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科技日报》报道,截至2023年9月底,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已有数百个新药项目获得新药证书,众多创新药物正在临床研究阶段,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药物产业化应用,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合中国医药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联盟(BTO)在天津举办了“第13届中国(天津)医药高新技术交易会”。会上,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新药项目竞拍活动正式启动,为众多创新药物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
本次竞拍活动聚焦具有临床研究批件、市场前景广阔、技术竞争力强的创新药物项目,包括化药、生物药和中药等。项目征集工作已经展开,吸引了众多新药研发机构、制药企业和投融资机构的积极参与。
竞拍活动不仅为创新药物项目提供了合作机会,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了解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寻找投资机会的平台。相信通过此次竞拍活动,将有更多创新药物项目走向市场,为患者带来福音。
与此同时,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搭建技术转移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当今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很多人认为,降低药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然而,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教授指出,单纯依靠降低药价是无法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
胡善联教授认为,药品费用由三部分组成:药品价格、药物用量以及市场上原研药、仿制药的品种组合。因此,仅仅降低药品价格,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药品费用。他强调,控制药品费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首先,需要控制药品用量,避免不合理用药。其次,需要从供需两个方面入手,既要关注药品生产企业,也要关注药品流通环节。此外,还需要改革药品定价方法,改变医保对医院的支付方式,从而间接控制药品费用。
胡善联教授还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药品定价政策指南,包括药品供应流通环节中的各种加成、取消基本药品税收、利用成本加成方法、国际外部参考定价、促进仿制药应用以及技术评估等方法。他指出,国家应该根据卫生系统需要达到的目的,综合运用不同的药品定价政策,而不是单一政策。
最后,胡善联教授提出了降低药品费用的三个建议:药品创新程度和质量层次是通用的定价原则;原研药过专利期后,应根据仿制药的先后制订不同梯度的价格;对创新药定价采用国际参考定价或谈判确定。他认为,单纯降低药价不能控制药品费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有效控制药品费用。
在资本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生物药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从IPO市场来看,2017年达到顶峰后,2018年开始下降,但随着科创版的开通,2019年下半年市场有所回暖。未来,科创版将成为医药企业IPO上市的主要阵地,但整体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其次,在生物制药行业,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等机构主办的“2019第十九届中国生物制品年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就生物制药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指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在创新药研发、产业化和转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此外,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困扰着生物药企的发展。政府、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需要共同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
总之,资本变革时代下的生物药企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企业需要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关于中药的毒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中药到底有没有毒性?如何正确使用中药呢?本文将从中药的毒性、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中药。
首先,中药的毒性分为无毒、有毒和有毒但可炮制减毒三种。无毒的中药,如山楂、黑芝麻、大枣、赤小豆等,可以长期服用,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有毒的中药,如川乌、附子、乌头等,需要遵医嘱使用,不可滥用。而有些有毒但可炮制减毒的中药,如狼毒、信石等,经过炮制后可以减少毒性,但仍需谨慎使用。
其次,中药的使用方法对药效和毒性有很大影响。剂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例如,瓜蒂煎汤的用量应为2.4-4.5克,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毒。因此,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使用。
此外,长期使用中药也可能导致毒性累积。例如,青海当地人曾习惯以狼毒、信石等做曲酿青稞酒,长期饮用可能导致中毒。
在炮制中药时,也要注意减毒的局限性。例如,斑蝥经过炮制后仍然可能存在毒性。
最后,对于古文献中关于药物毒性的记载,我们要辩证看待。虽然古文献关于药物毒性的学说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有些记载可能存在错误。因此,在使用中药时,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科学评价药物的毒性。
近年来,以岭药业凭借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研发,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以岭药业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始人吴以岭院士的卓越贡献。三十年来,吴以岭院士一直致力于络病学的创新性研究,引领着中医药领域的学术发展。
以岭药业以络病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药物研发。他们注重循证医学研究,以严格的科学方法评价药物疗效,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流感方面表现出色,甚至超过了西药抗病毒药物。
以岭药业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医药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要想在医药产业取得突破,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评价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疗效,赢得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除了在药品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以岭药业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贡献力量。他们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开展义诊活动等方式,普及健康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总之,以岭药业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医药领域树立了榜样。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以岭药业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GMP认证是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新版GMP认证对药品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生产环境、设备、人员、文件管理等方面。许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面临停产整顿或倒闭的风险。
以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为例,我国共有1319家企业,其中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仅有796家,还有523家企业游离于努力后过关和被整合之间。非无菌制剂药企的情况也类似,截止目前,仅778家通过认证。
为了应对GMP认证的压力,许多企业纷纷寻求通过收购或整合来扩大产能和市场份额。例如,一些企业通过收购拥有药品批文的企业,从而获得新的产品线和市场机会。
此外,GMP认证也推动了医药行业的整合和集中。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GMP认证,医药行业将朝着寡头格局发展,形成100家左右的医药集团或企业。
总之,GMP认证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9月22日,在39健康网主办的2016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颁奖典礼上,中智药业“草晶华破壁草本”荣获“2016年度创新特别大奖”,标志着我国中医药行业在创新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智药业集团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中药创新研发和推广。其旗下产品草晶华破壁草本,采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将传统中药饮片粉碎成颗粒状,有效提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吸收率,同时简化了服用方式,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草晶华破壁草本的出现,为中医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草晶华破壁草本的成功案例下,越来越多的中药企业开始关注技术创新,并积极探索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行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下是关于草晶华破壁草本的一些科普知识:
1. 草晶华破壁草本是什么?
