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8年10月1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日本的两位免疫学家James Allison教授与本庶佑教授,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CTLA-4和PD-1靶点)做出的卓越贡献。
无疑,以PD-1抗体为代表的癌症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然而,除了James Allison教授与本庶佑教授,还有一位科学家同样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就是我国著名肿瘤免疫学家陈列平教授。
陈列平教授在PD-1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样令人瞩目,他的贡献远比一座诺贝尔奖杯更重要。
本文将介绍陈列平教授在PD-1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癌症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一、癌症免疫治疗:一场持续百年的探索
100多年前,免疫治疗先驱者威廉·科利发现,极少数癌症患者在感染细菌或病毒时,肿瘤会缩小甚至消失。为此,他制作了最早的癌症疫苗——“科利毒素”,希望通过“主动感染”的方式治疗癌症。虽然当时科学界对免疫系统的认知有限,但这些探索为后来的癌症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免疫系统控制癌症发生的奥秘——CTLA-4和PD-1分子,并开发出了对应的CTLA-4和PD-1抗体药物。目前,这些药物已经被全球几十万人使用,拯救了无数晚期无药可用的癌症患者。
二、PD-1抗体:癌症免疫治疗的杰出代表
PD-1抗体是癌症免疫治疗最杰出的代表,它带来了横跨多个癌种的历史性突破:部分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甚至实现了临床治愈,意味着部分晚期多发转移的肿瘤患者,可以活过5-10年。
以下是PD-1抗体在临床研究中的部分数据:
1. 针对PD-L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PD-1抗体Keytruda治疗后,预计五年生存率将达到21%-25%,而接受传统治疗只有3%-4%。
2. 经过长达5年的随访,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经过PD-1抗体Keytruda治疗后,五年生存期率实现了数倍的提升,达到了34%,而传统治疗只有12%-16%。
三、陈列平教授:癌症免疫治疗的杰出贡献者
在癌症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陈列平教授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了肿瘤微环境存在特异性的免疫逃逸关键分子的假说,并首次将B7共刺激分子引入到肿瘤领域,验证了共刺激分子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巨大潜力。他还发现了4-1BB抗体活化T细胞从而介导超强的抗肿瘤功能,使这一途径成为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
更重要的是,陈列平教授首次克隆并鉴定了人类B7-H1的T细胞调节功能,并证明了B7-H1(PD-L1)途径作为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他还发现抗体阻断B7-H1(PD-L1)或者PD-1途径均可以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
陈列平教授的研究成果为PD-1抗体的研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他的贡献远比一座诺贝尔奖杯更重要。
四、癌症免疫治疗的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免疫治疗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未来,我们将有望开发出更多针对不同癌症类型的免疫治疗药物,让更多癌症患者受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忙碌地工作,突然接到了远在成都的家人打来的电话。他们焦急地说,父亲因为咳嗽住进了医院,拍片后医生怀疑是肺癌,希望我能帮忙确诊。
于是,我立刻联系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一位中医呼吸科医生。医生询问了父亲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经过分析后说,从片子上看,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确诊肺癌的金标准必须是病理活检。
家人担心父亲年事已高,不想让她进行穿刺。医生耐心地解释说,不管是CT还是胸片,都无法做确定诊断。他建议穿刺,因为只有确诊了才能做下一步的打算。但是,由于结节还比较小,还可以手术、放化疗,如果任由其发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家人考虑到父亲身体基础比较差,也有心脏病,不想冒险穿刺,便询问医生能否直接吃靶向药。医生明确表示,不能,因为做任何针对性的治疗都需要明确病因。他解释说,不能乱来的,那做PET-CT行吗?医生回答,这样给你说吧,要治疗就必须活检。
我理解家人的担忧,便问医生如果不穿刺活检就相当于让它发展对吗?医生肯定地回答,是的,只有活检才能明确他是不是癌,是什么类型的癌,才能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尽管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一丝不安,但我还是决定尊重家人的意见。我们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去找一家好的医院做穿刺活检。
