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家庭小意外 专家教您急救

家庭小意外 专家教您急救
发表人:健康管理专家

家庭是我们温馨的港湾,但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对于应对这些突发状况至关重要。

一、急性腹痛的应对

急性腹痛是常见的家庭意外,但切勿随意服用止痛药。因为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就医,以便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二、腹部受伤的处理

当腹部受伤导致内脏脱出时,切勿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需要经过医生的彻底消毒处理后再进行复位,以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三、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时,应注意不要让结扎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做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时间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四、昏迷病人的急救

对于昏迷病人,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同时,不要让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五、心源性哮喘的处理

心源性哮喘病人应避免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部淤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以减轻症状。

六、脑出血的急救

脑出血病人应避免随意搬动。如果家人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可能是脑出血。此时应平卧、抬高头部,并立即送往医院。

七、小而深的伤口的处理

小而深的伤口应进行彻底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疫苗,以防止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

八、腹泻的处理

腹泻病人应避免乱服止泻药。肠道炎症未消时使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导致病情加重。应在使用消炎药后,再使用止泻药。

九、触电的急救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体排开电线,切勿徒手施救。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半昏迷疾病介绍:
昏迷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颅脑内高级神经中枢受到严重而广泛的抑制,是十分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临床表现为意识大部分或者完全丧失,没有自主运动,对光、声等某些外部刺激无反应,严重者对各类刺激均没有反应,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各类神经反射出现障碍。凡是出现昏迷的情况,绝大多数都与颅内病变有关,需紧急治疗。因此,当出现患者昏睡,呼之不能唤醒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该情况,并且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推荐问诊记录
半昏迷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南京一名14岁男孩因心理压力过大跳楼身亡的事件,再次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青少年时期正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学业压力、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压力过大。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和老师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2. 关注孩子的学业压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缓解心理压力。

    4. 教会孩子正确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运动、冥想、倾诉等。

    5. 如发现孩子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 鸡蛋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关于鸡蛋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式,人们存在许多误解。本文将针对人们对鸡蛋的五大误解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正确认识鸡蛋。

    1. 鸡蛋胆固醇高,不宜多吃

    许多人对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感到担忧,认为多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增高,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然而,多项研究表明,适量食用鸡蛋并不会显著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2. 生鸡蛋更有营养

    有些人认为生鸡蛋比熟鸡蛋更有营养,因为煮熟会破坏鸡蛋中的营养成分。但实际上,生鸡蛋存在细菌污染、腥味和抗生物素等问题,生吃反而对健康不利。

    3. 鸡胚蛋具有补益作用

    鸡胚蛋因其特殊的营养价值而被一些人视为补品。然而,鸡胚蛋中可能含有病菌,且营养价值并不比普通鸡蛋高。

    4. 红皮蛋比白皮蛋更营养

    红皮蛋因其外观而受到一些人的喜爱,但红皮蛋和白皮蛋的营养成分相差无几。

    5. 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为了补充营养,可能会过量食用鸡蛋。然而,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对健康不利。

  • 糖尿病作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众多,其中昏迷便是其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了解各种昏迷的类型、原因及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糖尿病昏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常见原因包括胰岛素用量过大、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运动量增加但未相应增加进食量等。患者出现低血糖时,会出现心慌、头晕、饥饿、出汗等症状,如不及时补充葡萄糖,可导致昏迷。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常见原因包括胰岛素减量过快、感染、应激状态等。患者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酸中毒、脱水等表现。

    3.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多见于老年人,常见原因包括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出现多尿、多饮、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4.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较少见,常见原因包括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过量服用双胍类药物。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面对糖尿病昏迷,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冷静,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2. 如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饮用葡萄糖水或含糖饮料。

    3. 如患者昏迷,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4. 随时关注患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等生命体征。

    了解糖尿病昏迷的类型、原因及急救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及家属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租车司机这一职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一项来自武汉市的研究显示,出租车司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5.78%,远高于普通人群。这不禁让人担忧,司机大佬们的健康问题。

    高血压,尤其是H型高血压,已经成为公共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其患者脑卒中的风险是普通高血压患者的5倍,是健康人群的12至28倍。

    武汉市的研究结果显示,出租车司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78%,而普通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6.32%。这表明,出租车司机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那么,为什么出租车司机更容易患高血压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饮食作息不规律:出租车司机常常为了赶时间,饮食不规律,缺乏营养。

    2. 缺乏运动:长时间驾驶导致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3. 精神高度紧张:驾驶过程中,司机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4. 长时间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疲劳,进而引发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

    5. 路面拥堵:路面拥堵导致司机情绪烦躁,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为了保障司机的健康,专家建议:

    1. 定期体检:司机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筛查。

    2. 适量运动:司机应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3. 健康饮食:司机应保持饮食规律,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4. 保持良好心态:司机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5. 补充叶酸: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应适当补充叶酸,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 家庭是我们温馨的港湾,但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对于应对这些突发状况至关重要。

    一、急性腹痛的应对

    急性腹痛是常见的家庭意外,但切勿随意服用止痛药。因为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就医,以便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二、腹部受伤的处理

