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网红」吸脂死亡,只揭开了医美乱象冰山一角

「网红」吸脂死亡,只揭开了医美乱象冰山一角
发表人:京东健康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34岁的小玲(化名)或许会在2个月前那个周末,收起迈入苏州一家整形医院大门的脚步。

 

由于被医院门口海报中腰肢纤细的美女所吸引,她和闺蜜走入医院咨询,最终花费3万元做了腰腹环吸手术。

 

原以为只缝两针的手术休息一个周末就能恢复,没想到足足疼了一半个月。

 

最近看到「33岁网红抽脂后死亡」的消息后,小玲长长舒了一口气,她感觉自己「捡了一条命」。

 

相比其他专科的外科手术治疗,整形外科的成败显得更加直观,一旦出事,很容易被推上网络热搜,成为社会焦点。

 

2019年8月,一名护士因脂肪抽取填充手术命丧手术台,河南省南阳市医学会随后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显示,医方诊所过失与患者死亡有因果关系。鉴定意见为,该病例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负主要责任。当时这件事亦在网络上被持续关注和热议。

 

整形美容行业乱象由来已久,两起事件又将抽脂手术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们不禁要问:年轻人失去的生命,能促使行业自此规范起来吗?

 

什么原因导致33岁「网红」死亡?

 

今年5月2日,33岁杭州女子戴某某在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进行抽脂手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后转院经两个月救治,7月13日抢救无效死亡。

 

戴某某去世两天之后,杭州市卫健委发布该事件初步调查情况,其中将其死亡定性为医疗事故,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存在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等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全部责任,并已作出赔偿。

 

同时,西湖区卫健局对涉事医院做出警告和罚款的处罚,责成其停业整改,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将做出进一步处理。

 

结合戴某某家属公开的资料,有专家考虑是患者抽脂后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继发全身多器官感染、多器官衰竭而死。

 

坏死性筋膜炎,也常被称作「食肉虫」,因其起病急、发展迅速、破坏力强、死亡率高,同时症状不典型,被称为全球十大恐怖怪病之一。

 

它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软组织感染,细菌性感染侵犯到皮下软组织筋膜层,进而造成皮肤及筋膜坏死的疾病。该病发病急速,死亡率高达60%~90%,幸存者往往需要截肢。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整形外科副教授表示,这名患者死亡的原因是特殊细菌感染,这说明手术室和器械消毒出现问题,「停乳链球菌感染感染很可怕,我们医院去年抢救过一例,三个月才成功。这种感染能抢救成功的医院全国不会超过10家。」

 

亦有专家认为,坏死性筋膜炎与手术医生暴力操作有关。专注脂肪移植的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技术院长陈万芳分析说,去世患者经历的是二次手术,皮下组织纤维化严重,操作时很容易损伤筋膜组织。

 

 

抽脂手术还能做吗?

 

明显是手术操作问题,事件发生后,却不断有媒体将「枪口」对准抽脂手术。一家健康领域媒体发文称,「抽脂是一种无效减肥。它的收益仅仅只是手术后比较短期的形态改善,为此还要承担各种复杂的风险。」

 

不可否认,抽脂手术的确存在一定风险,这其中最多的便是手术感染、麻醉药过敏和脂肪栓塞。

 

在美国,统计到的抽脂手术死亡风险大约是 1/40000,与人们熟悉的手术操作相比,这个数字或许并不低。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脂肪抽吸手术如果是熟练医生操作,适应症选择适当,术后并发症并不会高于其他外科手术。

 

陈万芳亦不认可「抽脂是无效减肥」这种说法。

 

「抽脂成熟于上世纪70年代,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抽脂已经可以做到非常安全。」陈万芳说,抽脂手术出现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求美者年龄过大,隐藏一些基础性疾病;二是抽吸过量且压力不当,在此之外,脂肪栓塞也是极小概率会发生的并发症。

 

针对网络上对抽脂手术争议,陈万芳坦言,抽脂手术主要作用在于塑形,并不能作为一种减肥的手段。陈万芳总会毫不留情地劝退两种人:本来就是瘦子还想更瘦的人,以及全身均匀性肥胖而非局部脂肪堆积的人。

 

行业到了该反思和净化的时候了

 

医美使用的是侵入性的治疗方式,既能达到美的目标,也可能带来致命性伤害。在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容貌焦虑的当下,医美手术的风险往往被人轻描淡写地提及,尤其是医美机构的销售人员,也就是咨询师,大多数会将术后效果夸大其词,求美者所需承担的风险很难主动告知。

 

一边是「颜值经济」催生产业规模迅猛增长,一边是行业发展乱象丛生。医美产业本身成为了亟待「整形」的产业。近年来被媒体曝出的「非医疗美容场所从事医疗美容治疗、非正规培训的专业医师执业、不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使用」等「三非」乱象至今存在,屡遭社公众诟病。

 

上海九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孙宝珊此前曾提到,我国医美行业存在以下四点乱象:

