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
发表人:吕常智

高血压与糖尿病不存在因果关系,糖尿病不会引起高血压,同样高血压也不会引起糖尿病。但是高血压与糖尿病有共同的发病土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可引发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这些病理改变是 2 型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的共同机制。

高血压与糖尿病虽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对人体的损害上“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共同的结局就是心脑血管事件。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

高血压与糖尿病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两者并存使心血管事件、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发生风险较单纯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更高,远远高于普通人。反之,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生和进展风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该怎么办

1. 积极控制血压。收缩压每下降 10mmHg,糖尿病相关的任何并发症风险下降 12%,死亡风险下降 15%。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

老年糖尿病患者或伴严重冠心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Hg。

2. 生活方式干预加药物治疗。

收缩压在 130-139mmHg 或者舒张压在 80-89mmHg 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不超过 3 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果血压不达标,再采用药物治疗。

血压≥140/90mmHg 者,应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立即使用药物治疗。

3. 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积极治疗糖尿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性高血压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疾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我们应该做那些来保护自己呢?而且血压的升高会使我们经常感到头晕,肢体麻烦,是可以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那如果是自己不慎得了高血压,我们是可以做那些来预防高血压的呢?

     

     

    1. 药物治疗

     

    我们平时可以预备一些有助于降低血压的药物,合理的控制血压的水平,如果趋于正常可以适当的减少药物的使用,使用药物也可以防止一些高血压的并发症。

     

    2. 运动

     

    平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运动,因为运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除了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也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形成,也可以增加和预防肌肉,骨骼,关节之间僵硬的发生,同时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食欲促进肠胃的蠕动,可以有效的预防便秘,也可改善睡眠。

     

    3. 戒酒

     

    我们应该有个合理的饮食习惯,但是除了有个健康的饮食我们也应该要学会戒烟戒酒。少量的饮酒可能会到来一些好处,但是大量或者过量的饮酒肯定是有害的,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我们动脉发生粥样的硬化,加重高血压。

     

    4. 体重

     

    控制和减轻体重也是预防高血压的一种措施。我们应该控制一些油炸,高蛋白食物,含热量高的食物摄入,时常的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高纤维等食物,不仅可以保持体重,而且也会补充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5. 心理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理,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选择合适的解压方式去释放自己的压力。因为情绪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出现头晕目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一颗积极放松的心态,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件事物的发生,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

     

    6. 饮食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下,尽可能的减少钠盐的使用,比如腌制食品,零食等都可以减少摄入;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含有钾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有纤维的杂粮等,要学会平衡膳食。 

     

     

    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疾病的小知识,了解一下疾病的症状,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疾病的伤害。

  • 高血压现在已经成为了当代一种很普遍的疾病,似乎身边发现有人血压高的情况,也会非常地习以为常,好像没什么一样,有些还会安慰一下说:“血压高一些,没什么,很多人都高。但是,真的没什么吗?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也是一种会导致心脑血管产生危险因素的疾病。心脑血管的异常情况很容易导致让身体出现各种状况,所以在高血压初期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引起重视。在还没有出现高血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预防呢?

     

     

    想要预防高血压,首先我们要先了解高血压。高血压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生活习惯以及药物等等的因素所影响而发生的。暂时据统计,大约有30-50%的高血压患者因遗传因素而导致。

     

    除此之外,如果环境让人产生紧张,激动,焦虑等等刺激因素也比较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发生。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的因素越大。长期不健康,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也会引发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有很多,一般来说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当中,常见会有头晕,头疼,疲劳等等的情况。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的程度,还会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眩晕等等症状。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会抽搐,神志不清,中风,心梗等等,所以不可以因为高血压是慢性病我们就轻视。

     

    高血压一般可以用血压计来判断,如果一天三时测血压都显示升高的状态下,一般来说就能确诊为血压高,当发生血压高的情况,我们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调理和治疗。慢性病一般不太可能痊愈,一旦得了,基本上是跟随一辈子的,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如果不幸已经患上高血压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听从医生的安排,乖乖服用药物,做好生活规律的调节和注重饮食,慢慢让血压恢复一种正常的状态,以防出现更加不好的情况。

     

     

