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黄闰月

出现周身不适、嗜睡、恶心……竟然跟肝有关?

出现周身不适、嗜睡、恶心……竟然跟肝有关?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肝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任何种族的男性或女性。

 


发病年龄呈双峰型,发病高峰是青少年和中年人,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男女患者发病比例约为1 : 3.6。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医学界普遍认为遗传易感是主要因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普遍,可影响任何种族的人群,然而不同人群的患者临床病情进展却可能因种族或种族起源差异而不尽相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01 肝脏表现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大多慢性、隐匿性起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有乏力、周身不适、嗜睡、恶心、右上腹疼痛、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


约25%的患者无任何不适,仅因反复肝功能异常而就诊,约30%患者起病时已进展为肝硬化。

少数患者已进展为肝硬化至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现呕血、黑便就诊。

(图源:摄图网)

 


02 肝外表现

 

自身免疫性肝炎常见的肝外临床表现有对称性、游走性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发热、皮疹、皮下出血、甲亢症状等,常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10%~23%)、糖尿病(7%~9%)、炎症性肠病(2%~8%)、类风湿关节炎(2%~5%)、干燥综合征(1%~4%)、银屑病(3%)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1%~2%)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发生变化,血胆红素、转氨酶ALT,AST等可在正常范内显著升高,而胆汁淤积性酶(ALP、GGT)可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升高。

 


免疫学检查,血主要特点为免疫球蛋白G(IgG) ,γ球蛋白水平升高、自身免疫性抗体(ANA,SMA, SLA, LKM1)阳性。

 (图源:摄图网)

 


 
西医如何治疗?
 

 

目前,本病一线治疗方案,建议使用泼尼松与硫唑嘌呤治疗。

 

但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下仍无组织学缓解,或出无法耐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其他药物作为替代方案。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可能对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成人患者有效。

 

吗替麦考酚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二线治疗药物,研究表明对于不能耐受硫唑嘌呤的患者有补救治疗作用。

 


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治疗方案,都是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的,因此都需要关注西药带来的一定的副作用,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中医如何治疗?
 

目前中医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辨证尚无统一的病名及症候。

 

根据自身免疫性的主要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的“胁痛”“黄疸””水肿”“风疹”等范畴,结合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将自身免疫性肝炎分为以下4类症候:

(图源:摄图网)

 


1  肝郁脾虚

 

以胁肋胀痛,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喜太息,面色无华,纳差,乏力嗜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便溏不爽,舌质淡、舌苔白或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脉弦或细等为常见症候。

 

治疗:逍遥散加减。

 


2 湿热蕰结

 

以身目黄染,脘腹及右胁胀闷,口渴少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不爽,头身困重,身热不扬或汗出不解,时低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候。

 

治疗:茵陈蒿汤加减。

 


3 气滞血瘀

 

以胸胁脘腹胀闷窜痛,偶有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或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肌表赤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有蜘蛛痣,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治疗: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 肝肾阴虚


胁肋灼痛,劳累加重,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痛或腰酸腿软,口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热,或伴见耳鸣,头昏,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疗:一贯煎加减。

 

THE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34岁小伙吃素一年却痛风发作,这3种蔬菜,痛风人群要绕道走

