭后因为头晕而摔倒在地上,头磕青了一块,万幸没有造成骨折。家人给他一测血压,发现高压才83mmHg。经检查,这位老大爷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容易出现饭后晕厥、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且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不典型,隐匿性高,漏诊率高。我们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什么叫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100 mmHg合并餐后收缩压<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水平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阈值而引起相应症状。
如何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测定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压,前者需要调整餐后血压测量时间间隔,后者需要在2小时内测量8次血压。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饮食可刺激肠肽的释放,进一步引起肠道血管的扩张,由于胃肠道中的血液淤滞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在健康的成年人中,循环血量的减少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外周血管收缩以及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来补偿。然而,在老年人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减低,导致餐后血压降低。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常见的诱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非饮食相关因素,包括血容量不足、利尿剂过量、降压药过量、体位性改变等。另一方面是饮食相关因素,包括高糖饮食、进餐过多、进餐过热、久卧位坐起进食。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应在积极的纠正诱因和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防治。非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每天进食前增加饮水量或少食多餐。
(2)对接受造口管饲的老年患者,减少肠道营养物输注速度,在输注前避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4)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5)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会引起其他疾病!
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是口服药物,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但是不是仅仅只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答案当时不是。还要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是基础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有许多人认为口服药物后血压变得正常,就可以停用药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口服药物后,除非血压变得很低或者不能耐受降压药物或者其他需要,否则药物是不能停用的,必须坚持服药。
2.合理膳食是必须
高血压病人要清淡饮食,要低盐饮食,要低脂饮食,这些都可以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因为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肥胖、高血脂的可能,而这些都不利于控制血压,所以要想控制血压,一定要合理膳食。
3.心情舒畅是关键
高血压病受情绪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的工作生活压力,适当的愉悦和放松心情,有利于血压控制于正常水平。
4.健康习惯是必要
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烟酒、拒绝熬夜、拒绝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合理的作息生活习惯,可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将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
5.适量运动不能少
运动不仅不会增加血压,还会更有利于控制血压,所以,一旦罹患高血压,合理的运动计划和强度,有利于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
当然,合理膳食也好,适量运动也好,健康习惯也好,这些都是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最为重要的还是口服药物降压治疗。一定要按时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压!
以上针对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病,我们还需要找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针对病因对症治疗,比如垂体瘤、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及针对其他原发病的对症治疗等等。
高血压一直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血压一高,头晕、心慌是小事,各种并发症才是他们最畏惧的。然而,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血管老化,让老年人的血压居高不下,这种状态到了秋冬季节,表现得尤为明显!
天气渐渐凉了,如果大家有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就会发现这个季节血压水平比起以往,有了上涨的趋势。其实高血压的高发时节也就是秋冬季节,外界的低温也会给血管带来压力,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在降温的时候,老年人应该更加重视血压的异常波动,谨防血压飙升。
高血压为什么容易找上我们?
遗传因素
其实超过一半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因为遗传因素而陷入“困境”的,如果你家里有人患有高血压,那么你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会比普通人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需要更加重视预防高血压,避免高血压找上门。
饮食因素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在“吃”的方面几乎不用发愁,很多人为了品尝美食,早已放弃了“减肥计划”,面对诱人的食物,多数人的选择都是饱餐一顿。“不辜负”美食的想法,确实没什么值得诟病的,但是,不控制热量摄入,经常吃一些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也是高血压频发的重要原因。
情绪因素
虽然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但也意味着工作压力大了,很多朋友都需要长期加班、熬夜,为工作、生活烦恼,其实这些精神压力也是能“压垮”一个人的,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下,人的神经也会过度紧张,心情压抑,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长期吸烟饮酒
可能大家觉得烟和酒都是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它们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吗?烟酒无度,我们的血管也会受到刺激,血管的压力大了,老化的速度加快了,心血管疾病说来就来。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以外,体重超标、体脂过高,血糖偏高,胆固醇偏高等问题都可能诱发高血压,如果你有这些困扰,也需要注意一下。
血压升高在很多朋友心里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只有患者自己才知道,每一次血压波动,都让人胆战心惊。所以,稳定血压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何稳定血压?
