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双相抑郁发作是否使用?如何使用抗抑郁药?

双相抑郁发作是否使用?如何使用抗抑郁药?
发表人:吕怀宝

双相抑郁发作是否使用?如何使用抗抑郁药?一直是有争议的,临床研究结果也各不相同,甚至意见相左。一般认为抗抑郁药用于治疗双相抑郁,易于导致与预期相反的不良效果,如疗效差,加剧心境不稳定和转为躁狂,恶化双相情感障碍病程以及混合发作和快速循环发作次数的增多等等。因此,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不宜单独使用抗抑郁药,若确有必要,应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学会工作组建议:

  • 双相情感障碍一型患者应避免使用抗抑郁药
  • 双相一型或二型患者同时存在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躁狂核心症状时,同样应避免使用抗抑郁药
  • 抗抑郁药应避免用于高涨型情绪不稳,以及混合特质突出的患者
  • 以前应用抗抑郁药过程中转为躁狂,或者出现混合发作的患者,也不应使用

综合目前国内相关治疗的指南,不主张单独使用抗抑郁药治疗,被学术界认同,抗抑郁药的使用原则如下:

  • 抗抑郁药不适用于快速循环发作,抑郁躁狂混合发作或有严重躁狂发作病史的患者
  • 急性期已经使用抗抑郁药进入巩固维持期阶段,建议逐步减少药物剂量
  • 双相一型抑郁不能单用抗抑郁药,双相二型抑郁,建议慎用抗抑郁药
  • 文拉法辛和三环类的去甲肾上腺素选择性高的抗抑郁药存在较高的转为躁狂风险,通常不推荐用于治疗双相抑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轻度或中度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及早发现幽闭恐惧症征兆并正确就医十分重要,如出现在密闭环境的恐惧、焦虑、头晕、胸闷等表现,应尽快到相应科室如精神心理科或急诊科就医。当患者意识到对封闭环境的恐惧并有轻微表现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当患者出现明显的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出汗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当患者由于恐慌出现的生理症状无法缓解时应立即就医。

     

     

    一、如何确诊幽闭恐惧症?

     

    1、需要做的检查

     

    行为分析:医生常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作出诊断,看其是否出现进入封闭空间出现恐慌的表现。
    问卷测试:通过设置相关问题让就诊者回答问卷,可以具体了解其心理活动明确诊断。


    2、如何诊断幽闭恐惧症?


    一旦处于恐惧情境之中,几乎必然能引发立即性的焦虑反应。患者能理解自己的恐惧是过度而不合理。患者会逃避该情境,或强忍痛苦与焦虑来面对。这些逃避行为、预期性焦虑、身处其间时的痛苦,已经严重干扰患者的常规生活、职业功能、社交活动。患者若未满十八岁,有症状的时期须至少六个月。这些问题不能以其他的精神疾病做更好的解释。

     

    二、幽闭恐惧症患者如何治疗?

     

    幽闭恐惧症的治疗必须建立在患者与医生的协作上,医生可以采取一些认识治疗、暴露疗法等心理治疗,或采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加以治疗。患有该疾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是一种主要用于缓解焦虑和紧张的药物。以苯二氮䓬类为主,常用的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此类药物治疗效果好,安全度大,副作用小,兼具抗癫痫及抗焦虑、松弛肌紧张、镇静安眠等作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但抗焦虑药物可能会产生嗜睡、乏力、性功能障碍甚至是自杀倾向,所以不要擅自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抗抑郁药物: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紧张焦虑,可考虑服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对恐惧症也有一定疗效,目前主要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临床一线用药,如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盐酸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


    2、心理治疗

     

