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推广应急救护知识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推广应急救护知识
发表人:健康驿站

12月5日,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了一场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广应急救护知识’为主题的论坛。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急救专家和志愿者,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应急救护水平,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论坛上,专家们指出,我国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现场救护工作滞后。因此,志愿者在应急救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之前,为伤病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应急救护的主力军,一直在积极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师资培训工作。近年来,红十字会不断创新急救培训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此外,日本和韩国等国的急救培训经验也为我国提供了借鉴。

文章还介绍了目前常见的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等,并强调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最后,文章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中来,共同守护生命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原性猝死疾病介绍:
心脏性猝死是指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心脏性猝死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常由过度劳累、情绪急剧变化、精神刺激等引发。在心脏性猝死前可有胸痛、呼吸急促、疲乏、心慌等症状,发作时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然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很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心脏复律可挽救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心原性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猝死,这个看似离我们很远的词汇,却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原因,猝死的案例越来越多。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猝死,保护自己的健康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解答。

    一、工作狂与猝死

    工作狂们,你们要小心了!长时间加班、熬夜、缺乏运动,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猝死。研究表明,工作压力过大、缺乏休息,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肥胖与猝死

    肥胖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猝死至关重要。

    三、情绪与猝死

    情绪波动过大,如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也会增加猝死的风险。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等疾病。

    四、定期体检,预防猝死

    定期体检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等潜在风险,并进行早期干预。

    五、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猝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猝死的关键。具体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总之,预防猝死,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态,定期体检,才能远离猝死,拥有健康的生活。

  •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它不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近年来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了解冠心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对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 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血脂异常,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

      3. 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冠心病风险。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较重,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5.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

      6. 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冠心病风险。

      那么,冠心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饮食禁忌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奶油、蛋黄等。

      2. 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如油炸、煎炒、烧烤等。

      3. 控制食盐摄入量:过多的钠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4. 限制饮酒: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脏负担。

      5. 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

      6. 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控制血糖。

      除了饮食控制外,冠心病患者还应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近年来,猝死事件频发,不仅让许多家庭陷入悲痛,更让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猝死离世的人数超过54万,其中不乏年轻人。那么,为什么猝死越来越年轻化?又有哪些信号预示着猝死的发生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猝死年轻化的原因

    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加之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酗酒等,导致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2. 过劳:长期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猝死。

    3. 运动不当:剧烈运动、运动方式不当等,可能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引发猝死。

    4. 药物滥用:药物滥用,如滥用兴奋剂、激素等,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猝死。

    二、猝死前的预警信号

    1. 胸闷、胸痛: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休息后缓解,可能是冠心病的表现,需警惕心梗风险。

    2. 晕厥:无明显原因出现的晕厥,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需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3. 心跳过缓:持续性的心跳过缓,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引发猝死。

    4. 疲惫、乏力:无明显原因的疲惫、乏力,可能是心肌疾病的表现,需警惕猝死风险。

    5. 头晕、肢体麻木:头晕、肢体麻木可能是大脑缺氧、供血不足的信号,需警惕猝死风险。

    三、预防猝死,从日常做起

    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3. 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药物。

    4.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5.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

  •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近年来,中青年成为心脏病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冠心病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其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等。预防冠心病需要科学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加强运动、保持心态平和,以及定期进行心脏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心血管专科方面的体检。

  •   随着夏季的到来,猝死事件频发,其中男性患者居多。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最新研究显示,45岁男性猝死终身风险为10.9%,是女性的3.3倍左右。这意味着,45岁以上男性每9人就有1人可能发生心脏性猝死,而女性仅为1/30。

      猝死是指非人为因素所致、在1小时内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主要是由快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引起,占非事故突发性死亡80%以上。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万人,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

      为什么男性更容易受到猝死威胁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指出,中青年男性作为社会中坚力量、家庭顶梁柱,压力大、应酬多、加班熬夜、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忽视自身慢性疾病,都增加了猝死风险。此外,女性在更年期前,体内荷尔蒙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患心脏病的风险比男性要低。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扩张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及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发生过心脏停跳被抢救过来的人,猝死风险也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猝死急救的关键在于“黄金4分钟”。心脏骤停后,应立即拨打120并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不能间断,要持续进行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预防猝死,首先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包括饮食清淡、戒烟限酒、适度锻炼、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定期体检等。此外,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更应做好预防工作,按时体检,防患于未然。