草晶华破壁草本是一种采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制成的中药饮片颗粒,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破壁处理,有效提高药材有效成分的吸收率。
2. 草晶华破壁草本有什么优势?
草晶华破壁草本具有以下优势:
3. 草晶华破壁草本适用于哪些人群?
草晶华破壁草本适用于以下人群:
总之,草晶华破壁草本的出现,为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人们带来了更便捷、更有效的健康选择。
近年来,贵州省医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全国医药产业的重要力量。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展示贵州省医药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
一、中药民族药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工业总产值为30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20%。这得益于贵州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民族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
二、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自2014年以来,贵州省已建成医药产业园区6个,在建医药产业园区13个。这些园区为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了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
三、医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医药工业企业254户,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55户、医疗器械企业99户。这些企业涵盖了中药、化学药、生物药等多个领域,为贵州省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药品生产批号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药品生产批号2264个,其中,中药1176个,化学药品1068个,生物制品20个。这些批号涵盖了多个治疗领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五、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自2014年以来,贵州省已建成医药产业园区6个,在建医药产业园区13个。这些园区为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了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
六、医药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医药科研人员1842人,全年医药科研经费达到2.9亿元。这些科研人员为贵州省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七、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截至2013年底,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突破400万亩,居全国第3位。这些中药材不仅满足了贵州省医药产业的需求,还出口到国外,增加了贵州省的出口收入。
总之,贵州省医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贵州省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我国,儿童用药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儿童专用药品的研发进展缓慢。由于儿童用药的特殊性,研发难度大、成本高、风险高,导致很多企业对儿童用药的研发缺乏积极性。这使得我国儿童用药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其次,儿童用药的品种和剂型不够丰富。目前,我国批准注册的儿童用药品种虽然可以满足治疗儿童常见病的需要,但与成人用药相比,儿童用药的品种和剂型仍不够丰富,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治疗需求。
此外,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也值得关注。由于儿童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儿童用药的剂量、给药途径等方面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很多药品说明书中缺少儿童用药说明或信息不充分,容易导致用药不当,甚至危及儿童生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用药的研发和监管。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儿童用药,并加快儿童用药的审评审批进程。例如,针对儿童特殊病、罕见病研发的创新药,纳入特殊审批程序。仿制药的儿童用规格和剂型申请,可以优先受理审评。
此外,国家药监局还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儿童用药在招标、定价、医保等方面的综合鼓励措施,并提出将健全儿童用药管理制度,完善儿童临床用药规范。
总之,儿童用药问题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保障。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推进医疗改革,特别是在药品采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7日,安徽省出台《公立医疗机构基本用药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标志着安徽省药品集中采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次集中采购范围涵盖了1118种药物,其中包含520种国家基本药物,实现了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此举旨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减轻患者看病负担,让更多患者受益。
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安徽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对于竞争不充分的独家垄断产品,采取了政府指导价的方式进行限制,确保了药品价格的合理性。
除了药品集中采购,安徽省还积极探索医用耗材和设备的集中采购。通过搭建集中交易平台,让医用耗材供应商和医院在平台上阳光操作,集中交易,进一步降低了医疗成本。
此外,安徽省还首次探索医用设备集中采购,通过分级分类采购的方式,降低了设备价格,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安徽省药品集中采购的实施,不仅减轻了患者看病负担,也为医疗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药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中药配方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的临床疗效。
为了提高中药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完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本文将从中药材种植、中药生产、中药使用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中药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一、加强中药材种植管理,提高中药材质量
中药材是中药的源头,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药的疗效。因此,加强中药材种植管理,提高中药材质量是确保中药质量的基础。
1. 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
2. 加强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中药材种植标准,严禁使用违禁农药和化肥。
3. 加强中药材种植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种植和销售中药材的行为。
二、规范中药生产,提高中药产品质量
中药生产是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规范中药生产,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是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1. 加强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中药生产标准,确保中药生产过程符合规范。
2. 加强中药生产原辅材料的检验,确保原辅材料的质量。
3. 加强中药生产过程的监控,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确保中药产品质量。
三、加强中药使用管理,提高中药疗效
中药的使用是影响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加强中药使用管理,提高中药疗效是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1. 加强中药临床应用研究,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2. 加强中药临床用药指导,提高中药临床用药水平。
3.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中药不良反应。
总之,提高中药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中药材种植管理、规范中药生产、加强中药使用管理,才能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让中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