 

第一,很多整形医生并非整形外科专业出身,而是自其他专科经过培训而来;

 

第二,「开单提成」现象严重,咨询师穷尽口舌诱惑消费者接受开展可能并不适宜的整形项目。「医美咨询师的工作很荒唐,这是个其他国家不存在的职业。」孙宝珊曾经询问过一名咨询师其专业背景,发现对方过去竟然是饭馆老板,转行来做医美咨询师。

 

第三,医美广告监管不到位。孙宝珊发现,尽管公交车、电梯间中的医美广告已经消失殆尽,但「网红」带货、微信群群发、小*书等传播渠道中充斥着医美广告,监管相对「缺位」。

 

第四,违法成本低。一些医美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赚够100万罚款20万也不心疼」的情况十分普遍。

 

第五,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美国,我国从事与医美相关外科工作的人员培训时间不长,且每年培养的专业的整形外科医生数量很少。也就是求美者太多,正规且有经验的医生根本不够用。

 

「上海有个很火的整形外科医生以前是做胃肠道的,干整形的还有妇科的,哪个科的都有,他们大多只懂外科知识,缺少严格的专科培训和美学基础训练,但这还都是不错的,属于正规的,一些诊所和工作室里的人只经过简单培训就敢上手进行割双眼皮和隆鼻操作,求美者承担了极大的健康风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者说。

 

除此之外,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当医美机构开展多种整形项目,又不愿花高价为各个项目招聘专门的医生时,就会要求一名医生什么项目都得做。比如一名做抽脂相对娴熟的外科医生,也要进行隆鼻、面部填充、开眼角等操作。尽管医生合法合规,但求美者并不知道在自己脸上动刀的人根本没有经验。「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如果医生不敬畏生命,就是草菅人命了。」上述从业者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曾表示,目前我国整形外科医生接受培训的最常见方式是进修学习,各医院进修要求不同,从而导致培训水平不一致。

 

而在很多国家,要成为整形外科医生,必须在三到五年大外科培训的基础上接受三年的整形外科专科培训,之后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专科医生考试,成绩合格才可以获得整形外科执照。

 

肖苒曾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我国应建立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制度,开展整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最终达到提升整形外科从业人员诊疗能力的目标。与此同时,加强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基地建设,并逐步取缔非专科医师的不规范执业。

 

健康界最后想说的是,在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网红脸」「筷子腿」「蛇精腰」的时候,无论是整形外科行业还是全社会,都应该好好思考,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23岁的小张老家是偏远山区的,比较贫困。小张在北京打工,由于没什么钱,居住的环境也比较差。

     

    前阵子小张总是咳嗽咳痰,开始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去药店买了些药吃了一阵子也没有好转。前几天小张突然发烧,呼吸困难,工友送他去医院检查,发现肺部很多空洞,医生取了小张的痰进行培养,培养出念珠菌,最后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

     

    幸运的是小张经过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好转,没有了生命危险但出院后他仍然不能做重活。小张平时烟酒不沾,对自己感染真菌很是纳闷。

     

    医生仔细询问病史,了解他平时居住的环境情况之后,觉得跟他平时的居住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小张由于没什么钱,又是一个单身男性,平时租在地下室里,阴冷潮湿,墙上都是霉斑。这样的居住环境很容易造成霉菌滋生。

     

    如何预防肺部真菌感染?

     

    当真菌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与真菌相互作用,若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或者真菌释放的毒力强或数量多能战胜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最终导致真菌感染[1]。所以想要预防真菌感染就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提高免疫力

     

    平时生活多加强体育锻炼,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注意休息,不熬夜、不吸烟、不喝酒,不给真菌可乘之机。如果生病了,积极配合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早治疗基础疾病,避免继发真菌感染。

     

    (2)注意生活卫生

     

    注意卫生,包括居住环境的卫生,勤洗澡,保持环境的干燥、通风,如果食物变质发霉也不要为了省钱而吃。

     

     

    结语

     

    这个病例提醒我们,居住环境也是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的,想要防范疾病,要注意卫生习惯,即使是比较差的环境下,也可以通过勤快的打扫尽量改善居住的环境,同时,尽量不要为了省钱选择不通风的住处,否则感染霉菌导致健康受损就得不偿失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我将删除。)

     

    参考文献:

    [1] 谷兴丽,徐思成,刘光明,万秋风.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预后[J]. 临床肺科杂志,2015,11:2090-2093.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1):821-834.

