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降压药怎么吃,您知道么?

降压药怎么吃,您知道么?
发表人:王鹏

降压药应该早晨、中午,还是晚上?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降压药应该啥时候吃?

早晨吃药、还是晚上吃药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血压的昼夜波动特征(一天什么时候最高、什么时候最低)、所用药物的类型(短效、中效还是长效)等等。

根据血压波动规律而定,我们的血压在一天 24 小时内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在波动,每天上下可以相差 20~40 mmHg 甚至更多。所以高血压患者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有时候更高,有时候较低。

01

杓型高血压

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多为杓型高血压,血压的呈现两峰+一谷的波动规律(上午 6~9 点第一个波峰,下午 4~6 点第二个波峰,深夜 0~2 点波谷),这时候降压药一般早晨一次顿服即可。

02

非杓型高血压

而对于非杓型高血压(夜间的血压比日间的峰值降低<10%或大于 20%),降压药物服用时间可作调整,一些患者夜间睡前服用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为了减少血压的过度波动,目前患者一般服用的降压药多为长效降压药,虽然理论上可以维持 24 小时左右,但还有服药后的药物浓度及最佳降压效果等问题。所以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更合适,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的血压波动规律而定。

根据降压药作用特点而定

另一方面,降压药的作用时间也不相同。按照作用时间来分,降压药物分为短效降压药物、中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物。

  • 短效降压药物:药效时间 5~6 个小时,该药特点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每天服用 3 次。如: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
  • 中效降压药物:药效时间 10~12 个小时,每天需要服用 2 次,如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等。
  • 长效降压药物:药效时间 24 小时以上,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的药效不同,决定了药物覆盖控制血压的时间,短效降压药虽然起效快,但作用维持时间短,服药后血压很快下降又迅速上升,可以造成血压波动大,对血管心脑肾容易造成损伤,这也可能是您血压控制不稳的一个因素。

服用降压药物时,如果药物作用最弱的时段恰逢血压最高的时段,就会表现为这个时间段内的血压明显增高。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服药时间,让血液中药物浓度最高的时段覆盖血压最高的时段,就能够更好的控制这一段时间内的血压。

例如,您正在服用的是每天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傍晚血压偏高,其他时间的血压控制很好,这时您可尝试在中午服药,或许血压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如果您每天早晨的血压较高,其他时段血压正常,您可以尝试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这样能够保证第二天早晨血液中仍然有较高水平的药物浓度,从而更好的控制这个时段的血压。

如果您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可以把服药时间分开,例如早晨服一种,中午或晚上吃一种,这样能够保证全天不同时间的血压都能得到控制。

对于一些联合应用降压药仍不达标的患者,可以把一些降压药放在早晨顿服,另一些降压药放在血压比较高的时刻前几个小时服用可能效果更好。

比如一个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的方案,如果上午血压基本达标,但下午四、五点比较高不达标,可以把氨氯地平放在早上吃,缬沙坦放在中午吃。

需要指出的是,降压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降压药物的调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己不要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说说降压治疗的“基本”和“理想”

ISH 2020 年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

01

血压控制标准

基本标准:下降 20/10(SBP/DBP)mmHg

理想标准:年龄<65 岁,血压<130/80 mmHg;年龄≥65 岁,血压<140/90 mmHg

血压控制应尽可能在 3 个月内达到目标。

02

药物选择标准

基本标准:

  • 使用任何可获得的降压药物;
  • 如果没有单片复方制剂或不能负担,可以采用药物自由联合;
  • 如果没有噻嗪样利尿剂,可以使用噻嗪利尿剂;
  • 如果没有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地平”类)或不能耐受,可使用其他药物代替(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理想标准:

对于低危的 1 级高血压、高龄(≥80 岁)或身体虚弱患者,可单药治疗。若不符合上述单药治疗条件,可按照下列步骤选择降压方案:

  1. 两种药物小剂量联合治疗(最大推荐剂量的 1/2),优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普利”类和“沙坦”类)+钙拮抗剂(C:“地平”类);
  2. 两种药物全剂量联合治疗;
  3. 三药联合治疗,优选 A+C+利尿剂;
  4. 三药联合+螺内酯或其他药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复方降压药物反应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复方降压药物反应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喝酒的降压效果比降压药还好,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确诊高血压就需要终生服药的鬼话了!”


    说这话的是后台留言的一位朋友,他高血压很多年了,之前一直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但是最近听朋友说喝酒能控制血压,于是喝酒后他就在昨天夜里对自己的血压进行了监测,发现刚开始血压没啥变化,1小时以后血压有了下降,2小时后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于是就对喝酒降低血压的效果比降压药更好坚信不疑!那到底高血压患者能否依靠饮酒控制血压呢?今天医者良言好好跟您说一下这个事情!

     


    1.喝酒真的能降低血压吗?能否依靠饮酒控制血压呢?


