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许多人对这一术语并不陌生。然而,很多人对肝硬化腹水晚期的表现了解有限,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那么,肝硬化腹水晚期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1. 肝区疼痛: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常出现肝区疼痛,痛处相当于肿瘤的位置,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痛是由于肿瘤快速生长,肝包膜被牵拉所引起。若病变侵犯膈,痛可牵涉右肩。癌结节破裂时,可突然引起剧痛,并有腹膜炎症状和体征。如出血量大,则引起晕厥和休克。
2. 肝肿大:约90%以上的患者肝脏肿大,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现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肝癌突出于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上腹可呈现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肿位于膈面,则主要表现为膈抬高而肝下缘可不肿大。由于肝癌的动脉血管丰富而纡曲,或因巨大的癌肿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动脉内径骤然变窄,有时可在贴近肿瘤的腹壁上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3. 黄疸:一般在晚期出现,可因肝免疫因子损害而引起,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4. 肝硬化征象:肝硬化腹水晚期表现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可有脾肿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腹水很快增多,一般为漏出液。血性腹水多因癌肿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而引起,偶因腹膜转移癌所致。
5. 转移灶症状:如发生肺、骨、胸腔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胸腔转移以右侧多见,可有胸腔积液征。骨胳或脊柱转移,可有局部压痛或神经受压症状,颅内转移癌可有神经定位体征。
6. 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有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都是肝硬化腹水的晚期症状,少数肝病患者,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低血糖症、红免疫因子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等。
以上就是对肝硬化腹水晚期表现的一些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胎儿房室传导阻滞,这个看似遥远的名词,却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这种传导系统异常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头晕、乏力或气短等症状。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因
胎儿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感染、药物、胎儿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孕妇在孕期中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胎儿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从而引发房室传导阻滞。
二、症状
胎儿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表现不明显,部分孕妇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但以下症状可能提示孕妇胎儿存在房室传导阻滞:
三、诊断
胎儿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胎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孕妇在孕期定期进行产检,可早期发现胎儿房室传导阻滞,及时进行治疗。
四、治疗
胎儿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孕妇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一些促进心脏传导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胎儿,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等。
五、预防
为了预防胎儿房室传导阻滞,孕妇应注意以下事项:
总之,胎儿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胎儿心脏疾病,孕妇应引起重视。通过了解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胎儿房室传导阻滞,保障母婴健康。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人们为了保暖往往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然而,过度紧身着装却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从血液循环、颈椎健康、足部健康等方面,探讨冬季穿衣应注意的细节,帮助大家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
首先,冬季着装应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由于腰部周围有许多大血管,下半身保暖可以有效防止上半身受寒。因此,建议穿着宽松的下装,如棉裤、羽绒裤等,以保证血液循环畅通。
其次,避免穿着紧身衣和紧身裤。紧身衣物会限制血液循环,导致身体局部缺血,进而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尤其是紧身裤,可能会对生殖器官造成压迫,影响生育功能。
此外,衣领过紧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高领衣物可能会压迫颈部血管,减少脑部和眼部血流量,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等问题。建议选择宽松的高领衣物,或在颈部留出一定的空间,避免压迫颈部血管。
对于靴子,过紧的靴腰同样会对足部健康造成危害。长时间的压迫会导致足部、踝部和小腿处的血液循环不良,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建议选择合适的靴子,避免靴腰过紧。同时,注意保持靴内干燥,预防足部真菌感染。
冬季寒冷,除了注意穿衣细节外,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都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总之,冬季穿衣应注意避免‘两头紧’,关注血液循环、颈椎健康、足部健康等方面,才能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
肥厚型心肌病,一种心脏疾病,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种疾病会导致心脏肌肉异常增厚,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据统计,肥厚型心肌病的猝死率较高,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患者常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和疲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胸闷、气短、胸痛、晕厥等。此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还可能伴有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这进一步增加了猝死的风险。
