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骨折后如何有效补钙:骨折之后,补钙是一场长久「战争」

骨折后如何有效补钙:骨折之后,补钙是一场长久「战争」
发表人:医咖会

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不可或缺,各大指南几乎都推荐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要注重补充钙和维生素D。然而,部分患者是在经历了第一次脆性骨折后才确诊骨质疏松症、意识到自己缺乏钙和维生素D。然而即使是骨折后,也仅有不足20%的患者接受了适当的钙和维生素D补充治疗[1]

 

骨折之前,防患于未然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之一,也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明智的做法,是积极筛查、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患于未然[2]

 

在调整生活方式之外,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基本需要。选择含钙量高、吸收率高、副作用较小的钙剂是临床补充钙剂的原则。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是理想的元素钙补充剂。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2],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不同年龄及是否怀孕,做出了不同的摄入量推荐(表1,表2)。

 

表1 中国居民钙推荐摄入量[3]

 

表2 中国居民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4]


 

骨折愈合,钙和维生素D充足可能有利

钙和维生素D在骨重塑和矿化中扮演关键角色,而矿化是骨折愈伤组织形成的重要部分,这两种营养物质都可能参与并影响到整个骨折愈合过程。

 

研究结果发现一侧髋部骨折后,另一侧股骨颈1年内会出现骨密度降低,且与钙摄入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另外还观察到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患者中出现了腰椎骨密度下降[5]。表明钙和维生素D参与了创伤后骨代谢。缺乏钙和维生素D的状态下,一侧骨折后血清PTH水平升高,就会使非骨折骨骼中破骨骨吸收增加,从而引起对侧骨量丢失[6]

 

另外有大量基础研究表明,通过骨折后注射维生素D(胆骨化醇)、25-羟基维生素D或1,25-二羟维生素D3或者口服1,25-二羟维生素D3或含钙饲料,发现骨折愈合速度增加,骨折骨的强度和骨量均增加 [7-12]

 

虽然目前缺乏明确证据,但主流观点认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防止骨折后的全身性骨质流失。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钙和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增加、且不利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保证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之后,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利于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 Follin SL, et al. Lack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men and women after hip fracture. Pharmacotherapy 2003;23(2):190–198
2. 中华医学会, 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4): 304-315
3.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9版)-常量元素
4.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9版)-微量元素
5. Dirschl DR, et al. Accelerated bone mineral loss following a hip fracture: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Bone. 1997; 20(2): 79-82.
6. Haffner-Luntzer M, et al.Hypochlorhydria- induced calcium malabsorption does not affect fracture healing but increases post-traumatic bone loss in the intact skeleton. J Orthop Res . 2016; 34: 1914-1921.
7. A Steier, et al. Effect of vitamin D2 and fluoride on experimental bone fracture healing in rats.J Dent Res. 1967;46(4):675-80.
8. Delgado-Martinez AD, et al. Effect of 25-OH-vitamin D on fracture healing in elderly rats. J Orthop Res.1998; 16: 650-653.
9. Lindgren JU, et al. Effects of 1,24 dihydroxyvitamin D3 and calcitonin on fracture healing in adult rats.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1; 304-308.
10. Omeroglu H, et al.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single high-dose vitamin D3 on fracture healing in a healthy rabbit model.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1997;116: 271-274.
11. Omeroglu S,et al. Effects of single high-dose vitamin D3 on fracture healing. An ultrastructural study in healthy guinea pigs. Arch Orthop Trauma Surg.1997;116: 37-40.
12. Fu L, et al.Effect of 1,25-dihydroxy vitamin D3 on fracture healing and bone remodeling in ovariectomized rat femora. Bone.2009;44: 893-898.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磨破嘴,跑断腿”这句话,经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经过千辛万苦去做某一件事,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跑断腿,却是常有发生的事。这不,前几天我刚去医院,探望了朋友家8岁的女儿,这孩子在学校跑步比赛中不小心摔倒了,谁知一摔,竟把腿骨摔骨折了,医院检查报告结果说孩子缺钙,这让我的朋友很诧异,明明平时没少给孩子吃钙片,怎么还会缺钙呢?只要给孩子吃钙片,孩子真的就不会缺钙了,你也这样认为吗?

