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十全大补丸可以治疗多少病?

十全大补丸可以治疗多少病?
发表人:跨界医疗探索者

十全大补丸,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其历史悠久,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丸剂)的记载。该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芪、肉桂等十味药材组成,具有温补气血、调和脾胃的功效。临床上,十全大补丸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症。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十全大补丸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下列举了十全大补丸在临床中的一些新应用:

1. 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3次内服,或用十全大补汤加水煎服,具有较好的疗效。

2. 胃下垂:配合针灸治疗,每日服3次,每次服9~15克,饭后开水送服,效果明显。

3. 梅尼埃病:每次9克,每日2次,有效者服药最少6天,最多24天。

4. 白细胞减少症:每次9克,每日2次或原方加水煎服,治疗抗痨西药利福平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获良好效果。

5. 子宫癌:配合其他药物辅助治疗子宫癌,每次9克,每日2~3次,一般1个月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

6. 席汉氏综合征:用十全大补丸加减并配服胎盘丸治疗,可获满意效果。一般连用2个月症状缓解,继续服药半年,体力恢复,病症明显好转。

7. 瘘管:日本有人报道了十全大补汤颗粒剂治疗瘘管取得较好疗效。治疗对象是形成瘘管,通常创口处置无效的患者,结果用药后7~17天,颈部与腹部的瘘管闭合,会阴及肛门部周围须长期服药,一般为1~6个月。

8. 抗癌辅助治疗及化、放疗毒副作用:临床用十全大补丸(汤)配合西药治疗癌症及防治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9. 骨疽:用十全大补丸治疗骨疽,取得满意效果。用法是内服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次。

总之,十全大补丸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胃下垂疾病介绍: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骨盆两侧最上端)连线的病症。多发生在瘦长体形、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少动者,常伴有其他脏器下垂。凡能造成膈肌下降的因素均可导致胃下垂。目前可以治愈,针对胃下垂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中西医和手术治疗。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了一位医生,我对自己的胃部不适感到困扰。我告诉医生我吃过饭后小肚子特别鼓,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久。医生询问了我的病情持续的时间和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然后建议我做了一些检查。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我的病史和症状,然后根据我的回答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给我解释了我的病情可能的原因,并建议我做了一些检查以了解更多情况。我很感激医生的细心和耐心,因为她详细解释了我的情况并给予了专业的建议。

    我对医生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我打算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到很舒心,因为医生非常负责任,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建议。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非常感谢医生为我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

  •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部位置下降,引起一系列消化不良症状。自测胃下垂主要通过观察胃部症状,如腹痛、胀痛、消化不良等,但准确率并不高。

    胃下垂的病因可能与横膈膜悬吊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松弛、腹内压降低和腹肌松弛等因素有关。正常人的胃位于腹腔左上角,站立时胃的最低点不应超过2个水平手指。胃下垂患者胃部位置下降,可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引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通过观察胃部形态、位置等,判断是否存在胃下垂。治疗胃下垂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缓解症状,如疼痛、消化不良等;手术治疗针对重度胃下垂患者,通过手术将胃部固定在正常位置;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助于改善胃下垂症状。

    胃下垂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腹肌力量,减轻胃下垂症状。

    胃下垂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胃下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运动:适当进行运动,增强腹肌力量,减轻胃下垂症状。
    • 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缓解症状。

  • 胃黏膜脱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胃黏膜向幽门方向脱垂。这种疾病可能引起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观察病情变化,胃镜复查是必不可少的。

    胃镜复查的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对于刚刚治愈的患者,建议两个月复查一次,以便观察病情是否稳定。而对于病情已经痊愈的患者,可以半年复查一次。如果患者在治愈后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吞咽不畅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复查。

    除了定期复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建议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此外,患者还应该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胃黏膜脱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胃黏膜保护剂、抗酸药、促动力药等。饮食调理方面,患者应该遵循“三低两高”的原则,即低脂肪、低糖、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生活方式调整方面,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胃黏膜脱垂患者在选择医院和科室时,应该选择专业的消化内科医院或科室。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应该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胃黏膜脱垂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病情复发。

  • 我曾经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年轻人,直到那一天我发现自己总是感到疲惫和不适。起初,我以为只是工作压力太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症状越来越明显。每次吃完饭后,我的腹部都会胀痛难忍,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情况。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我决定去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我患有胃下垂、胃动力不足和胃炎。医生告诉我,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我现在的症状,但在西医的角度来看,除了对症治疗外,似乎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尝试了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师给我开了一些中药,并建议我进行艾灸疗法。起初,我对这些方法持怀疑态度,但出于无奈,我还是决定一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惊喜地发现我的症状有所改善。我的腹部不再那么胀痛,食欲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我深深感激中医师的帮助,也对中医的疗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西医和中医有着不同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但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面对健康问题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尝试各种可能的治疗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胃下垂、胃动力不足和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常见症状 胃下垂、胃动力不足和胃炎的常见症状包括餐后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 中医治疗:可以尝试中药和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 3.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4.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5.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 胃黏膜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胃部感染等因素有关。为了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

