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狼吞虎咽易得糖尿病

狼吞虎咽易得糖尿病
发表人:刘斯哲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饮食习惯也是影响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期,一项来自立陶宛卫生科学大学的研究发现,吃饭速度过快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对234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468名健康人进行了比较,发现那些吃饭速度较快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其他人的2.5倍。这一结果在控制了肥胖、吸烟、饮食结构和家族史等因素后仍然成立。

吃饭过快会导致大脑神经来不及接收到饱腹感信号,从而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增加肥胖风险,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此外,吃饭过快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增加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糖尿病风险。

为了预防糖尿病,除了注意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吃饭速度。建议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让大脑神经有足够的时间接收饱腹感信号,避免过量摄入热量。

除了吃饭速度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糖尿病发病风险,如缺乏运动、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因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全面预防糖尿病。

1.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优质碳水化合物,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4. 减压放松:通过运动、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糖尿病风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不容忽视。研究表明,肥胖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显著缩短预期寿命。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中心副主任骆衍新介绍,肥胖症使肥胖患者的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尤其是35岁以下的严重肥胖症患者,女性预期寿命减少5年,男性减少20年。

    针对肥胖症患者,骆衍新副主任提醒,一旦BMI超过27.5 kg/m2,就要及时进行干预;超过37.5 kg/m2,则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减肥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但对于重度肥胖者,手术减肥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常见的减肥手术包括胃旁路术和胃袖状切除术。胃旁路术通过改变胃肠道结构,减少食物摄入和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而胃袖状切除术则是通过切除大部分胃,减小胃容量,控制食物摄入量。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除了手术治疗,肥胖症患者还应注重日常饮食和运动。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健康状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中心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为肥胖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中心开展多种减肥手术,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实现健康减肥。

    总之,肥胖症危害巨大,肥胖症患者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控制体重,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米饭作为中国人的主食,其烹饪技巧同样值得探讨。如何才能蒸出一锅松软可口、清香四溢的米饭呢?以下是一些小窍门,助您成为米饭烹饪达人。

    一、米水比例要恰当

    蒸米饭时,米水比例是关键。一般来说,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即水高出米2~4厘米。这样的比例可以让米饭口感软糯而不粘牙。若想口感更加丰富,可以尝试加入一些紫米、高粱或小米等粗粮,但此时需要适当增加水量。

    二、加入植物油和米醋

    在蒸米饭前,加入少许植物油可以让米饭油润透亮,颗粒分明。此外,滴入2毫升米醋,可以保护米中的B族维生素,让米饭更加松软清香,同时还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避免血糖过快上升。

    三、选择合适的电饭煲档位

    不同档位的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口感略有差异。一般来说,“米饭”档适合大多数人;“快煮”档适合上班族,可以节省时间;“偏软”档适合老年人,口感软糯;“偏硬”档适合年轻人,口感饱满。

    四、蒸好后再焖5分钟

    当电饭煲跳闸后,不要立即盛饭,让米饭在保温状态下焖5分钟,这样可以让米饭更加松软,且不易粘锅。

    除了以上技巧,还有一些日常保养的小建议:

    1. 选用优质大米,新鲜度越高,口感越好。

    2. 蒸米饭时,不要频繁打开锅盖,以免水汽流失,影响口感。

    3. 定期清洁电饭煲,保持卫生。

    4. 避免长时间存放剩饭,以免变质。

    5. 适量摄入米饭,保持营养均衡。

  •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瘙痒问题一直是困扰许多患者的难题。皮肤瘙痒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等问题。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有效缓解皮肤瘙痒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

    首先,积极控制血糖是缓解皮肤瘙痒的关键。糖尿病皮肤瘙痒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所致,血糖控制不稳定会加重瘙痒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坚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监测血糖,并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等。

    其次,改善神经功能也是缓解皮肤瘙痒的重要途径。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药物,帮助修复受损的神经,从而减轻瘙痒症状。