     

    其实说到补钙这个话题,你肯定不会陌生,你也肯定会在大街上或是通过照片,看过一些O型腿、X型腿或是佝偻病的人,这些人就是因严重缺乏钙,而产生的骨结构异常。另外,缺乏钙也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骨骼的承重能力降低,很容易引发骨折。其实,我们体内99% 以上的钙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而钙要占骨骼重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大楼,那么钙,就是让我们身体这座大楼可以屹立不倒的一根根钢筋。一般,人体骨质的积累主要是在20岁以前完成的,且在儿童期每年钙更新的速率约为10%,所以,4-17岁是补钙的黄金期,如果你错过了,将一朝错过后悔终身,且弥补已无多益。怎样正确补钙,才能让孩子健康的跑起来。

     

    说到补钙,你头脑中反应的第一个词,肯定是钙片。现在,当你走进药店,站在保健品的货架前,补钙产品已让你应接不暇,各种广告更是天花乱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千万不要迷信钙片,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朋友一样,认为给孩子吃了钙片就万事大吉,更不要轻信某些夸大其词的广告语。因为就算吃了钙片,如果不被吸收,就等于没有吃。所以被吸收的钙,才是搭建身体的好钢筋。

     

     

    那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呢?

     

    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膳食,二是机体。下面我一一说一下这两个因素。

     

    1、合理膳食促进钙吸收

     

    膳食中钙的吸收率和吸收总量越高,身体对钙的吸收就越好。经研究证明,通过膳食少量多次的摄入钙,可以增加其钙的吸收率和吸收总量。这就好比你养花浇水时,同样是给花浇水,如果你一次性全部将水倒入其中,泥土是不会充分的吸收全部水分的,反而你分多次慢慢浇水,泥土对水的吸收会更高。所以,每日分多次吃奶及奶制品,比如,鲜奶、酸奶、奶酪、奶片,大豆及大豆制品比如干豆腐、豆浆,以及海产品和新鲜蔬菜等,在钙补充方面,都要比每日只吃一次高钙钙片,更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在吃新鲜蔬菜时,你要注意草酸、植酸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比如菠菜、苋菜等,它们可以与钙形成沉淀,而降低钙吸收,因此在食用前应该先用开水焯一下,这样就能很大限度的降低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含量,从而提高钙的吸收。

     

    2、多接触阳光激活机体因素

     

    另一个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是机体,所谓机体因素就是指,我们自己个体的身体状况,包括生理需要钙的量,机体维生素D、磷和个体本身钙含量的营养状况,胃酸分泌、胃肠粘膜接触面积等,其中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好帮手,这也可能是你最常听到的关于辅助补钙维生素,市面上关于维生素D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但我想跟你说的是,与其给孩子吃补剂,还不如不要放过每一个晴朗的天气,带着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接触阳光,是身体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比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效果强上不止百倍,阳光下的户外活动,不但可以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又增强了机体活力,进一步增加量了钙吸收量,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事。所以,高钙食物搭配吃,生活妙招不停息,阳光运动两相宜,补钙,食物多样才关键。补钙很重要,那是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每天要补多少量才合适。

     

    3、注意摄入量预防钙过量

     

    随着钙强化食品的增多,以及钙补充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钙过量的问题也逐渐增加。钙摄入过量的不良后果你也是要非常注意的,比如,高钙血症、高尿钙症、血管及组织钙化、肾结石等。所以,你在给孩子补钙的时候也要注意每日的最高耐受量。

     

    中国营养学会对各年龄人群,钙每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和每日推荐摄入量RNI都有相应的推荐,关于UL和RNI的知识,我们在补锌的哪一节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解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为了你能更清晰的看到每个年龄段儿童青少年钙RNI和UL的量,我放了一张表格在文稿中,你可以对应自己孩子的年龄找到相应的量。

     

     