  • 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从来都是脆弱的。

     

    面对寒冬,人们通常都会采取增加衣物、开暖气等各种方法来抵御严寒。因为从古至今,寒冷都是人类最残酷的敌人之一。甚至在过去,冻伤常常是造成军队减员的一大常见原因。

     

    虽然在现代文明的护佑下,如今的我们在这个敌人面前已经有了些许喘息之机,但稍有不慎,“被冻伤”的事件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时有发生。

     

     

    最近几天,新一轮的寒潮又将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温度急剧拉低,冬天真的来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一些冻伤、冻疮的基本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今天,就让Dr.京来带大家一探究竟吧~

     

    “冻疮”探奇

     

    冻疮,是指由寒冷所导致的一种局部性皮肤损伤,经常出现在手脚、耳鼻等部位。

     

    虽然名为“疮”,但它其实包括了红斑、瘙痒、肿胀、水疱等各种症状。当我们的身体遇冷之后,血管会收缩,而导致局部缺氧,继而血管壁肿胀,很多东西便从血管里跑到血管外面,导致皮肤组织、皮下组织的肿胀,严重的话甚至会局部阻塞、坏死。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冻疮。

     

     

    通常,它是随降温而出现,又随升温而消失,但如果保暖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复发。

     

    一般来说,由于皮肤更娇嫩,儿童、女性会更容易得冻疮。另外,和低温物体(如液氮、干冰等)的接触也可能会造成,所以,因工作原因而需要频繁待在野外或接触低温物体的人,也是冻疮的高频患者。另外,血液循环不良、或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人,也比较容易患上冻疮。

     

    比“冻疮”更可怕的“冻伤”

     

    其实,冻疮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非冻结性冻伤”。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达到冻僵程度的冻伤”。

     

    那与之相对,自然还有“冻结性冻伤”。这种冻伤是更加严重的。

     

    局部性的“冻结性冻伤”通常分为四度:从只伤及表皮层的第一度,到损及肌肉骨骼、甚至整个肢体坏死的第四度,残酷的严寒始终在向我们展示着它那不可忤逆的威严。

     

     

    而全身性的冻伤则更为严重,它会直接导致中心体温下降,呼吸变慢、心律失常,严重时还会伴有意识、精神障碍,甚至直接冻亡。

     

    “冻伤之后用雪搓? 别再被影视剧骗了!”

     

    可能很多人都在影视剧或网上听到过这种说法:

    “被冻伤后不能立即取暖,而应该用雪搓”。

     

    其实这是错误的,那样会造成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伤者盖上毯子等保暖物,有条件的话可以浸泡在37℃~40℃左右的温水里(如果鞋袜、衣物等一时不便脱下,可一同浸泡,直至肢体变软)。

     

    另外,由于患者的冻伤部位已经是丧失知觉的,所以不应放在火前或用电热毯取暖,以防烫伤。我们还要知道:反复地冰冻、融化,比保持冷冻的危害性更大,所以,如果是在野外等孤立无援的地方被冻伤,而一时又无法到达温暖区域,需要在寒冷中继续暴露一段时间的话,那就先不要急着解冻,应该再坚持一下,直到彻底到达安全温暖的环境为止。

     

     

    当然,这么严重的情况可能普通人也很难遇到。对于更常见的冻疮来说,情况就简单多了——

     

    它本身是一种自愈性疾病。特别是对于并不严重的情况,只要注意保暖,通常可以自行恢复。

     

    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药物:

     

    外用药物方面,可以使用市面上的冻疮膏或红霉素软膏;如果想要恢复得快一些,还可以选择使用口服药物。如可以扩张局部血管的前列腺素、以及能促进血小板活化的潘生丁(双嘧达莫)等,都能够起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还有物理治疗方式,如红外线光疗、氦氖激光。

     

    当然,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而最好的预防就是保暖。

     

    希望大家在这寒冬来临之际都能照顾好自己,健康快乐地迎来新的一年。

     
    参考文献:
    韩维红,赵桂兰,刘秀荣.冻伤防治及急救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2
  • 前几日,医生收治了一位“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晨晨(化名),女,26岁,26岁双侧股骨头坏死。待医生问病史、查体后得知晨晨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患者,且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已经三年了,在问到月经史的时候,晨晨说自己已经15个月没有来月经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会导致股骨头坏死,停经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在千分之0.4至千分之0.7左右,且百分之90的患者皆为女性。有人说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不死的癌症”,但SLE与之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的病变会累计皮肤、肾、心、肺、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和系统。也正因为如此,在发病的早期并没有什么典型的特征。

     

    有人起病急有人疾病缓,有人开始只表现为皮肤的环形红斑。因此,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是多方面的,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及相应抗体检测等。

     

    对于SLE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对于治疗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SLE与风湿免疫类疾病,均属于治疗困难,甚至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26岁的晨晨之所以会停经,股骨头坏死并不是SLE直接导致的,而是错误治疗的结果。晨晨在开始发病时,确实到当地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治疗,但是因为疾病本身的原因,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病情并没有很快的得到缓解。这时晨晨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相信了“网络医生”相信了“民间偏方”。

     

     

    晨晨通过手机搜索得知了北京有一家专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研究所,便通过网络付款,快递寄送药品的方式进行治疗。起初效果确实很明显,但是慢慢的晨晨的面部出现紫纹,血压增高等症状,这才赶紧再次至医院就诊,检查后得知是大量应用激素的结果,并给晨晨拍了髋关节X线发现股骨头已经坏死。

