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副主任医师唐春指出,自闭症的患病率在不断上升,美国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自闭症患病率达1/68,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也一致。
她提醒,有些家长把孩子不喜欢与人交往、与他人相处不好当做性格使然,耽误了最好的干预时期。如果孩子经常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不好,社会性游戏不愿意参与,重复一些动作如旋转盖子、反复开关门、转圈跑等,建议家长及早带孩子到儿童发育行为专科进行评估。
自闭症≠天才病 智力低下也不少
由于不少自闭症“天才儿童”的出现,许多人以为自闭症的孩子都是智力超群的天才。然而,唐春临床上见到的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却不是这样的。
据了解,约有半数的自闭症病人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只有一部分孩子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比如数学、记忆、音乐等。
唐春指出,患自闭症的儿童由于社交障碍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认知能力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正常人的智商(IQ)范围大多在85~110。有一项研究发现,55.2%的自闭症儿童IQ低于70,属于智力落后,智力落后的孩子中有15.8% IQ低于50。仅仅有2.7%的自闭症儿童IQ超过115。
四大表现提示孩子行为发育异常
唐春指出,自闭症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局限兴趣和感觉异常。
不少轻度自闭症的孩子症状不典型,家长也觉得性格使然不重视,容易忽略,常常拖到2岁多发现语言发育落后,才看出异常。
1. 说话迟、少
沉默不语是自闭症孩子常有的表现,比如两三岁还不会说话。其实,个别患儿可能表现为语言发育的退化,比如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2. 社会交往障碍
比如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玩,或者与小朋友相处容易起冲突。不少孩子在年幼时就表现出了自闭症的迹象。
2、3个月的时候被逗弄也很少微笑,哺乳时也很少注视妈妈和旁人;
到了4-6个月,开始可以分辨熟悉与陌生的阶段,却对亲人比较冷淡,不会索取、回应拥抱,对父母离家、回家没有明显的情感应答,甚至叫名字好像没听到一样;
7-9个月正是喜欢游戏、互动的阶段,却对无生命的物品比对人更有兴趣,无法理解鬼脸、笑等面部表情;
将近1岁还不会运用手势语言,不会玩装扮游戏;
1岁-1岁半,正是模仿、学习的最佳时期,却很少模仿,不会用手指指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将近2岁,喜欢独自玩耍,不听从指令,对小朋友爱玩的“假装游戏”没兴趣或不会玩;
到了3岁,仍然不会看人脸色,不会正确使用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不会与他人分享兴趣、体会,也很少参加过家家、躲猫猫这样的合作性游戏。
3. 兴趣局限
局限兴趣是自闭症孩子的重要表现之一,比如对广告、天气预报特定某一类异常感兴趣,并且持续数十分钟、几个小时都不厌倦。唐春临床上就遇过对国家国旗特别感兴趣的小孩,记忆深刻,还喜欢反复观察。
4. 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可以表现为重复某些动作,比如反复开关门,喜欢转圈跑,喜欢转盖子等等。
唐春提醒,上述迹象提示孩子的行为发展可能偏离了轨道,特别是1岁后有“四不”(不看、不指、不说、不应),应该尽早到儿童发育行为专科进行评估,越早干预孩子的康复效果越好。(通讯员:江澜 査冠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儿童智力低下,又称儿童弱智,是一种常见的发育障碍。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吃奶困难:智力低下的儿童往往存在吸吮困难、容易吐奶等问题。
2. 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儿童在运动发育方面存在明显滞后,如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比同龄儿要晚。
3. 眼睛功能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的儿童在视觉发育方面存在异常,如不会注视周围环境。
4. 面容、体态异常:如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长托在外边、流口水等。
5. 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儿童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困难,如不会发音、词汇量少等。
针对儿童智力低下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干预、特殊教育、康复训练等。家长应重视儿童的早期发育,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目前,治疗儿童智力低下的药物有限,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此外,家长可以通过日常饮食、环境刺激等方式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在儿童智力低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共同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标题:亲子互动游戏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亲子互动游戏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够促进宝宝大脑发育,为宝宝日后的整体运动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一、扭呀扭,爬呀爬(0~6个月)
在宝宝0~6个月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趴在地上,然后在宝宝面前放一个会响的玩具,但要让宝宝够不到。前后移动这个玩具(最好是带响铃的小球),这样宝宝会向前扭动。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玩具的位置,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有助于促进宝宝大脑中一些结构的形成,从而为宝宝将来的整体运动技能发展奠定基础。
二、给玩具洗澡(6~12个月)
在宝宝6~12个月的时候,可以尝试给宝宝洗澡时进行一些亲子互动游戏,如用湿毛巾玩藏猫猫、让宝宝伸手去拿玩具等。这些游戏有助于宝宝的感官发展和社交接触,从而提高智力水平。
三、故事时间(1岁~1岁半)
给宝宝讲故事是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宝宝1岁~1岁半的时候,可以给宝宝读一些简单的绘本,如《小熊宝宝》、《三只小猪》等。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宝宝的想象力,拓宽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语言和听力技能。
四、是沉还是浮(1岁半~2岁)
在宝宝1岁半~2岁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让宝宝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宝宝可以学习到关于物体浮沉的知识,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五、颜色比较(2岁~3岁)
在宝宝2岁~3岁的时候,可以引导宝宝进行颜色比较游戏。例如,拿出两块不同颜色的积木,让宝宝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这个游戏有助于培养宝宝的颜色认知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肥胖与智力障碍:探究二者关系