    中国营养学会对各年龄段儿童青少年钙都有参考摄入量。拿我们常见的虾皮来说,每100g虾皮中含有991mg的钙,根据UL的量计算,那7-11岁孩子每天吃虾皮就不能超过202mg ,通俗来讲就是7-11岁的孩子每天吃虾皮不要超过4两,如果吃河虾,按照表2中河虾的钙含量计算,每天不能超过一斤二两,这个的数据的前提是,孩子今天一天只吃虾皮或河虾,当然这是不可能,另外,每100g虾皮中钠的含量高达5057.7mg,所以我们不能只根据食物中某一种营养素的含量来计算,食物是一个复杂体系,我们要考虑全面,文中的数据只是提醒你,要了解常见食材中钙的含量,同时要注意控制食物食用量,不要因为食物中某一种营养素含量高,就觉得应该多吃常吃。最重要的是,是要做到食物多样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补充孩子所需的钙,切记,补钙也非多多益善,食物多样才是关键。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你要知道被吸收的钙,才是有效的钙,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膳食,你不能认为只吃钙片就能解决孩子缺钙问题,你还要保证孩子的食物多样性,二是机体因素,你要让孩子多接触阳光,才能激活机体功能。

     

    最后,你要知道钙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对孩子健康产生危害。所以抓住孩子补钙黄金期,正确补钙,才能让孩子的骨骼更强壮。

  • 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们经常说的骨质疏松,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些其他原因,导致我们骨骼中的有机基质和钙盐从骨骼当中流失,从而使得骨量减少,微观结构逐渐退化,使得我们骨头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那么,很多人不仅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骨质疏松呢?其实年龄的老化、长期抽烟喝酒、以及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等等原因都会造成骨质疏松,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越早进行越好。

     

     

    患上骨质疏松,会出现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在开始时并不明显。有些病人即使失去了很多骨质,也可能是没有察觉的。许多人直到骨折或者发现自己的姿势有明显的变化,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骨质疏松。

     

    1、经常骨痛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会引起全身不同部位的骨骼、肌肉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当坐或仰卧时疼痛减轻。久站会加重坐姿,弯腰时,咳嗽,用力排便时也会加重疼痛。

     

    2、骨折,尤其是脊柱或髋关节骨折:

     

    跌倒常导致髋部骨折。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候甚至在没有摔倒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脊柱骨折,出现这些情况要当心,这往往是骨质疏松的征兆。

     

     

    3、心肺功能受损

     

    这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一一旦发生胸、腰椎的骨折,就会出现驼背现象,胸廓活动受到限制,胸腔容积变小,导致肺活量出现明显得到下降,患者常感到心慌、憋气、气不足等,以爬楼、拧重物比较明显。

     

    4、变矮、驼背

     

    其实,我们都知道,人老了之后会出现缩水现象,比如牙齿松动,头发也变稀疏。其实这是衰老的自然过程。

     

    但是,也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强度较差,易压缩变形,特别是弯腰等动作时,容易造成椎体前部分压缩扁平,这是由于短缩性高通常大于3厘米,且有驼背的表现。

     

     

    纠正骨质疏松,到底哪几种方法管用?

     

    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吃钙片,虽然食用钙片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仅靠食用钙片来矫正。矫正骨质疏松症,还应该坚持做下面4件事。

     

    (1)营养充足

     

    足够的营养包括充足的钙,维生素D,C和蛋白质。男性,65岁以上,有骨质疏松危险者,建议每日摄取1500毫克钙,400~800单位维生素D。

     

    (2)晒太阳

     

    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食物中的钙吸收和钙骨结合,太阳紫外线照射皮肤后,能在体内引起一系列反应,生成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最好的日晒时间为上午8点到10点,下午3点到5点,避免暴晒。

     

     

    (3)运动

     

    锻炼帮助保持骨量。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可以选择跑步,跳绳,打太极,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都能增强骨骼耐力,提高骨骼密度。

     

    (4)吃相关药物

     

    药物是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它能减轻疼痛,缓解疼痛。如果其他方式都不管用,建议最好采用吃药预防和缓解。