    认识治疗:必须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指出其恐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认知的反映,要想克服恐惧,首先必须要先认知自己,要帮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几率。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正确评价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作“个人定位法”。
    系统脱敏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治疗恐惧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由医生设定“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依此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和场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这种方法较为缓和,容易为患者接受。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效果产生慢。
    暴露疗法:这是一种骤进型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是在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将患者骤然置于恐惧事物之前,或场所之中。令其无法逃避,从而刺激其内心出现极度的反应。经过刺激后,患者并没有受到实质性恐惧对象的伤害,从而建立对恐惧对象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病情治愈速度快。缺点是患者必须有一定的身体条件,否则会令患者过度恐惧而出现昏厥。因此,在进行暴露疗法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知识和配备一定抢救设备。

  • 说起抑郁症,人们脑海中常会浮现出林妹妹的形象:整天唉声叹气,动不动就淌眼泪。像这种单纯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其实属于单相抑郁,较好识别,反倒是双相抑郁易被忽视,而双相抑郁却是青少年高发的心理疾病。

     

     

    1.什么是“双相抑郁”?

     

    所谓双相抑郁,指的是患者既有躁狂表现,又有抑郁症状。躁狂时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积极乐观、思维灵活,又或脾气暴躁、行事冲动;抑郁时则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极度自卑。有的人笑嘻嘻地说自己已经自杀过很多次,可怎么都不成功。听语气感觉很搞笑,一般人也会觉得这些人是故弄玄虚,但他们却真的想死。因为存在开朗外向的一面,这类患者常常是群体里活跃的中心,即使情绪低落,也常会被身边的人误以为是遇到一点挫折,暂时闹闹别扭罢了,从而掉以轻心。

     

    2.双相抑郁的苗头

     

    生活中人们常有烦心事,随着时间消逝,心情也会逐渐平复。而双相抑郁患者情绪时好时坏,病程长,通常直到病重时才被家人发现而就诊。据统计,由于患者情绪反反复复,难以识别,一般要5~6年以上才能确诊。而患者就医时如果病情缓解,症状又消失了,加上每个医生的诊断可能不同,最终平均要经过4.6名医生才能确诊。

     

    不过,即使难以识别,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循。双相抑郁患者多数在少年期起病,以青少年多见,这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此外,双相抑郁常常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躁狂和抑郁周而复始,就像海浪一般,情绪高涨时如同到了浪峰,情绪低落时却如跌到浪谷。如此循环往复,即使不干预,抑郁症状也会自行缓解。最重要的是,双相抑郁的发生多与生物源性因素相关,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不大,发病时往往毫无来由,找不到具体原因或明确的导火线。

     

    3.及时治疗双相抑郁

     

     

    虽然双相抑郁发病后症状会自行缓解,但如果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躁狂和抑郁之间的循环频率会越来越高,发展到最后,患者的情绪时刻在两极之间波动,忽而极度躁狂,忽而极度抑郁,以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没有办法继续完成学业和工作。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带其就诊。

     

    就诊过程中,由于患者往往是抑郁发作,医生无从判断有没有躁狂症状。为尽早确诊病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向医生说明日常生活情况,否则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治疗单相抑郁只需用抗抑郁药,治疗双相抑郁则需加上情绪稳定剂,把两者弄混会加大治愈难度。经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改善,但均需要足够的时间。一般而言,控制症状需半年以上,此后还需维持治疗。如果每年发病一次,服药后两个周期不发病,便可暂时停药观察。但对面临较大压力或复发的患者,服药的时间应更长一点。如高三和大一的学生,或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或急需适应大学生活,即使之前已经通过服药控制住症状,此时也千万不能停药,以免病情反复影响学业。

  • 导语:我们该如何科学认识抑郁症? 京东健康特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级主任医师 李凌江为您解答。

     

    专家信息:

    李凌江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级主任医师

    中国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组长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首席专家

     

    问题一:什么是抑郁?

     

    抑郁是一种情绪,喜怒哀乐悲恐惊,人的七情六欲之一。几乎没有人从未体验过抑郁。一般来说,抑郁就是情绪低落,是对现实中某些重要东西丧失后发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如失去亲人、地位、财富,或者信念、名誉、理想等。

     

    问题二:什么是病理性的抑郁? 