    还没有患上高血压的朋友们,在日常最好保证体重不要超太多,而且不建议长期高盐高糖饮食,过量饮酒,吸烟,不运动,熬夜等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作息和饮食很容易会引起高血压的情况发生。如果是两夫妻,不建议用避孕药进行避孕,因为避孕药也比较容易引发血压高的情况,尽可能改用避孕套,安全又可靠。

     

    个人建议如果家里有比较年老的长辈,可以买一台血压计在家中方便检测长辈的血压,一旦发生异常的时候,可以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现在购买血压计比较方便,而且价格也不高,每天让老人家检测一下,我们安心,老人家也安心,而且当血压发生异常的时候,也能很快速地能够及时发现。

     

    总而言之,高血压虽然是慢性病,但是慢性病不等于说没有病。如果患上了高血压,我们该吃的药还是要吃,不能自己私下把药停了。除了吃药或者中药调理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以及饮食习惯,这样才是对身体健康最好的帮助。

     

    防治高血压,从现在做起,我们从现在起调节自己的生活作息,希望没有患上高血压的朋友们,这辈子也不要血压高。

  •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是无法被根治的,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这两点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很多人还是疑惑颇多的。为了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好血压,我来分享一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临床上高血压事实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前者由于病因不明,所以无法被治愈,而继发性高血压本身病因是明确的,一般来说在去除病因的时候,血压也多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特殊说明,那高血压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


    很多人确诊高血压以后,由于对高血压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并不按时服用药物,反而觉得一旦吃了降压药以后就戒不掉了,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血压本身目前就无法被治愈,无论吃不吃降压药,这种疾病还是一直存在的,吃药的目的是为了使血压达标,进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不按时服用降压药,就会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这样无疑会增加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坚持治疗,在没有专业人员的建议下,不要擅作主张停用药物或者减量以及减少或者增加服药频率等。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为什么血压忽高忽低会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举个例子吧,大家估计都有折铁丝的经验吧,如果反复折曲铁丝到一定的次数,铁丝就会断裂,而血压忽高忽低本身就相当于折铁丝,即便血管不破裂,也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血管受损以后就会加速血管的老化,老化的血管弹性会降低,血压如果忽然升高的时候,血管就容易破,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也比较重要,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和普通降压药相比,工艺更先进,可以持续稳定地控制血压,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可以,特别适合记忆力不好的中老年人。那些短效降压药虽然效果也可以,但是因为一天服用多次,所以很多人容易漏服,而且这也不利于平稳地控制血压。如果降压药能控制血压达标,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那就不要随便更换治疗方案。在使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比如干咳、下肢水肿、心慌等,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停药或者换药。

     


    2.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控制好饮食,那在控制血压这一块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做到低盐、高钾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应该控制在6g以内,在做饭的时候减少食盐以及含盐高的调味品的用量,尽量不要吃太咸的加工食品(比如腌制品、各类炒货等),在烹饪的时候尽量使用定量盐勺,这样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适当增加摄入的钾也有利于降低血压,但是要注意不能直接口服补钾制剂,否则容易导致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食物中摄取,这样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效果也可以。一般来说,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物中都含有比较多的钾。建议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以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植物来源的优质蛋白为主,健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尽量不要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戒酒、控制好体重也是比较重要的。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吸烟、喝酒还不利于控制血压,而且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尽量去除这两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真的不能做到完全戒酒,那就尽量减少摄入的量,男性喝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40g,女性不超过80 g。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这里不接受反驳,不要再拿身边特殊的例子去说事,马云一年能挣几个亿,你怎么一个亿都挣不了?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情况,而体重超标不仅仅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会增加别的疾病的风险,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建议高血压患者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男性的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的控制在85cm以内。对于体重指数超过24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减重的措施了,制定好一个科学的计划,然后坚持下来,一年内能瘦5%~10%就可以。


    运动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控制好血压也有好处,大量的研究发现坚持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且还能降低其死亡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日常生活的活动以外,可以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运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60分钟,优先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走等,具体的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对于那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可以暂停运动,待病情稳定的时候再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运动前也需要注意做热身运动,在运动的时候身边最好有人陪同,而且恶劣天气最好不要进行室外运动,在运动期间注意预防跌倒。

  •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会引起其他疾病!

