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情系长宁 传递关爱---嘉德诺为长宁地震灾区送去医疗物资

情系长宁 传递关爱---嘉德诺为长宁地震灾区送去医疗物资
发表人:病友互助家园

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受伤的患者急需专业的医疗救治。提供多元化医疗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者嘉德诺,迅速启动救助方案,调配医疗救灾物资,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灾区捐赠一批急需的患者康复产品,为地震灾区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地震中受伤的患者大部分是开放性皮肤软组织创伤,为了有效预防伤口感染,嘉德诺捐赠了聚六甲撑基双胍盐酸盐(PHMB)抗菌敷料。这种敷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此外,由于地震导致部分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嘉德诺还捐赠了T.E.D.抗血栓压力带。这种压力带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健康。

为了确保赈灾医疗物资安全及时送达,嘉德诺组织了十余名志愿者组成的爱心赈灾小分队。他们与宜宾市长宁县红十字会对接后,在现场向医护人员讲解T.E.D.抗血栓压力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将这批救灾医疗物资迅速运往当地急救中心,为更多地震中受伤的患者提供救治。

嘉德诺健康集团医疗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连佳女士表示,作为医疗产品及医疗器械行业的全球领军者之一,嘉德诺将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政府及许多慈善组织携手为生命护航,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地震灾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关爱生命,传递希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力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地震所致损伤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震所致损伤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东方医院四人小分队正在玉树营救
    小拉毛


      在当今社会,自然灾害时常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正如上海东方医院派遣赴玉树地震灾区医疗队员李侠所说:“我们一点也不感觉累,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为救治灾区伤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4月16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发生第三天,作为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单位,东方医院接到紧急电话,要求马上派出一支医疗急救小分队紧急直飞西宁,协助抢救空运至该院的玉树地震灾区伤员。

      尽管东方医院作为上海世博会的8个定点医院之一,承担着繁重的世博保障任务,但面对灾区伤员的急需,四名急创外科医生毫不犹豫地于当日赶赴西宁投入抢救工作。面对大量伤员,他们连续加班,全力救治。

      在救治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来自玉树结古镇的5岁小姑娘拉毛和她的家人。拉毛的妈妈为了救她被砸成重伤,不幸身亡。经过李侠等医疗队员的精心救治,拉毛和她的家人伤情逐渐好转。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在灾难面前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生命。

      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不仅要依靠政府和救援队伍的力量,更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面对灾难,共度难关!

  • 近年来,我国在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抗震方面,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能力仍然存在不足。本文将探讨医院抗震加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医院抗震能力。

    首先,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提高医院的抗震能力,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其次,医院建筑的抗震加固需要考虑多个方面。一方面,要确保医院建筑本身的结构安全,包括地基、墙体、屋顶等;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医院内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抗震性能,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医疗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为了提高医院的抗震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对医院建筑进行全面的抗震检测,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加固。

    2. 采用新型抗震材料和抗震技术,提高医院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

    3. 加强医院内部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抗震措施,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医疗工作不受影响。

    4. 加强医院员工的抗震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5. 建立健全医院抗震应急机制,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此外,医院抗震加固工程的信息也应该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消除他们的担忧。

    总之,医院抗震加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院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提高医院的抗震能力,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在2010年4月15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毅然奔赴灾区,为青海玉树地震受灾群众带去生命的希望。凌晨6:30,急诊科俞锐敏主任和王辉护师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医院的祝福和期望,从白云机场踏上了前往灾区的征程。

    回首那一天,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地震的破坏力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得知地震消息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领导和广大医护人员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心系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李志忠、俞锐敏、高友山、宋元宗、洪丰、项永生、王辉等组成的医疗队,随时准备出发。

    为了统一部署,广东省卫生厅从各医院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第一批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诊科俞锐敏主任和王辉护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被选为第一批的队员。

    4月15日早上6:30,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乘坐专机出发,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广东省卫生厅书记黄小玲亲自到机场送行,为医护人员加油鼓劲。

    在灾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他们不畏艰险,全力以赴,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灾区人民带去了生命的希望。

    此次赴灾区救援,不仅体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现了我国医务工作者的风采。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 近日,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广州省人民医院迅速响应,组建了一支由神经外科、脑外科、普通外科、骨科、ICU、儿科组成的8人专家组,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地震发生后,广州省人民医院立即启动灾情应急机制,成立救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迅速动员全院相关科室,并精心挑选了8位专家组成救援队。这支救援队将携带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专家组成员均为该院各科室的精英,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救援经验。他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灾区伤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据悉,广州省人民医院救援队将是我省第一批奔赴灾区救援的医务人员。他们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为灾区伤员带去希望和温暖。

    地震无情,人有情。广州省人民医院救援队的行动展现了我国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伤员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获新生。

  • 尽管西宁近日风雪交加,但藏族同胞和广东省医疗救援队员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温暖。通过这几天的救援行动,藏族同胞深刻感受到了广东人民的爱心,同时也让队员们深深领会到了藏族同胞坚韧不拔的品性。

    我作为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一员,已经来到青海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一个星期了。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为灾区伤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广东省医疗队、当地领导和伤员的高度赞扬。

    虽然这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我能坚持努力工作并取得一些成绩,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010年4月14日下午,神经外科李方成主任告诉我,广东省卫生厅即将成立医疗队赴灾区救援。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得知我即将于15日凌晨出发后,医院医务科陈唐义科长为我准备了各种药品和应急食物,并叮嘱我注意安全。

    15日凌晨5时,我和院长助理阮毅教授、陈唐义科长、王鹏飞一起坐上救护车奔赴白云机场。途中,阮教授不停地安慰我,并提醒我注意高原地区抢险的注意事项。到达灾区后,我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医疗救援工作中。

    在灾区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广东省卫生厅、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慰问。他们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了解我的工作情况和身体状况,并叮嘱我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得到了多方的赞誉。灾区伤员的病痛和领导的关心是我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我将继续努力,为灾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

  •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和生理伤害更加严重。那么,在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应对灾难呢?