    通过后台朋友做的这个实验,我们能看出,喝酒确实有一定的降压效果,这可能让很多喜欢喝酒的高血压患者为之一振,本身自己就喜欢喝酒,关键还能降低血压,真是一举两得!


    不得不说,喝酒确实可以降低血压,这是因为酒被人喝进去以后,就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醛,乙醛这种物质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人体的血液量就那些,血管扩张了,血压自然就会降低。


    但是需要注意,后台的这位朋友的实验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他没有测量2小时以后的血压。短期内酒精确实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是2小时后,酒精的降压作用逐渐减弱,5小时左右,人体内的酒精就被代谢完了,这个时候血压会再次升高。


    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建议平稳地控制血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也就说尽量选择那种一天服用一次的降压药,很显然酒精就不符合最新的高血压指南的要求。


    另外,有一些研究表明,每天喝100~150g白酒,可使收缩压升高3.5mmHg,舒张压升高2.1mmHg。

     


    血管弹性下降


    与此同时,长期饮酒不仅会损伤我们的肝脏,而且还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伤害!我们都知道,高血压的发病率和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得高血压的风险就越高。这个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变差了,血管对血压的缓冲作用减弱,血压自然就容易升高。


    可能大家对于“血管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不太理解”,我来解释一下!我们都买过牛仔裤吧,牛仔裤有一种类型是有弹性的,只要你不是太胖,一般来说穿这种牛仔裤都不会感觉太紧,我们可以把有弹性的牛仔裤比作有弹性的血管。长期的喝酒损伤血管以后,血管的弹性就会下降,血压就容易升高。


    血压的变化


    除此之外,后台的这位朋友做实验的时候选择是晚上,这个时间段的血压本身就不高。我们的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一定的波动。血压在24小时内有“两峰一谷”的特点,高血压的高峰期分别是早晨起床后、下午5点左右,血压过了高峰期以后就逐渐下降,到夜间1点左右到最低数值。


    综合以上,饮酒后的数个小时以内血压是下降的,但是5小时以后酒精的降压药作用就基本没有了,而且从长远来看,喝酒还是会升高血压的!所以,肯定是不能用饮酒来控制血压的!


    2.要想控制好血压,我们还得采取科学的方式:


    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西药就是“毒药”,不能长期服用,因此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一些野路子,比如中药降压、植物降压等。


    我姑且不讨论这些野路子是否能降压,我希望大家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注意监测血压,不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还有一些朋友坚信中药能治愈高血压,我觉得这有点可笑!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是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它的病因是不明确的,所以自然也无法治愈。继发性高血压是特定的疾病引发的高血压,一般来说在对特定的疾病进行干预,血压多数能恢复正常,所以自然也不需要终生吃药!


    我们的中医固然神奇,但是它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在面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时候,中医也不能治愈这种类型的高血压。试想,如果中医能治愈高血压,那为何相关部门没有把这种方案拿出来造福人民呢?那些宣称自己能治愈高血压的多数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上不了台面的!


    目前来说要想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只有通过口服降压药+改善生活方式。在选择降压药的时候,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这种药物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是能够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这对于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短效的降压药虽然也能控制好血压,但是一天需要多次服用,这对于记忆力下降的中老年人朋友来说可能不能做到按时服用降压药。


    如果不能做到平稳控制血压,那会增加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大家对这句话不理解,别急,我来解释一下。我们可以把血管比作橡皮筋,血压的忽高忽低就类似于反复牵拉橡皮筋,有生活常识的朋友估计都知道,只要牵拉橡皮筋的次数足够多,那橡皮筋就容易断裂,所以血压控制不平稳,容易引发脑出血。


    另外,对于中老年人朋友来说,他们可能存在动脉斑块的问题,而血压忽高忽低,就会让这些斑块变得不稳定。斑块脱落以后,就会随着血液流动,当遇到狭窄的血管以后,血管就会被堵塞,从而增加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的风险。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的内容就比较多了,不过这属于老生常谈的东西,估计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平时注意戒烟酒、不熬夜、清淡饮食、坚持运动、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脂肪肝只是胖子的“专利”。但其实,很多脂肪肝患者不仅不胖,而且还身形苗条。

     

     

    近日,发表在中国《世界胃肠病学杂志》(《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更是发现,人瘦且腰围正常,但却有脂肪肝的人占整体脂肪肝患者的12.9%。

     

    到底什么是脂肪肝?为什么瘦人也“难逃一劫”?《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解读,教你一套为肝脏“瘦身”的科学方法。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高冀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教授  钟碧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部营养师 张秋香

     

    3个指标高,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等进行的这项研究表示,临床上不能以“胖瘦”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脂肪肝,瘦人中脂肪肝也不少见。

     

     

    这项研究共对2715位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调查,在其中810位体型偏瘦且腰围正常者中,发现17.5%的人罹患脂肪肝,占整个人群的5.2%。

     