     

     

    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是口服药物,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但是不是仅仅只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答案当时不是。还要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是基础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有许多人认为口服药物后血压变得正常,就可以停用药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口服药物后,除非血压变得很低或者不能耐受降压药物或者其他需要,否则药物是不能停用的,必须坚持服药。

     

    2.合理膳食是必须

     

    高血压病人要清淡饮食,要低盐饮食,要低脂饮食,这些都可以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因为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肥胖、高血脂的可能,而这些都不利于控制血压,所以要想控制血压,一定要合理膳食。

     

    3.心情舒畅是关键

     

    高血压病受情绪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的工作生活压力,适当的愉悦和放松心情,有利于血压控制于正常水平。

     

    4.健康习惯是必要

     

    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烟酒、拒绝熬夜、拒绝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合理的作息生活习惯,可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将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

     

     

    5.适量运动不能少

     

    运动不仅不会增加血压,还会更有利于控制血压,所以,一旦罹患高血压,合理的运动计划和强度,有利于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

     

    当然,合理膳食也好,适量运动也好,健康习惯也好,这些都是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最为重要的还是口服药物降压治疗。一定要按时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压!

     

    以上针对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病,我们还需要找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针对病因对症治疗,比如垂体瘤、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及针对其他原发病的对症治疗等等。

  •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理想血压为120/80mmHg;正常值为130/85mmHg;正常高值为130-139/85-89mmHg。收缩压就是高压,舒张压就是低压。高血压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根治办法,但有证据表明高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每下降5~1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明显下降,所以高血压患者把血压控制达标,其获益明确!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呢?才能减少高血压的相关风险。

     

     

    一、生活方式的干预。

     

    一旦确诊高血压,对于所有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其主要包括减轻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油,油脂胆固醇的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以及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而生活方式的干预几乎是需要终身进行的。


    二、多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各种和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都要同时控制,许多高血压病人,不仅仅只是高血压,往往合并糖尿病,高血脂或者是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降压治疗,尽管能够把血压控制到正常,但其他危险因素,依然影响着高血压的预后,所以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应兼顾对血糖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三、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使用要遵循小剂量开始,优选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以及个体化4个原则,在需要启用降压治疗的患者中,及时尽早的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对患者的预后获益匪浅。而且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中要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选择,没有禁忌症,没有副作用而且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

     


    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则,我们的目的都是使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尽可能的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中国目前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病人,一旦确诊高血压,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或多或少、各种各样的问题!高血压具有很高的患病率,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质量,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大家都非常关键的问题:高血压用药需要那些注意事项?

     

     

     

     

     

    第一,按时足量服药!

     

    高血压最好的治疗就是把药吃好,因为把药按时足量的吃好是治疗高血压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都是空谈。药物的半衰期也是固定的,所以服用降压药物一定要按时足量服用,这样可以保持血液中的降压药物始终保持一定浓度,有利于平稳降压。

     

    第二,定期监测血压!

     

    是不是按时足量服药就算是控制好血压了呢?当然不是,还需要血压的自我监测,保持血压控制达标。许多人服药以后自认为已经规律的口服药物,但因为没有监测血压,实际上血压控制并不理想,使得自我蒙蔽状态下高血压仍然危害着自己。所以,降压不是目的,降压达标才是目的。

     

     

     

    第三,注意药物相关副反应!

     

    高血压药物副作用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而且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在每个人身上反应也不一样,比如用“ACEI”类降压药咳嗽的副作用较多,但有人明显,有人不明显,再比如有人用“CCB”类降压药出现脸红、心慌及头痛和踝部水肿较明显,那么此类患者就需要选择另外一些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来代替。还有人服用降压药物后“性生活”越来越不和谐,那就有可能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有关,所以,了解并知道你所服用药物的相关副反应,可能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四,注意复查相关指标!

     

    高血压病也需要定期体检,比如查肝功能肾功能了解药物有无肝肾损害,查眼底了解高血压有无眼底损害,查心脏彩超了解有无心肌肥厚等等。监测这些指标是为了更好的降压。同时,也为了了解有无相关高血压药物的禁忌症,比如“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禁用“ACEI”和ARB类药物;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高血压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等等。

     

    第五,切勿擅自增减药物!

