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七旬老人坠落险瘫痪 暨大附一院巧施手术抢救

七旬老人坠落险瘫痪 暨大附一院巧施手术抢救
发表人:苑晓阳

70岁的周老先生不慎从2米高处摔下,颈背部着地,当时出现颈部疼痛,右侧肢体麻痛、活动受限。第二天,他被诊断为“寰枢椎粉碎性骨折;颈椎2/3半脱位;不全瘫”,并转入暨大附一院骨科接受治疗。

由于寰枢椎解剖结构独特,损伤后可能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暨大附一院骨科林宏生教授团队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通过颅骨牵引制动,力求使颈椎骨折复位。

2015年2月9日,林宏生教授团队成功为患者施行了“经后路C1-C4切开复位,C1,C3,C4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肌力得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经后路切开复位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颈椎不稳定的有效方法。该手术在直视下复位并稳定颈椎,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起床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颈椎骨折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暨大附一院骨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服务。

除了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骨折疾病介绍:
骨折是由创伤或骨骼疾病所致,以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为改变的疾病,创伤性骨折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疲劳性骨折等所致。骨折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部分骨折患者还会有休克、发热等全身表现。骨折可进行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然后予以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然后在不影响固定及骨折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大部分骨折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部分可引发畸形愈合或伴有并发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足部骨折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但许多人对于足部骨折的治疗和恢复过程并不了解。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足部骨折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日常护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足部骨折的病因和症状

    足部骨折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跌倒、扭伤、碰撞等。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二、足部骨折的治疗方法

    足部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休息、抬高患肢、固定、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移位较大、复位困难或合并其他损伤的患者。

    三、足部骨折的日常护理

    足部骨折的恢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2. 抬高患肢:睡觉时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

    3. 固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固定,避免骨折移位。

    4. 药物治疗: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止痛药、消炎药等。

    5. 康复训练:在恢复期间,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

    四、足部骨折的预后

    足部骨折的预后与骨折的类型、部位、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保守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但需要耐心等待骨折愈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也较好,但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五、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足部骨折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扭伤等意外伤害。

    2.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增强骨骼强度。

    4. 穿着合适的鞋袜: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脚部受伤。

  • 骨折,作为常见的骨关节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其中,脚踝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许多患者在经历了脚踝骨折手术之后,都会关心一个问题:手术多久后可以恢复同房?

    一般来说,脚踝骨折手术后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同房。这是因为骨折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过早的同房可能会导致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因此,患者需要耐心等待,遵循医生的建议。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主要由暴力损伤或骨病引起。骨折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的部位包括脚踝、手腕、脊椎等。骨折后,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适当的检查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的保养。以下是一些脚踝骨折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休息:术后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2. 保暖: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功能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以促进骨折愈合。

    4. 饮食:注意饮食,多吃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

    5. 避免同房:在骨折愈合期间,尽量避免同房,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除了脚踝骨折,其他部位的骨折也需要注意同房的问题。例如,脊椎骨折患者需要等待至少六个月以上才能恢复同房。因此,患者在恢复期间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早同房。

  •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骨折后患者会有哪些感受呢?

    首先,骨折最主要的感受就是局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在骨折的瞬间就出现,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加剧。患者会感到局部肿胀、憋胀,甚至出现功能障碍。在行走或活动时,疼痛感会加重,尤其是在用手按压骨折周围时,疼痛会更加明显。

    其次,局部出血会导致淤血积聚,皮肤出现青紫瘀斑。患者会感到局部有憋胀的感觉,甚至可能出现皮肤破溃、感染等问题。

    此外,骨折还会导致骨骼变软,无法支撑身体和负重行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到行动不便,甚至无法独立完成一些基本动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骨折情况,患者可以通过X线检查看到骨折线的存在和骨折移位的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简单的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恢复骨折的正确位置,并采用支具、小夹板、石膏进行外固定。同时,口服接骨类药物可以帮助骨折愈合。

    对于严重的骨折,如果经常有错位,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当吃一些粗粮,以预防便秘,促进排便。

    2.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3. 定时进行运动,加快骨折恢复速度,但要注意运动量,避免运动量过大影响骨折。

    4. 术后少食过油、过甜、过咸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营养吸收。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骨质疏松症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超过3000万人,其中女性患者占比超过80%。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许多患者直到出现腰背疼痛、驼背、骨折等症状时,才意识到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此外,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以及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制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增加钙、维生素D的摄入,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如髋部骨折等。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骨质疏松症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

    骨质疏松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就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骨质疏松症,这一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也随之升高。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呢?以下列举了几个主要原因:

    1. 内分泌因素

    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迅速流失,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此病。

    3. 营养因素

    钙和蛋白质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摄入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 失用因素

    长期缺乏运动、活动量减少,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增加骨折风险。

    5.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除了以上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自身的骨代谢功能也会逐渐下降,这也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一个原因。