     

    专家观点:病理性的抑郁具有三个特点

     

    1)首先,病理性的抑郁除了最核心的症状,情绪低落和没有兴趣(或快感);还有很多其他症状,如睡不好、吃不香、没有精力、木讷(脑子转不动)、注意力不集中、自觉记忆力下降、易否定自己、对生活无望,甚至可能出现自杀。

     

    2)其次,病理性的抑郁是连续的。今天情绪低落,明天又好了,症状不能持续2周以上的,一般不是病理性的抑郁。

     

    3)第三,病理性的抑郁会有功能损害,比如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其中社会功能的影响更能指导诊断。社会功能指的是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工作能力及角色转换能力。生理功能指的是睡眠、食欲及躯体症状等。

     

    如果一个人的抑郁具有这三个特征,这种抑郁就是病理性的,或者称为抑郁发作,那就需要医学的帮助了。

     

    问题三:病理性的抑郁就是抑郁症吗?

     

    病理性的抑郁或者抑郁发作,可以见于很多情况,比如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病人有时亢奋,有时抑郁;分裂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既有精神病性症状,又可以同时有抑郁发作;躯体疾病比如脑卒中后出现抑郁发作等,这些抑郁发作不能按照抑郁症的治疗来进行,否则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问题四:什么是抑郁症呢?

     

    抑郁发作如果经过专业人员诊断,排除了其他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伴随的抑郁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但无论是抑郁发作(病理性抑郁),还是抑郁症,都应该及时寻求医学帮助,接受对抑郁症的规范治疗。

     

    问题五:大众理解的“抑郁症”,应该怎么办?

     

    一旦情绪有了问题,自我调整不能起效,症状持续2周以上了,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帮助,尽快去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门诊、线上心理门诊就诊。

     

    问题六:抑郁症能不能治好?

     

    专家观点1:多数抑郁症治疗都是有效的

     

    目前医学研究证明,多数抑郁症患者,通过专业机构的正规治疗,都能得到有效缓解,正常生活。抑郁症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中最方便,疗效最稳定的是药物治疗。

     

    人们常说的散散步、换个生存环境,调整生活方式,加强适度运动,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是有帮助的,但这些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抑郁症,抑郁症的治疗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或者结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专家观点2:医生为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时,会充分权衡疗效与副作用的利弊

     

    不少病人爱问:“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副作用大不大?”

     

    其实,精神专科的医生在制定方案治疗前,已经权衡过利弊了。药物控制病情的“利”,是远远大于副作用产生的“弊”的! 也就是说,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远远小于疾病对个体健康的损害。尤其是中重度的抑郁症,优先选择的还是药物治疗或者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或物理治疗。

     

    术业有专攻,抑郁症病人要相信专科医生的诊断,并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对抗抑郁症!

     

    问题七:抑郁症可以预防吗?怎样预防?

     

    抑郁症是精神障碍,也是一种精神疾病。它的发生,一方面有生物学原因,与遗传因素、幼时经历等都有关系;另一方面为后天刺激,比如生存环境改变、精神压力大、外界刺激等因素,都可能促使抑郁症发生。所以,为了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要尽量减少精神压力,使情绪保证在正常范围内。

  • 一、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

     

    (1)治疗目标: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及伴随症状,最大限度的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在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躯体感受,激发患者对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基于评估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家庭干预、物理治疗等)、长期规范化治疗(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个体化治疗。

     

    (3)治疗周期:一般情况下,新型抗抑郁药在1~2周内起效,1~2月时效果最明显,2~3月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专家的共识推荐是:首次发作:在临床痊愈后,宜用药维持治疗6个月至1年以上,药物剂量尽可能保持或略低于治疗剂量。首次治疗用药是否到达足够剂量和足够疗程、效果如何、是否坚持维持治疗等,是影响复发的关键因素。近5年有2次以上复发者,宜维持治疗2~3年以上。3次以上复发者,宜长期用药。

     

     