     

    风湿免疫类疾病一些较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SLE,干燥综合症等。对于这类疾病虽然说不能根治,但是通过正规治疗后病情均可得到有效控制,甚至缓解。

     

    无论是一些网络媒体,还是是街头小报宣传对这类疾病治疗有奇效。其实是他们往所谓的药品中加入了糖皮质激素。激素确实是治疗风湿免疫类疾病最有效的药物,但需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应用,方能以最小的副作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恳请不幸罹患风湿免疫类疾病的患者积极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

  • 相信很多朋友对高血脂都比较了解,尤其是生活条件好了以后,这类“吃出来”的疾病,更要警惕。很多中老年人群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血脂、血糖、血压偏高的现象也很常见,但若不把这些“危险信号”当回事,恐怕会离健康越来越远。

      
    众所周知,高血脂只是一个开端,当血管内的脂肪含量越来越高,血管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各种并发症就会纷至沓来,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很多高血脂患者最终都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目标人群”,若不想担惊受怕,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忌口。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诱发高血脂的关键因素,当我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殊不知血脂已经悄悄升高。所以,若想降低血脂,首先就要改掉大吃大喝的习惯。

     

      
    这3类常见食物,是高血脂的“好帮手”,希望你注意忌口

     

    烟酒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长期饮酒和抽烟的人,他们在步入中老年阶段的时候,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烟和酒是破坏健康的“罪魁祸首”,但很多朋友却仍然不肯放弃,甚至想出各种理由为抽烟喝酒的习惯开脱。

     

    其实香烟和酒精对身体毫无益处,如果大家以为它们能舒缓压力的话,那实在是太单纯了。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看娱乐节目、运动来减轻心理负担,放松神经,而烟和酒都是血管的“天敌”,长期坚持不良习惯,动脉硬化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还会影响血管内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诱发脑卒中。

      
    蛋黄

     

    鸡蛋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部分,因为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很多人在吃早餐、午餐、晚餐时都会把鸡蛋纳入饮食清单。但是蛋黄内也含有大量胆固醇,一天摄入一颗蛋黄已经足够,如果早上吃了水煮蛋,中午又吃炒鸡蛋,晚上又吃鸡蛋羹的话,那么血管内的胆固醇含量将会超标,从而升高血脂,威胁血管健康。

     

      
    各类肥肉

     

    相比于瘦肉,肥肉往往更受大家欢迎,因为肥肉入口即化,口感软糯,很多人也把肥肉当作胶原蛋白的来源。其实不论是减肥人士还是超重人群,都抵挡不住肥肉的诱惑,但大家也要意识到,我们吃下去的这些肥肉,都会作用到自己身上,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很难被全部代谢消耗掉,只能囤积在血管里,引起血脂飙升。

      
    血脂升高,要坚持做两件事,保护血管健康

     

    用粗粮代替精加工食物

     

    很多朋友都不爱吃粗粮,觉得粗粮既不好吃又难以消化,但正是因为粗粮口感普通、膳食纤维含量高,才让我们不至于吃太多。而且相比于各种精加工食物,粗粮中的营养更加丰富、均衡,还能促进人体脂肪的代谢,提高胃动力。

     

    用鱼肉代替各种肥肉

     

    相信很多朋友平时都比较喜欢吃荤菜,对蔬菜却挑挑拣拣,其实肉类中虽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但因为其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也较高,所以并不适合大量食用,尤其是那些“肉食主义者”,很容易出现血脂超标的问题。而鱼肉则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肉类,适合长期食用,且不会给血管造成压力。

      
    总结:很多人都怕疾病找上门,但其实各种疾病来临,都不是毫无根由的,是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把它们“招来”的,所以,要想平平安安过一生,就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控制饮食,规律生活,为健康长寿“铺路”。
     
     

  • 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间,一则信息在微信中广泛传播,大肆鼓吹“胆固醇无害,降脂药是骗局”论,不少公众和患者被误导,有些患者甚至开始拒绝按时服用他汀。

     

    究其源头,只不过是国外一家保健品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故意捏造的。

     

    胆固醇究竟是好是坏?降脂药到底该怎么吃?为了理清目前种种混乱说法,我们邀请了京东健康心脏中心医主任胡大一,详细为大家解释一下。

     

    大家好,我是胡大一,是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

     

     

    其实近几年,国内有关血脂、胆固醇的说法很混乱,我大概整理了一下,郑重地告诫各位,下面这3类错误的观点,可千万不能有。

     

    • 错误观点1:胆固醇有益无害,即使是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也可以放开了吃。

    • 错误观点2:他汀类的降脂药,副作用大,不仅伤肝,还会引起早衰、认知功能下降。

    • 错误观点3:血脂降得太低,反而不好,所以降脂药要减量吃,或者吃保健品。

     