    此外,避免刺激也是缓解皮肤瘙痒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同时,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等,都有助于减轻瘙痒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以减轻皮肤瘙痒: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汗液刺激皮肤。
    •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刺激皮肤。
    • 使用温和的洗护用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
    • 适当使用止痒药膏,如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等。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瘙痒问题需要综合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控制血糖、改善神经功能、避免刺激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考虑生育二胎。然而,在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同时,许多妈妈们也面临着身材变形、肥胖等问题。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会对备孕二胎带来诸多困扰。

    肥胖对备孕二胎的影响

    1. **妊娠并发症风险增加**:肥胖的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子痫前期等并发症,这些疾病不仅对孕妇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2. **难产风险增加**:肥胖孕妇的胎儿更容易过大,导致难产风险增加。此外,肥胖孕妇的盆骨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进一步增加分娩难度。

    3. **胎儿健康问题**:肥胖孕妇所生婴儿患先天性畸形、低血糖、肥胖等问题的风险更高。此外,肥胖孕妇所生婴儿的免疫力也可能较低,更容易患病。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可以参考以下指标:

    1. **BMI指数**: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一般来说,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

    2. **体脂率**:体脂率反映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来说,成年女性的正常体脂率为20%~30%,超过30%则可能属于肥胖。

    产后减肥方法

    产后减肥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循序渐进**:产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不建议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或节食。

    2. **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油腻、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3.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等,逐渐增加运动量。

    4. **保持良好心态**:产后减肥需要耐心和毅力,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为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身健康。通过科学合理的减肥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 骨骼,作为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承担着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等功能。然而,糖尿病这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却会对骨骼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引发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肥胖曾被认为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在1990年以前,研究表明,体重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肥胖者由于体积较大,面积骨密度较高。然而,2000年以后的研究发现,肥胖者的骨折风险却有所增加。这是由于脂肪细胞因子激活PPAPY,导致骨髓脂肪沉积和抑制成骨细胞功能,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高尿糖导致钙、磷大量流失,引起钙负平衡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刺激破骨细胞溶骨作用增强。
    • 胰岛素缺乏导致成骨细胞功能减弱。
    • 肾功能损害导致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 性激素缺乏促进和加重骨质疏松。
    • 微血管病变和神经损害影响骨的营养供给,造成骨营养障碍和骨质病变。

    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以下几种情况:

    • 脂肪沉积和慢性炎症导致骨吸收增强,骨质疏松和骨结构破坏。
    • 成骨细胞减少导致骨形成减少,骨质疏松和骨结构破坏。
    • MGF下降导致虚弱综合症和跌倒风险增加。
    • 氧化应用和骨细胞衰减导致骨微结构异常,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

    面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其防治。廖二元主任指出,肥胖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测量值可能高估,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因此,应采用体积骨密度测量,以消除假性升高,避免诊断错误。

  •  女性朋友们,你是否曾经疑惑:女性喝啤酒会胖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饮酒对于女性的健康并没有什么好处。过度饮酒可能会导致酒精肝、肝硬化等严重疾病。那么,女性喝啤酒会胖吗?答案是肯定的。

    啤酒中含有较高的热量,一瓶啤酒的热量高达500大卡。这意味着,如果你每天喝一瓶啤酒,那么你将比平时多摄入500大卡的热量。长期下去,这些额外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

    此外,酒精还会影响女性的代谢。在酒精的刺激下,女性可能会出现饮食增加的情况。同时,喝酒过多会影响饮食的营养摄取,导致营养不良。长期饮酒的女性还可能患上肝病,尤其是酒精肝。

    有些长期饮酒的女性会发现自己转天会出现水肿的情况。这是因为酒精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水分滞留。此时,你应该注意暂时停止饮酒,并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如果发生酒精中毒,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及时就医。

    那么,女性应该如何避免因饮酒而导致的肥胖呢?首先,要限制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其次,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最后,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新陈代谢。

    总之,女性喝啤酒会胖吗?答案是肯定的。为了自己的健康,女性朋友们应该尽量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

  • 在炎炎夏日,芒果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然而,关于芒果的争议也一直不断,有人认为芒果是减肥佳果,也有人认为芒果会导致增肥。那么,芒果到底对减肥有利还是有害呢?