    二、焦虑抑郁状态的注意事项:

     

    (1)焦虑抑郁状态只是一种初步印象,严格说来不是具体疾病的诊断,精神科医师应该在后续诊治中尽可能明确诊断及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综合科医师来说,在进行抗焦虑抗抑郁治疗2-4周后效果不理想,应及早请专科会诊明确诊断及规范治疗。

     

    (2)患者普遍存在服药种类较多、对诊治不信任不放心、治疗依从性差、对不良反应敏感、社会生活严重受损、反复就医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及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现象。因此需要患者及家属特别注意:每天按时服药;某些药物可能几周后才会起效(非本二氮卓类药物);症状改善后需要继续服药;不要自行减药停药;及时就医指导如何处理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肝肾等脏器功能和其他相关问题;及时合理安排日常活动或自己喜欢的运动;尽可能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等。

     

     

    (3)服药期间禁用或慎用酒精及减肥类药物、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减少吸烟。

     

    (4)存在共病需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请一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苯二氮类药物(安定类)起效较抗抑郁药(具有抗焦虑作用)快,早期应用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睡眠和减少使用抗抑郁药物早期出现的不耐受现象。但是不建议长期使用该类药物。

     

    (6)焦虑抑郁状态障与社会心理因素、脑结构和功能异常、遗传、生长环境、反复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及灾难性的认知等因素相关,因此需要综合性治疗,如基于评估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家庭社会干预、文体活动等,单靠药物治疗许多患者不能“除根”。

  • 抑郁症是一个很难缠的“精神感冒”,如果处理不当,或许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严重的会有轻生的念头和行动,甚至做出痛苦的抉择,遗憾终生。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那么罹患抑郁症以后,应该怎样和抑郁相处呢?

     

     

    一、走出去

     

    环境要变,抑郁情绪一旦产生,会对现存环境中的特定事物或者事件产生极大地反感和厌恶。此时改变环境,对于抑郁患者来说或许十分重要。毕竟让自己远离产生不良情绪的产生根源,对于控制抑郁情绪帮助很大。

     

    二、宣泄出去

     

    一定要学会宣泄,无论是找心理医生,还是自己的好友,还是自己的家人,一定要找一个能听你讲述自己内心不愉悦的感受的地方。而最好是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者是医务人员,只有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才能有效地减少心理压力,减少做出错误抉择的可能性。

     

    三、正规治疗

     

    仅仅靠活动和发泄,并不一定能纠正自己轻生的念头,如果自己真的有轻生的念头,个人建议一定接受正规医生的正规治疗,药物的干预在此时可能已经不可避免,而药物产生的作用也会非常重要。

     

     

    四、找人陪伴

     

    一旦有轻生念头,一定记得找人陪伴,或者在自己做出轻生决定之前,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因为很多人会为此做出努力。你不是孤单的,你和我们都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天空下,所有人都不会舍得你轻易的离去。

     

    看懂了吗?经过正规的治疗,绝大多数抑郁患者都会走出去,而且我曾经说过,所有有过轻生念头的抑郁症患者,走出去阴霾以后,都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是多么的美好。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思维行动迟缓为症状的一种情绪障碍,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以严重的影像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从而给家庭、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从而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苦恼和痛苦。

     

     

    好多人会问,那么我们的抑郁症患者,都是因为什么抑郁的呢?

     

    一、基因决定

     

    你没有看错,确实是基因决定,你生下来的基因和遗传因素,有可能就决定了你可能要抑郁,而这样的抑郁基因,决定了你是否罹患抑郁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近亲家属中,有人罹患抑郁,那么其本人罹患抑郁的概率可能就大大高于其他人群。

     

    二、疾病因素

     

    内分泌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比如脑梗塞后,或者是颅内占位性疾病等,会引起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失调,和抑郁有关的相关激素主要有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一旦疾病或者各种生化因素导致这些激素分泌失调,就会导致抑郁的患病率大幅上升。

     

    三、外源性因素

     