后来,父亲的病情得到了确诊,并接受了相应的治疗。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在家中休息,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来自一家互联网医院的通知,说是有一名肿瘤内科的医生愿意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为我提供咨询服务。虽然我并不太熟悉互联网医院这种新兴的医疗服务,但出于对医生专业性的信任,我决定尝试一下。
医生在电话中非常友好,他首先询问了我的病情,我告诉他我之前被诊断为肺癌,原发灶没有进展,但最近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心里有些担心。医生听后,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耐心地询问了我一系列问题,包括我的症状、治疗经历等。
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医生开始分析我的检查报告。他说,从报告看起来,这个情况还是像肿瘤转移的概率大。我听到这个结论,心里有些沉重,但医生的话也让我感到一丝安慰,因为他告诉我,原发灶不一定会进展,而且他还建议我做进一步检查,比如B超等。
几周后,我再次联系了医生,告诉他我的B超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稍微有点偏高,但其他指标正常。医生听后,再次进行了分析,并告诉我,他判断这个报告像转移。虽然这个结论让我有些不安,但医生的话语让我感到一丝希望,因为他告诉我,现在做了B超,原发灶还是1.5cm,而且报告提示双肺和胸膜多发转移病灶。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专业的素养和对患者的关心。他没有因为我的病情复杂而感到压力,反而用他的专业知识为我提供了合理的建议。最后,他还告诉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您对该医生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对互联网医院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相信医学的力量。虽然疾病无法避免,但有了像这样专业的医生,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面对它。
我是77岁的老人,最近被诊断出肺部有一个2公分的肿瘤。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我的家人和我都很焦虑,担心手术的风险和后果。我们开始四处寻找医生,希望能找到一个既能治愈疾病又能保全身体的方法。然而,每次的咨询都让我们更加迷茫。医生们都建议手术,但我们担心老人的身体无法承受。于是,我们转向了食疗和中药,希望能找到一种保守治疗的方式。然而,医生告诉我们,食疗和中药不能根治肿瘤,唯一的办法还是手术。我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终,我们决定再次咨询专业的医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本文将探讨关于肺部肿瘤的饮食建议,以及如何通过线上问诊获取专业医疗建议。
肺部肿瘤是指在肺部发现的异常细胞生长。这些细胞可能来自肺部本身(原发性),也可能来自身体其他部位并扩散到肺部(转移性)。最常见的类型是肺癌,但其他类型的肺部肿瘤也存在。
虽然没有特定的食物可以直接杀死肺部肿瘤,但均衡的饮食对于癌症患者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益的饮食建议:
如果您担心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肺部肿瘤,最好的做法是寻求专业医疗建议。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平台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来咨询医生,并获取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尽管没有单一的食物可以直接杀死肺部肿瘤,但均衡的饮食对癌症患者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此外,线上问诊平台为那些需要专业医疗建议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记住,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那是一个普通的九月,我像往常一样,享受着日常的平静。然而,在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我的食欲突然减退,这让我开始警觉起来。我决定去青医附院进行检查,没想到竟然被诊断出双肾结石和肾积水,肌酐值高达700。医生为我进行了双肾造瘘,我这才得以回到家中。
时间飞逝,转眼间到了10月7日,我再次入院进行全面检查。CT结果显示肺部有一个肿瘤阴影,这让我心头一紧。随后,我进行了支气管镜取样进行病理分析,并在13号出院等待结果。几天后,我得知了诊断结果——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
面对这个消息,我一度感到绝望。但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决定勇敢面对。10月20日,我进行了右肾经皮肾取石术,11月9日,左肾也完成了同样的手术。尽管肺部肿瘤没有进行治疗,但我仍然对生活抱有希望。11月8日,CT结果显示肿瘤略有增大,这让我再次陷入了焦虑。
