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李甦雁教授在2019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指出,儿童用药存在四大问题,必须通过立法手段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首先,儿童用药供给不足。目前,我国仅有60多种儿童用药,占总药品数量的1.7%。这导致许多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难以获得针对性的预防性药物。
其次,适宜儿童使用的剂型缺乏。儿童用药研发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导致制药企业研发和生产儿童用药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儿童药品说明书信息缺乏,儿科医生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
第三,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高。据统计,14岁以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更是接近成人的4倍。
针对这些问题,李甦雁教授建议制定专门保障儿童健康需求的儿童用药保障法规,从鼓励研发、促进生产、完善采购、合理使用、医保激励等方面系统解决儿童用药保障的问题。
此外,还需规范、引导、鼓励、支持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儿童专用药物,加强儿科人才培养,规范儿童专用药物采购方式、临床使用规则,保障儿童安全、及时获得安全、有效的儿童专用药物。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期待通过立法手段,为儿童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早产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八个月早产儿的呼吸衰竭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
首先,肺部感染是导致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早产儿的肺部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较低,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肺部感染会导致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面色发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其次,非感染因素也可能导致呼吸衰竭。例如,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萎陷,影响气体交换;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等先天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呼吸衰竭。
此外,喂养困难、营养不良、低血糖、缺氧等也会增加呼吸衰竭的风险。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过程中容易发生吸吮、吞咽困难,导致窒息和吸入性肺炎,进而引发呼吸衰竭。
针对呼吸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基础治疗:保持室温适中,给予保暖,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良好的姿势,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2. 原发疾病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等。
3. 呼吸支持: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儿,可能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
4. 护理: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李甦雁教授在2019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指出,儿童用药存在四大问题,必须通过立法手段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首先,儿童用药供给不足。目前,我国仅有60多种儿童用药,占总药品数量的1.7%。这导致许多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难以获得针对性的预防性药物。
其次,适宜儿童使用的剂型缺乏。儿童用药研发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导致制药企业研发和生产儿童用药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儿童药品说明书信息缺乏,儿科医生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
第三,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高。据统计,14岁以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更是接近成人的4倍。
针对这些问题,李甦雁教授建议制定专门保障儿童健康需求的儿童用药保障法规,从鼓励研发、促进生产、完善采购、合理使用、医保激励等方面系统解决儿童用药保障的问题。
此外,还需规范、引导、鼓励、支持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儿童专用药物,加强儿科人才培养,规范儿童专用药物采购方式、临床使用规则,保障儿童安全、及时获得安全、有效的儿童专用药物。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期待通过立法手段,为儿童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早产宝宝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担忧。那么,面对这一疾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疾病。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概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导致血管异常增生和纤维组织形成,最终可能引起失明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变程度,ROP可分为五个期,分别为0期、1期、2期、3期和4期。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1. 观察期:对于病变较轻的早产儿,医生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无需特殊治疗。
2. 激光治疗:对于病变较严重的早产儿,激光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照射,可以破坏异常血管,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从而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3. 冷冻治疗:冷冻治疗是另一种治疗ROP的方法,通过将低温冷冻剂作用于病变部位,破坏异常血管。
4. 手术治疗:对于病变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早产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视网膜脱离手术等。
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与护理
1. 饮食调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A和胶原蛋白,有助于病情恢复。
2. 视力训练:定期进行视力训练,有助于提高早产儿视力。
3.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治疗。
四、选择专业医院和科室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和设备,建议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
早产儿,这一特殊群体,由于胎龄不足,出生后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喂养问题尤为关键。本文将围绕早产儿喂养展开,从母乳喂养、营养需求、喂养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家长更好地呵护早产儿成长。
一、母乳喂养,筑起健康防线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于早产儿而言,更是如此。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物质,能够有效增强早产儿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早产儿坚持母乳喂养。
二、科学配比,满足营养需求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较高,需要补充充足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喂养过程中,家长应关注以下几点:
三、喂养技巧,助力健康成长
在喂养早产儿时,家长应掌握以下技巧:
四、定期体检,关注生长发育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与足月儿有所不同,家长应定期带早产儿进行体检,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五、心理关怀,助力健康成长