     

    简单临时地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而停用,可能和不用降压药物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几率相差无几,甚至还有可能还不如不吃药,因为血压较大波动会增加心脑血管病事件。所以控制好血压以后,切勿擅自增减药物,因为擅自增减药物可能增加血压波动,如果有条件,血压波动后还是建议由专科医生给出具体的增加减少药物的具体方案。

     

    第六、盲目养生降压不可取!

     

    多人迷恋于各类养生保健,杜仲降压茶、葛根降压饼等等各类降压保健食品举不胜举,因为开发降压保健品的风险小、获益大、好忽悠,已经成为骗子们忽悠人的一块宝地。但是高血压的治疗指南中,没有推荐任何一款食品或者保健品作为降压辅助治疗。

     

    只要记住,合适的降压方法就是吃好药,管住嘴,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压,避免心理压力过大等等,包括限盐、运动、减肥等,都只能作为降压的辅助治疗,而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祝愿大家降压达标,远离高血压的并发症。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合并糖尿病,据统计,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中,24.3%的患者合并糖尿病诊断,这其实不难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都与生活方式有关,当一个人缺乏锻炼、抽烟喝酒时往往都是容易发生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值得关注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对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往往都有损伤作用,这样就导致患者双重打击,往往会导致严重心脏病或脑中风等疾病。

     

    因而同时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时,选择合适降压药物让血压保持达标状态非常重要:建议目标为130/80mmHg,老年或有严重冠心病者目标140/90mmHg。对于收缩压(高压)在130-139mmHg或舒张压(低压)80-89mmHg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1)低钠饮食2)均衡膳食3)控制体重4)戒烟限酒5)增加运动6)减轻精神压力。经过非药物治疗3个月,血压仍未达标的,应选用药物治疗,那么到底哪些药物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呢?

     

     

     

    1.普利类药物

     

    普利类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英文简称ACEI,因此又称A类药物,它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阻断了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从而升高血压。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等。

     

    为什么此类药物首选用于糖尿病患者呢?研究表明,此类药物能够能够延缓糖尿病性肾小球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能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度,对于血糖控制具有协同作用。如果已经有糖尿病肾病了,此类药物也非常适合。

     

    此类药物使用时注意2点,第一,注意可能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用药初期最常见的是持续性干咳,发生率高达20%,呼吸道症状(如:鼻炎)、支气管痉挛、味觉障碍、呼吸困难等。第二,以下几种属于普利类药物的禁忌症: 1)对普利类药物过敏者。 2)妊娠哺乳期妇女。 3)双侧肾动脉狭窄、无尿性肾功能衰竭者。 4)高血钾及低血压者。 5)限制性心肌病。

      


    2.沙坦类药物

     

    沙坦类药物和普利类药物机制上有类似之处,也是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但沙坦类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从这条通路发挥降压效应。常见药物有厄贝沙坦、缬沙坦、氯沙坦钾、坎地沙坦酯、替米沙坦、奥美沙坦酯等。由于沙坦类药在降压的同时可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因此可用于糖尿病肾病,同样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选用此类降压药也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

     

    沙坦类药物使用期间注意可能可起血肌酐的升高、血钾的升高、肝功能的减退、血管神经性的水肿以及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另外,沙坦类药物可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和横纹肌溶解风险,如果服用药物期间检查血常规发现问题时,或出现肌肉酸痛一定要及时就诊。

     

    3.联合用药

     

    对于单个降压药物效果不好的,需联合用药,可在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物其中之一基础上加用利尿剂、或地平类(二氢吡啶类CCB),如果合并心绞痛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而如果糖尿病同时有高尿酸血症,尽量避免使用利尿剂。再者,如果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以免掩盖低血糖症状。

     

     

    最后,提醒所有高血压患者朋友,即使服用了降压药,也不能忽略非药物治疗,就是同时切记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低钠饮食,每天吃盐不超过一啤酒瓶盖。2)均衡膳食,少荤多素。3)控制体重,减肥走起来。4)戒烟限酒,这个老生常谈了,但很重要。5)增加运动,尽量步行每天超过1万步。6)减轻精神压力,以一颗平常心看淡名利,保持乐观!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出现的症状有视力下降,四肢麻木疼痛,餐后低血糖,白内障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注意调养,预防并发症。首先,控制饮食。其次,戒烟戒酒。锻炼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最后,做好筛查。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一般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导致的。常见的症状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四肢麻木疼痛,餐后低血糖等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生活中也需要多加注意,仔细调养,预防并发症,接下来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预防并发症的几个方法吧。

