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关于营养的说法,但有些说法却与事实相悖。今天,就让我们来揭秘一些让你大吃一惊的营养常识。
首先,说到补钾,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香蕉。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研究发现,土豆和芋头的钾含量远高于香蕉。每100克香蕉含钾256毫克,而土豆和芋头分别含钾342毫克和378毫克。此外,土豆和芋头的热量也低于香蕉。
其次,说到护心食物,红葡萄酒常常被提及。然而,丁香和薄荷的护心效果却更为显著。研究发现,每100毫升红葡萄酒中含有多酚101毫克,而丁香含15188毫克,薄荷含11960毫克。此外,八角和可可粉也富含多酚类抗氧化物质。
再者,说到补钙,牛奶是很多人首选的食物。然而,研究发现,泥鳅的钙含量却高于牛奶。每100克泥鳅含钙299毫克,而每袋牛奶(250克)含钙260毫克。
此外,绿叶蔬菜的护眼效果也优于胡萝卜。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有助于预防夜盲症。而绿叶蔬菜不仅富含β胡萝卜素,还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帮助挡掉伤害眼睛的蓝光,保持视觉灵敏与清晰。
最后,甜椒的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2倍多。每100克橙子含维生素C33毫克,而甜椒含72毫克。
这些营养常识让我们对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营养均衡。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睡眠和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石。其中,睡眠作为人体恢复和调节的重要环节,对于养生保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午睡作为日常睡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缓解上午工作带来的疲劳,还能为下午的工作生活提供充沛的精力。
午睡,简单来说,就是给身体充一次电。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午11点到1点,人体阳气最旺盛,此时进行短暂的睡眠,有助于调节阴阳平衡,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而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午睡的诸多益处。
首先,午睡有助于降低血压。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的研究发现,对于因工作压力大导致血压升高的群体,适当的午睡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其次,午睡对于心脏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希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的午睡,可以有效降低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此外,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低。
此外,午睡还有助于增强记忆力。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午睡可以显著提高人的精力和警觉性;德国杜塞道夫大学的研究则显示,午睡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增强记忆力。
此外,午睡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专家发现,中午1点是人体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在这个时间点进行短暂的睡眠,可以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最后,午睡还有助于振奋情绪,赶走抑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现,午后打盹可以改善心情,降低紧张度,缓解压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每天午睡可以有效赶走抑郁情绪。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情况,其特点是血压低于正常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可诊断为低血压。低血压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其中生理性低血压常见于年轻人、运动员等,病理性低血压则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
田七,又称三七花,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然而,田七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血压,因此低血压患者应慎用田七。
对于低血压患者,以下是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建议:
1. 增加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猪肝、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纠正贫血,提高心排血量,改善大脑供血,从而提高血压。
2. 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如食盐、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有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3. 注意饮食不宜过饱,避免导致回流心脏的血液减少。
4. 早晨可饮用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增加饮水量,有助于提高血压。
5. 适量饮茶或饮酒,有助于兴奋交感神经,加快血流,促进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此外,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蹲坐等,以减轻症状。
冬季手脚冰凉是许多人常见的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身体因素、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等。
首先,身体因素可能导致冬季手脚冰凉。例如,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容易出现阳气不足,导致四肢末端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
其次,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冬季手脚冰凉。例如,低血压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液无法顺利到达四肢末端,导致手脚冰凉。此外,雷诺综合征患者由于血管收缩,也会出现手脚冰冷和颜色变化。
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导致冬季手脚冰凉。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新陈代谢减慢,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
针对冬季手脚冰凉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1. 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2. 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等。
5. 针对性治疗,如使用扩血管药物等。
如果手脚冰凉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高血压和低血压这两个词汇,但很多人对它们之间的压差却并不了解。那么,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压差多少才算正常呢?