    另外,随着身上“肉肉”的增多,脂肪肝的整体患病率还是会增加:胖人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为61.7%,超重的人为39.1%,在整体瘦人中为21.4%。而那些人瘦且腰围正常但却有脂肪肝的人占整体脂肪肝患者的12.9%。

     

    ✦ 那么同样腰围正常,但有脂肪肝的瘦人和没有脂肪肝的胖人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这些瘦人基本都更为年轻,且代谢紊乱情况更糟:有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更高的腰围身高比、舒张压、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血尿素氮等。

     

    研究者指出,如果身形苗条,但腰围身高比、血红蛋白或甘油三酯3个指标高,最好用超声查查脂肪肝。

     

    注:腰围身高比是指腰围与身高的比值。40岁以下人群腰高比应不超过0.5,40~50岁者不超过0.5~0.6,50岁以上者不超过0.6。

     

    脂肪肝,不都是肥胖惹的祸

     

    脂肪肝如今已超过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且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但很多人对它仍不太了解。其实,不只是肥胖,以下原因都会让肝脏被脂肪“困扰”。

     

    No.1营养不良

     

     

    脂肪在体内的代谢、肝脏与血液之间的运输需要“交通工具”,这个工具称为载脂蛋白。当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无法把甘油三酯运出,就大量沉积于肝脏,形成脂肪肝。

     

     

    所以,盲目减肥、长期吃素等都有可能带来脂肪肝。

     

    No.2糖尿病

     

    作为代谢综合征,它会导致身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发生异常,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患脂肪肝。

     

    除了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也会增加其他肝脏损伤因素的易感性,导致肝病发生及发展。

     

    No.3长期酗酒

     

    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加上喝酒后食欲降低,食物的摄入量减少,食物中参与和组成脂肪分解代谢的酶——胆碱的摄入量减少,多余的甘油三酯难以清除,长此以往,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No.4肠道菌群紊乱

     

    大量研究显示,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脂肪化的肝脏对内毒素敏感性增强等几大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也有关系。

     

    其他疾病如慢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柯兴氏综合征等,如果破坏了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或导致肝内脂肪代谢异常、肝细胞缺氧,也都会造成脂肪肝。

     

    No.5某些药物和化学物中毒

     

    比如过量服用或密切接触四环素,砷、银、汞等重金属,三氯化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巴比妥,黄曲霉素等,都可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来临有6个征兆

     

    除了上述高危人群以外,普通人如果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肝功能。

     

    食欲不振

     

    这是脂肪肝的常见症状,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外,更要警惕脂肪肝。

     

    恶心、呕吐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常有恶心呕吐、厌油、右上腹隐痛、饱胀等不适感。

     

    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能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少数脂肪肝病人还会出现轻度黄疸。

     

    脖子粗

     

    脂肪肝患者的平均颈围比普通人要大,也就是如果脖子变粗可能是脂肪肝的预兆。

     

    维生素缺乏症

     

    表现为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等,少数人也可能会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内分泌失调

     

    重度脂肪肝患者中,男性可能出现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有月经过多、闭经等表现。

     

    6招教你给肝脏“减减肥”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调整生活方式是最有效的治疗。另外,没有合并代谢紊乱的轻度脂肪肝,在生活规律后也可能消除。

     

    No.1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 每天必须吃早餐;

    ✦ 每天三餐正常、规律,不吃零食;

    ✦ 保持适当的体重、坚持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

    ✦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8个小时),不熬夜;

    ✦ 尽量不饮酒、不吸烟;

    ✦ 心理平衡,懂得自我调适。

     

    No.2管住嘴、学会吃

     

    ✦ 低脂肪:烹调方式以蒸、汆、拌、煮为主;

    ✦ 高蛋白:尽可能选用一些优质蛋白的食材;

    ✦ 高纤维素:适量碳水化合物,选用含糖量低、纤维素丰富的果蔬;

    ✦ 多维生素:选用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 食物品种多样化、少盐、忌刺激性调料;

    ✦ 少喝果汁。


    No.3动起来

     

    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就增加热量消耗而言,能坐就不躺,能站就不坐,能走就不站,能快就不慢。

     

    No.4重视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具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以早期检出和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发展。

     

    No.5忌擅自服用保肝药物

     

    选用药物时要谨防毒副作用,避免或少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切勿擅自服用保肝药物或保健品,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

     

    No.6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对于伴有明显转氨酶升高者,请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护肝药物,3~6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和B超,并定期随访。▲

     


    本期编辑:赵子莹

  • 糖尿病可怕吗?既可怕又不可怕。


    经常在后台看到糖尿病友留言说,科技这么发达,为啥就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技术呢?