     


    1、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常用方法。应遵循饮食原则,低糖,低脂肪,低盐,中等蛋白质,高纤维,少量的膳食。平衡指的是热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平衡,病人需要根据体力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2、戒烟喝酒


    戒烟应该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吸烟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冠心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此外,酒精的控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促进血液循环。


    3、锻炼运动


    日常运动不是辅助疗法,它是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方法。运动后必须在饭后半小时内进行,锻炼效果在24小时后消失,所以每天必须锻炼半小时。锻炼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选择走,上下楼梯,游泳,乒乓球等,可以因人而异。

     


    4、严格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因此,患者应及时监测血糖、饮食、运动或用药,最终控制血糖。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必须定期做眼部检查。


    5、做好筛查工作


    对于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是要了解糖尿病的具体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一般来说,这些并发症会发生在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5年后及时筛查。糖尿病会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展,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筛查心血管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之中。长期的高血压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健康危害。高血压首先会影响的是心血管,增加心脏的负荷,加大做功,长期会导致左心室的肥厚。

     

    长期的对血管壁的高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斑块的形成,严重者造成狭窄就会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缺血梗死,发生在脑组织,形成脑梗死,发生在心脏,形成心肌梗死,都是较为严重的疾病。还有一种非常危急的疾病,主动脉夹层,也是由于高血压导致的,这种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死亡率极高。所以日常生活中,要严格管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正如人们说的,“病从口入”,所以饮食是非常关键的。高血压的病人在饮食方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清淡饮食,因为摄入过多的钠离子,会导致钠水的潴留,加重高血压。高血压的病人每天的食盐的摄入量大约在6g左右为宜。多吃含钾离子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等。

     

    钾离子对高血压的控制是非常有利的,因为钾离子可以促进钠离子的排泄,进而起到降压的作用。高血压的病人常常合并高脂血症,所以低油低脂的饮食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正常人来说,也要注意清淡低油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对健康有很大帮助。

     

     

    戒烟、限酒对很多疾病都适用,当然对高血压的患者也是很有必要的。烟草中的物质具有收缩外周血管的作用,长期吸烟能够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少量饮酒能够软化血管,但是大量饮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明确的,包括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配合适量的运动,这是当前我们提倡的健康饮食方式。这也是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方面。除了饮食方面,正常作息,不熬夜,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保持正常的排便,不仅仅能够预防高血压,还减低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

     

    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养成一个健康的习惯。正如我们所说的,“你年轻时所挥霍的,都是你年老后所要偿还的”。现在很多人仗着年轻的资本,熬夜、喝酒、打游戏,认为自己很潇洒。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真长的长命百岁绝对不是靠医疗技术的发展,而是我们在疾病预防的推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新冠疫苗正式开打,合并症患者接种难

     

    自从去年年初疫情开始在国内流行以来,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 COVID-19 大流行给人类带来了严峻挑战。而就和过去人们应对传染病的方式一样,接种疫苗也为目前控制新冠疫情提供了一种有效、简单的方法。

     

    2020 年 12 月,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指出,我国将全面有序地推进高传播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幸福」来得太突然,全民「免费」一词一时激起千层浪,各地疫苗接种均被提上了日程。

     

    随之,各类接种问题也陆续浮出水面,接种禁忌一跃成为公众热议话题:

    打还是不打?

    患有高血压、慢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人群能不能打?

    癌症患者能不能打?

    ......

     

    各路自媒体纷纷推出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科普,某音上的「17 条接种禁忌症」短视频被疯传,视频将不少患有基础疾病的病友、癌症病友、手术恢复期者,孕妇、刚接种过其他疫苗的人群等都一并视为接种禁忌人群。

     

    事实上,网传的接种禁忌症并不准确,且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所对应的接种禁忌也不尽相同。

     

    关于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仍应以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和新冠疫苗说明书为准。在疫苗接种前,有必要了解不同厂家、不同种类的新冠疫苗对接种人群有何要求及注意事项。

     

    比如根据疫苗说明书,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禁忌人群,通常包括: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等。

     

