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不能喝粥?有糖尿病,这3种食物少吃

糖尿病不能喝粥?有糖尿病,这3种食物少吃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4.63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784亿。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首位,达到1.164亿。糖尿病患者的增加,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饮食结构的改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管理至关重要。关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坊间流传着许多说法,其中之一就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那么,糖尿病患者是否真的不能喝粥呢?以下是一些关于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科普知识。

一、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粥吗?

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喝粥,但需要控制粥的量和烹饪方式。粥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淀粉会分解成糊精,容易被人体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材,并控制粥的烹饪时间,避免煮得太烂。

二、糖尿病患者饮食禁忌

1.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如糖果、甜点、油炸食品等。

2. 部分水果的升糖指数较高,如大枣、龙眼、椰子、凤梨、猕猴桃、熟香蕉等,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3. 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影响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应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

4.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饮酒,酒精会影响血糖控制。

三、糖尿病患者饮食建议

1. 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材,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

2.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肉、鱼肉、豆制品等。

3. 多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

4. 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

5. 控制饮食总量,避免暴饮暴食。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尿糖阳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尿糖阳性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草药在降低血糖方面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具有降血糖功效的中草药,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1. 丹参

    丹参煎剂能够有效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并且作用可持续长达5小时。此外,丹参还具有降低血脂和血黏稠度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丹参常与花粉、葛根、黄芪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等并发症。

    2. 地黄

    地黄(生地、熟地)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研究发现,按2克/公斤体重计算,地黄喂服实验动物后,血糖明显下降,同时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上升。地黄在临床应用中,常与天冬、枸杞子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3. 玉米须

    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同时可改善糖尿病性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玉米须常与黄芪、白术、猪胰等药材配伍,用于食疗。

    4. 知母

    知母水提取物能够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为明显。在临床应用中,知母常与天花粉、麦冬、黄连等药材配伍,用于改善糖尿病上消症状,如口渴、多饮等。

    5. 枸杞子

    枸杞子提取物能够促进实验动物糖尿病血糖持久下降,同时可改善糖尿性血脂升高、视力不佳等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枸杞子常与五味子、黄精、元参等药材配伍,用于改善消渴症状。

    6. 人参

    人参能够促进实验动物血糖降低,同时可降低糖尿性血脂升高及无力症状。在临床应用中,人参常与生地、黄芪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早期轻症糖尿病。对于中、重症糖尿病患者,人参可与胰岛素合用,以增强降血糖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中草药外,黄芪、淮山药、菟丝子、茯苓、黄连、石膏、乌梅、苍术、白术、玉竹、玄参、仙鹤草、地骨皮、苍耳子、麦芽、泽泻、桔梗、黄精、冬桑叶、仙灵脾等药材在临床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的应用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乱用。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调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肥胖作为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

    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大多数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从而降低胰岛素的亲和力,使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这导致糖的利用障碍,进而引发血糖升高,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除了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也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保持适量的体力活动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此外,病毒感染也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发糖尿病。

    为了预防糖尿病,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保持健康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避免肥胖。

    2. 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

  • 中国连锁药店行业在短短12年的时间里,经历了飞速发展,其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西方国家几十年所经历的过程。目前,我国药店行业形成了平价连锁药店、全国性连锁药店、跨区域连锁药店和地市连锁药店等多种类型的并存格局。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我国连锁药店行业在2012年将呈现出以下六大发展趋势: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巨大

    从产业发展、产业竞争和企业运营等多个方面来看,我国连锁药店行业均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单体药店的整合空间巨大,连锁药店集中度偏低,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多元化发展加速,药店转型升级

    国家政策层面虽然对药品零售行业有一定利空影响,但连锁药店需要从战略、战术、体制、人员配备和资金预算等方面构建多元化发展模式,从卖药的红海中杀出重围,实现转型升级。

    三、系统定位,业态模式进入规划阶段

    连锁药店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明确自己的业态定位,通过差异化竞争在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

    四、专业化定位的药店将发展壮大

    专业化药店将在2012年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核心在于细分疾病种类,提供专业化的药品和服务。

    五、连锁药店竞争进入产业链竞争阶段

    连锁药店之间的竞争将从工商博弈和供应商打压转变为供应链竞争和产业链竞争,谁能给供应商提供价值,谁就能脱颖而出。

    六、药店联盟实现四个转型

    药店联盟在2012年将实现四个转型:独家高毛产品代理商、非药高毛产品集成供应商、非基药差异化品类构建和基药替代品类构建。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管理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一些饮食误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及其解析:

    一、控制饮食就是饥饿疗法。

    许多患者误以为控制饮食就是限制热量摄入,过度节食。事实上,过度饥饿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反而使血糖难以控制。合理的饮食管理应该注重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

    二、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主食摄入过多确实会导致血糖升高,但过度限制主食摄入同样不利于血糖控制。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应适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如燕麦、糙米等。

    三、水果甜,万万不能吃。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是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糖分的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并注意控制摄入量。

    四、不能吃主食,多吃零食无妨。

    零食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脂肪和热量,过多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热量零食,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

    五、喝酒可活血,多喝没大碍。

    酒精会干扰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饮酒。如果饮酒,应选择低度酒,并控制饮酒量。

    六、不吃甜食,多吃无糖点心没关系。

    无糖点心虽然不含蔗糖,但仍然含有其他糖分和热量,过多摄入会影响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无糖点心,选择低热量、低糖分的食物。