口服降压药
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身边都会随时准备这降压药,这种药物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良药”。如果发生了紧急情况,降压药就是高血压患者最需要的。其实,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都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只能依靠药物和个人的良好习惯进行改善,稳定血压。
而高血压之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都不是事儿,就是因为在血压控制得很好的时候,高血压患者跟正常人无异。但是,一旦忘记服药,或者血压飙升,随时都可能出现脑梗、心梗等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切不可盲目停药。
注意保暖
到了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这个时候也是高血压的频发时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这段时间做好保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血压的稳定以及身体的健康。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添衣防寒,避免受冻。
饮食要清淡
可能我们在饮食上已经习惯了重口味食物,但为了预防高血压,这种习惯也是时候该改变了。高盐、高油、高脂是血压升高的“助力”,为了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无论面前的食物多么诱人,你需要考虑的只有稳定血压的问题。
定期复查,每日监测血压
除了日常饮食习惯的调整以外,每天监测血压和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也是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与医生沟通。当然,即便是没有高血压的症状,为了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也建议大家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能帮我们更好地预防高血压。
总结: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随时备上降压药是最不能遗漏的一点,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多出去散散心,不要长时间处于悲伤、抑郁、愤怒的情绪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抵御疾病的关键。
评价高血压控制是否达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血压的测量,而罹患高血压以后,我们测量血压多少次算是合适,这也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咱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怎么量?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已经血压控制达标,而且长期监测血压控制情况理想的患者。我们应该多长时间测量一次血压呢?对此我们建议,罹患高血压,而且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每半月到1月都要进行,至少一次以上的血压测量,以保证血压没有波动,血压控制达标。
二、血压尚不达标的患者怎么量?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对于血压上没有控制达标,仍然是有上下波动的患者,我们应该多长时间测量一次血压呢?对此,我们建议罹患高血压,但血压没有控制达标的患者,每天,至少测量1~2次以上的高血压,以监测血压并使得血压控制达标。
三、血压不稳定急性期怎么量?
对于高血压,极其不稳定,而且有高血压急症,或者是有高血压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有可能其对血压的测量,会更加密集。比如,急性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在使用静脉降压药物的时候几分钟或者是十几分钟或者是半小时以内,就应该进行一次血压测量与调整静脉使用的降压药物。
测量血压不会导致血压升高,而且测量血压又是无创的,只要我们能够接受,我认为对于血压的测量次数多了肯定比少了好。毕竟对血压的了解,可以有助于我们调整药物,制定更好的降压方案。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是无法被根治的,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这两点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很多人还是疑惑颇多的。为了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好血压,我来分享一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临床上高血压事实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前者由于病因不明,所以无法被治愈,而继发性高血压本身病因是明确的,一般来说在去除病因的时候,血压也多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特殊说明,那高血压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
很多人确诊高血压以后,由于对高血压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并不按时服用药物,反而觉得一旦吃了降压药以后就戒不掉了,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血压本身目前就无法被治愈,无论吃不吃降压药,这种疾病还是一直存在的,吃药的目的是为了使血压达标,进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不按时服用降压药,就会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这样无疑会增加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坚持治疗,在没有专业人员的建议下,不要擅作主张停用药物或者减量以及减少或者增加服药频率等。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为什么血压忽高忽低会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举个例子吧,大家估计都有折铁丝的经验吧,如果反复折曲铁丝到一定的次数,铁丝就会断裂,而血压忽高忽低本身就相当于折铁丝,即便血管不破裂,也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血管受损以后就会加速血管的老化,老化的血管弹性会降低,血压如果忽然升高的时候,血管就容易破,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也比较重要,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和普通降压药相比,工艺更先进,可以持续稳定地控制血压,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可以,特别适合记忆力不好的中老年人。那些短效降压药虽然效果也可以,但是因为一天服用多次,所以很多人容易漏服,而且这也不利于平稳地控制血压。如果降压药能控制血压达标,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那就不要随便更换治疗方案。在使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比如干咳、下肢水肿、心慌等,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停药或者换药。
2.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控制好饮食,那在控制血压这一块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做到低盐、高钾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应该控制在6g以内,在做饭的时候减少食盐以及含盐高的调味品的用量,尽量不要吃太咸的加工食品(比如腌制品、各类炒货等),在烹饪的时候尽量使用定量盐勺,这样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适当增加摄入的钾也有利于降低血压,但是要注意不能直接口服补钾制剂,否则容易导致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食物中摄取,这样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效果也可以。一般来说,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物中都含有比较多的钾。建议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以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植物来源的优质蛋白为主,健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尽量不要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戒酒、控制好体重也是比较重要的。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吸烟、喝酒还不利于控制血压,而且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尽量去除这两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真的不能做到完全戒酒,那就尽量减少摄入的量,男性喝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40g,女性不超过80 g。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这里不接受反驳,不要再拿身边特殊的例子去说事,马云一年能挣几个亿,你怎么一个亿都挣不了?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情况,而体重超标不仅仅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会增加别的疾病的风险,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建议高血压患者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男性的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的控制在85cm以内。对于体重指数超过24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减重的措施了,制定好一个科学的计划,然后坚持下来,一年内能瘦5%~10%就可以。
运动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控制好血压也有好处,大量的研究发现坚持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且还能降低其死亡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日常生活的活动以外,可以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运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60分钟,优先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走等,具体的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对于那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可以暂停运动,待病情稳定的时候再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运动前也需要注意做热身运动,在运动的时候身边最好有人陪同,而且恶劣天气最好不要进行室外运动,在运动期间注意预防跌倒。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理想血压为120/80mmHg;正常值为130/85mmHg;正常高值为130-139/85-89mmHg。收缩压就是高压,舒张压就是低压。高血压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根治办法,但有证据表明高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每下降5~1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明显下降,所以高血压患者把血压控制达标,其获益明确!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呢?才能减少高血压的相关风险。
一、生活方式的干预。
一旦确诊高血压,对于所有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其主要包括减轻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油,油脂胆固醇的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以及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而生活方式的干预几乎是需要终身进行的。
二、多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各种和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都要同时控制,许多高血压病人,不仅仅只是高血压,往往合并糖尿病,高血脂或者是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降压治疗,尽管能够把血压控制到正常,但其他危险因素,依然影响着高血压的预后,所以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应兼顾对血糖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三、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使用要遵循小剂量开始,优选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以及个体化4个原则,在需要启用降压治疗的患者中,及时尽早的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对患者的预后获益匪浅。而且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中要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选择,没有禁忌症,没有副作用而且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
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则,我们的目的都是使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尽可能的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是有规定的,正如提问者的问题一样,将高血压的血压降的过低,也是容易有危险的!