     

  •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而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不可避免的话题。人体骨骼中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决定骨的形成和骨钙吸收的进度。人在36岁以前,成骨细胞占主要方面,使得这一阶段骨骼发育、骨质在不断增加,骨钙的吸收大于钙的溶解,因此,骨钙水平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到36岁时,二者处于平衡阶段,机体的骨钙含量达到高峰。36岁以后,破骨细胞数量开始上升,造成人体骨钙的不断减少,钙的吸收变得缓慢,同时溶解和排泄增加,导致体内的钙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水平越来越低,导致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并引起骨痛。众所周知,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常见方式,那么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一.食物补钙为主

     

    一般情况下,中老年补钙的方法还是主要以食补为主。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含钙量较多的食品,如奶类、鱼、肉等,以增加人体钙质的不足。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日需摄入800mg的钙,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需摄入1000mg的钙。根据一项对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量的回顾分析结果显示,73%的人每日饮食所摄入的钙已超过800mg,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患者都需要服用钙剂。

     

    食物补钙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合适的体重;2)膳食补钙:多吃含钙多或能促进钙吸收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奶、鱼、肉及豆类等。其中奶类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是补钙的佳品。海带、虾皮、紫菜等海产品含钙量高,也可以适量摄入。这些食物能够保证每日800mg以上的钙摄入;3)影响骨代谢的其他营养素:保证各类微量元素如钠钾镁等的摄取,对骨钙的维持也很有必要。

     

     

    二.必要时选择钙剂

     

    当食物中的钙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时,才应考虑服用钙剂。一个好的钙制剂应是含钙量高、溶解度大、吸收好、易服用且价格便宜。为了使钙能更好的吸收,在补钙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同时,应针对不同的人群同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老年绝经后妇女,除了补钙还需要适量补充雌激素。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量应适当加大,且还需要考虑合并使用降钙素或双磷酸盐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补钙时应少用含咖啡因(咖啡、茶叶、可口可乐)和含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可促使钙离子从粪便及尿中排出。

     

    三.改善生活方式

     

    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除了补钙以外,还需要注意在一些生活方式上加以预防。如果有吸烟嗜好的戒烟;适当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从整体能力上改善肌肉、骨骼的基本功能水平,维持并增加骨量等。

  • 生活中,我们一定很熟悉骨裂的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朋友因为意外而导致骨裂,在短时间内我们都会感到明显的疼痛。这时建议大家一定要马上就医,因为这种情况对身体的影响很大,当然也有一些朋友对这种情况不太熟悉,所以就一拖再拖,导致情况变得更糟。但还是有许多朋友,毕竟属于上班族,所以如果自己修长了,所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那你知道骨裂多久可以治好?

     

     

    一般来说,骨裂是需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正位固定的,这样可以避免骨头持续生长所造成的损伤,一般只需一周左右,骨裂处就会长出新的骨痂,所以在这个时候建议大家一定不要推迟治疗,这对身体非常不利。一般在接受正骨前,一定要做透视拍片或观察是否有其它征兆,如果一切正常,需用夹板固定,但夹板固定需一个月左右。

     

    由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将骨骼完全固定,除此之外还需要在骨生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取出,因此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朋友在发生骨裂之后,往往会长时间卧床休息,尽管骨裂在发生初期,确实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但在病情逐渐好转后,我们需要适当增加活动量,并可服用一些滋养有效的药物,或吃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食物,以帮助我们迅速恢复健康。

     

    骨裂多久会好转呢?当然这种情况也因人而异,建议大家还是不要一概而论。由于许多老年朋友出现骨裂的几率较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适当延长一些时间,而且在锻炼时也要适当注意,除此之外如果发现自己15天左右活动关节仍然疼痛,需要立即就医,检查关节情况。对于那些年老的朋友来说,鼓励适当的修复后,再进行适度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需要适当补充。毕竟骨折后,很容易造成骨钙大量流失。一旦微量元素不足,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可能会出现新的作用。因此,建议应重视微量元素的补充。

     

    除配合治疗外,骨裂患者还必须注意身体的调理。二者互为补充,两者对下骨裂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并非难事。同时也请各位骨裂患者调整好心态,为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 生活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不经意间就会让骨折降临。在运动中如果没有做好保护措施,也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不管怎样,骨折了以后要尽快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让医生给予处理,不能自己随便处理,不然不仅没有办法恢复,还会出现新的麻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折了以后应该如何保养。

     

     

     

    骨折了以后到底该怎么办?