一般来说,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压差在30~40毫米汞柱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这个压差范围是血管自身调节、心脏功能调节以及神经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保持了血压的动态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其血压压差也可能存在差异。年轻人可能会出现单纯舒张压高的现象,导致压差减小。而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会导致收缩压升高,从而使压差增大。
脉压差是衡量血压压差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人的脉压差在30~40毫米汞柱之间。如果脉压差过大,可能提示存在一些疾病,如大量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二尖瓣狭窄、严重心力衰竭等。如果脉压差过小,可能提示存在严重贫血、甲亢、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硬化等疾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熬夜、肥胖、压力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压波动。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舒张压显著升高,从而使高低压压差减小。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差,容易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导致高低压压差明显增大。
针对脉压差异常,应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和脉压差异常程度,选择合适的降压药进行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控制体重,避免体重超标。
2. 饮食清淡,以低盐、低脂、低钠为主,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
3. 适当运动,提高抵抗力,增强体质。
4.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5.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压力。
近年来,燕麦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受到人们的追捧。那么,燕麦究竟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燕麦的益处,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日常饮食中。
首先,燕麦被誉为‘护心食品’。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研究表明,每天早晨食用50克燕麦,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总有效率高达87%,并使心脏病死亡率降低60%,同时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燕麦的益处不仅于此。燕麦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膳食纤维、植物化学因子和抗氧化物等多种营养成分。以下是燕麦的几个主要营养优势:
1. 高蛋白质
每100克燕麦中含有14克蛋白质,比大米、白面、玉米高出1.6~22倍,几乎可以与牛肉相媲美。其中赖氨酸的含量是大米、白面的2倍,还含有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2. 不饱和脂肪酸
每100克燕麦中含有7克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可达籽粒总重的3%。
3. 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每100克燕麦中含有维生素B1 0.6毫克、尼克酸1毫克、钙69毫克、磷392毫克、铁3.8毫克,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大米和白面。燕麦所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是小麦的10~15倍。
4. 植物化学因子、抗氧化物
植物化学因子、抗氧化物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减少高脂食物产生的副作用,通过清理胆固醇来防止血管堵塞。燕麦的植物化学因子和抗氧化物功能与维生素E相似,并能与维生素E发生协同作用,有效保护心脏。
5. 稳定血糖
尽管每100克燕麦可提供的热量与等量的猪肉、羊肉相同,但是喝燕麦粥后,其中的淀粉不会立即分解为葡萄糖,因而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
除了以上营养优势,燕麦还具有以下益处:
1. 帮助减肥
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消化速度,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2. 降低血脂
燕麦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3. 抗癌作用
燕麦中的植物化学因子和抗氧化物具有抗癌作用,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如何将燕麦融入日常饮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燕麦粥:将燕麦与牛奶、豆浆、酸奶等搭配,煮成燕麦粥,既美味又营养。
2. 燕麦片:将燕麦片与水果、坚果等搭配,制作成燕麦片沙拉,美味又健康。
3. 燕麦面包:将燕麦粉加入面粉中,制作成燕麦面包,口感松软,营养丰富。
4. 燕麦饼干:将燕麦粉加入饼干面团中,制作成燕麦饼干,口感酥脆,营养丰富。
总之,燕麦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将其融入日常饮食,可以为我们带来诸多益处。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家中,打开电脑,准备与远程的医生进行一次线上问诊。我的奶奶,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近期一直困扰于头晕头痛,以及低血压的问题。她总是显得疲惫不堪,我看着心里很难受。
连接上医生后,她温柔地询问了我的奶奶的血压情况,询问了她的病史,以及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我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清晰地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医生不仅耐心地倾听,还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当我提出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或用药建议时,医生首先询问了奶奶是否有药物或食物过敏,以及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得知一切正常后,医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她告诉我,低血压可以使用生脉饮,并建议加强营养,如果肾功能还好的话,可以适量增加蛋白粉。
医生还提醒我,如果奶奶的饮食已经有所改善,那么可以考虑静脉点滴生脉针和氨基酸。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细致和周到,她不仅考虑了奶奶的病情,还关注到了她的整体健康。
最后,医生提醒我,她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需要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对医生的认真和专业充满了信任。虽然这是一次线上问诊,但我却感受到了医生的热情和关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各项指标都会发生变化,其中血压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44岁的中年人来说,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至关重要。那么,44岁的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44岁血压正常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对于44岁的中年人来说,血压在这个范围内都属于正常。
二、血压异常的原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中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因素等。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低血压: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常见的原因有遗传、药物、疾病等。低血压会导致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三、血压异常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2. 治疗:高血压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低血压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四、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监测血压,可以及早发现血压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五、血压与年龄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血压普遍高于年轻人。因此,老年人更需要关注自己的血压水平。
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本身就偏低,剧烈运动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等症状。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低血压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升压药物。常用的升压药物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β受体激动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增加心率、心脏输出力和血压。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低血压症状。建议患者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蛋、牛奶、大豆等,同时增加糖类、脂类的摄入,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多饮水,并适当饮酒。
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保持身体健康。
寒冷的冬季,人体阳气潜藏,容易导致气虚,特别是老年人、女性及体质虚弱者。此时,适当的冬令进补有助于缓解气虚症状。
气虚者常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倦怠、气短懒言、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长期气虚还可能导致低血压、胃下垂、便秘、脱肛等疾病。
中医认为,气虚可分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肺气虚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脾气虚易导致肥胖、浮肿;肾气虚则可能出现月经不调、面色暗淡等问题。
虽然气虚需要补气,但不可盲目进补。首先,无病进补或以药代食不可取;其次,气壅、气滞或体健者盲目进补容易导致脾胃积滞。因此,选择合适的补品至关重要。
气虚者宜食用性平、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山药、大枣、香菇、鸡肉、猪肚、牛肉、羊肉、小米等。其中,山药、大枣具有补气功效。此外,党参、黄芪、西洋参、芡实等中药也可用于补气。
例如,党参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者;黄芪适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者;西洋参适用于气阴两虚者;芡实适用于气虚精亏者。
总之,冬季气虚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和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缓解气虚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多个器官受损,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高血压的范围,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高血压的范围是多少呢?一般来说,正常血压的范围是90-140mmHg。如果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就被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波动,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血压测量仪器,如电子血压计、腕式血压计等,方便患者在家中随时测量血压。学会使用这些仪器,了解高血压的范围,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
除了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调整饮食:减少食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总热量摄入。
2.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
4.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等。
总之,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波动,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