  •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指冠状动脉内壁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血液流通受阻,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心肌坏死的一种疾病。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冠心病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健康饮食:保持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油腻、辛辣、高糖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6.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7.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健康的一大挑战。一份由我国医师协会HMO、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联合慈铭集团、慈铭奥亚健康管理医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之中国私人医生健康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财富人群已成为慢性病的后备军。

    报告指出,环境污染、多重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其中,超过40%的40-59岁男性在深度体检中检出阳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比例高达83%。此外,心源性猝死、脑卒中和癌症风险筛查成为深度体检需求的首选,而身价越高的人群越注重癌症预防。

    慢性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报告显示,超过6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受损,68%的人冠脉CTA检查异常。40-59岁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高发人群,强迫症状居心理问题首位。此外,受检者中超过半数处于患病人群,约1/3的人十年内心脑血管病患病风险是最低人群的3倍多。

    面对慢性病的严峻形势,健康管理成为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报告指出,通过健康管理,可以让59%以上的人从亚健康回归到健康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慢性病的方法: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力。
    •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 关注心理健康,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 心源性卒中,一种被低估的脑血管疾病,正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它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一种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导致偏瘫、失语甚至死亡。本文将为您揭开心源性卒中的神秘面纱,帮助您了解这种疾病的成因、症状、预防和治疗。

    心源性卒中主要与以下心脏疾病相关:

    1. 心房颤动(房颤):房颤是心源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卒中的20-30%。房颤会导致心脏的血液流动不畅,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脑部血管。

    2. 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血流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心源性卒中的症状与普通卒中相似,包括:

    1. 突然出现的脸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

    2. 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3. 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或重影

    4. 突然出现的眩晕或步态不稳

    预防心源性卒中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并采取以下措施:

    1. 遵医嘱规律服用抗凝药物

    2. 戒烟限酒

    3. 健康饮食

    4. 适量运动

    5. 定期体检

    治疗心源性卒中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 抗凝治疗:通过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是治疗心源性卒中的关键。

    2. 血栓溶解治疗:对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的患者,可以采用血栓溶解治疗。

    3.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可以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

    4.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马拉松运动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然而,马拉松比赛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本文将针对马拉松运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如何预防这些问题进行科普。

    一、马拉松运动中的风险

    1. 心脏骤停:马拉松比赛中,由于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容易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更大。

    2. 肌肉拉伤:马拉松比赛中,长时间的运动容易导致肌肉疲劳,从而引发肌肉拉伤。常见的肌肉拉伤部位包括腿部、腰部等。

    3. 脱水:马拉松比赛中,由于运动量大、出汗多,容易出现脱水现象。脱水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出现中暑等严重后果。

    二、如何预防马拉松运动中的风险

    1. 做好体检: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之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评估运动风险。

    2. 逐步增加运动量: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之前,应逐步增加运动量,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导致身体不适。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4. 合理饮食:比赛前要注意补充能量,比赛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5. 注意保暖:马拉松比赛通常在户外进行,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三、马拉松运动中的急救知识

    1. 心脏骤停:发现有人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2. 肌肉拉伤:发现有人肌肉拉伤,应立即停止运动,进行冰敷、抬高患肢等处理。

    3. 脱水:发现有人脱水,应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熬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现象,长时间熬夜对身体的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研究表明,连续熬夜、过度疲劳会使人体体质下降,降低免疫力,从而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病毒侵犯心脏传导系统,可能导致心脏紊乱,严重时甚至引发猝死。

    那么,熬夜到什么程度会猝死呢?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耐受度不同,对熬夜的承受能力也有所差异。

    熬夜对心脏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熬夜会导致心脏肌肉疲劳,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增加猝死风险。

    2. 熬夜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脏搏动紊乱,甚至出现停跳现象。

    3. 熬夜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心脏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引发心脏疾病。

    为了保护心脏健康,预防猝死,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

    3.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5. 如有心脏不适,及时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