一、达标不是把血压降的更低
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血压达标,而这里的达标,肯定不是越低越好,如果将血压降的过低,肯定是会增加相关疾病的风险的,道理很简单,灌注不足导致的心梗脑梗屡见不鲜。所以,把血压控制好可以,但降的太低也就不对了,我们不仅仅要把血压降下来,还得保证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太高,当然也不能过低。
二、血压降的过低是减药或者停药的一个标准
好多人问,那我高血压,如果血压降低过低或者太低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这时候已经是我们血压药减量的标准了,此时我们就需要减量降压药物,比如把两种降压药物变成一种,或者只减量其中的一种降压药物。如果减量药物后血压仍然过低,那么就需要考虑再减量或者停药了。
三、不能为了吃降压药而吃降压药
降压药要吃,但不能为了吃降压药而吃降压药,吃降压药是有其一定的目的的,比如为了降压,为了保护靶器官,为了使得心率达标等等。我们不能盲目的为了吃降压药而吃,了解你吃降压药的目的,有时候也很重要。过犹不及,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为了降压,而把血压降低到另外一个极端,这也是降压中不允许的。
亲,听懂了吗?过犹不及,把血压降的过低,也是一种伤害。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我们生活上常常会遇到一些小的问题的,甚至出现一些饿肚子的情况的,此时有的患者可能是头晕的现象,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此时我们会怀疑是,饿了血压会升高,那么今天我们来研究下,这个会引起血压高吗。
一、饿了血压会升高
饿了血压会升高,由于身体内缺乏营养导致饥饿的情况,会出现心率加快,心脏输出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这种情况下要及时进行营养的补充,每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如果经常饥饿,还要准备一些食物来缓解饥饿,比如巧克力、糖果等。此外还要去医院做甲状腺功能的检查,排除甲亢和糖尿病的可能,尤其是经常血压高的要去医院诊治。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就要给予饮食控制并且进行血压控制治疗。
二、与病理性高血压鉴别
人体在饥饿的时候,身体的能量供应会不足,从而引起血压升高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是一种生理现象,它并不能够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所以饥饿状态下测量的血压并不能够作为判断高血压的标准。我们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之后,应该马上进食,均衡的补充各种营养,然后在正常的状态之下测量血压,这样才能够避免病情的混淆。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我们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小零食,比如饼干、巧克力等,以预防饥饿过度的情况。
三、还会引起血糖高
饿了之后不但会造成血压升高,而且还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等情况的发生,这样就会使患者出现头晕、昏倒等情况,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如果在正常的状态之下,患者发现自己的血压有升高的情况,那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饿了血压会升高,在是生理性变化时,这是正常现象,我们不必太担心,但如果患者仍有血压升高的症状,那么就需要用药物降压治疗,以尽可能避免意外。
由于现在生活越来越好,生活当中有不少老年人会患有高血压,那么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会有哪些危害呢?如何预防老年人高血压呢?
老年人患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2、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4、致残致死率高
高血压严重的时候是会致残致死的,所以患上高血压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以大意,平时要注意调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从死因来看,西方国家是心衰占首位,脑卒中次之。我国则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我国每年脑卒中有75%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适当的运动量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平衡心态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预防高血压有什么方法,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饮食原则
1、控制能量
发生高血压之后,您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饮食了,尤其是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降压的食物。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那就是适量的控制能量的摄取。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食用一些复合糖类食物,比如像淀粉、玉米等食物,但对于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食物则要少摄取。因为这类食物属于单糖,患者如果经常食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同时还会导致血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2、适量摄取蛋白质
对于身体异常的发生,一些合理的饮食也是很有必要的,您在生活中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每天对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g左右,并且还应该坚持每周食用2-3次鱼类蛋白质,适量的摄取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从而增加尿钠排出。并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但是在摄取蛋白质的时候也要特别的注意,如果出现有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对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尽量多减少。
3、多食用含钾
适当的进行一些健康的饮食,也是一种有效控制疾病的方法,您就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情况。高血压人群要想更好的控制血压,首先在日常的饮食中应该尽量的多摄取一些含钙的食物,在这些食物中通常钠的含量都非常的低。生活中还有很多低钠的食物,比如像土豆、茄子、海带、莴笋等,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酸牛奶、虾皮等,这些食物患者在平时都可以适量的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