    人活着,不可能没有不开心的事,当你的工作、生活、家庭、亲戚、朋友等和你有关的或者相关的圈内出现重大事件时,或者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导致抑郁的发生,大多数人的抑郁都被认为和这类因素有关。

     

    但实际上,以上因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也可能是所有因素共同的结果导致了抑郁,就是因为抑郁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患者长期不愉悦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得患者的情绪不能得到释放,进而导致了抑郁的发生。

     

    抑郁,是一个过程,不是直接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阻断这个过程的进展,那么或许我们可以尽早的阻止抑郁于门外!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抑郁症的概念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临床治愈率高的精神障碍,但由于老百姓对该病认知不足,导致坚持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较少,因此也有接受治疗率低、复发率高的特征。

     

    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有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性木僵,可表现为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缺乏反应、话秒甚至不言语、少动甚至不动等。抑郁症发作时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抑郁症可以通过西药,针灸或者是心理疏导的方法来调理,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很注意,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让自己的身体可以更好的康复。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压力非常大,不少的人因为承受的压力过大,又不能很好的释放,都换上了抑郁症,会变得抑郁寡欢,有的时候心情很不错,而一瞬间心情又会很低落。抑郁症给的人身体,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困扰,那么怎么治疗呢,西药和针灸同时治疗抑郁症可以吗?

     

     

    抑郁症不管轻微,还是比较严重,都要好好的治疗调理。那么西药和针灸同时治疗抑郁症可以吗?这个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决定的,一般情况下西药的毒副作用会比较大,患者长期服用会有依赖性和耐药性,对大脑也会有抑制的作用,所以抑郁症可以选择针灸的方法治疗,同时治疗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法来治疗。怎么治疗都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决定。

     

    抑郁症应怎么调理?

     

    得了抑郁症的人,如果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可以选择心理疏导的方法来调理,因为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患者,在抑郁症方面会得到很大的缓解。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吃西药或者是食用针灸的方法,也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抑郁症患者要注意什么?

     

    抑郁症的发展病情会比较长,如果患上抑郁症,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药物,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很注意,可以多和家人朋友接触,碰到不开心的事情一定要要说出来,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这样慢慢的调理才能将抑郁症治疗好。

     

    抑郁症对于人的身体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每个人都不愿意得抑郁症,但是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患上了抑郁症。这个时候一定要好好的调理,西药和针灸同时治疗抑郁症可以吗?具体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每个患者病情的轻重而决定的,抑郁症患者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从而慢慢的让自己的身体恢复。

  • 一、降压药物的最终结局是看降压效果

     

    抛开降压效果的来谈其他都是耍流氓,所以,不管是一种降压药物还是两种降压药物,其目的是将血压控制达标。而单药和是否联合用药,看的也是患者的血压水平,如果单药不能控制血压的前提下,肯定是优选联合降压治疗。

     

     

    二、降压药物的最终目的是看预后

     

    只有良好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才能有更好的获益,但降压药物也可改善患者疾病本身的预后,也是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的结果,比如心衰病人,优选ACEI和ARB或者B受体阻滞剂,其不仅仅可以控制血压,而且还可以改善心衰预后。再比如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就算ACEI能把血压控制好,也不能选用,因为其可能加重肾动脉狭窄带来的危害,所以,良好的降压药,首先是降压,其次是改善预后。

     

    三、降压药物如何选择和如何联合?

     

    降压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其作用也不尽相同。

     

    比如以高盐饮食的亚洲人群,其对钙离子拮抗剂的敏感性更高,许多较高的高血压,如果没有钙离子拮抗剂的参与降压,很难将血压控制达标。所以,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要因人而异。

     

    降压药物的选择不仅仅要因人而异,还要根据性别、年龄、合并疾病、血压分级分层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而不是单纯的按照顺序来选择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联合如何选择也是有章可循,两种药物的联合,既可以增加降压疗效,又不会增加副作用。所以如果单药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优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四、吃两种降压药就比吃一种降压药物好吗?