    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地震,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避免孩子对地震产生恐慌心理。同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一些地震自救和逃生知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地震发生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确保孩子的饮食和睡眠充足,避免孩子因过度紧张而影响身体健康。对于受伤的孩子,家长要及时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并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此外,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重建信心。

    地震过后,由于环境恶劣,疫情风险增加。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疾病。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总之,在地震来临时,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孩子应对灾难,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准妈妈来说,地震发生时的惊慌失措和应对不当,可能会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那么,在地震发生时,准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慌乱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准妈妈可以尝试深呼吸,保持平稳的心态,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

    2. 寻找安全地点:在地震发生时,准妈妈应立即寻找安全地点躲避。如果身处室内,可以选择坚固的家具旁边,如床、桌子等。如果身处室外,应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物品。

    3. 避免拥挤:地震发生时,人群往往会向出口聚集,造成拥挤。准妈妈应尽量避免拥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如果被困在人群中,要尽量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4. 注意保护腹部:准妈妈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受到撞击。可以尝试用手臂或枕头保护腹部,减少受伤风险。

    5. 保持通讯畅通:如果条件允许,准妈妈可以尝试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告知他们自己的安全情况。

    6. 震后注意事项:地震发生后,准妈妈要注意观察自身和胎儿的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发生感染。

  • 最近,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各类新闻报道充斥着电视、报纸等媒体,孩子们也在被动或主动中接受了这些与灾难有关的信息和画面。这些灾难事件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这些灾难呢?

    现象聚焦:灾难画面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五岁的张琳每天都会和家人一起观看电视新闻,了解灾情的最新状况。然而,最近的一次地震新闻报道却让她感到困惑和恐惧。她问妈妈:“什么是地震?我们这里会发生地震吗?地震了我们怎么办?我会死吗?爸爸妈妈会死吗?”张琳意识到,每天的新闻报道给孩子留下了阴影,她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面对灾难。

    孩子应如何面对灾难?

    面对自然灾害,孩子们也会产生各种疑惑和恐惧。家长们无需回避这些问题,而是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灾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孩子进行交流:

    1. 实事求是地讲解地震等自然灾害,让孩子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告诉孩子只有少数强震会造成大灾难,并强调自己所处的地区并非地震易发地区,是安全的。

    2. 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告诉孩子政府会为灾难中的人们提供支持和帮助,灾后的人们会团结互助、坚强、积极乐观。引导孩子看到灾难背后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如在家中的逃生方法、户外避难技巧等,让孩子掌握自救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4. 与孩子一起关注新闻报道,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焦虑,不要批评或嘲笑孩子的恐惧,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陪伴。

    儿童抗震自救书籍热销

    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儿童抗震自救书籍成为热销产品。这些书籍以漫画、歌谣等形式,向孩子们传授地震自救、避险等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自救技能。

    经验借鉴:日本抗震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在日本,幼儿园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地震知识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应对方法。这种从小培养孩子的防灾意识,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海地地震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不仅要关注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还要关注灾害带来的心理创伤和疾病风险。

    地震发生后,由于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原因,救援工作往往面临重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医疗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救援技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例如,地震救援中常见的创伤救治、骨折固定、心肺复苏等技能,都需要医护人员熟练掌握。

    除了创伤救治,地震还可能引发一些传染病,如霍乱、痢疾等。因此,医疗人员还需要具备传染病防控知识,防止疫情蔓延。此外,地震还可能导致一些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医疗人员需要关注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地震救援中,心理干预也至关重要。地震幸存者往往会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医生进行疏导。此外,医疗人员还需要关注地震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时开展心理辅导。

    地震发生后,医疗资源往往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医疗人员需要合理分配资源,优先救治重伤员。同时,医疗人员还需要加强与其他救援力量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提高救援效率。

    为了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疗人员的救援技能和心理干预能力。

    2.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救援效率。

    3.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5.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 在4月21日,甘肃省第4支赴青海玉树灾区医疗救援队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19名专业人员组成,肩负着支援玉树县哈秀乡医疗服务的重任。哈秀乡位于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带,居民以藏族为主,该乡卫生院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生活条件艰苦。医疗队携带药品、医疗设备、帐篷等物资,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此次医疗救援行动体现了我国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和高度责任感。面对灾区人民的健康需求,医疗队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展现了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在灾区,医疗队不仅提供疾病诊治,还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提高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医疗队还与当地卫生部门合作,共同提高灾区医疗服务水平。

    以下是一些与医疗救援相关的科普知识:

    1. 灾区常见疾病及预防:地震后,灾区容易发生传染病、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等。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病媒生物等。

    2. 心理援助:地震后,灾区居民容易产生心理创伤。心理援助包括:倾听、安慰、鼓励等,帮助灾区居民度过心理难关。

    3. 医疗救援物资准备:医疗救援物资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合理准备医疗救援物资,提高救援效率。

    4. 医疗救援队伍培训:加强医疗救援队伍培训,提高救援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5. 医疗救援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救援效率。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