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医生会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研究发现,约半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家族史,年死亡率为2%-4%。高危患者包括有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病史、猝死或不明原因晕厥家族史、运动时血压低于运动前、心肌灌注异常等。对于高危患者,除了避免参加激烈运动外,还应进行预防性治疗。
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方面,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是常用的药物。手术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室间隔减容术和心脏移植等。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2. 避免参加暴力运动,以降低猝死风险;3. 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担;4. 预防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5. 戒烟戒酒;6.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重视。如有家族病史或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夏季高温,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发生中暑和晕厥。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晕厥的急救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小儿晕厥的常见原因
1. 高温环境下活动过多:夏季气温较高,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如果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容易导致中暑和晕厥。
2. 饮食不当:过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或者饮食过少,导致身体能量不足,也会引起晕厥。
3. 睡眠不足:儿童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晕厥。
二、小儿晕厥的急救方法
1. 立即将孩子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孩子降温。
2. 如有意识丧失,可轻轻拍打孩子脸颊或轻唤孩子名字,刺激孩子恢复意识。
3. 意识恢复后,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淡盐水或葡萄糖水,补充能量。
4. 如孩子晕厥持续不恢复,或者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三、预防措施
1. 适当控制儿童活动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
2.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 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
4. 外出时给孩子佩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
5. 孩子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时,要及时休息,避免晕厥发生。
糖,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但过量摄入糖分也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吃糖,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糖的作用。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参与维持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适量的糖分摄入可以帮助他们保持活力,促进大脑发育。
然而,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孩子肥胖、龋齿、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食物时,要注重糖分的摄入量,避免让孩子摄入过多含糖饮料、糖果等高糖食品。
为了帮助孩子健康吃糖,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此外,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因限制孩子吃糖而引发情绪问题。在引导孩子健康吃糖的过程中,家长要耐心引导,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之,糖分摄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要科学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在甜蜜中茁壮成长。
颈椎病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许多人为了缓解颈椎不适,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就包括用头写“米”字的“米字操”。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个误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柏立群主任指出,颈椎病患者进行“米字操”会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导致晕厥和颈椎损伤。而对于颈椎健康的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动作也会引起头晕脑胀,同样不宜尝试。
颈椎由7节骨头组成,形成了一个生理前弧,这是为了在行走时保持头部平稳,减轻震荡。因此,人为地将颈椎晃动到非自然角度是非常不利的,会给颈椎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损伤。
要想活动颈椎,其实有两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抬肩缩脖,这个动作可以刺激颈椎和肌肉,尤其适合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第二个方法是屈肘摇肩,用肩膀画大圆,头部放松,随着摇肩的动作来回自然摆动,这种摆动在正常范围内,对颈椎非常有益。这两个动作可以经常做,但要注意动作要柔缓。
第二个方法是上半身的燕飞,也就是平趴着,双手自然放在体侧,慢慢抬起上半身,保持一定时间后再慢慢放下。这种锻炼对颈椎非常有益,也是康复常用的动作。一般人推荐每次做15个~20个,每次抬起尽量坚持20秒~30秒,每天早晚各一次。要注意的是,抬起的高度和保持的时间不要勉强,做到自己舒适的程度即可,以免造成损伤。另外,还有一种上身和双腿同时抬起的燕飞动作,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腰背肌,做法与上半身燕飞类似,也非常适合日常锻炼。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了一个线上问诊,向医生咨询关于晕厥倒地的问题。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我的病情,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让我感到非常放心。医生还提醒我要监测血压,特别是卧立位血压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身体状况。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进行了一些检查,并把结果告诉了医生。医生建议我要明确肺动脉瘘的原因,并与心内科专家进行沟通,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评估,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得到了科学的治疗建议。感谢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让我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的信心。
想要减肥的朋友们,是否为了瘦身而努力地运动着?然而,你是否曾想过,运动的时间选择是否正确呢?