     

    其实降压药物的使用原则是小剂量、联合治疗而且优选长效制剂,所以,对于不能控制的高血压,从这个理论上讲应该是两种药物联合应该是优于一种降压药物的使用。

     

    但所有的事情都不能绝对化,如果患者单个药物的最小剂量就可以把血压控制的非常好,仍然要去联合用药,就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了。

     

    所有,看问题需要全面分析,如果单药最小剂量可以将血压控制达标,那么就单药即可。如果单药不能将血压控制达标,那么就优选两种药物甚至三种联合降压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焦虑和抑郁有什么区别?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为主,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的核心;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表现,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精神障碍,心情郁闷和兴趣减退是抑郁症的核心。焦虑症和抑郁症如果同时存在,既可以诊断为抑郁症,又可诊断为焦虑症。区别的关键是看这两种症状是否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状态。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该原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从发病年龄上看,抑郁症可发于任何年龄的人群,而焦虑症多见于35岁以上的中青年,尤以老年人为居多。抑郁症患者对亲人、朋友表现的很冷淡,甚至毫无感情,对以往的爱好兴趣丧失,这是与焦虑症患者的显著区别。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害怕乘坐交通工具等。总之,抑郁症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是惊恐向上的。

     

    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1.以情绪低落为基本症状;

     

    2.应有下列症状中的至少4项:1)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2)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3)精神运动型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出现罪恶妄想。5)思维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明显减退。

     

     

    3.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1)社会功能受损。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4.病程标准:症状至少持续2周。

     

    5.排除标准:1)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2)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 一、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提高临床治愈力,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

    第二个目标,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第三个目标,预防复发。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常用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物等。对有明显社会心理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

     

     

    二、抑郁症的治疗


    现在抑郁症已经不再是非常罕见的疾病了,由于生活压力大,以及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抑郁症的发病几率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一旦患上抑郁症,就可能会给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要尽快治疗。那么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抑郁症的药物疗法

     

    服用西药: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患者就要及时按照医生建议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服用抗抑郁药,比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以及舍曲林等,同时可根据情况加服去甲肾上腺素或者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较显着,患者一定要谨慎性用药。

     

    服用中药:中医中药对于抑郁症有显着的疗效。患者可用水煎服解郁安神汤,该种方剂当中常用的中草药主要有夜交藤、五味子、柴胡、茯苓、西洋参、当归、合欢皮以及炒枣仁等,一般每日服用两次即可。另外,患者也可以选择服用解郁安神颗粒、安神补脑液或者脑心舒口服液等中成制剂。

     

    2、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不能仅仅依赖于药物,患者应该重视心理方面的治疗。具体需要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此阶段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精神动力学治疗等,一般只要按疗程进行,即可改善抑郁症症状。

     

     

    3、抑郁症的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对于抑郁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体来说,患者可以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或者电刺激等治疗,从而可有效抑制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 我是一位患有睡眠障碍、焦虑症和心境障碍的患者,最近情绪波动较大,睡眠质量也受到了影响。之前在医院开具的药物效果不错,但是停药后出现了睡眠问题。我很担心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于是选择了线上问诊寻求医生的建议。

    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和药物使用情况,然后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建议我继续使用之前的药物,并且要坚持一段时间,以稳定情绪和改善睡眠质量。我对医生的建议感到很满意,觉得自己找对了人。

    医生提醒我,药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同时也要注意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定期复诊是很重要的。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关心感到非常感激,决定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

  • 我是一个医疗行业知识丰富的专业人员,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疗知识。在互联网医院工作期间,我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他主诉抑郁和焦虑症状已经持续两个月,同时出现了身体虚弱无力、头晕、恶心和出汗的情况。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我耐心倾听了他的主诉,并详细了解了他的病史和用药情况。