    一、芒果的营养价值

    芒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钙、磷、铁等。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尤为突出,分别比杏子和桔子高出1倍以上。此外,芒果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钙、磷、钾等。

    二、芒果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芒果性平味甘,具有解渴生津、益胃止呕、止晕、降低胆固醇、润泽皮肤等功效。具体来说,芒果可以:

    • 缓解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晕眩、恶心呕吐等症状。
    • 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 润泽皮肤,美容养颜。
    • 祛疾止咳,辅助治疗咳嗽、痰多、气喘等症。
    • 增加胃肠蠕动,预防结肠癌。
    • 益眼,保护视力。

    三、芒果的食用宜忌

    虽然芒果具有多种功效,但在食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饱饭后不宜食用芒果。
    • 芒果不可与大蒜等辛辣物质共食。
    • 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芒果。
    • 患有皮肤病或肿瘤者应避免进食芒果。
    • 过敏体质者慎吃芒果。
    • 吃完芒果后要及时清洗掉残留在口唇周围皮肤上的芒果汁肉。

    四、芒果与减肥

    中医学认为,芒果具有化痰、健脾胃、利水道的功效,而中医理论认为肥胖的病因是湿、痰、水滞所致,因此芒果是减肥轻身之果品。

    五、芒果的食用方法

    以下介绍两种芒果的食用方法:

    • 芒果饮料:取鲜芒果50克,冰糖20克。将鲜芒果削去果蒂,连皮切片,加冰糖,以水煎煮20分钟,滤汁代茶饮。
    • 芒果原汁:取芒果500克,蜂蜜适量。将芒果洗净取肉,入搅汁机内搅汁,盛入瓶内,加蜂蜜或白糖,开水冲饮。

    六、总结

    芒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丰富的水果。适量食用芒果可以带来诸多益处,但过量食用或食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食用芒果时要注意适量、注意禁忌,才能真正发挥芒果的保健作用。

  • 孕期体重增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若体重增加过多,导致孕期肥胖,则会给母亲和胎儿带来诸多危害。

    肥胖对母亲的影响:

    1. 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肥胖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影响母婴健康。

    2. 分娩困难:肥胖孕妇的产道阻力增大,分娩时容易出现宫缩乏力、难产或大出血等风险。

    3. 手术风险:肥胖孕妇的腹壁脂肪充盈,手术视野受限,手术风险增加。

    肥胖对胎儿的影响:

    1. 增加出生缺陷风险:肥胖孕妇的胎儿更容易出现出生缺陷,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2. 增加婴儿肥胖风险:肥胖孕妇的婴儿出生后更容易出现肥胖,增加成年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

    3. 影响婴儿智力:肥胖孕妇的胎儿更容易出现脑部发育不良,影响婴儿智力。

    如何控制孕期体重:

    1. 合理膳食:孕妇应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2. 适量运动:孕妇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

    3. 定期产检: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监测体重增长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4. 遵医嘱:孕妇应遵医嘱,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首先,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父母双方若患有糖尿病,子女患病风险将显著增加。此外,一些特定的遗传基因突变也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次,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此外,肥胖、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饮食控制方面,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并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此外,规律的运动也有助于降低血糖。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

    2. 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病情变化。

    5.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糖尿病的预防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2. 保持规律的运动,控制体重。

    3. 戒烟限酒,减少压力。

    4. 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

    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 奥密克戎病毒感染症状多样,但通常不会引起口渴。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咽痛和发烧等。口渴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糖尿病或饮食不当。

    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会导致血糖升高。当血糖过高时,肾脏会滤出多余的葡萄糖,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引起渗透性利尿。这会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血糖,常见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奈类药物和胰岛素等。

    2. 饮食不当:过量摄入高盐食物,如咸菜、盐鸭蛋等,会导致体内盐分过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这会刺激下丘脑分泌醛固酮样激素,导致口渴。建议通过多喝水来排出多余的盐分,但应避免含糖饮料。

    3.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引起口渴。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如出现口渴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口渴,如利尿剂、某些抗生素等。如怀疑药物引起口渴,应咨询医生。

    5. 心理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口渴。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缓解口渴。

    若出现口渴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