     

    1、紧急处理:

     

    在生活中不小心受伤了以后,要做好紧急处理。先判断一下自己是否骨折了,如果遭受的撞击很大,骨折的几率很大。如果出现了骨折端的外露,更说明是骨折了。这样的话应该马上帮助患者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或者是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过紧时会导致伤肢的缺血坏死。同时如果出现伤口的话,应该用清洁的干毛巾覆盖伤口做好包扎。还要就地取材做临时的固定,有夹板最好,没有夹板可以找木板。

     

    2、紧急止血:

     

    有些骨折的患者,在骨折的时候还会出现流血的情况,大家要特别的注意。如果患者是下肢出血的话,止血带应该绑在患者的大腿中间的部位,不能够绑在膝盖上或者是患者的大腿根上面,而且止血带不能够超过一个半小时。

     

    3、前往医院:

     

    骨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很多朋友平时就大大咧咧的,很容易会因为各种外伤出血骨折的情况。骨折以后,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还要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医院处理。医生会进行复位固定,一般是用石膏固定来促进骨折恢复。打石膏的时候要注意很多方面,打完石膏也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不要让石膏变质,影响固定效果。医生建议住院就要住院,住院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

     

    4、做好饮食调养

     

    骨折病人是需要加强营养的,营养的摄入能够促进骨骼的恢复。但是在做饮食调养的时候,不要进入一些误区,不要过度进补,不然患者肥胖了在有健康风险的同时,还会给石膏固定带来麻烦。在饮食调养的同时,尽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因为淤血肿胀还没消退,吃的过于辛辣刺激,不利于恢复。多吃一些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说牛奶、鸡肉、鸡蛋等等,骨头汤不太适合骨折患者去喝,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很低,并且不能被人体吸收,还全是脂肪,喝下去不利于健康。

     

     

    5、康复锻炼:

     

    骨折以后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但是不能长时间的躺在床上。休息三周左右的时候,能够进行一些轻微的关节活动,休息四周以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有利于骨骼的生长,能够避免肌肉萎缩。什么时候锻炼怎样锻炼,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不能自己瞎练,不然会出现反效果。

     

    提醒大家,我们在对骨折的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的时候,首先要判断患者的骨折情况,了解患者的骨折原因。如果是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机器的绞伤等原因时,一般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其次要看一下伤者的情况,如伤肢出现反常的活动肿痛明显,则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如骨折端已外露,肯定已有骨折。在判断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况下,应按骨折来处理。

  •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杀手”,因为骨质的流失是悄无声息的,人们没有感觉,早期也没有什么症状,所以一般也不受重视。但是出现症状后,短期治疗难以奏效。提到预防骨质疏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需要补钙,其实一旦有了骨质疏松的症状,单纯补钙,无论是吃食物、还是嚼钙片,作用都是比较小也非常有限的!那么,什么时候补钙效果最好呢?

     

     

    补钙越早越好

     

    在儿童时期,在生长发育期,在骨骼发育、骨密度增加的过程中,摄入充足的钙,是预防骨质疏松最有效的做法!大约在20岁之前吧,越早积累足够的钙质越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可以通过食物摄入充足的钙,也可借助营养补充剂来增加钙的摄入。一般7-8岁钙的需要量在1000mg/天;11-13岁钙的需要量在1200mg/天,14-17岁钙的需要量在1000mg/天,成年后18岁到49岁,钙的需要量在800mg/天。直到50岁-100岁,钙的需要量又上升至1000m/天。所以要十分注意青少年时期,青春期钙的摄入,那时候摄入充足的钙或者嚼嚼钙片还是有用的,能帮助骨骼储存更多的钙。