    其实糖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跟他们对糖尿病的了解太少有关,如果清楚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等相关的知识,一般就能了解其中的缘由,了解治愈糖尿病的难度,了解并发症的可怕。


    大部分的糖尿病友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何谓慢性病?通俗点说,就是长期患有而且很不容易治愈的疾病,比如我们很熟悉的高血压、冠心病等等,都是需要长期用药,终身调理的疾病。


    虽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害也很大,但跟糖尿病相比,似乎就显得没有“突出”了。

     


    糖尿病可怕吗?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它基本不会像癌症一样,等到发现的时候,大多是中晚期,生命就只剩下了倒计时。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胰岛功能受损,身体存在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对于血糖的调节能力变差,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正常人因为胰岛功能正常,血糖总是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但糖尿病人因为胰岛功能受损,与正常人相比,很可能会出现高血糖、低血糖等等血糖波动大的情况。


    而过高或者过低的血糖,对于身体的伤害都是比较大的,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那么就会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各种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重时可以危及生命,而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以致残!


    目前已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达一百多种!对心脏、脑部、眼部、肾脏、脚部和身体其它各个器官都会造成损害。


    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等。


    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等。


    所以可以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控制不好,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不论您是否已经确诊糖尿病,都是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来防治糖尿病的。


    预防糖尿病,不妨做好以下几点: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均衡营养,坚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


    保持运动的好习惯,运动对于身体的益处不用多说,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平日要避免久坐不动,要控制体重,每周至少坚持5次左右的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走路、慢跑、打球等等都是可以的,选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就好。


    保持精神愉悦,现在的人压力大,加班也多,难免会比较浮躁郁闷,要学会劳逸结合,多给自己找一点小乐趣,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于身体也是很有益处的。

     

    建议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一年最少监测2-3次血糖。对于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肥胖、久坐不动等等人群,也可以定期监测一下血糖。


    总之,健康正常人群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预防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则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控制好血糖,稳定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并不可怕,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也可以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到来时间。


    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那么,糖尿病就是很可怕的一种疾病,它会引起多种急性、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身心的伤害。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比如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食管炎和食管癌、胆道疾病等。

    1. 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常常导致患者出现腹部胀气、恶心、呕吐、胃口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质量。

    2.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会导致胃酸和胆汁长期侵蚀胃黏膜,造成溃疡和炎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发生出血和穿孔。

    3. 食管炎和食管癌:胆汁反流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和刺激,容易引起食管炎和食管癌的发生。

    4. 胆道疾病:胆汁反流也可能会影响胆道的健康,引起胆道疾病,例如胆结石和胆囊炎等。

    因此,对于已经被诊断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改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喝酒等不良习惯,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消化系统的相关问题。

  • 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包括综合治疗、多学科协同治疗及全程管理。

     

    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先后或同时出现表现为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在整个病程中,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进行综合治疗。

     

    除了主要的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肉毒毒素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等均适用于不同表现、不同疾病阶段的帕金森病患者,因此需要组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心理、康复治疗科等多学科,更有效的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管理。

     

    由于帕金森病的病情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进展或治愈,因而治疗不仅要立足当下,还要进行长期管理规划,以达到长期获益[1]。

     

     

    作为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药物急性不良反应)”,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临床满意效果”的用药原则,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在遵循循证医学证据的前提下,强调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的用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疾病严重程度、年龄、就业状况等,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运动并发症。

     

    根据帕金森病的疾病严重程度(Hoehn‑Yahr分级1.0-2.5为早期,3.0-5.0为中晚期),早期帕金森病和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推荐用药方案不同。

     

    (1)早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开始多为单药治疗,也可采用两种药物小剂量合用。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疾病修饰疗法和症状治疗。

     

    疾病修饰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症状,可能具有疾病修饰作用的药物包括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雷沙吉兰、司来吉兰)、多巴胺受体抑制剂(罗匹尼罗),但上述药物的疾病修饰作用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症状治疗的药物各具优势和劣势,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

     

    复方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卡比双多巴)是帕金森病的标准疗法,是最有效的对症治疗药物,但随着疾病进展或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容易出现运动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可通过滴定剂量、改变剂型(缓释片剂型维持时间长)来改善运动并发症。

     

    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目前常用的对症药物,可作为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包括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在疾病早期,临床常将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左旋多巴合用,充分利用两者的协同效应和延迟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

     

    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不仅可以改善帕金森症状及左旋多巴引起的运动并发症,还可能具有疾病修饰作用,特别适合于早发型或初次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

     

    此外,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与左旋多巴合用可以改善症状)、抗胆碱能(苯海索,适用于震颤明显的病人)及金刚烷胺(可改善少动、强直及震颤症状,对异动症有效)均可用于帕金森病的对症治疗[2]。

     

     

    (2)中晚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晚期帕金森病的症状极其复杂,其中有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运动并发症参与其中。因此,对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力求改善症状,并妥善处理运动并发症和非运动症状。对于运动症状,需增加在用药的剂量或添加尚未使用的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者调整对某一症状更敏感的药物。

     

    运动并发症和异动症是疾病中晚期最棘手的问题。

     