早产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关注其生理需求,还要关注其心理需求。家长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早产儿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胎膜早破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北京世纪坛医院新生儿科近日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体重仅1200g的早产儿,为其带来了生的希望。
该早产儿出生时,胎膜早破11天,体温高达39℃,出生后立即转至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由于出生体重过低,且存在呼吸、感染、肾衰等多重风险,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为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指标,通过床旁B超检查发现患儿双肾积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严格控制液量、输液速度等,使患儿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经过49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早产儿的体重逐渐增加,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最终成功出院。
此次救治成功,得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精神,也展现了我国在早产儿救治领域的先进水平。
胎膜早破的早产儿需要密切关注,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此外,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胎膜早破等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早产儿、胎膜早破、新生儿科、救治、护理
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抵抗力较弱,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贫血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将针对早产儿贫血的病因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一、早产儿贫血的常见病因
1. 母体孕期缺铁
母体在孕期缺铁会导致胎儿在母体内无法充分获取铁质,从而引发早产儿贫血。这种情况需要通过补充铁剂等方式进行纠正。
2. 血红细胞生成不足
早产儿的血红细胞生成不足也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这可能与胎儿在母体内的营养状况、胎儿自身造血功能等因素有关。
3. 母体遗传
部分早产儿贫血可能与母体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贫血病史,早产儿发生贫血的概率会更高。
4. 营养不良
早产儿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铁、叶酸等,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5. 感染
早产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感染。感染会导致红细胞破坏,进而引发贫血。
二、早产儿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1. 预防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确保母体获得充足的营养,特别是铁和叶酸的摄入。
(2)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贫血问题。
(3)加强早产儿的营养摄入,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素。
(4)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2. 治疗措施
(1)补充铁剂:根据医生的指导,为早产儿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2)输血治疗:在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3)预防感染:加强早产儿的感染预防措施,避免感染加重贫血症状。
三、早产儿贫血的预后
早产儿贫血的预后取决于病因、治疗措施以及早产儿的整体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婴儿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亲子互动方式,它不仅能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还能帮助孩子改善睡眠模式、促进消化,甚至有助于早产儿的成长发育。
研究表明,轻柔的按摩可以帮助早产儿增加体重,提高活力,并提前出院。对于足月出生的婴儿,按摩同样具有诸多益处。
进行婴儿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在婴儿吃饱或饥饿时进行按摩。
2. 使用适合的按摩油:选择天然、无刺激的按摩油,如杏仁油或橄榄油。
3. 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从婴儿头部开始,轻柔地按摩额头、下巴、胸膛、手臂、腹部、腿部和背部。
4. 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果婴儿表现出不适或抗拒,应立即停止按摩。
5. 持续按摩:每天进行1-2次婴儿按摩,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除了增强情感纽带和改善睡眠,婴儿按摩还有以下益处:
1. 促进消化:按摩可以帮助婴儿放松腹部肌肉,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和便秘。
2. 提高免疫力:按摩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患病的风险。
3. 帮助睡眠:按摩可以放松婴儿的身心,帮助他们更快入睡。
4.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按摩可以刺激婴儿的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
5. 缓解不适:按摩可以缓解婴儿的疼痛,如肠绞痛等。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症状,由于胎龄较小,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导致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分为原发性呼吸暂停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常见于胎龄小于34周、体重小于1.8 kg的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则可能由脑缺氧损伤、气道阻塞、胃食管返流等原因引起。
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和面色,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注意喂养姿势,预防感染,并进行皮肤抚触刺激等。
当宝宝出现呼吸暂停时,家长应立即给予适当的物理刺激,如轻拍背部、弹足底、摇动肩胸部等,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早产儿呼吸暂停需要家长的密切关注和细心护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早产儿喂养是新生儿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早产儿喂养可以选择母乳喂养或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
母乳喂养是早产儿喂养的首选。如果早产儿的吸吮能力较好,可以尝试直接母乳喂养。如果早产儿的吸吮能力较差,可以使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然后由护理人员进行喂养。此外,早产儿配方奶粉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吸吮能力较差的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妊娠28周以后但不足37周分娩的新生儿。早产儿的出生时间越早,体重越轻,器官越不成熟,因此更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早产儿出院后,产妇和家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温度在26℃以上,为早产儿提供适宜的保温环境。
2. 接触早产儿前和更换尿布后要洗手,减少亲友探访,保持室内清洁。
3. 每次喂奶后要清洗消毒奶具,保持脐部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安静,白天和晚上光线应有明显区别,帮助早产儿建立昼夜节律。
5. 注意调整早产儿的姿势,避免吸入或窒息。
6.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经常更换尿布,防止臀部发红或尿布疹的发生。
7. 出院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早产儿到门诊复查,并及时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