     

     

    补钙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食物是补钙最好的来源,奶及奶制品、绿叶蔬菜、豆制品等都含有丰富的钙。每天400毫升奶类,如牛奶、羊奶、酸奶等大约提供400多毫克的钙,每天350克绿叶蔬菜,如小油菜、菜心、苋菜、荠菜、西兰花等大约提供300毫克的钙,每天50克豆腐干大约提供150毫克的钙。其次,如果食物不能满足日常需要量,就需要额外服用一些补充剂,最好在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营养补充剂。

     

    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

     

    预防骨质疏松光补钙是不够的,因为钙的吸收和利用需要有维生素D的帮助。大多数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很少,我们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是靠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每天暴露面部、手、手腕和部分手臂晒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如果晒太阳的机会比较少,可以选择维生素D补充剂,鱼肝油或者复合维生素D等,每天400IU~600IU。

     

    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运动特别是一些力量运动、负重运动、有氧运动的作用一般都要超过补钙。运动、补钙、补充维生素D这几种手段结合起来,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最突出!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必须要多管齐下!

     

    对于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只能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嚼嚼钙片,增加一些力量运动,多少晒太阳或者吃维生素D补充剂400单位/天,对于骨质的进一步流失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骨密度的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骨密度高,骨骼强度就高。而骨骼中最主要的矿物质是钙,所以提高骨密度,说到底,关键在于补钙。

     

    中国人普遍缺钙,真的非常普遍,说出来很多人不信,调查显示: 中国人钙摄入量没有达到需要量的人群高达96.6%,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营养师总是说要多喝牛奶多吃含钙食物。

     

    可是,补钙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涉及到多方面的影响。不是说光吃够膳食钙就可以了,吃下去之后能不能顺利吸收还是个问题,很多人明明很注意补钙,却仍然出现骨密度低,可能就是因为吸收出了问题。

     

    那么我们应如何科学的补钙?

     

    首先你要吃够,膳食钙虽然不能完全吸收,但膳食钙是补钙的基础,你吃都不吃够,哪来的钙给你吸收?所以不管你从各类食物中摄取也好,吃钙片也好,得先把推荐摄入量吃够。推荐摄入量是多少呢,对14岁左右的青少年来说是每天1000mg,对普通成年人来说是每天800mg。100克牛奶里通常含钙100mg以上。

     

    维生素K2

     

     

    维生素K2有调节钙离子沉积的功能,钙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其沉积具有随意性,就是它不一定会去骨骼和牙齿等它该去的地方,而是错误的沉积在心脑血管、肾脏、关节软骨等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器官钙化和功能衰退,而维生素K2就像领航员,引导血钙去它该去的地方。

     

    研究证明维生素K2可以有效激活基质谷氨酸和骨钙素两个对骨钙沉积有关键作用的蛋白,防止血液中的钙向血管等软组织沉积,而是让这些钙精准的存进你的骨头。这样既可以增加骨密度,同时还避免了钙随意沉积带来的健康风险。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对钙的吸收有促进作用的维生素,它可以促进小肠细胞对钙的吸收,是我们比较早发现的一种促进钙吸收的非常重要的维生素。

     

    多运动

     

    运动对促进钙沉积,增加骨密度也有影响。人的身体大致遵循用则强不用则废的原则,不管肌肉还是骨骼,适当的锻炼,都能增加其强度。

     

    其他因素比如说年龄、性别,这是我们不可改变的,还有更多饮食因素比如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等等,都对钙的吸收有各种影响,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总结骨密度低的根本原因是骨钙不足,请大家一定要重视科学补钙,而补钙要注意两个方面:吃够膳食钙——多喝奶、多吃豆制品、多吃绿色蔬菜改善体内钙的吸收——运动、多样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晒太阳

  • 作者:李晓

    低钾血症主要是血清里面的钾浓度过低引起的,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病症,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很多,饮食摄入不足、呕吐、腹泻、服用利尿药物等都是常见的诱因,患者要根据自己具体的缺钾状况来进行补充。那么低钾血症要长期补钾吗?