    通过仔细分析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我初步判断他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又叫躁郁症),同时合并强迫障碍。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我建议调整他的药物方案,更倾向于躁郁症的药物,以情绪稳定剂为主,而不是之前的抗抑郁剂。我还指导他使用维生素B6片来改善恶心的症状。此外,我建议他进行心理辅导,并推荐了一些心理咨询的途径。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关注到患者对线上咨询的困惑和疑虑,我通过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解决了一些线上咨询的疑问。同时,我也建议他尽快去当地医院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以帮助确诊和治疗。

    总的来说,我在与这位患者的交流中,充分发挥了我的医疗知识和沟通技巧,为他提供了专业的诊疗建议和心理支持。我将继续关注他的病情,并在必要时提供进一步的诊疗指导。

  •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屏幕那头的***医生微笑着问我:“您好,最近感觉怎么样?”

    我叹了口气,把近期的困扰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自从两年前开始工作,我就一直心情不佳,尽管去年在协和医院指导下开始服用氟西汀,但情绪依旧波动不定,每天都想辞职。

    ***医生耐心地听我说,偶尔会问一些问题,比如我的睡眠情况,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情绪问题。我告诉她,以前我是个非常外向的人,但自从高中时被同学打击后,我就变得沉默寡言,晚上睡觉也常常做噩梦。

    ***医生建议我做一些量表评估,我按要求完成了。结果显示,我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她告诉我,这种病需要及时干预,并给我开了一些药物,包括氟西汀、拉莫三嗪和阿立哌唑。

    我还记得她叮嘱我,服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果有任何不适要及时联系她。她告诉我,治疗需要时间,不要灰心。

    每次和***医生的线上交流,都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她不仅专业,而且非常耐心,总是能给我提供最合适的建议。

    虽然我还在治疗过程中,但我已经开始看到一些希望。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 在互联网医院咨询心境障碍(抑郁/双相)的过程中,患者对于药物寄送和处方开具有一些疑问。医生在沟通中展现出专业耐心的品质,为患者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保证治疗效果。患者也在医生的指导下,对于线上问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感受到了医生的关怀和专业。

    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了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共同探讨病情和治疗方案,体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患者的合作态度。通过互联网医院的便捷服务,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医生也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 我是一名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近在网上找到了一家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通过在线咨询,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亲切的医生,徐医生。徐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我的病情,关心我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

    在徐医生的指导下,我得到了一份详细的处方,可以直接在京东上预约药品。徐医生还提醒我在用药过程中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有不适及时咨询或就医。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已按时购买了药品,并定期复诊。徐医生还为我设置了30日复诊提醒,让我更好地控制病情。

    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帮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关怀和专业,让我更有信心战胜疾病,同时也更方便快捷地获得医疗服务。

  • 我的互联网医院问诊经历

    2024年2月的一天,我正在家中焦虑不安,心情起伏不定。自从怀疑自己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以来,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决定尝试互联网医院,希望能找到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预约了一位精神科专家。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情绪波动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具体情况。他详细记录了我的症状,并给予了我专业的建议。

    医生告诉我,我的情况应该考虑焦虑障碍,并建议我尝试使用氟西汀。他告诉我,这种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情绪,缓解焦虑症状。同时,医生还提醒我,日常生活要放松自己,舒缓压力,培养爱好、兴趣,平时多运动,散散步,慢跑等。此外,他还告诉我一些饮食上的建议,如多食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瘦肉、坚果、绿色蔬菜等,以及避免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辛辣烟熏食物忌过量、忌烟酒。

    在与医生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耐心。他不仅给了我专业的治疗方案,还鼓励我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定期随访,积极获取家属及朋友的支持。这次线上问诊让我对疾病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让我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过上健康的生活。

  • 我今年24岁,工作中常常感到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也很差,总是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从小就是一个内向敏感的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小时候经常被欺负,甚至被打,导致我内心深处留下了阴影。大学时期,与同学发生意见分歧,结果却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我变得更加不自信,眼神黯然无光,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