  • 夏季来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餐后血糖居高不下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餐后血糖的升高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首先,糖尿病本身就是一个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受损,导致餐后血糖高峰延迟,从而使得餐后血糖升高明显。此外,如果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那么餐后高血糖会持续很长时间。

    其次,饮食也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早餐和午餐后血糖升高明显,这与早晨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肝脏产生大量葡萄糖有关。此外,早餐的质、量、烹调方法也会影响餐后血糖。例如,早餐吃稀饭比吃干饭更容易升高餐后血糖,因为稀饭加热时间较长,淀粉容易在水中溶解,进食后能广泛与消化液接触而易吸收。

    此外,用药不当也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长期使用长效的胰岛素促泌剂,如优降糖等药物。这类药物由于起效时间较长,不能很好地改善糖尿病的早相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因此很难控制餐后血糖。此外,部分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时,主要使用中、长效的胰岛素,而没有结合使用起效快的短效或超短效的胰岛素,导致餐后血糖也容易偏高。

    最后,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的忽视也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许多糖尿病患者只重视空腹血糖,很少监测餐后血糖。只要空腹血糖达标,就认为万事大吉,无需调整药物用量。由于缺乏对餐后血糖的监控,也就很少有针对餐后高血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控制饮食、运动或使用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等,从而导致一旦医生要求检查餐后血糖,往往发现自己的血糖高得惊人,糖化血红蛋白也明显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重视餐后血糖的控制,采取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正确的用药等措施,以降低餐后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 夏季是众多水果上市的季节,水果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水果的摄入却需要格外小心。水果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分,而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那么,糖尿病人能吃水果吗?他们应该选择哪些水果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糖尿病与水果摄入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水果中含有天然糖分,如葡萄糖、果糖等,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谨慎选择水果,并控制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的水果选择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水果:

    1. 含糖量低的水果:青瓜、青梅、西瓜、橙子、柠檬、椰子水、葡萄、枇杷、桃、李、杏、草莓、菠萝、樱桃、橄榄等。这些水果每100克含糖量少于10克,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2. 含糖量适中的水果:香蕉、苹果、甜瓜、橘子、梨、荔枝、柚子、芒果、石榴等。这些水果每100克含糖量在11-20克之间,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3. 含糖量高的水果:红枣、冬枣、哈密瓜等。这些水果每100克含糖量超过20克,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除了水果,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3. 注意饮食搭配: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食物的搭配,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4.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调整饮食计划。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水果,但需注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并控制摄入量。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应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 血糖与尿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两项检查指标。许多患者认为,这两项检查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节省时间和避免扎针,常常只关注尿糖。然而,尿糖并不能完全代表血糖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糖与尿糖的定义。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而尿糖则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管会将大部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只含有极微量的葡萄糖。当血糖超过肾小管的吸收能力时,就会产生尿糖。

    尿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尿糖并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水平。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即使血糖超过正常范围,也可能不出现尿糖。

    尿糖阳性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血糖增高,如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应激性糖尿等;二是血糖正常,如肾性糖尿、妊娠糖尿、药物性假糖尿等。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尿糖来诊断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进行血糖和尿糖的同步检查,并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糖分摄入。
    • 规律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血糖的利用率。
    •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血糖波动。
    • 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
    •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也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其中心血管疾病就是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据顾东风副院长在2010至2030年间,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或将超过50%。

    心血管疾病是指以心脏和血管为主要病变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据顾东风副院长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等。其中,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控制盐分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4.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监测血压,及时治疗高血压。

    5. 保持心情舒畅:心理压力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症状多样且复杂。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解析糖尿病的症状,帮助您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

    1. 多尿: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多尿的症状,这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肾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吸收,从而引起渗透性利尿。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一天内的尿量可达到五千到一万毫升。

    2. 多饮:高血糖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同时,由于多尿导致水分流失,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形成多饮的症状。

    3. 多食: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多食的症状,原因尚不明确。一种观点认为,这与葡萄糖利用率的下降有关。此外,由于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导致大量糖从尿液中排泄,使患者处于饥饿状态。

    4. 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虽然食欲和食量正常,但常常出现体重下降的症状。这是由于胰岛素不正常导致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进而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出现负氮平衡,从而导致体重下降。经过良好治疗,患者的病情可得到缓解。

    5. 疲劳乏力: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劳乏力,这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细胞能量供应不足所致。

    6. 视力模糊:血糖升高可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视力模糊。

    7. 皮肤瘙痒: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可能与血糖升高导致皮肤表面细菌感染有关。

    8.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等。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管理: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2.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了解病情变化。

    3. 积极配合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等。

    4.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5.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

  •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Diabetes》的研究表明,低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可能为因果关系。

    研究团队对大量人群进行了观察性分析,并运用遗传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技术,进一步验证了低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与血浆脂联素水平较高的个体相比,低水平脂联素个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此外,研究还发现,低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和发病率密切相关。在70岁时,血浆脂联素水平较低的个体,其2型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高达20%。

    为了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建议,应关注血浆脂联素水平,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等。此外,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也需要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方案设计。

    总之,低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关注血浆脂联素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