    低钾血症不可以随便补钾,首先必须要找到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是否需要长期补钾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如果是腹泻呕吐引起的,只在低钾的急性期适当补充就可以,不用长期补充,因为随着疾病的好转低钾血症会很快得到缓解。如果是慢性疾病引起的,比如失钾性肾病或肾小管酸中毒,由于原发病不能根治,可能要长期进行补钾治疗。下面看看低钾血症如何补钾。

    1、找到低钾血症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按照医生的吩咐合理补钾。

    2、如果低钾血症不是很严重,通过饮食来补充就可以了,生活中含钾元素的食物非常多,比如香蕉、土豆、紫菜、山药、菠菜、葡萄、草莓等等,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平时多吃可以改善低钾血症。

    3、如果想尽快改善低钾血症,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者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来补钾,不过在补钾的同时也要监测血钾的情况,避免引起高钾血症。

    4、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低钾血症患者,可能需要采取输液的方法来进行补钾,不过要注意钾的浓度和补钾的速度。

    低钾血症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补钾,但补钾也不是可以随意乱补的,必须要先找到低钾血症的病因,然后再看看是否应用了排钾利尿药物或者有没有腹泻、饮食营养吸收不良等因素,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再看看是否需要进行补钾。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通过饮食的方法补钾是最安全的。

  • 若是患者出现严重骨质疏松之后,想要补钙的话,不是单纯的使用钙制剂就会达到目的,还需要配合使用维生素才会有一定的目的和效果,此外就是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有一定的运动,早期补钙才会有缓解临床上疾病出现的严重痛苦。

     

     

    其实临床上出现骨质疏松之后,不是单纯的补钙就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上也需要更多的做好相关性的治疗,尤其是补钙的配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更多的时候也需要根据疾病的发病情况对症做好治疗,缓解患者的痛苦。

     

    在我国补钙应该从年亲人开始,只有均衡营养,多做运动,保证足够的阳光直射才会有一定的疾病治疗效果,但是患有疾病的患者最好对骨质疏松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样补钙才能更科学,达到一定的目的。对于不同程度的人补钙的量和方式也是不同的。

     

    众所周知骨骼的主要成分就是钙,临床上钙主要来源就是每天我们的饮食,如果每天的饮食中的钙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就会缺钙,久而久之就会走成骨质疏松出现。但是单纯的补钙不能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还需要一些辅助药物,这就是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骨质疏松的治疗维生素D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种维生素不能达到有效利用钙质的目的,成人每天需要的维生素D是400国际单位,相当于100毫克牛奶里面的含量。想要促进钙质的吸收,对于患者来说一定的运动或者是接受太阳的照射也是不可以少的,这样可以提高钙质的吸收。

     

    以上专家对于骨质疏松疾病的相关性知识简单的给出了总结,对于患者自己来说也需要认识到骨质疏松疾病的健康知识,这是因为我们很多的时候不能更多的了解疾病的饮食知识也会造成患者的痛苦增加,骨质疏松的治疗应该从年轻开始才会有一定的改善。

  •   1、黄豆 猪骨

      材料: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

      制法: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加生姜20克、黄酒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鲜猪骨含天然钙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黄豆含黄酮甙、钙、铁、磷等,有促进骨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

      2、虾皮豆腐汤

      材料: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

      制法: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

      功效:虾皮每100克钙含量高达991毫克,豆腐含钙量也较高,常食此汤对缺钙的骨质疏松症有效。

      3、 桑葚 牛骨汤

      材料: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制法:将桑葚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桑葚补肝益肾;牛骨含有丰富钙质和胶原蛋白,能促进骨骼生长。此汤能滋阴补血、益肾强筋,尤甚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除此之外,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鱼、虾、蟹类与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黑木耳、蘑菇等;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葡萄干、花生、莲子等都是钙含量丰富的食物。

      对于60岁以上老人家而言,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6%,其中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并非唯一的原因。除此之外,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不够,或者烟酒、盐摄入量过高等都会导致骨质疏松。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