近年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也愈发关注。其中,关于肥胖是否会导致智力障碍的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揭示肥胖与智力障碍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肥胖和智力障碍的定义。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过度积累的状态,通常由长期摄入过多热量、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而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是指由于大脑的器质性损伤或发育不全导致的认知活动持续损害和整个心理活动的损害。
研究表明,肥胖与智力障碍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肥胖可能会增加患智力障碍的风险,但并非直接导致智力障碍。肥胖患者可能存在一些与智力障碍相关的因素,如代谢紊乱、慢性炎症等,这些因素可能会间接影响智力。
那么,肥胖患者应该如何预防和改善智力障碍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健康饮食:肥胖患者应遵循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油腻、高糖、高盐等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运动有助于改善肥胖患者的代谢状况,降低慢性炎症水平,从而降低智力障碍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对维持大脑功能至关重要。肥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晚睡眠时间保持在7-8小时。
4. 保持心理健康:肥胖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压力,如自卑、焦虑等。此时,患者应学会调整心态,寻求心理支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5. 定期体检:肥胖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降低智力障碍风险。
总之,肥胖与智力障碍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肥胖可能会增加患智力障碍的风险。肥胖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和改善智力障碍风险。
苯丙酮尿症,这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其发病机理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在体内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这种代谢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发育,还可能导致智能低下、惊厥发作和色素减少等症状。
对于苯丙酮尿症患者来说,饮食控制至关重要。由于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完全缺乏时也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因此患者需要摄入适量的苯丙氨酸。然而,过量摄入苯丙氨酸又会加重病情,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
针对苯丙酮尿症患者的饮食建议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购果汁时,一定要看一下配料表,如果写明有甜味素、蛋白糖、阿斯巴甜等成分时,就不能饮用,因为这些甜味剂中含有较多的苯丙氨酸。
除了饮食控制外,苯丙酮尿症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血液苯丙氨酸浓度检测,以评估病情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只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饮食控制,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循环、吸收障碍引起。这种疾病在儿童和成人中均有发生,症状表现各异。
儿童脑积水常见症状包括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颅缝开裂、智力低下等;成人脑积水则表现为间断性头痛、头晕、视力下降、四肢无力等。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严重病例,如脑脊液分流术;非手术治疗则包括药物治疗、穿刺放液等。
急性脑积水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特别关注饮食护理。病情稳定时,患者无法进食,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食物宜清淡,少食多餐,温度不宜过冷过热。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若患者咀嚼吞咽困难,可将食物送至舌根部,引起吞咽反射。
2. 脑积水伴高脂血症者,饮食中要限制动物脂肪,多食用植物油、蔬菜、水果等。
3. 面部及舌瘫病人进食时,应让患者向健侧卧位,饭后喂水冲洗口腔残渣。
智力低下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学业、社交和心理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那么,智力低下多动症应该如何治疗呢?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智力低下多动症治疗的基础。常见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 脑细胞营养药物:如奥拉西坦、吡拉西坦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脑细胞代谢,提高注意力。
2. 改善脑功能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记忆力。
3. 抗抑郁药物: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和舍曲林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智力低下多动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
1. 头针治疗:通过刺激头部特定穴位,改善脑功能。
2. 认知功能训练:通过训练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
3. 言语功能训练:通过训练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日常保养
智力低下多动症患者需要注意以下日常保养:
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摄入。
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4. 心理疏导: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四、就诊建议
智力低下多动症患者应定期到神经内科或儿童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智力低下,又称智力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语言、行为、社交等方面存在显著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智力低下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其病因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智力低下的病因主要分为两大类:出生前和出生后。
出生前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2.母体因素:如孕期感染、药物滥用、营养不良等。