    接下来,我再具体说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健康杀手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大人群的统计调查,或是基因遗传学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等,都一致证明:

     

    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以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都和高血胆固醇水平有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体检的时候,总是要查血脂,因为根据血脂水平,医生能判断一个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在查血脂的时候,检验单上会有这么个指标,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LDL-C)。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简单来说,这个指标升高了,就意味着血脂水平异常,那么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LDL-C究竟是1还是1.8

     

     

    LDL-C正确的指标究竟是多少,其实目前学界的标准不太统一。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2013年发布的降胆固醇指南中,根据专家达成的共识,建议LDL-C别低于1.0mmol/L,否则不太安全。

     

     

    但是,此后不久,美国国家脂质协会发表声明,认为根据当时已有的研究,即使LDL-C低于1.0mmol/L,患者的安全也有保证,而且受益可能更多。

     

    2018年年末,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当代心脏病学的旗手和领袖Eugene Braunwald教授发表了重要演讲。当时,他提出的建议是:

     

    LDL-C的目标水平,应该在1.8mmol/L以下。

     

    这个数字和中国的指南以及胆固醇教育计划,是一致的。

     

    之所以要说这么多,我主要是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一方面控制好自己的血脂水平,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看化验单上LDL-C指标下降了,就觉得万事大吉,开始减药甚至停药。

     

    如果是已经得了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LDL-C应该降至1.8mmol/L以下。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了ASCVD危险因素(吸烟、肾功能不好等),LDL-C应降至<2.6mmol/L。

     

    他汀类药物是降LDL-C的基本用药

     

     

    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效果,已经被太多的研究证实,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又安全地降血脂,大家应该遵医嘱放心使用。

     

    而且,他汀类药物还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对比烟酸这类降脂药,他汀类药物还能显著降低ASCVD的总死亡率。

     

    影像学研究也发现,他汀不仅能够降低胆固醇,还能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缩小。

     

    他汀在用于临床后的20多年,安全性数据也越来越充分。

     

    这一系列研究奠定了他汀防治ASCVD的基础用药地位。

     

    降脂药应该怎么吃

     

     

    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和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共同声明,无论用什么手段或药物,降LDL-C是关键!

     

    对于中国患者来说,绝大多数应选择中小剂量他汀,即原研厂家各种他汀的一片为中等剂量,半片为小剂量。

     

     

     

    具体服用标准如下:

     

    1. 已患有冠心病、做过支架或搭桥者,大多应使用中等剂量。

     

    2.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或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再合并一种危险因素(如吸烟、肾功能减退...),用药前,如LDL-C没有明显增高(在化验单的参考范围内),可使用小剂量他汀。

     

    如果患者使用某种他汀不能耐受,应更换另一种他汀,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剂量。

     

    如果单一使用他汀8-12周后,LDL-C没有降到降到1.8mmol/L以下,则要联合用药,比如他汀与依折麦布合用。

     

    那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如果单一用药,就得加大他汀的剂量,但是中国患者很少能耐受得了大剂量的他汀,并且医疗支出也会变高。但是,如果选择联合用药,对于患者来说疗效更好,副作用也少,还能节省医疗费用。

     

    文章的最后,我想再说几句心里话。

     

    一方面,奉劝那些为了利益,为了推销自家产品的商家,不要胡编乱造错误的治疗信息,误导患者。赚钱没问题,但这钱,不能是坑害他人健康得来的。

     

    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在降脂、保护心脑血管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呼吁全国的心血管内容医生,认真领会相关指南,理解降低LDL-C的目标、理解合理的用药方法,做好患者教育与随访互动。用我们的专业性,更好地服务患者。

     

  • 下午,太原某三甲医院的急室诊,一个小伙背着一个女孩着急地冲了进来,嘴里大声叫着“医生医生,快来救救我女朋友……”张医生立即对女孩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同时询问小伙怎么回事?小伙说:“发生了点分歧,吵了几句她就晕倒了”。

     

    经过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明显阳性体征,便问有没有其他病史,小伙尴尬的笑笑说:“她平时身体很好,没有其他疾病,可能就是脾气大了点,有过几次生气了就头晕的情况,没想到这次因为彩礼没谈妥生气这么严重”。听到这里,张医生点点头,让护士给女孩带上面罩,将女孩的口和鼻捂住,十几秒过去后,女孩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渐渐地恢复了意识。小伙这下总算松了一口气。

     

     

    小伙很疑惑,女朋友这是怎么了呢?医生告诉他,这个在医学上叫做“过度换气综合征”,又称“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高通气综合征”。一般是由于过度通气超过生理代谢所需而导致的。因为患者生气后中枢调节异常,感觉不到呼吸从而应激性的加快呼吸,导致体内二氧化碳不断被排出而浓度过低,引起继发性的呼吸性碱中毒。

     

    此病发作时呼吸加深加快,一般会有头晕乏力、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或窒息感、心悸等主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四肢抽搐、晕厥等表现。

