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面难觅矿泉水“新包装”

市面难觅矿泉水“新包装”
发表人:张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矿泉水作为日常饮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质量也备受关注。根据我国最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从2023年10月1日起,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必须控制在0.01mg/L以内,并且外包装上必须标明溴酸盐含量。然而,记者在走访岛城卖场时发现,新规实施20余天后,市场上在售的矿泉水包装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标注溴酸盐含量,这让许多市民对此感到陌生。

在市南区江西路一家24小时便利店,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品牌的瓶装水,价格从每瓶不足一元到十几元不等。虽然矿泉水瓶上标示了矿物质含量、PH值和水源地等信息,但并未标注溴酸盐含量。对于矿泉水新国标,售货员也表示并不知情。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市民,多数人对“溴酸盐”这个词都很陌生,更不知道其致癌性。

据了解,厂家在生产矿泉水时,为了杀菌会普遍使用臭氧,由此而产生了潜在致癌物——溴酸盐。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规定的饮用水中,溴酸盐最高允许浓度为0.01mg/L。我国的新国标实施后,对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定,该项指标已与国际一致。

对于新国标实施20余天后,市场反应冷淡的情况,相关部门表示,在10月1日前按照旧国标生产的矿泉水,只要在法定的保质期内,是允许在市场流通的。新的国标实施前后,多数厂家已经了解到这一情况,并严格按照要求作业。新包装的矿泉水应该很快就会上架。

除了溴酸盐含量,矿泉水的其他指标,如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等,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消费者在购买矿泉水时,应关注产品的标签信息,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以确保饮用安全。

此外,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 定期更换家中的净水器滤芯,确保水质清洁。
  • 避免长时间存放饮用水,以免细菌滋生。
  • 尽量选择新鲜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
  • 关注国家相关标准,了解产品的质量指标。
  •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确保产品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溺水疾病介绍:
溺水指人体淹没或浸没在液体(多为水)里时,经历呼吸道受损、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过程。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有57000人。溺水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男性溺水是女性的3倍。溺水后,液体可迅速进入呼吸道和食道,从而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烦躁、抽搐、昏迷等,甚至呼吸、心跳暂停。发生溺水后,应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采取头低俯卧位进行体位引流,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帮助患者复苏。若急救不及时,可留下脑功能障碍、中枢性四肢瘫痪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儿童意外事故频发,其中溺水事故尤为令人痛心。近日,一名家长在一岁儿子洗澡时,因接电话而疏忽,导致孩子不幸溺水。鄞州人民医院虽经抢救,但终究无力回天。这起悲剧再次提醒我们,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溺水后的急救,首先要判断孩子是否还有意识。如果孩子没有心跳,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急救步骤是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但近年来,国际急救专家发现,抢救心脏循环才是最关键的,因此将抢救顺序调整为C-A-B。

      进行胸外按压时,成人可用一只手掌或中间三根手指按压在孩子胸骨正中,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手臂与地面垂直向下按压,深度约为2-3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对于幼儿,按压频率应更高,以达到更好的急救效果。

      如果孩子落水后仍有意识,可先将其体内的水挤出,再进行心肺复苏。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失去意识的孩子,开放气道是最难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应将重点放在恢复心跳上,避免因吐水而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

      专家提醒,孩子溺水后,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即使急救技术不熟练,也不要放弃抢救,应在医生到来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技术再差,也比束手无策要好。

      除了溺水急救,家长还应掌握其他儿童常见意外的急救方法,如烫伤、骨折、气管异物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家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家中环境安全,避免孩子发生意外。

      2.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应对儿童意外事故的能力。

      3. 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4.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5. 带孩子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随着夏季的到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暑假期间。据上海儿童医院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5万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其中超过40%发生在家中。暑假刚开始一周,儿童意外伤害病例就猛增500%,达到199例,远超平时。

    儿童意外伤害的病例类型多样,包括高空坠落、车祸、溺水、烫伤、异物吸入等。其中,青少年摩托车事故、游泳溺水、坠落事故和吸入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领域。

    青少年摩托车事故急剧上升,已成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车祸后果轻重不一,多见头部受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在步行交通事故中,5~9岁儿童是危险人群;在驾车事故中,10~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是危险人群。