这时,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通过互联网医院,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医生。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病情和之前的治疗过程。医生耐心地听我讲述,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告诉我,由于已有淋巴结转移,我的小细胞肺癌不能直接手术,需要先进行化疗和免疫治疗,四程后再评估手术的可能性。
听到这个消息,我虽然心中仍有担忧,但也有了新的希望。我知道,只要我积极配合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而那位胸外科医生,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等待着与医生的线上会诊。我的父亲今年73岁,今年3月份被诊断出患有肺鳞癌。在县级医院初步检查后,我们便开始了他漫长的求医之路。
我们先后去了丰城市人民医院和南昌的几家医院。有医生建议手术,但也有医生告诉我们,因为肿瘤位置不好,手术风险太大,不值得尝试。我们最终选择了江西省肿瘤医院进行化疗和免疫治疗。
治疗的初期,父亲的病情有所改善,肿瘤明显缩小。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父亲出现了免疫性肺炎,不得不暂停治疗。在南昌确诊为肺鳞癌3a后,我们决定继续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与医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医生耐心地解答我的疑问,并给予父亲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尽管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副作用,但医生总是鼓励我们,让我们保持信心。
然而,在最近的检查中,我们发现肿瘤又有所增长。我再次联系了医生,他告诉我,目前肿瘤太大,手术已经没有机会。他建议我们继续内科用药控制,并建议我们咨询肿瘤科医生。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专业和敬业。他们不仅给予了我父亲专业的治疗,更给予了我们家人无尽的关爱和支持。我相信,在他们的帮助下,父亲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我坐在电脑前,心潮澎湃,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那是我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医院,向一位来自胸外科的医生倾诉我的病情。
我的妈妈,在2022年的11月23日,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肺癌手术。那段时间,我和家人如履薄冰,时刻担心妈妈的安危。手术成功后,我们按照医嘱,于5月7日开始了化疗。虽然化疗的过程充满了痛苦,但我们都坚定地相信,这是战胜病魔的唯一途径。
化疗结束后,我们回到了东北老家。然而,在5月5日的复查中,妈妈体内的CEA癌胚抗原指标却从34.8上升到了54.4。这个数字,犹如晴天霹雳,让我和家人陷入了恐慌。我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幸运的是,我们通过互联网医院,找到了那位来自胸外科的医生。他耐心地听我讲述妈妈的病情,详细询问了化疗后的情况。在了解了一切后,他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说,CEA的高值确实存在复发风险,但妈妈是EGFR 18突变,这是一种罕见的突变,治疗上有一些针对性的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新的治疗。虽然过程依然艰难,但我们看到了希望。妈妈的状态也在逐渐好转。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也让我更加感激那位来自胸外科的医生,是他,给了我妈妈新的生命。
如今,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互联网医院,为自己的家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医疗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是一个普通的周三,我像往常一样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中。直到那天,我的生活被一个意外的事件彻底改变。
那天,我突然感到胸口疼痛,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我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普通的疼痛,于是决定去附近的医院检查。
在排队等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位温柔可亲的医生。他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最终,他告诉我,我可能患有肺磷癌转移,并且双颈淋巴也有问题。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害怕。然而,医生并没有让我感到无助。他耐心地为我解释了病情,并告诉我目前的治疗方案。
医生建议我进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并详细解释了化疗方案可以用白蛋白紫杉醇加铂类。他还提到,目前没有合适的靶向药,而且手术机会也不大。尽管如此,他依然鼓励我要保持乐观,并告诉我免疫治疗可以选择PD1抑制剂。