    运动并发症可表现为剂末恶化(前次服药的疗效无法维持到下次服药,出现明显的症状波动)、开-关现象(症状在突然缓解和加重间波动)等。可通过调整服药时间(餐前1小时或餐后1.5小时服用左旋多巴)、增加服药次数、改变服药剂型(左旋多巴缓释片)、加用提供持续性多巴胺刺激的药物(普拉克索、恩他卡朋、雷沙吉兰等)等方式改善剂末恶化和开-关现象,药物调整不理想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异动症包括剂峰异动症、双相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可通过调整剂型或服药次数及时间、加用其他药物、肉毒毒素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异动症[2]。

     

    除了上述运动症状的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也需进行管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可通过加用合适的对症药物、加强照料护理及康复训练来改善症状。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年53卷12期。

  • 62岁的林先生,白天上班的时候也经常跑厕所,同事的异样眼睛让他很尴尬。

     

    诊察期间,林先生主张:“每次小便一点,小便结束后想马上再小便,总觉得小便不干净,而且每次站很长时间才小便,小便结束后滴滴回答,经常滴在裤子和鞋子上。晚上睡觉也经常上厕所,严重的时候,一小时就上厕所。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不好,已经一年多了,真受不了。

     

    这是典型的前列腺肥大大表现,临床上尿频、夜间排尿次数增加、急尿、排尿力、排尿开始迟缓,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排尿;林先生没有等医生的解释就忙着插嘴。

     

     

    “这样害怕喝水,只要不渴就喝一点。”;许多患者和你一样,症状越来越多,通常几个月过去了,甚至一两年过去了,有些患者完全尿不出来,尿路堵塞,急救室求助,放置导管,患者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摄影腺肥大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如果必须定义摄影腺肥大引起的相关症状,则可能与摄影腺的症状、摄影腺组织的增生和膀胱出口的堵塞程度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越高。31-40岁男性发生腺肥大的概率约为8%。40岁以后的男性,发生概率明显,约40~49岁的发生率约为25%。51-60岁的发生率约为50%,之后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的男性有八成以上的发生率。到了90岁以上,发生率几乎接近100%。

     

    前列腺肥大的症状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堵塞型的症状,另一种是刺激性的症状。堵塞型的症状主要是因为摄护腺增生后尿路堵塞,排尿不顺畅,这种症状主要是排尿流速变慢,DDT回答,尿柱变小,排尿需要用力。

     

     

    一般来说,前列腺肥大初期以堵塞性症状为主,长期不能很好地控制或治疗的话,就会产生膀胱功能的刺激性症状。包括频尿、急尿、夜间排尿次数的增加,这是由于腺肥大引起的膀胱刺激。最重要的是长时间堵塞后,由于护理腺的压力,膀胱必须用力收缩才能排除尿液,短期内可以代偿性地克服护理堵塞的症状。

     

    但膀胱长时间强力收缩,膀胱壁增厚,膀胱肌肉纤维化、梁化,膀胱弹性及其延展性差,膀胱容量减少。这也是引起排尿症状恶化的原因,常见症状如频尿、急尿、夜尿等,引起急尿失禁,影响日常生活,即合并产生出尿症状的护腺肥大。

     

  • 肾脏被称为人体的排毒工厂,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忙碌着,及时的将身体中的毒素垃圾排出体外。

     

    29岁的小王突然出现昏迷,被同事紧急总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他尿蛋白异常,血压偏高,尿酸超标,已经出现了肾衰竭。经过医生的抢救,小王已经脱离危险,但此后,却需要靠透析来维持命。苏醒后的小王,崩溃大哭:为什么这么年轻肾脏会衰竭?

     

    原来,小王家里条件不好,爸爸妈妈供他大学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毕业后交了个女朋友,女朋友嫌弃他家条件不好,于是小王就每天就拼命工作,想要改变生活的现状。下班后唯一的"减压"方式就是吃点烧烤,喝点啤酒,心情烦躁时候还要抽烟来缓解。

     

    医生不禁叹息,小王的这些习惯,才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肾功能受损"会有这些基础表现:

     

    1. 身体出现少尿、水肿等问题。这是因为肾脏的"水、钠排泄"出现障碍

     

     

    2. "血肌酐"出现明显的升高。

     

    3. 高血压、心脏前后负荷加重,都会导致反复出现心衰,称之为"心肾综合征"。

     

    4. 肾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导致"肾性高血压"发病,一般此高血压数值高且难控制。

     

    5.食欲下降、恶心、脱屑以及皮肤干燥等问题;这是由于代谢废物刺激胃肠道粘膜导致粘膜水肿。

     

    拒绝坏习惯,请您科学"养肾":

     

    生活中总是喜欢相信"以形补形"的理论,所以就认为吃腰子可以补肾,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食物仅仅是食物,没有任何神奇的治病作用。 我们还是要学习科学养肾。