    我的大脑思维像一条直线一样,过度敏感多疑,常常误会他人,导致与人交往困难。体重下降,面色苍白,经常感到焦虑,记忆力下降,不愿意出门和他人交流。听不懂别人说话,大脑提不起精神,运动后容易疲惫。心率快,早上起床常感到不开心,做梦。常因别人的言论而自我折磨,脑子有时候感觉发烫。

    曾去心理科就诊,医生做了心电图,但未做进一步治疗。经专业量表测评,结果显示我存在中重度抑郁、重度焦虑和明显的双相情感障碍,医生建议尽快服药改善情况。

  • 时间:2024年7月4日

    人物:我,一位饱受双相情感障碍困扰的37岁患者

    事件: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自从我患上双相情感障碍以来,生活变得无比艰难。将近20年的病痛折磨,让我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抑郁症、焦虑障碍的发作让我痛不欲生,头痛、全身莫名的疼痛更是让我无法正常生活。尽管长期服药,但效果不佳,我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了解到京东互联网医院。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在提交了我的病例和主诉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与我取得了联系。

    医生非常专业,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和建议。他告诉我,我的病情虽然严重,但并非无药可救。他为我调整了治疗方案,并开出了针对性的处方。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渐感受到了病情的好转。

    医生不仅医术高超,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他耐心倾听我的诉说,给予我无尽的关爱和鼓励。他告诉我,要相信自己,勇敢面对生活。在医生的陪伴下,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希望。

    如今,我已经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了治疗方案,生活逐渐步入正轨。虽然路途漫漫,但我相信,在医生的陪伴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拾生活的信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它不仅让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爱。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将受益于这种便捷的医疗服务。

  • 我从九月份开始吃药到现在,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好了,明明前天复诊状态还很差,今天突然就觉得很兴奋,很有活力,一直找事情做一直吃东西,就算胃不舒服了还是想吃点什么。

    医生建议我先上网了解一下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方面的信息,可能有助于我对自身性格的判断做出一些参考。医生还提到,我可以尽量预约周一周二上午的门诊。

    我觉得自己经常情绪低落以后大概过了一两年的时间才就医,以前可能是突然的崩溃几天就好了。近半年来我父母关系不太好,我妈妈经常拿我当倾诉对象,本身她也比较偏执,多少有影响到我。工作上我也比较忙,所以这次抑郁发作持续了两三个月才被家人带去就诊。

    随着抑郁发作的一些躯体症状,手抖心慌什么,我原来很喜欢的工笔画和手工都做不了,打击很大,即使吃药也是保证自己睡的下,醒来以后依然很压抑。因为怕自残被发现,我都是偷偷掐自己大腿,考虑了很多种死法,又放不下家里人,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每天都很痛苦。

    我觉得有点不正常。医生根据我的描述,给出了两种可能的状况。一种是双相情感障碍,在抑郁发作之后,目前是躁狂发作的早期;另一种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性格缺陷,可能因为早期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多重因素,造成性格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常年的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难维持稳定,持续的空虚孤独感,长期入睡困难,并会不时出现自残行为、自杀念头等。

  •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心情沉重,因为最近我发现自己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而且很容易钻牛角尖。我尝试过跟家人和朋友沟通,但似乎没人能理解我的感受。

    我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于是选择了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医生***耐心地倾听我的描述,并询问了我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有没有什么原因,以及是否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工作。

    医生***的态度让我感到温暖,她没有急于给我下结论,而是先让我完成了一些情绪状况的量表评估。我按照医生的要求填写了量表,心中充满了期待。

    几天后,医生***给出了评估结果。她告诉我,我可能存在双相情感障碍,并且有重度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我感到震惊,但同时也对医生的专业判断感到安心。

    医生***并没有只是简单地告诉我结果,她还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并鼓励我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她的话语让我感到希望,我开始意识到,我并不是孤身一人,还有人在关心我,帮助我。

    现在,我正在积极接受治疗,虽然过程可能会有曲折,但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痛,找回健康的生活。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