虽然减肥没有固定的最佳时间,但不同时间段运动对减脂效果的影响确实存在差异。为了防止运动伤害,建议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运动。下午运动时,由于体温较高,肌肉和关节更加灵活,人体各项体力指标达到峰值,如心跳、血压调节等,人体氧摄入峰值也在傍晚,此时体内激素、酶等调节处于最佳状态,人的各种感觉如视、触、嗅觉最盛时期,因此锻炼更利健康。冬天可以将运动时间安排在下午三点到六点,夏天可以安排在下午四点到晚上七八点。
当然,早上运动也不会造成伤害,只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如果你只能在早上、上午运动,则无需担心对减肥效果的影响,因为不同时间运动消耗的热量差别并不大。早上可以选择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强度不用太大,不容易受伤,而且也不影响一整天的工作生活状态。
很多人因为工作原因,白天上班没时间,只能晚上运动。对于很多人来说,晚上运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运动后一两个小时仍处于兴奋状态,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因此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可以尽量把运动时间提前。
最好的运动减肥时间是能让你持续坚持下去的时间。
一日贵在早晨
早晨锻炼身体所需要的热量同样是靠体内蓄积的脂肪氧化来提供的。身体肥胖的人正是由于体重超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造成的,因此减肥锻炼一定要抓住早晨这个“黄金时间”。
每天早起5分钟,坚持练习眼镜蛇式的瑜伽动作,短短5分钟就可以拥有迷人小蛮腰。身体紧靠床垫向后仰,感觉像是在伸懒腰,注意腹部一定要收紧,双手每次曲动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呼吸,发力的时候吐气,还原的时候吸气。
如果一周能做5次清晨健走,每次完成4500公尺的距离。除了运动时可以消耗250-400卡,再加上运动后的“附加价值”180-400卡,一个月可以减少1.8公斤的脂肪,一年就可以减少21公斤。这21公斤中,减掉的不是水分或肌肉,而是你最需要减少的脂肪!
饭前饭后是良机
饭前30~45分钟运动能减肥,原因在于: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体育运动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食物中枢则相对处于抑制状态,消化腺的分泌量受到抑制。
建议你,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先做点适度运动再吃饭,如此可以调整食欲。如果你是公车族,也可以早一站或两站下车,然后以快走的方式走回家,如此一样可以达到适度运动的目的。“快走”是最好的饭前运动。为避免饭前运动时血糖会太低引起晕厥,每天下午三点半左右一定要吃一些点心(热量约控制在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大卡之间)。
饭后30~45分钟运动能减肥是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的缘故。饭后运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大量分泌。由于肌肉做功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以缓济急,将血液重新分配,肌肉的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使运动器官的血流量增加;相反,胃肠等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则减少。
常常刚吃完午餐,马上又要借着工作了,在午休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爬楼梯,慢走等方式来做为瘦身运动,其实一天当中,下午的身体代谢情况是最好的,但由于时间不够,天气等种种因素,因此就以最方便可行的方式来促进瘦身运动。
最优运动时间段
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可在正餐后三小时进行;中度运动应该安排在饭后两小时进行;轻度运动则在饭后一小时进行最合理。据此可以推出几个最优运动时间段:上午时段:早餐后3小时至午餐前;下午时段:午餐后3小时至晚餐前;晚间时段:晚餐后3小时至睡前。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帮助小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广州市宝华培正小学创新性地将瑜伽课程引入校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减压方式。
瑜伽作为一种身心结合的运动方式,具有调节呼吸、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等作用。宝华培正小学的老师们在外自费学习瑜伽课程,再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目前,已有50多位学生参与到瑜伽课程中。
除了瑜伽课程,宝华培正小学还创新性地将课间操改为“破解连环手”、“踩高跷”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大课间金点子评比,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发挥创新精神。
据学校统计,自从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请假人数减少,晕倒现象几乎绝迹。同时,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宝华培正小学的创新举措为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学校会借鉴这一经验,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心脏性猝死(SC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提高SCD的防治水平,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家研究中心于4月15日同时启动了针对1.5级预防对SCD防治临床意义的研究——IMPROVE SCA全球临床试验。该研究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领衔,旨在通过在符合1.5级预防标准的患者中选择有针对性者进行ICD植入预防,并跟踪对比研究4年,以积累更多经验,为SCD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5级预防是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增加四大高危因素之一,如EF(射血分数)<30%、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晕厥及晕厥前兆等。此次研究将有助于科学识别SCD高危人群,加强防治工作,并推动我国一级预防的开展。
我国SCD的发生率较高,位居全球各国之首。由于ICD应用医保政策以及循证医学数据的缺失等原因,我国SCD的一级预防工作尚未完全开展。此次研究有望为我国SCD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美敦力公司将为IMPROVE SCA全球临床试验提供全力支持。专家们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SCD的防治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专家简介:
张澍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心脏中心主任助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心律失常:
中心主任,自2000年就任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任,致力于将该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建成亚洲第一,国际大型的心律失常诊疗中心。牵头完成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前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关于我国心律失常数据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