    为了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增加钙和蛋白质的摄入

    可以通过饮食或补充剂的方式,增加钙和蛋白质的摄入,以促进骨骼健康。

    2. 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强度,降低骨折风险。

    3. 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4.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症,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要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状况,首先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软弱,容易跌倒。推荐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在0.8克每公斤体重到1.0克每公斤体重。对于肾衰竭患者,需要选用优质蛋白饮食,并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此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需要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每天补充钙剂的含量应该在800毫克~1200毫克左右,维生素D的含量应该在400~600单位每天。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制动、休息,做好防护,防止病理性骨折。缓解期时,要注意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如平路慢走。同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迪巧、鲑鱼降钙素类药物。对于绝经期的女性,可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在饮食方面,骨质疏松症患者要注意多吃富含钙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瘦肉、牛奶、蛋类、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但并非不可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依靠骨密度检测,如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钙质、维生素D、蛋白质的食物。
    •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 注意保暖,预防骨折。
    • 遵医嘱,按时服药。

  • 生活中,手部骨折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手摔骨折了多久可以恢复正常呢?一般来说,经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大约三个月左右,患者的手部可以基本恢复正常。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被完全或者部分地中断。手部骨折后,患者常常会感到局部疼痛、淤血、肿胀,以及功能活动受限。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畸形或者异常活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X光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骨折部位和程度。

    治疗手部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通常采用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术,适用于骨折部位对位对线较好、移位不明显的情况。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骨折较为严重、移位明显、需要复位的情况。

    经过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骨折部位会在6到8周后愈合。此时,需要复查X光片,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是否拆除石膏或支具。一般来说,骨折后三个月可以开始进行正常负重活动,但在负重前需要再次复查X光片,确保骨折已经完全愈合。

    手部骨折后的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手部,注意休息。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也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

    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如果您不幸发生了手部骨折,请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保养。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密度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弱易折。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疼痛:患者常感到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尤其在负荷增加时疼痛会加剧,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都会感到困难。

    2. 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会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 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称为脆性骨折,常见部位包括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雌激素和性激素减少、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器官功能下降、骨代谢和钙代谢异常调节等。许多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直至骨折后通过X光或骨密度检查才被发现。

    为了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健康。

    2.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会损害骨骼健康。

    3. 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以增强骨骼强度。

    4.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监测骨骼健康状况。

    5. 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骨质疏松症,这个曾经被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的疾病,如今已经逐渐年轻化。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接近四成,且城市居民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发病人数将增至2亿人,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非常隐匿,很多人没有把它当回事。甚至不少人是等到骨折了,才发现自己早已得了骨质疏松症。据统计,我国有骨质疏松症患者约6900万,占人口总数的6%,且城市居民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的代谢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骼的密度和质量下降,导致骨骼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它往往是骨折、骨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原因,还可能会产生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致残等后果。其中,髋部骨折是最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的髋部骨折患者第一年死亡率高达20%,他们多死于肺炎、血栓等各种并发症。

    预防骨质疏松症,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健康人在20岁—30岁时,身体会达到骨量贮存的峰值,体内的骨钙存量最大。这就好比人的存钱罐,年轻时存得多了,维持老年花销的时间也越长。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包括: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质;坚持运动,增强骨骼强度;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一旦患上骨质疏松症,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如抗骨质疏松药物、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还应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运动和饮食处方,如喝牛奶、补充钙剂、多晒太阳,做合适的运动、避免跌倒等。

  •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及时的治疗和合理的饮食对骨折的愈合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针对骨折病人的饮食疗法及禁忌,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一、骨折病人推荐饮食疗法

    1. 赤小豆煎服,加赤砂糖温服,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2. 猪骨头、黄豆同煮,加盐姜调味,适用于骨折初期。

    3. 猪脊骨、红枣、莲子、降香、生甘草同煮,加姜盐调味,适用于骨折恢复期。

    4. 鲜湖蟹肉与粳米粥同食,加生姜、醋、酱油调味,适用于骨折恢复期。

    5. 乌雄鸡与“三七”同炖,加黄酒,熟后用酱油蘸服,适用于骨折恢复期。

    6. 生黄芪煮粥,加粳米,早晚服食,适用于骨折恢复期。

    7. 当归、黄芪、嫩母鸡同煮汤食用,适用于骨折恢复期。

    8. 紫丹参煮汁,与猪长骨、黄豆同煮,加桂皮、盐调味,适用于骨折恢复期。

    9. 生螃蟹捣烂,用黄酒冲服,余渣敷患处,适用于骨折接骨。

    二、骨折病人饮食禁忌

    1. 忌盲目补充钙质: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还可能引起血钙增高。

    2. 忌多吃肉骨头:肉骨头会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3. 忌偏食: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是营养。

    4. 忌不消化之物: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

    5. 忌少喝水:卧床骨折病人应适量饮水。

    6. 忌过食白糖:大量摄取白糖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

    7. 忌长期服三七片:骨折整复一周以后,继续服用三七片,对骨折愈合不利。

    8. 骨折禁饮果子露。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