3.胎儿发育异常:如胎儿发育迟缓、脑部发育异常等。
出生后因素主要包括:
1.脑部损伤:如产伤、颅脑外伤、脑炎等。
2.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
3.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
4.心理社会因素:如家庭环境不良、缺乏早期教育等。
智力低下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评估和智力测试。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教育干预等。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情,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预防智力低下的关键在于:
1.做好婚前检查和孕期保健。
2.避免孕期感染和药物滥用。
3.提供良好的孕期营养。
4.注意孕期心理健康。
5.做好儿童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语言、认知和行为等方面。据统计,我国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约为4-5‰,男女比例约为4:1。
一、儿童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1. 社交障碍:自闭症儿童往往缺乏与人交往的意愿和兴趣,难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关注,对于他人的情感和需求缺乏理解和共鸣。
2. 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往往滞后,可能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词汇量有限、语言理解能力差等。部分儿童可能完全不会说话,或者只会重复别人的话。
3. 行为刻板:自闭症儿童往往存在刻板的行为,如重复某些动作、固定的作息时间、固定的食物偏好等。他们可能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一旦发生变化就会表现出焦虑和不安。
4. 感知觉异常:部分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感知觉异常,如对某些声音、光线或气味过敏,或者对某些事物过度关注。
5. 智力障碍:约7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智力障碍,但部分儿童可能在某些领域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计算等。
二、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自闭症?
1. 预防:目前尚无确切的预防方法,但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儿童自闭症的风险:
(1)孕期注意营养和保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2)孕期避免病毒感染;(3)出生后及时进行儿童保健和早期干预。
2. 治疗:目前尚无根治自闭症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症状。治疗方法包括:
(1)行为干预:通过行为矫正、社交技能训练、语言训练等方法,帮助儿童改善社交、语言和行为问题。
(2)药物治疗:部分自闭症儿童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3)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法,帮助儿童和家庭应对自闭症带来的困扰。
总之,了解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钙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矿物质之一,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钙质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儿童缺钙会导致多种不良症状,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将介绍孩子缺钙的常见症状、补钙的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健康。
一、孩子缺钙的常见症状
1. 多汗:孩子常常出现与温度无关的多汗症状,尤其是在头颅、手心、脚心等部位。严重的多汗会导致枕秃,头发稀疏。
2. 情绪不稳定:孩子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易怒、焦虑等症状,甚至出现夜惊、睡眠不安等情况。
3. 出牙晚:孩子出牙时间晚于同龄儿童,牙齿排列不整齐。
4. 骨骼畸形:孩子可能出现佝偻病、O型腿等骨骼畸形症状。
5. 发育迟缓:孩子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智力发育迟缓。
二、补钙的方法
1. 食疗: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质,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等。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补充剂进行补钙。
3. 晒太阳: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三、预防措施
1. 保持均衡的饮食: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
2. 增加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3.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钙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营养状况普遍良好,但近年来,有关儿童大脑受损的案例逐渐增多,这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一些食物可能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可能损害儿童大脑的食物,并探讨如何避免这些食物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一、含铅食物
铅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对儿童的大脑发育具有极大的危害。含铅食物如爆米花、皮蛋等,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铅元素,长期食用会导致铅中毒,影响智力发育。
二、含铝食物
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但过量摄入铝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含铝食物如油条、铝制炊具等,都可能导致铝摄入量超标,影响记忆力、思维能力。
三、含过氧脂质的食物
过氧脂质是一种氧化产物,长期摄入会损害大脑功能。油炸食品、熏烤食品等,都含有较多的过氧脂质,应尽量减少食用。
四、含糖精、味精较多的食物
糖精和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量摄入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尤其是周岁以内的婴儿,应避免食用含味精的食物。
五、过咸食物
过咸食物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智力发育。因此,应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
为了保护儿童的大脑健康,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避免让孩子食用上述食物。同时,应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促进大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