    这就意味着,这款疫苗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和有合并症患者可能暂时会有所限制。

     

    2、合并症患者发展成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自 2020 年 3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全球大流行以来,患有某些合并症(如心脏病、慢性肺部、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的人群是 COVID-19 患者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患有合并症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比一般人群病情重,并且发展成重症及死亡的风险更高。

     

     

    据 New FAIR Health 数据分析显示,在所有被诊断为 COVID-19 的患者中,约一半的患者之前存在合并症(51.71%),其余患者则无合并症 (48.29%)。也就是说,在确诊为 COVID-19 的患者中,有合并症患者和无合并症患者的人数基本持平。(图 1-左)

     

     

    但是,在死亡的 COVID-19 患者中,有/无合并症患者的死亡率情况则截然不同。根据医疗索赔数据,在 COVID-19 死亡患者中,高达 83.29% 的人之前存在合并症,仅 16.71% 的人无合并症(图 1-右)。

     

    可见,患有合并症的人群,在新冠疫情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易感性及发展成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亟需新冠疫苗的防护加持。

     

    3、mRNA 新冠核酸疫苗为合并症患者带来曙光

     

    好在,2020 年 12 月,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关于 mRNA 新冠疫苗(BNT162b2)的研究给了合并症人群抗「疫」胜利的希望。这项 III 期、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表明,mRNA 新冠疫苗对于有合并症或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同样可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

     

    该试验纳入 43,548 例参与者(年龄 ≥ 16 岁,健康或有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按 1:1 比例随机分组,其中 43,448 例接受了注射,21,720 例注射了 BNT162b2 mRNA 新冠疫苗,21,728 例注射了安慰剂。两组均接受了间隔 21 天的两次注射。

     

    至数据截止日期(2020 年 10 月 9 日),共有 37,706 名参与者在第二次注射后,获得了至少 2 个月的安全性数据,其中:35% 的人为肥胖(BMI ≥ 30 kg/m²),21% 的人患有至少一种合并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

     

    在疫苗保护力的初步分析中,第二剂接种后 7 天前,BNT162b2 组发现 8 例新冠确诊病例,而安慰剂组为 162 例,BNT162b2 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率为 95%(95% 可信区间[credible interval]为90.3%~97.6%)。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根据年龄、性别、人种、族群、基线体质指数和是否患合并症定义的各亚组中,研究者观察到 BNT162b2 mRNA 新冠疫苗均具有相似的疫苗有效率(一般为90%~100%)。

     

     

    由此可见,和健康接种人群一样,mRNA 新冠疫苗(BNT162b2)对患有合并症和基础疾病人群同样安全有效。日前,BNT162b2 mRNA 新冠疫苗已于中国香港获紧急使用,正式开始保护国人。

    随着这款覆盖更多人群的 mRNA 新冠疫苗国内上市进程的推进,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即将受惠其中,并给广大合并症人群带去福音。

  • 线上问诊:一位母亲的心声

    2024年8月4日,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房,我坐在电脑前,心中却有些沉重。母亲的身体状况一直让我担忧,尤其是她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让我时刻不敢放松。

    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得到专业医生的建议。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因为这个平台方便快捷,而且医生专业。

    在医生的耐心询问下,我详细描述了母亲的病情,包括她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之前的治疗情况。医生非常细心,不断地询问细节,以确保对病情有全面的了解。

    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既放心又感激。他不仅给出了治疗建议,还特别提醒我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我感受到了医生的关爱和专业。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给母亲调整了治疗方案,包括更换了血压药物,并增加了血糖监测。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母亲的病情逐渐稳定,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和高效。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有了更多选择,也有了更多可能。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感谢那位专业的医生,让我和母亲的生活更加安心。

  • 那天,我接到了家里老人的电话,他声音有些疲惫,说自己的血糖和血压有些失控。作为广东河源的居民,我深知当地医疗资源的紧张,于是想到了互联网医院。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预约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

    医生***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症状,并查阅了他的病例。尽管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肝功能退化,但***医生仍然耐心地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他解释说,虽然老人同住一人已感染新冠,但通过线上问诊,我们可以制定出预防新冠引起基础疾病恶化的措施。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监测老人的血糖和血压,并了解到一些基础的护理知识。他开具了处方,并提醒我注意用药细节。在医生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线上购买药品,以便更方便地照顾老人。