     

     

     

    这种情况在女性中比较多见,女人偏于感性,容易发生情绪上的波动。如果平时发生类似的情况,您可以取一个密封的袋子在家及时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回吸到肺中,以解除因为过度换气导致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增加肺内二氧化碳浓度,恢复中枢的正常调节,从而恢复神志。

     

    除了情绪失控,高原反应、中枢系统的疾病、妊娠反应期等都可能导致过度换气,从而引发此病。我们仅推荐没有其他病史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应用纸袋等密封性好的物品遮掩口鼻来缓解治疗。如果患者有其他疾病,请及时就医。

     

    在此建议大家不要使用塑料袋(容易发生窒息),平时避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理性对待生活。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养生也成为很多人热衷的话题。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各式各样的信息和新闻,网上也出现很多的“养生专家”。就在2019年,拥有诸多追随者的养生专家梅墨生因罹患肠癌去世,终年59岁,引发众人唏嘘。

     

     

    据悉,梅先生年少时学习长拳,青年时研习太极,一直注重养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育大家注意养生。然而梅先生去世时年仅59岁,还未到退休年龄,和中国人均寿命76岁差距一个“青春少年”的时长。他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却因为“养生大师”“太极大师”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吃瓜群众陷入无尽的思考。照理说他不应该这么早就去世了,其实我们在日常养生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误区。

     
    反思:这3种养生误区要避开

     

    其实类似梅先生这样英年早逝的还有其他案例,比如有着“药中茅台”美誉的国药同仁堂,早在2008年,其董事长张生瑜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年仅39岁!按道理,中药在养生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未挽留住少壮掌门人的生命。这些养生专家反而比普通人更早去世的案例提醒我们以下3种养生误区要避免。

     

    1)养生不能靠长期吃保健品

     

    很多那些所谓的保健品,往往会夸大功效,同时打着营养、无毒副作用的旗号,但其实无论如何,至少都会经过肝脏代谢,会增加肝脏负荷,怎么可能没有副作用?其实平常饮食均衡,就已经满足了对各类营养的需求。如果没有维生素缺乏的症状,通常也没有必要服用相应的保健品,否则可能带来一定副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无良商家声称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如能降糖、降压,这会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养生爱好者放弃规范的药物治疗,从而导致疾病进展!

     
    2)养生也不能忽视身体的“预警信号”

     

    梅先生很注重养生,但是也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体很好,所以很少进行体检,而且据悉,早在2018年他就已经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但是他没有及时的就医,而是觉得可以用养生的手段自我调理。其实平时如果是一些小毛病,确实我们均衡饮食,锻炼身体是可以发挥自我的抵抗力解决的。但是有些时候有些症状其实是身体一些隐藏疾病的预警信号。特别是对于50岁以后的人群,最好每年都进行一次体检,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才能早诊断、早治疗。

     
    3)养生不能过于依赖自身“排毒”

     

    很多养生大师都对于去医院就医十分反对,对做手术、吃药等更是嗤之以鼻,反而崇尚自我代谢排毒。其实我们身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都会通过呼吸、尿液、粪便等途径排出体外,除非是肾脏等排泄器官功能衰竭,一般体内不会有所谓的毒素存留,而强行通过进食药物或者所谓“淋巴按摩”的方法来达到所谓的“排毒”是不科学的,反而会损伤身体健康。

     

     

    结语

     

    总之,养生专家梅墨生先生的早逝让我们反思养生的意义,一方面我们不是全盘否定科学养生对健康的价值,但同时我们更要意识到,强调科学养生的重要性,如果是违背医原理,给自己制定的条条框框,违背生理需要、违背自然规律,对身体不但无益处,反而可能会导致自己早逝。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我将删除。)

  • 每一个在儿童时期胖过的人,小时候一定听过这样的话:

     

    “这大胖小子,一看就结实”“小时候胖点没关系,长大自然就瘦了”……

     

     

    小时候胖点真的没关系吗?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提示:

     

    身体的总脂肪量和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有些胖小孩可能已经出现动脉硬化了。

     

    《生命时报》根据新研究做出提醒,邀请专家为你推荐科学减肥法。

     

    受访专家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名誉院长、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专家组成员 丁宗一

    中国营养学会食物与烹饪营养分会委员 黄傲

    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主任、体医融合运动处方专家 韩铁光

     

    胖孩子的血管在悄悄变硬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Child & Adolscent Health上的研究,涉及3423名参与者,在他们9岁~17岁时评估身体脂肪量,计算脂肪质量指数(FMI)。

     

     

    结果发现,身体的总脂肪量和动脉硬化程度呈现正相关,且9岁时的关联强度比17岁时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表明在9岁时采取预防肥胖的策略对未来心血管健康更有益。

     

    研究同时发现,9%减肥成功的“小胖墩”在FMI恢复正常之后,代谢也回归正常,动脉硬度和健康人基本相当。

     