    一、适宜食物

    1. 绿叶蔬菜:绿叶蔬菜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胃黏膜脱垂症状。常见的绿叶蔬菜有菠菜、芹菜、油麦菜等。

    2. 山药: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益肺止咳的功效,适合胃黏膜脱垂患者食用。山药可煮粥、蒸食或炖汤,口感细腻,易于消化。

    3. 鱼肉: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修复胃黏膜。患者可适量食用淡水鱼或海水鱼,如鲫鱼、鲤鱼、鲈鱼等。

    4. 花生: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有助于补充体力。患者可将花生煮粥或炖汤,口感香浓,易于消化。

    二、饮食禁忌

    1. 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等,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患者应避免食用。

    2. 油炸类食物:油炸类食物如炸鸡、炸串等,含有大量油脂和盐分,容易加重胃黏膜负担。患者应避免食用。

    3. 腌制食品: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等,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可致癌。患者应避免食用。

    4. 粗纤维食物:粗纤维食物如玉米、高粱等,难以消化,可加重胃黏膜负担。患者应避免食用。

    5. 酒精:酒精可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患者应避免饮酒。

    总之,胃黏膜脱垂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遵循以上原则,有助于病情恢复。同时,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站立时胃下缘达到盆腔,胃小弯切角迹低于髂嵴连线。患者常出现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等症状,伴随恶心、纳差、上腹痛、便秘或腹泻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法,但常伴有滞脾壅胃之弊。近年来,中医治疗胃下垂逐渐受到重视,其中以肝论治的方法尤为有效,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 疏肝和胃:适用于木郁土壅、纳腐不力者,症状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频作、口苦泛酸等。治疗方法为柴胡疏肝散加减。

    2. 化痰解郁:适用于脾胃气虚、水湿不运者,症状表现为脘闷胁胀、肢体倦怠、不思饮食等。治疗方法为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减。

    3. 清肝解郁:适用于气郁化火、热结胃腑者,症状表现为脘胀胁痛、胃脘嘈杂、胃部灼痛等。治疗方法为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

    4. 利胆消食:适用于因饮食不节或失宜者,症状表现为脘闷胀痛、不思饮食、嗳气频作等。治疗方法为保和丸、半夏泻心汤加减。

    5. 调肝化瘀:适用于慢性病伴胃下垂者,症状表现为脘胀连胁、上腹痛有定处、面色苍黄等。治疗方法为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 慢性胃炎和胃下垂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两种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措施。

    一、慢性胃炎和胃下垂的定义及症状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反酸、嗳气等。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范围,主要症状为上腹部坠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二、慢性胃炎和胃下垂的治疗方法

    1. 促进胃动力: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等药物可以加速胃排空,缓解胃胀、恶心等症状。

    2. 口服消炎药: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可以治疗胃炎的感染性炎症。

    3. 保护胃黏膜:铝酸镁、果胶铋等药物可以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对胃壁的侵蚀。

    4. 抑制胃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痛、反酸等症状。

    三、慢性胃炎和胃下垂的日常保养

    1. 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汤、瘦肉、豆腐等。

    2.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

    4.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会影响胃酸分泌,导致病情加重。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

    慢性胃炎和胃下垂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尤其是消化内科或胃肠科。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慢性胃炎和胃下垂患者应积极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改善生活质量。

  • 胃下垂,又称胃位置异常,指的是胃在腹盆腔内的位置整体下移,这一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胃下垂综合征’。关于胃下垂的成因,目前医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中医理论认为,胃下垂与‘中气下陷’有关,即人体中气不足,导致胃失固摄,进而下移。而西医则认为,胃周围的韧带和组织松弛是导致胃下垂的主要原因。

    胃下垂多见于体型瘦高、消瘦的人群。患者常出现腹胀、早饱、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通过钡餐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胃的整体轮廓下移,胃的下极到达盆腔,从而确诊胃下垂。

    在治疗胃下垂方面,中医和西医各有侧重。中医治疗注重调理脾胃,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补益中气,增强胃的固摄功能。西医则多采用药物治疗,如促进胃动力、缓解胃部痉挛等。此外,改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也是治疗胃下垂的重要措施。

    胃下垂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胃下垂症状。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胃下垂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变换体位。

    3.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部位置下降,导致胃壁张力降低,蠕动减弱,从而引发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

    胃下垂的病因较多,包括遗传、饮食不当、长期站立或久坐等。轻度的胃下垂多无症状,而中度以上的胃下垂患者常出现腹胀、上腹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神经精神症状等症状。

    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上腹压痛、胃肠钡餐造影、B超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胃下垂的程度和伴随的并发症。

    胃下垂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饮食调理方面,患者应遵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食物细软、营养均衡等原则。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胃下垂患者。

    胃下垂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胃下垂的发生和发展。

    胃下垂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避免病情加重。

  • 我是一名42岁的男性,多年来一直困扰于脾胃不好的问题。食欲不振,体型瘦弱,病情反复。十几年前被诊断为胃下垂,2019年又被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治标不治本。2021年看中医,诊断为脾胃阳虚,但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