有人胡吃海喝却不会得高尿酸,有人长期吃素却还痛到要住院!前段时间就有这样一则新闻:34岁男子吃素一年,却痛风入院,原因是吃了这3种“高嘌呤”蔬菜! 饮食因素是尿酸高的重要原因,过多的嘌呤和核酸蛋白的摄入会增加尿酸含量,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有海鲜、贝类、动物内脏、酒类等,然而很少人会想到,原来蔬菜也是导致高尿酸的“杀手”之一。 哪些蔬菜嘌呤含量高? 1、豆苗菜 豆苗菜有人把它叫做“龙须苗”,营养价值高而且吃起来口感脆嫩多汁,是餐桌上人们喜爱吃的一道蔬菜。然而,看似绿色健康的豆苗菜,其实嘌呤含量并不低,长期摄入会导致尿酸升高,最后有可能发生痛风。 2、芦笋 芦笋是高嘌呤食物“代表”之一。每一百克的芦笋就含有500毫克的嘌呤,虽然芦笋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铁、锌等营养物质,但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经常食用可能会导致尿酸进一步升高,建议痛风患者尽量少吃,以免影响健康。 3、紫菜 紫菜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同时嘌呤含量也高,每百克紫菜的嘌呤就达到274毫克,甚至超过了一些肉类,因此紫菜也是痛风人群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 饮食对痛风的影响固然很大,但还受很多因素影响,饮酒、高尿酸血症、肾脏排泄障碍、基因突变、肠胃炎或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关节损伤、精神紧张等等,都有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甜蜜”也是一种负担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因金句“三点多了!先喝杯奶茶吧!”爆红的外国兄弟,说出了很多打工人的心声。不可否认,奶茶是许多人缓解压力和消遣时间的饮料,备受人们的喜爱。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加糖饮料的摄入与高尿酸血症风险的增加有关,因此过量饮用饮料必然会导致身体机能的损伤,首当其冲的就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其次就是心血管问题,所以打工人也要适当适量选择奶茶的摄入,避免这种“甜蜜的痛苦”。 最后闰月大夫提醒,痛风发作时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适当放松肌肉,可以适当抬高疼痛的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采取冰敷的方式,缓解疼痛。中医针刺、放血、点针等外治疗法,能促进实邪随着瘀血外出,从而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得以缓解。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前往风湿专科就诊,早日诊断,对痛风的缓解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黄闰月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12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红斑狼疮抗拒激素治疗?中医辨证疗法助你早日恢复健康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高度异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的强效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使它在红斑狼疮的治疗中处于一线药物的地位,在控制狼疮病情、改善临床症状、预防狼疮复发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激素有诱发感染、导致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高血压、高血脂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的存在使得部分红斑狼疮患者抗拒使用激素,甚至自行停药、减药。临床上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因为抗拒激素治疗,所以要求中医中药治疗他的红斑狼疮。我通过中医辨证疗法,帮助这位患者控制狼疮病情,逐渐提升血小板,也减少了激素用量。 血小板指标低,拒绝激素 这位患友以血小板降低为主要特点,抽血查抗核抗体(ANA)1:1000,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伴有关节疼痛、面部皮疹(非蝶形红斑)等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明确。经过外院给予激素等治疗后,关节疼痛、面部皮疹等症状都明显改善了,只是血小板指标仍然顽固性偏低。 血液系统是常见的狼疮受累系统之一,因此应该积极控制狼疮病情。当时外院医生建议继续维持激素治疗,逐渐减量。刚开始血小板指标尚可回升,但当激素用量减至3颗时,血小板指标又会下降,有时候甚至需要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来提升血小板。为了维持血小板正常值,患友需服用3颗以上的激素,由于他担忧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希望能够在减激素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血小板正常,于是便来到我的门诊寻求帮助。 中医辨证气血两虚 经过详细的中医望闻问切,我了解到患者常年有腹泻症状,既往体检也发现有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色淡暗,舌苔比较白腻,脉象较沉。四诊合参,我判断他的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两虚,而这种气血两虚是由脾虚所导致的。 患者患有萎缩性胃炎,胃纳欠佳。脾胃主运化水谷,是“气血化生之源”。 若脾胃功能不好,则气血化生无源。气能生血,气虚日久不能化生精微滋养血分可以导致血虚,这也是导致他造血功能降低(血小板降低)的原因。血小板降低的患者有出血风险,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脾气充足才能发挥统摄作用,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当脾气虚弱,失于统摄,则血液容易逸出脉外,出现各种出血病变。 此外,血能载气,血虚到一定程度导致脏腑失养会进一步加重气虚,导致脾胃等脏腑机能的进一步降低,最后导致气血亏虚越来越重。 中药方健脾益气养血,缓解病情 这个患者一派虚象,基于虚则补其之的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养血之法,我给他开了八珍汤结合补中益气汤(组方含有柴胡、升麻、黄芪、党参等中药)。不到一个月,这位患友的激素用量可维持在2颗半,血小板已经恢复至100×109/L,不需要打促血小板生成素了。 后期就一直给他用补中益气汤作为基本方,再根据病情变化进行中药调整,激素剂量也逐渐减至1颗半,血小板值也能升到正常值,整体病情已经平稳。 私自停药容易使病情反复难愈 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在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会自己查看药物说明书,对说明书中所提及的药物副作用感到担忧,从而自己私自减药甚至停药,最后导致疾病复发,病情迁延难愈,反而给医生诊疗徒增难度。 事实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配合一些辅助药物来减少激素、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损害。优秀的中医师还会从整体观出发,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而辨证论治,制定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西结合,有效、快速控制病情,减轻药物副作用。 因此,风湿免疫患者切不可因为副作用而擅自停药减药,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 闰月提醒: 我分享这个案例,也主要想跟广大患友说两点。首先医患双方应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因为狼疮作为慢性病是需要长程的管理,医生要通过反复调整用药方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在整个诊疗过程中需要患者能对医生充分信任,医患之间相互有效沟通,不断优化整体治疗方案,共同对抗狼疮。 其次,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病的确有其优势所在,只要能够辨证准确,对解决红斑狼疮患者出现的一些“疑难杂症”,如血小板降低、皮疹、睡眠质量不好等问题是有明显效果的。此外,中药的使用也可以减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减少这些西药的用量,特别是在撤减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过程中,能够帮助控制病情,避免病情的反复。