     

    1. 戒烟戒酒

     

    无论是焦油还是尼古丁,都会引起动脉硬化间接损伤肝脏,最终会由于肝功能衰竭导致出现肝肾综合征。另外,香烟燃烧后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加重肾病进展。

     

    过量摄入酒精会增加体内尿酸的生成、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导致高尿酸、痛风发作的风险增加,从而导致肾脏损害。

      

    2.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的风险,肾脏的压力也会剧增。另外多项研究也显示,夜间睡眠时间短(小于5-6小时)、睡眠质量差,可导致尿蛋白增加,加速肾脏的衰退。所以,熬夜无疑是巨大的损害。

     

    3. 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产生很多的代谢产物,从而就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4. "滥用药"和"乱用药"

     

    肾脏是身体中主要的代谢器官,体内所有的代谢废物都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

    吃药可以,但请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用药。

     

     

    5.定期体检

     

    现如今,导致出现"慢性肾衰竭"的最大病因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此问题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很多人到发现时已经"后悔莫及"。

     

    建议您每年规律体检。关注自己的身体,积极对待肾脏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可以治愈的,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病症的早中期,患者应使用药物治疗,如扩血管、补钙等,以帮助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而在病症的晚期,当股骨头已经塌陷时,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虽然治愈率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注意多休息,能够提高治愈率。

    同时,在病症治疗之后,患者也需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避免过度活动患病关节。需要注意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 容易高原反应的人群主要包括没有高原经验的人、心肺系统疾病患者、年龄较大的人等。

    1.没有高原经验的人:对于没有经历过高海拔环境的人来说,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高地稀薄的氧气含量和其他环境变化。而在这个过程可能会引发高原反应。

    2.心肺系统疾病患者:心脏疾病、肺疾病、高血压等心肺系统疾病的患者通常对海拔较敏感,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而且这些疾病可减低身体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3.年龄较大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包括心脏和肺部功能。

    因此,年龄较大的人在高原环境下更容易受到影响。一旦出现高原反应,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当一个姑娘开始月经紊乱、长胖、长痘,甚至长胡子,别犹豫,带她去医院检查吧,因为她可能得了一种既会影响颜值,又可能导致不孕的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个常见病,约8%~10%的育龄女性都受其影响。

     

    今天,熊小知就告诉你,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怎么威胁女性健康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什么?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该病主要受遗传、环境影响。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大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健康,蜗居、点外卖,久坐不动等,从而导致肥胖;高强度的学习或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作息不规律,容易内分泌失衡……这就让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机可乘。

     

    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该病最为常见,而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50%~80%可能不孕。

     

    从青春期开始,一个正常卵巢里,每个月会有3~10个小卵泡发育,经过“优胜劣汰”,最“突出”的那颗卵子脱颖而出,完全成熟被排出,并释放大量孕激素,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

     

    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却充斥了10多个卵泡,没有一个卵泡可以发育成熟,无法排卵,不能产生孕激素,导致月经不规律,没法受孕。

     

    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雌激素不断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但没有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无法脱落,就会不断增生,很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甚至可能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除了育龄女性,以下几个时期也可能患此病:

     

    • 胎儿期,可出现宫内高雄激素和宫内营养不良;

     

    • 青春期及性成熟期,可能产生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诸多并发症;

     

    • 妊娠期,需留意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随着年龄增长,该病患者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患病风险也会增加,在绝经期可能使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患病几率增加。

     

    有6类表现要当心

     

    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多变,时隐时现,因此,所有女性都不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掉以轻心,如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提高警惕。

     

    月经异常

     

    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征兆之一。

     

    大多数患者的月经周期会越来越长,月经量逐渐减少,严重者可能提早闭经;有些患者的月经就像“关不紧的水龙头”,老是滴滴答答、淋漓不净,持续时间较长;还有些患者月经间隔时间短,频频发生。

     

    高雄激素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脸上莫名出现了小胡子,体毛多、黑、粗,大部分分布在身体中央部位,例如双乳之间、肚脐周围,腹股沟、大腿内侧。

     

     

    脸上的痤疮迟迟消退不了,还会“传染”到背上、胸部,这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睾酮水平过高导致的。

     

    肥胖、超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大部分都是较为肥胖的女性。短时间内,体重莫名其妙地迅速增长,腰部开始变得松软,就要引起重视。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外表不胖,但腰围粗,腰臀比超标。

     

    B超可见“项链征”

     

    B超检查时可见多个不成熟的小卵泡呈串珠状包绕于卵巢周边,俗称“项链征”。

     

     

    长期不孕或反复流产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排卵障碍,所以怀孕的几率较正常妇女要低,一旦怀孕,又易因为特有的高雄激素、高促性腺激素、高胰岛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等因素,引起自然流产。

     

    代谢异常

     

    部分患者会伴有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肥胖、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等。

     

    关于“多囊”,你要了解4件事

     

    怀疑患病,要做哪些检查?