    游泳溺水是另一个高发领域,尤其在夏秋季。0~4岁儿童在水缸、浴池溺死的多;5~9岁儿童在水渠、池塘、水库中溺水的多;10~14岁儿童在游泳中溺水的多。预防的办法是对小儿加强看护,对大一些的孩子加强安全教育。

    儿童喜欢爬高,坠楼事故多发。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孩子好奇心强,喜欢爬高,或者有的家长外出将小孩子反锁在房中,孩子由于恐惧由阳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坠落。

    0~4岁儿童吸入异物危险大。异物的种类繁多,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比如花生米、瓜子、果冻等。此外,还有其他的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纽扣、笔帽甚至铁钉、图钉。专家介绍说,近年来,小儿气管异物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与儿童餐外食物增多也有关。

    为了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家长应加强安全意识,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家长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互救。

  • 近日,俄罗斯世界杯落幕,法国队在决赛中4-2战胜克罗地亚,成功卫冕大力神杯。

    然而,在欢庆的氛围中,却发生了一起令人惋惜的事件。一名50岁的法国球迷在激动地庆祝夺冠后,跳入一条运河中,不幸溺水身亡。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庆祝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乐极生悲。

    以下是一些与医疗相关的科普知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疾病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预防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家中有儿童或老年人的家庭,更要加强对水域的安全管理。

    二、急救知识

    一旦发生溺水等意外情况,周围的人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如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以下措施:

    •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鼻中的异物。
    •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保持溺水者的呼吸。
    • 尽快将溺水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三、心理健康

    在庆祝成功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兴奋导致身体不适,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美好。

    四、日常保养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五、医院科室

    如遇意外事故,可前往附近的医院就诊。以下是一些与意外伤害相关的科室:

    • 急诊科
    • 外科
    • 骨科
    • 神经外科
    • 心血管内科

  •   近日,一则“一人自杀,五人陪葬”的新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其他5人明明是做好事想救人,结果却搭上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问:遇到有人溺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施救,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呢?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事故,每年都有不少悲剧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溺水施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立即拨打119或当地救难电话,请求专业救援人员协助。

      第二步:如果身边有救生圈、绳索等救生物品,可以立即抛给溺水者,为他们争取逃生机会。

      第三步:如果没有救生物品,可以尝试用竹竿、树枝等物品伸向溺水者,引导他们抓住。

      第四步: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实施,而自己恰好会游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下水进行救援。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直接从正面接近溺水者,以免被其抓住。

      2. 用手托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其面部朝上。

      3. 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挣扎,以免浪费体力。

      第五步: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1. 清理口鼻内的污泥、痰涕。

      2. 取下假牙。

      3. 进行控水处理,例如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或赶牛行走等。

      4.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 如果溺水者呼吸恢复,但心跳仍无,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恢复心跳。

      此外,为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在水边嬉戏、玩耍。

      2. 学会游泳,提高自救能力。

      3. 遇到溺水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敢施救。

      4. 加强水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

      5. 开展溺水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总之,面对溺水事故,我们要保持冷静,正确施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悲剧的发生。

  •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每天适量补充水分,不仅能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还能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保健养生功效。

    那么,如何喝水才算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关于喝水的科普知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早晨喝水,需要注意什么?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是很多人的习惯。然而,喝什么水、喝多少水、什么时候喝,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早晨不宜喝冰水:中医认为,早晨是阳气升发的时间,此时喝冰水会损伤阳气,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2. 早晨不宜喝盐水:喝盐水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使人更加口干。

    3. 早晨喝水量不宜过多:过量饮水会导致水中毒,对身体造成负担。

    二、如何喝水才科学?

    1. 少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糖分和咖啡因,容易导致钙质流失,影响身体健康。

    2. 不要边吃饭边喝水:水会稀释胃酸,影响消化。

    3.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口渴已经是身体缺水的信号,应该及时补充水分。

    4. 运动后不宜猛喝水:运动后喝水过多会导致水中毒,对身体造成负担。

    三、温开水的好处

    1. 保护胃黏膜:晨起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疾病。

    2. 清洁口腔:温水漱口可以清除口腔细菌和食物残渣。

    3. 保护牙龈:35摄氏度的温水是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温度。

    4. 促进吸收:晨起喝温水可以帮助有效吸收早餐。

    5. 解酒:温开水可以稀释酒精,保护肝脏。

    6. 减肥瘦身:水可以帮助脂肪代谢和糖类代谢。

    7. 预防感冒:喝水可以促使汗出和排尿,有利于体温调节,预防感冒。

    总之,喝水是一个需要注意细节的事情。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   悲剧再次发生,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在家附近的水井边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家庭监护的重要性。