在询问生存周期时,医生告诉我,5年生存率大概只有15%。虽然这个数字并不乐观,但我感到医生并没有放弃我,他给了我希望。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医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他不仅给我提供了专业的治疗建议,还经常询问我的感受,并给予我鼓励和支持。他就像一位朋友,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化疗,虽然病情有所缓解,但我仍然需要定期复查。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安静的病房里。我坐在床边,手里拿着刚从手机上收到的医生回复。这是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又一次线上问诊。
“分期是怎么样的?”医生简洁地问道。我立刻回想起父亲的情况,他的病情一直在缓慢增长,但医生从未放弃过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有变化吗?”医生的下一句话让我有些紧张。我立刻回想起父亲的CT报告,积液量的增长似乎是个不祥的预兆。
“我父亲是三年前肺腺癌早期,做了手术,术后没有吃药,一直定期复查,后来复发,去郑州治疗,病情还算稳定,去年年底阳了之后,又出现了反复,积液增多,排出来后又进行了胸腔灌注和化疗,六月份大夫说每月做一次治疗,输液一天就行。”我详细地描述了父亲的情况。
“所以七月我们就在当地医院治疗了,6月15号左右,检查的彩超是16mm,今天检查的是29mm。”我补充道。
“积液里面有癌细胞吗?”医生的问题让我心头一紧。医生回答:“积液有增多,算是缓慢增长啊。”
“在当地医院治疗时候,做了一次ct,今天大夫又把ct单子调出来看了看,说ct显示的胸腔积液基本最深也是29。”我接着说。
“但是你彩超是同一个体位,还是有参考性的。”医生的话让我有些安心。
“医生说每个机器做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会有误差。”我有些疑惑,但还是接受了这个解释。
“我觉得误差也不可能13吧。”我不禁有些担忧。
“16那个是去专家诊室检查的,29那个是在普通诊室检查的。”我解释道。
“同一个检查才有参考性。”医生的话让我意识到可能需要再次确认。
“彩超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是吗?他这个癌胚抗原也每次增个1点。”我问道。
“我觉得胸水还是有少量增多。”医生回答。
“就是病情又进展了?”我担忧地问。
“缓慢增长。”医生平静地回答。
“还需要做ct再比对一下。”医生的建议让我有些犹豫。
“彩超是在同一个医院吗?”医生问。
“是的,不过是不在同一个诊室,16mm的是专家诊室,29那个是普通诊室。”我回答。
“做的人不一样。但是还是相对客观。”医生说。
“是的,父亲现在心情很不好,我还想着是再去专家诊室检查一下彩超,有这个必要吗?”我有些犹豫。
“家人都觉得我折腾。”我有些无奈。
“有很不舒服的感觉吗?”医生关心地问。
“可以考虑再去做治疗后再查。”医生的建议让我有些安心。
“也没有,就最近吃中药,觉得胃很不舒服,撑胀。”我回答。
“中药作用有限吧。”医生说。
“我们也吃其他的药,配合着中药,以及每个月治疗。”我回答。
“用的这个药。”我拿出药瓶。
“这都是辅助药。”医生说。
“那治疗的话还是化疗吗?”我问道。
“免疫,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医生回答。
“能推荐一下药吗?”我问道。
“用过免疫吗?”医生问。
“胸水里面以前有癌细胞吗?”医生又问。
“有的,做个系统的化疗。”我回答。
您好,我是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一名患者。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不久前,我的母亲被诊断为肺腺癌2B期,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我们选择了术后辅助化疗。在化疗过程中,母亲的身体状况让我十分担忧,于是我们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们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肿瘤内科医生。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们详细描述了母亲的病情,包括术后辅助化疗的情况以及最近的检查指标。
医生非常耐心地倾听,并对我们的问题逐一解答。针对母亲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医生给出了专业的分析,并对治疗方案提出了建议。医生提醒我们要注意母亲的白细胞偏高,并询问了是否使用了升白针。在得知母亲已经使用了长效升白针后,医生表示这是正常的,并建议我们注意保肝,定期复查。
在谈话的最后,医生还提醒我们,他们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需要进一步诊疗,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也让我对医生的诚信和专业素养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母亲化疗期间,我们多次通过线上问诊咨询医生,医生始终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让我们对母亲的治疗有了更多的信心。虽然我们身处安徽黄山,但通过互联网医院,我们得到了与大城市专家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与高效。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将受益于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