     

    首先要选择妇科就诊。最重要的是内分泌检查(测定雄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水平);同时做体格检查,测血压、身高、体重,外观评估有无高雄激素表现。

     

    还需测量基础体温,进行盆腔B超检查、诊断性刮宫等;还可以做腹腔镜监测卵巢及取卵巢组织活检确诊;对于腹部肥胖的患者还应检测血糖和血脂。

     

    怎么样才能诊断是否患病?

     

    • 排卵明显减少或长期无排卵
    • 有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
    • 超声提示卵巢多囊表现

     

    以上3项中有2项或以上,就能诊断。此外,还必须排除其他高雄疾病或低促性腺疾病伴随的卵巢多囊样改变。

     

    这种病会遗传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并不明确,普遍认为遗传、营养、环境、精神因素等是诱发因素,如母亲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或有月经稀发、父亲有秃顶、家族中有糖尿病人,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相对增加。

     

    生育后的女性需要治疗吗?

     

    需要。很多人都觉得,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为了要孩子,生育后就不用再治了。其实,此病还严重影响代谢,置之不理的后果是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将远高于普通人。

     

     

    这样做,帮你防治“多囊”

     

    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加上适当药物治疗,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也是诱发因素之一。要治疗,先从健康减肥开始。

     

     

    此外,导致该病的原因之一——内分泌失调,还会打乱人体自有的生理节律,对健康非常不利,因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让内分泌系统重新排兵布阵、井井有条。

     

    1.坚持运动

     

    适当运动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协调内分泌。可选择有氧运动项目,如慢跑、跳健身舞、快步走等。

     

    根据超重程度调整运动时间,每次尽量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5次。

     

    2.控制饮食

     

    偏胖的患者要坚持低热量饮食、调整营养成分;体重正常的患者要保证体重不增加;偏瘦的患者要适当增加热量和蛋白质饮食,增加体重。

     


    建议多吃低糖、富含高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此外,还必须要戒烟、戒酒、少喝咖啡。

     

    3.药物治疗

     

    针对月经不调症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暂时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可服用避孕药调节雄激素,主要用于保护子宫内膜、调整月经周期,通过降低卵巢产生的雄激素改善多毛和痤疮。

     

    4.调整情绪

     

    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因为紧张和抑郁的情绪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要学会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精神刺激,多与社会交流和接触。

     

     

    最后,熊小知想说,青春期和育龄期的女性,千万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当身体出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查,避免让身体受到更大伤害。▲

     


    本期编辑:王晓晴  美术设计:靳丰华

  • 我从小到大都很健康,直到2020年12月的一次体检,医生告诉我我的血压高达172/121mmHg。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击了我。我开始服用同仁堂降压丸,按照医嘱每天一日一次两丸。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血压依然居高不下。听说丹参、黄芪、蒲公英根和山楂泡水也可以降血压,我也尝试了,但并没有明显改善。我的父母血压都正常,所以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我会有这个问题。

    在疫情期间,去医院看病变得非常不方便。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个平台。通过线上问诊,我联系到了葛医生。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告诉我,同仁堂降压丸的效果可能不如西药明显,建议我服用倍博特(缬沙坦氨氯地平),每天一片。同时,医生也提醒我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进食富含钾的食物。这些都对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10天后我的血压明显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我非常感谢葛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在疫情期间为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这个平台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也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和使用这个平台,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高血压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耳鸣、心悸、视力模糊等。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不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合理用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2.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 3. 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钠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4. 适度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5.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我一直以来都很健康,直到那天我突然感到头痛和恶心,去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我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医生告诉我,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但这些药物需要在医院内静脉注射,无法在药店购买。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失望和无助,因为我不想频繁地去医院接受治疗。

    在我回家的路上,我开始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治疗方法。突然间,我想起了我曾经听说过的中成药对肾虚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于是,我决定去找一位中医师,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口服的中成药来帮助我降低颅内压。

    经过一番搜索,我找到了黄山市的一家中医诊所。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后,给我开了一种名为“降压合剂”的中成药,并告诉我每天服用三次,连续服用一个月。同时,他也强调了我需要继续在西医医院接受治疗,中成药只是辅助治疗手段。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了降压合剂,并且每周去西医医院接受一次甘露醇注射。虽然我不能确定是哪种治疗方法起到了作用,但我的头痛和恶心症状明显减轻了,颅内压也逐渐恢复正常。现在,我已经停止了甘露醇注射,只需要定期服用降压合剂来维持健康状态。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易感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测量颅内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等药物进行治疗。 3. 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 4. 可以考虑辅助使用中成药,如降压合剂等,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收到了一个来自患者的咨询,他询问是否需要开处方购买降压药。这让我意识到,患者对药物使用的重视和质疑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一名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始终保持耐心和细心,倾听他们的主诉,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支持。每一次诊疗,我都认真评估患者的病情,为他们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遵守医疗行业的相关法规和道德规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我持续学习和更新医疗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是我作为一名医疗专业人员的基本原则。