黄闰月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12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痛风遇上高血压怎么办?别慌!2大方面教你轻松应对

端午节刚过,欧洲杯火热进行中。 相信很多朋友这段时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饭局,晚餐宵夜零食样样都不放过,时间久了,健康的身体都受不了。 看球是看爽了,吃也吃爽了……但在放肆吃喝之后,刻骨铭心的“痛”——痛风也随之而来,更可怕的是背后隐藏的“高血 压”也逐渐浮出水面。 痛风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应该算是痛风相伴并发的常见疾病之一,有数据显示,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中有45%~75%的人合并有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容易并发的原因有三点: 1---共同的生活习惯导致: 进食过量和运动不足会导致内脏脂肪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加重,肾脏尿酸排泄能力降低和钠离子排泄能力降低。 2---尿酸容易在肾脏沉积: 尿酸值和血压变高后,尿酸在肾脏沉淀,影响肾功能,降低体内钠离子的排泄量;为了保持体内钠含量的浓度,心脏输出的 血液增加,诱发高血压。 3---相关药物导致尿酸上升: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中,含有能让尿酸值上升的成分,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利尿药以及大剂量的阿司匹林等。 同时患有高血压与痛风,该如何治疗? 当高血压和痛风同时存在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故治疗方面应该综合考虑,保证既可协同降压,又不影响甚至 可降低血清尿酸的原则。 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般治疗 1、注意饮食 大量饮水(2~3L/天 )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少盐(2~5g /天) ,摄盐量与高血压发生率成正相关; 限制嘌呤摄入,禁食内脏、骨髓、浓肉汤、海味发酵食物,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 2、适量运动 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以出微汗为宜,防止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使代谢产物乳酸增加,同时大量出汗,机体血液中水份减少,导致血流减少影响尿酸排泄,引起尿酸血症。如因 运动出汗过多时,应适量补弱碱性饮料。 3、生活方式 保持乐观的心情,良好的心态,规律作息、乐观养生的良好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1、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降尿酸药物 降尿酸药物包括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与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呤醇),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选择药物; 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者,可用苯溴马隆和丙磺舒排尿酸; 中度以上肾功能受损者,则应该选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 2、选择的降压药物具有协同降尿酸作用 有专家认为,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优先考虑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物氯沙坦钾和氨氯地平。 氯沙坦钾具有促尿酸排泄的作用,并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使心血管事件减少13%~29%; 氨氯地平是具有促尿酸排泄作用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推荐使用。 综上所述,研究表明痛风与高血压病症在发病机制、病情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痛风和高血压患者,应该进行综合的科学饮食指导及药物治疗,阻止病情的加重和发展,以免并发各种代谢疾病。 参考文献: [1]荆全荣."痛风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内蒙古中医药 .(2009):28-29.Print. [2]王树平."高血压合并痛风,选药有讲究."医师在线 .(2017):18.Print.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END· 希望大家动动手转发 让需要的朋友都能看到!

黄闰月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1269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