    然而,当我尝试购买辉瑞Paxlovid时,却遇到了困难。由于药品紧俏,我没能抢到。于是,我再次联系了***医生,他告诉我需要重新预约挂号才能开处方。虽然有些失望,但我还是感激他的耐心和细致。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重新预约了挂号,并成功开到了Paxlovid。用药期间,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我也放心了许多。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在基层医疗中的重要作用,也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三,我像往常一样,在手机上预约了线上问诊,因为最近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让我感到非常困扰。我选择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帮助。

    医生***非常耐心,首先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病史、用药情况和生活习惯。我告诉他,尽管我已经按照医嘱服用了多种药物,但血压依然难以控制,而且血糖也总是不稳定。

    医生***不仅没有责怪我,反而非常体贴地告诉我,这并不是我的错。他解释说,我的情况很常见,主要是因为体重超标,身体代偿功能逐渐下降。他建议我尝试减肥,并告诉我减肥对于控制血压和血糖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医生***还提到了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等。他还为我开具了一些新的药物,包括司美格鲁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控制血糖和减肥的药物。

    虽然我对于减肥的难度感到担忧,但医生***的鼓励让我感到信心满满。他告诉我,虽然过程可能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我的健康状况一定会得到改善。

    结束问诊后,我感到非常感激。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我相信,在互联网医院的支持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疾病。

  • 匿名患者的在线医疗体验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了我的手机,轻轻一点,便连接到了那位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他的声音温和而专业,让我感到无比安心。

    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我的病情:64岁,女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史让我在这几年里饱受折磨。医生耐心地听着,没有打断我,只是偶尔点头表示理解。

    我告诉他,前几天血压最高到了270以上,虽然去医院挂了水,但效果并不理想。在家服药静养时,每天早上吃地平片,但下午3-5点血压又会升高,需要再加药量。

    医生听完后,建议我尝试联合用药,他推荐了我之前没有用过的氨氯地平片。我有些犹豫,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但医生告诉我,这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效果不错,副作用也很小。

    就这样,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和医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他不仅给我提供了用药建议,还告诉我如何调整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现在,我已经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服用氨氯地平片,血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想,有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样的平台,我相信我的病情会越来越好的。

  • 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忙碌着。突然,一个消息弹了出来,是京东互联网医院发来的。我一看,是一个来自吉林市的糖尿病患者,他主诉是血糖偏高,想要了解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建议。

    我立刻回复了他,询问了他的具体病情和饮食情况。他告诉我,他最近查出了高血糖,数值达到了16.6,对此感到非常担忧。我安慰他,高血糖并不可怕,只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就能控制住。

    我为他详细解释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包括主食、青菜、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以及水果的摄入时间和方式。他还问我,晚上可以吃瘦肉吗?我告诉他,瘦肉是可以吃的,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吃得太油腻。

    他还询问了我关于冬瓜丸子汤和鸡腿的问题。我告诉他,这两种食物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分量,不要过量。他还问了我关于晚餐的建议,我建议他可以尝试西兰花炒虾仁配杂粮饭,这样既营养又健康。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患者对我的信任和依赖。我耐心地解答他的每一个问题,直到他满意为止。最后,他向我表示感谢,我也告诉他,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它让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也让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建议。

  •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打开了我的手机,准备进行一次线上问诊。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消息:“服务已开始。”我心中不禁有些紧张,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线上就医。

    医生首先提醒了我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必须完整查看病例、儿童用药需监护人在场、互联网医院不得开具特殊药品处方等。我认真阅读后,觉得这个医生很专业,也很细心。

    在医生的引导下,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病情:二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医生耐心地听我讲述,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接着,医生询问了我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和肝肾功能异常,我回答说都没有。

    随后,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并告诉我药品详情。我看着屏幕上的电子处方单,心中充满了感激。医生不仅给我开了司美格鲁肽,还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和运动,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

    在用药期间,我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我深感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对线上问诊有了新的认识。

    如今,我已经习惯了线上问诊,每当遇到健康问题,我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医生。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这种便捷的医疗服务。

  • 线上问诊的温暖体验

    那天,我因为鼻子发红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预约了内分泌科的专家。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通过屏幕,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