  • 我在互联网医院咨询了降压药有副作用的问题,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并为我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医生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医疗知识,还能够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给予患者全面的支持和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对药物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感谢医生的专业和细心,让我在互联网医院也能感受到医生的关怀和温暖。

  •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的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品的法定指南。生病吃药,应在医生或专业药师指导下进行。自行购药,用药时必须看清药品说明书,遵照说明书合理用药。

    以复方胚肝铁铵片为例,其说明书内容如下: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胚肝铁铵片

    商品名称:复方胚肝铁铵片

    拼音全码:fufangmayanhexianpian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胚芽提取物、肝脏提取物、铁、铵等成分。

    【性状】

    本品为片剂,呈棕褐色。

    【主治的疾病/功能主治】

    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术后贫血等。

    【规格型号】

    0.1g*24s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

    【副作用】

    可见轻度恶心、呕吐、便秘等反应。

    【禁忌】

    对药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需要注意的事项】

    1.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就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勿与牛奶、钙剂等同时使用。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铁剂过量可引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药理毒理】

    胚芽提取物、肝脏提取物等成分具有补血、改善贫血症状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

    铁在体内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部分在胃和小肠吸收。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包装】

    PVC硬片,铝箔泡罩包装,12片/板x2板/盒。

    【有效期】

    24月

    【执行标准】

    化学药品地标升国标4册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50123

    金句有道:健康是一笔财富,拥有健康才能拥有幸福。关爱自身健康,从了解药品说明书开始。

  • 最近因为家长需要购买长期服用的降压药,我选择了线上问诊的方式,方便又快捷。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专业和耐心的医生。医生首先提醒我他必须完整查看患者病例后开始诊疗行为,这让我感到很安心,因为医生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非常重视。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与我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询问了我的病史和治疗过程,还详细了解了我服用的药物和具体规格。他还耐心地提醒我,没有病例资料就要把病叙述一下,这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细心和专业。医生还非常贴心地告诉我,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医院就诊,让我觉得非常放心。

    最后,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并告诉我每次购买都需要开处方,这让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又多了一份认可。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下次我还会选择线上问诊,因为医生的服务真的让人很满意。

  • 我在网上咨询了医生,关于孩子吃完复方福尔可定出现头晕的情况。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孩子吃药的情况,并建议先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医生还提醒我,如果孩子觉得头晕的程度可以承受,就可以继续给他吃,如果受不了,就停止用药或者换种药。医生还告诉我,复方福尔可定是一种中枢镇咳药,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我非常感激医生的耐心和细心,他的建议让我感到很安心。

    通过这次咨询,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责任心,他不仅给予了我专业的建议,还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我决定先观察一下孩子的情况,如果情况没有好转,我会再次向医生咨询,感谢他的帮助。

  • 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物,主要通过舒张血管和降低循环血容量来达到降压效果。然而,除了其降压功效外,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一、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的副作用

    1. 短时间内服用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腹泻、眩晕、乏力、口干、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鼻塞、耳鸣、皮疹、头痛、头晕、抑郁、心动过缓等。若这些症状持续出现,建议及时就医。

    2. 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平衡失调、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等,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电解质。

    3. 本品中含有的利血平久用可能会引起震颤麻痹、精神抑郁症,并可能加重消化道溃疡症状。

    4. 本品中的氯氮有撤药症状,停用后可能会出现失眠、异常激惹状态及神经质。老年体弱、肝病患者对其中枢抑制作用较敏感。

    5. 本复方制剂含异丙嗪,可能会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显示葡萄糖耐量增加,干扰尿妊娠免疫试验,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

    二、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可能加重的疾病

    1. 有哮喘史的患者,可能会因茶酚胺耗失而致发病或加重。

    2. 脑血管供血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因血压低而致脑缺血加重。

    3. 非高血压所致的心力衰竭,可能会因液体潴留而加重。

    4.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以及新近发生心肌梗死者,可能会因血压降低而致心肌缺血加重。

    5.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本品增强降血糖药的作用而加重病情。

    6. 肝功能不全时,本品的代谢减慢,易致体内蓄积。

    7. 消化性溃疡患者,可能会因本品使副交感张力相对增加而加重病情。

    8. 嗜铬细胞瘤患者,可能会因本品初期使儿茶酚胺释出较多而使病情加重。

    9. 肾功能不全时,本品的减低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减小,由于本品的积蓄而致血压过低,也可引起暂时性尿潴留。

    10. 本品可能加重心动过缓。

    三、本复方制剂含盐酸异丙嗪

    1. 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逾量、中毒等问题,因其症状体征可被异丙嗪的镇吐作用所掩盖。

    2. 交叉过敏。已知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病人,也对本品过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