      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夏季,家长和监护人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活动,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溺水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靠近水边玩耍、不熟悉水性、缺乏安全意识等。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不要靠近水边,尤其是深水区域,并教授孩子基本的自救和求救方法。

      一旦发生溺水,立即进行现场急救至关重要。首先,迅速将溺水者救出水面,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然后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尽快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除了现场急救,医院抢救也是至关重要的。溺水后,孩子可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吸氧、呼吸支持、药物治疗等。

      预防溺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学校要开展防溺水教育,社会要加大对危险水域的监管力度。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安全护航,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 随着暑假过半,中小学开学在即,中山市出现了一系列儿童问题事故。小林因父母报了过多兴趣班而感到压力过大,情绪低落;徐先生的儿子因暑假无聊离家出走五日;更有悲剧发生,两名儿童因下河游泳而溺水身亡。专家提醒,暑假期间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 宝宝在水中玩耍时,意外溺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溺水,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宝宝溺水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帮助家长在关键时刻为宝宝争取生的希望。

    一、宝宝溺水时的紧急处理步骤

    1. 立即抱起宝宝,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和积水。

    2. 检查宝宝意识,如果意识丧失,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3. 如果宝宝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4. 如果宝宝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5.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救护人员到达。

    二、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溺水后4分钟内得到有效抢救的几率最高。因此,掌握心肺复苏术对于挽救宝宝的生命至关重要。

    三、如何学习心肺复苏术

    1. 参加医院或社区组织的心肺复苏术培训课程。

    2. 在线观看心肺复苏术教学视频。

    3. 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

    四、预防宝宝溺水的方法

    1. 监督宝宝在水中的活动,避免单独玩耍。

    2. 在家中安装防滑垫,防止宝宝跌入浴缸或澡盆。

    3. 教育宝宝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

    5. 遇到宝宝溺水,冷静应对,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游泳成为了许多人的消暑首选。然而,游泳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其中溺水是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得非常突然,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了解溺水急救知识,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溺水是指人体进入水后,因无法正常呼吸而导致的窒息。溺水事故的常见原因包括:游泳技能不足、水下环境复杂、安全意识淡薄等。溺水后,人体会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等症状。

    遇到溺水事故时,首先要立即呼救,并迅速将溺水者救上岸。对于已经失去意识、心跳呼吸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CPR的操作步骤如下:

    • 将溺水者仰卧于平地上,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异物。
    • 进行胸外按压:用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溺水者胸骨下半段,另一只手重叠在上方,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进行按压。
    •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一只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只手托住其下巴,使头部后仰,然后进行口对口吹气。

    除了CPR外,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急救措施,如:解开溺水者的腰带、衣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用湿毛巾覆盖溺水者的口鼻,防止吸入冷空气;用热水袋等物品为溺水者保暖等。

    除了溺水外,游泳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其他意外情况,如抽筋、水中耳炎、皮肤感染等。因此,游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安全的水域游泳,避免到深水区、水流湍急的地方游泳。
    • 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抽筋。
    • 游泳时要注意保护耳朵,避免水中耳炎。
    • 游泳后要及时清洗身体,防止皮肤感染。

    总之,夏季游泳时,安全意识至关重要。了解溺水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 夏季高温,人体出汗量增加,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因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然而,过量饮水同样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导致体内盐分浓度过低,血液中的水分过多,进而引起细胞水肿、大脑肿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那么,夏季应该如何正确饮水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适量饮水:根据个人情况,每天摄入1500-2500毫升的水分,保持水分平衡。

    2. 分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饮用大量水,可分多次小口慢饮,以减轻胃肠负担。

    3. 注意饮水质量:选择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如自来水、过滤水或瓶装水。

    4. 运动时适量补水:运动时,每20-30分钟补充120-240毫升的水分,保持水分平衡。

    5. 饮食搭配:适量摄入含盐分较高的食物,如咸菜、酱菜等,以补充电解质。

    总之,夏季正确饮水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请关注自身情况,科学饮水,避免水中毒等健康问题。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