    换句话说,减肥这事儿,越早越好。

     

    小时候胖,可能影响一生

     

    2018年,知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发表过一项研究:学龄前肥胖与儿童青春期持续肥胖的风险密不可分。

     

    学龄前BMI增加速度快的儿童,在青春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比那些BMI稳定的孩子高1.4倍。

     

    小时候太胖,还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呼吸问题

     

    超重或肥胖的儿童更容易有呼吸问题。睡眠障碍性肥胖的孩子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几率更高,是体重正常孩子的4~6倍。

     

    系统疾病

     

    超重或肥胖还可能导致循环、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疾病,且更易性早熟。

     

    慢性疾病

     

    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

     

    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

     

    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情绪问题

     

    研究表明,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相比,肥胖青少年更易情绪低落,形成自卑心理或自闭性格。

     

    一个该减肥的人长啥样

     

    从科学角度讲,判断一个人胖瘦,最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1.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BMI在18.5~23.9之间,属于正常;高于23.9,需要减重;低于18.5,应加强营养。

     

    想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减肥,可以参照下表 ↓

     

    点击查看大图

     

     

    2.理想体重

     

    体重没有绝对标准,因此我们称之为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身高170厘米的成年人,理想体重是65公斤。但这个公式不适用于儿童。

     

    3.腰围

     


    成年男性腰围应少于85厘米,女性少于80厘米。

     

    测量腰围要站立,双脚分开30厘米,这样体重会均匀分布。测量部位要平脐,用软尺紧贴皮肤,但不能压迫。

     

    4.腰臀比

     

    腰臀比即腰围与臀围之比,男性要少于0.9,女性要少于0.8。

     

    5.皮下脂肪厚度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男性要少于15毫米,女性不应超过20毫米。这通常需要专业的皮脂厚度计来测量。

     

    一套科学瘦身法

     

    生命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膳食指南的推荐,为你总结一套科学瘦身法。

     

     

    ◎食不过量

     

    定时定量进餐

     

    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进食过量。吃饭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无意中过量进食。

     

    分餐制

     

    不论在家或在外就餐,都提倡分餐制,根据情况,进行标准化配餐和定量分配。

     

    每顿少吃一两口

     

    对于容易发胖的人,适当限制进食量,不要完全吃饱,更不能吃撑,最好在感觉还欠几口的时候就放下筷子。

     

    减少高能量摄入

     

    学会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选择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品。

     

    减少在外就餐

     

    在外就餐或聚餐时,一般时间长,会不自觉增加食物摄入量,导致进食过量。

     

    ◎增加身体活动量

     

    有氧运动

     

    如果平时体力活动少,开始运动时可以设定一个较低的目标,如每天进行15~20分钟的活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力量练习

     

    力量练习能延缓运动功能丢失,强壮骨骼和关节,也是防慢病的良方。包括利用哑铃、水瓶、沙袋等进行抗阻力的运动。

     

    柔韧练习

     

    伸展或柔韧性活动最好每天进行,特别是进行大强度有氧运动和力量练习前后。热身、拉伸、太极拳、瑜伽等都属于柔韧性练习。

     

    ◎吃与动的动态平衡

     

    减重计划应根据个人健康、性别、体重、活动不同而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减肥膳食不能低于1200kcal,并仍应保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

     

    充分利用上下班时间,增加走路、骑车、爬楼梯的机会;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减少久坐,每一个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

     

    要做个有梦想的人:想减肥,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本期编辑:徐梦莲

  • 高血脂被称为"静默的杀手",前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但是一旦被发现,对身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会损害血管健康,还会引发一类系的并发症,比如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猝死。所以我们要提前预防,除了要到医院做一些检查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导致高血脂的源头着手。

     

     

    高血脂的"祸根"发现了!不止肥肉,劝你赶快住口

     

    第一、肥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肥肉,尤其是五花肉,但是肥肉属于高脂肪类的食物,里边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人体吸收之后,脂肪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血液的粘稠度就会增加。

     

     

    第二、酒

     

    酒里边含有大量的酒精,能够激活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酶,同时也会将脂肪酸释放到血液中;此外,如果长期不节制的酗酒,会抑制血液中的低密度蛋白,久而久之,就会诱发高血脂症,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和治疗,还会造成心肌坏死等严重后果。

     

    第三、甜品

     

    甜品里边含量非常高,过多摄入,会导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而甘油三酯过高也是高血脂的一种类型,对我们的身体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第四、海鲜

     

    海盐属于高胆固醇类的食物,胆固醇是我们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适当进食是可以的,但是过多食用则会引起反作用。会导致胆固醇水平提高,尤其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这些都是导致血脂升高的表现。

     

     

    以上几种食物都会导致血脂升高,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适当食物;平时也要重视血脂情况,且做好预防。

     

    高血脂不要怕,早晚这样吃,养护血管,血管更干净

     

    1、 补充营养素

     