    医生助理热情地引导我填写了基本信息,并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用药情况。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包括鼻子发红的历史、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最近的体检报告。

    医生仔细阅读了我的病历资料,并耐心地解答了我关于血糖控制、血压管理以及二甲双胍用药量调整的疑问。他告诉我,虽然心电图显示有些异常,但可能问题不大,需要进一步观察。

    当我询问鼻子发红是否与糖尿病有关时,医生建议我去看皮肤科,因为皮肤病变不一定与糖尿病直接相关。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调整了二甲双胍的用药量,并被告知在血糖控制不达标时,可以适当增加剂量。同时,医生还提醒我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这对于血糖和血压的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与医生的线上交流,我不仅解决了当前的困扰,也对糖尿病的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深深感激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利和温暖。

  • 2024年7月的一个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消息,提醒我有一位新患者需要线上咨询。虽然我不是第一次参与互联网医院的服务,但每次都有新的故事发生。

    这位患者,我们暂且称他为“他”,告诉我最近发现自己的血压有些高,160/95mmHg,这让他有些担忧。他告诉我,他并没有高血压的家族史,但近段时间确实感到头晕和失眠。

    我仔细地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和睡眠等。他告诉我,自己平时饮食注意,不觉得饿,每天只吃一顿正餐。此外,他还提到了一个让我关注的细节:他已经半年没有检查过血糖了。

    我意识到,他的症状可能与血糖异常有关。于是,我建议他先进行血糖检查,并告知他这些症状可能与血糖升高有关。他听了我的建议,表示会去检查。

    在与他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的焦虑和对健康的关注。他没有因为病情而抱怨,反而积极地寻求帮助。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

    几天后,他再次联系我,告诉我血糖检查结果显示血糖确实偏高。我向他解释了血糖异常可能导致的高血压,并建议他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细心。我明白,对于患者来说,线上问诊可能无法完全替代面对面的诊断,但我们可以通过详细的沟通,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提供专业的建议。

    最后,我希望他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等待着与我那位熟悉的医生进行线上问诊。

    医生***已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自从我确诊糖尿病和高血压后,他就成了我的健康守护者。今天,我因为肺癌手术后的复查而来。

    服务开始后,医生***首先提醒我,作为医生,他必须完整查看我的病例后才开始诊疗行为。这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医疗行业的严谨态度。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提到了上次因为一些原因没有买到Paxlovid,这次我又提出了开处的请求。医生***告诉我,他需要确认我有监护人和相关专业医师的陪伴才能为我开具处方。这让我感到很贴心,因为我知道医生***总是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

    经过一番交流,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并提醒我要遵医嘱用药。他还告诉我,我可以提前预约医生复诊。这让我感到很方便,因为这样我就不用再为了复诊而特意跑到医院去了。

    医生***还为我提供了便捷复诊卡片和处方详情,让我对用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告诉我,处方有效期为72小时,有效期内我可以在【我的订单】中找到此问诊单,点击【查看用药-立即购买】尝试预约。这让我感到非常方便,因为我知道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用药。

    在用药期间,如果我有任何不适,医生***告诉我可以随时线下就诊。这让我感到很安心,因为我知道我随时可以得到医生的帮助。

    最后,医生***祝我好运,我也向他表达了感谢。我知道,医生***不仅是我的医生,更是我的朋友。

  • 线上问诊的温暖体验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二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子里,我坐在电脑前,心情有些沉重。最近,我身体一直不舒服,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让我倍感压力。在朋友推荐下,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一线希望。

    很快,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她非常耐心地听我讲述了病情。医生说,虽然现在没有辉瑞的特效药,但她会尽最大努力为我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听到这里,我心中的石头稍微放下了一些。

    第二天晚上,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再次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询问了我一些细节问题,并告诉我她将尝试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她非常细心,每天晚上7点50分准时提醒我,确保我按时用药。她还赠送了我追问包,让我在有任何疑问时都可以及时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病情逐渐好转。每当我觉得不适时,医生都会第一时间给出建议,让我感到非常安心。终于,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处方。医生告诉我,处方中包含新冠口服药,有效期为72小时,并提醒我在有效期内可以预约药品。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让我深感温暖。她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治疗方案,还时刻关注我的生活细节,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这段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对医疗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