    当腹部受伤导致内脏脱出时,切勿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需要经过医生的彻底消毒处理后再进行复位,以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三、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时,应注意不要让结扎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做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时间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四、昏迷病人的急救

    对于昏迷病人,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同时,不要让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五、心源性哮喘的处理

    心源性哮喘病人应避免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部淤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以减轻症状。

    六、脑出血的急救

    脑出血病人应避免随意搬动。如果家人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可能是脑出血。此时应平卧、抬高头部,并立即送往医院。

    七、小而深的伤口的处理

    小而深的伤口应进行彻底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疫苗,以防止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

    八、腹泻的处理

    腹泻病人应避免乱服止泻药。肠道炎症未消时使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导致病情加重。应在使用消炎药后,再使用止泻药。

    九、触电的急救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体排开电线,切勿徒手施救。

  • 夏季高温天气,气温飙升,人们很容易发生中暑,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下降,皮肤温度容易受到环境气温的影响,加上皮肤排汗能力不强,体热难以散发,因此更容易发生中暑。

    为了预防中暑,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

    1. 保持室内通风:开启空调或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

    2. 注意防晒:外出时,要涂抹防晒霜,戴上遮阳帽、太阳镜等,避免阳光直射。

    3. 补充水分: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4. 饮食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等。

    5. 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如果老年人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1.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物,帮助散热。

    2. 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降温。

    3. 给予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

    4. 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除了预防中暑,以下是一些饮食疗法和户外活动,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

    1. 饮食疗法:黄瓜皮煎汁、绿豆汤等。

    2. 户外活动:散步、太极拳等。

    3. 医院科室:老年科、内科等。

    通过以上措施,老年人可以有效地预防中暑,保持健康的生活。

  • 怀上双胞胎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幸福的象征,然而,肖昌芳却在这份喜悦背后,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怀上双胞胎后,却发现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保住孩子,她毅然选择了剖腹产,然而术后却出现子宫大出血、心脏衰竭,陷入重度昏迷。这对年轻的家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为1‰左右。它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心脏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来说,孕期保健尤为重要。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检,及时了解心脏功能状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手术治疗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介入治疗则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先天性心脏病。

    除了积极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心脏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肖昌芳的遭遇提醒我们,孕妇在怀孕期间要重视心脏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治疗。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关注孕妇的健康,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 当家中老人出现突然昏倒的情况时,作为家属,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首先,应迅速将老人平躺,观察其是否有心跳和呼吸。如果老人有正常的心跳和呼吸,则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开放性伤口,若有,则建议使用干净的布料或衣物进行压迫止血。若老人出现心跳和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为老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在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家属应尽量避免随意搬动老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特别是当老人出现骨折或骨裂等疑似损伤时,搬动老人可能会加重伤情。如果老人处于危险环境中,必须搬动,则应尽量保持老人的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面上,四肢处于功能位。

    除了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老年人的日常保健也至关重要。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都有助于预防昏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还应注意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家属更应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避免发生意外。

    最后,专家提醒,对于老年人昏倒的急救,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治。尽量让老人平躺,避免随意搬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   夏日炎炎,游泳成为许多家庭消暑避暑的选择。然而,安全意识不足、监管不到位等因素,也使得溺水事故频发。湖北10岁男孩夏弘宣在小区泳池溺水,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不幸成为植物人的可能性很大,令人惋惜。

      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容易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身上。当人浸入水中后,由于水的阻力和浮力作用,人体会本能地屏住呼吸,导致缺氧。如果溺水时间过长,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溺水,首先要提高安全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单独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无成人看护的情况下下水。游泳时,要选择有救生员和救生设备的水域,并做好安全措施,如佩戴救生圈、救生衣等。

      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应立即进行急救。首先,迅速将溺水者救上岸,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同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对于溺水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如脑损伤、呼吸衰竭等,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患者也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溺水事故警示我们,生命可贵,安全无小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和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游泳环境。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众多,其中最严重的当属糖尿病昏迷。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大,如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糖尿病昏迷究竟有哪些原因呢?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1. 低血糖昏迷:当血糖低于3毫摩尔/升时称为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可导致昏迷。常见原因包括胰岛素或降糖药使用过量、运动量过大等。患者会感到心慌、饥饿、手抖等症状,如不及时补充糖分,病情将进一步恶化。

    2. 酮症酸中毒昏迷:多发生在突然停用降糖药或病情加重的情况下。患者皮肤干燥、呼吸带有酮味(烂苹果味),需及时就医,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注射胰岛素。

    3. 高渗性昏迷: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以严重脱水、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和神经精神症状为特征。常见诱因包括感染、急性胃肠疾病、暴饮暴食等。

    4.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多发生在肝肾功能损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常由双胍类降糖药使用不当引起。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意识模糊等症状。

    5. 高血糖昏迷:由于治疗用药不当或合并其他疾病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出现昏迷。患者呼吸深而快、口渴、皮肤及口唇干燥、呼出气体有甜味。

    预防糖尿病昏迷,首先要控制好血糖,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其次,糖尿病患者要按时用药,定期检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一旦出现昏迷症状,要及时就医。

    总之,了解糖尿病昏迷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预防和急救工作,才能降低糖尿病昏迷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