    血脂升高是由于我们体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一些成分增加,而一些营养素减少,很多医生建议在平时可以多给身体补充一些营养素,像:青梅、柠檬、山葡萄、芒果、柑桔、杨桃等,早晚吃一点,可以有效降血脂。

     

    2、 坚果类

     

    坚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和维生素E,且坚果属于不饱和脂肪酸,这些物质都是可以有效降低血脂中胆固醇的含量,使血液中的血小板不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毛细血管的厚度和弹性,每天适量吃一点,能够有效减轻高血脂症。

     

     

    3、 谷物类

     

    谷物里边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含有谷物的产品也具有一定的缓解高血脂的作用。曾有研究表明,患有高血脂症的人在两个月内每天都会食用一些谷物类的食物,结果两个月检查之后,血脂中的胆固醇浓度只有前两个月的九成,这就说明了达到了降血脂的效果。

     

     

    高血脂给人带来的危害确实很大,不仅仅中老年人要注意,现在的年轻人也要注意,有关数据表明,目前高血脂症的发病几率呈现年轻化。

     

    平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之外,在平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一天7到8个小时的睡眠量;每天也要坚持适当的运动,跑步、跳绳、慢跑、骑自行车都可以;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自己释放压力,做到劳逸结合。
     

  •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人们常常“谈胖色变”。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认为含糖饮食是导致肥胖的唯一重要的“元凶”,并把糖和威胁健康划等号。而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中医药报》的一篇报道中,某年过八旬的国医大师,却对糖分并不排斥。记者就养生之道采访大师,就餐时大家本以为大师会点诸如乌龙茶、菊花茶之类的饮品,不料他却主动点了一杯汽水。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倍感意外,但老先生只是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偶尔少喝点,无妨”。老先生说他早年在喀麦隆援外的时候就常喝汽水。

     

     

    要知道,国医大师可是国宝中医,他们的养生经一直被老百姓奉为圭臬。老先生用自己多年的养生习惯告诉大家,凡事不可绝对,把握好度很重要。其实糖分与肥胖并没有必然相关性,威胁健康的说法也有些绝对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度”的问题,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导致肥胖的因素有很多,这个“锅”不能只让糖来背。

     

    人们谈“糖”色变时,通常指的是“蔗糖”(食糖)。适量的糖分摄入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口味上的愉悦感,还能给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所需能量,维持日常活动消耗。但如果长期一直摄入太多糖分,则会导致总能量摄入过高,就有可能引起肥胖或其他健康问题。

    虽然如此,但糖分并非是引起超重或肥胖的唯一原因,先天遗传、后天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疾病或用药刺激等都可能使人肥胖,这个“锅”不能只让糖来背。

     

     

    事实上,糖分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人体饥饿、低血糖时,快速吃一个糖块或者喝一杯糖水,可迅速缓解头晕、心慌等不适,避免低血糖休克等危急重症。平时人们最常食用的牛奶、蜂蜜、水果、蔬菜以及谷物等等,也都天然含有糖分,大多以葡萄糖、果糖和乳糖等形式出现,以提供人体每日能量补给。因此,管理体重不可仅仅盲目控糖,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是关键。

     

    第二、科学控糖, 每日摄入多少才恰到好处?

     

    含糖饮食之所以让人有所顾虑,说到底还是因为过量摄入并不好,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对糖有科学的控量意识。对于糖代谢正常的人来说,科学控糖,可不必过分担心由此引发肥胖。

     

    那么,究竟如何才算科学控糖呢?

     

    有一个简单可靠的办法,可以借鉴国家发布的权威数据,来了解每日人体恰当的糖摄入量,再结合自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盲目地道听途说或者简单地奉行“拿来主义”。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天平均需要摄入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的食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到总能量的50%以上;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添加糖不超过50克。[

     

    知道了标准和限制之后,就可以通过食品包装标签来获取有关食品糖分和热量含量信息。例如,选择小包装的产品,或者对标签中含热量高的食物分次食用。目前市场上有着不少食物和饮料推出了低糖低热量和无糖无热量的产品,可以给到我们提供更多选择。自我控制一个恰当的摄入量,这样既不影响品尝美味,也不需要过于担心体重增加。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身心愉悦、合理适度,含糖饮食并非“洪水猛兽”。特别是在炎炎夏日,来一杯冰爽的汽水,幸福感瞬间爆棚有没有?前些天逛超市,在饮料货架前,一位年轻妈妈在给孩子讲喝汽水有多么恐怖,让人听后哭笑不得!我把这个情景跟朋友描述了一遍,朋友开玩笑说:“以前孩子是开开心心地喝汽水,听了妈妈说的话以后是战战兢兢地喝汽水,这又何必呢!”

     

    想想朋友说的话,倒也不无道理。把含糖饮食妖魔化,本身就是很多人对健康观念的过分解读。在遵循科学指导和适度原则下,各种食物都可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一部分,美味与健康兼得不是梦!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