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血压

高血压
发表人:主治医师余正阳

合理运动是防治高血压的良方之一,但宜选择节奏缓慢、运动量小、容易掌握的项目。如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气功等,早晚各一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以不疲劳为度。

一戒量多:

特别不宜从事强度较高的项目,如旋转、跳跃、弯腰、憋气、用猛力等,否则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无助于病情康复。

二戒成瘾:

运动一旦成瘾,可能增加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同样有加重病情之风险。

三戒比赛:

比赛易使人情绪紧张,从而促发血压升高而发生意外。

4、穿戴“三松”

裤带松:

高血压病人不宜紧勒裤带,因为高血压本身就容易造成大腿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勒紧裤带无疑会“雪上加霜”。

鞋袜松:

鞋袜太小太紧妨碍脚部血液流动,同样有促发血压升高之虞。

衣领松:

人的颈脖部有影响血压变化的压力感受器官,衣领大小或扎领带太紧,可能压迫压力感受器官,促发血压升高,故高血压病人的领子宜松,最好不系领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疾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我们应该做那些来保护自己呢?而且血压的升高会使我们经常感到头晕,肢体麻烦,是可以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那如果是自己不慎得了高血压,我们是可以做那些来预防高血压的呢?

     

     

    1. 药物治疗

     

    我们平时可以预备一些有助于降低血压的药物,合理的控制血压的水平,如果趋于正常可以适当的减少药物的使用,使用药物也可以防止一些高血压的并发症。

     

    2. 运动

     

    平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运动,因为运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除了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也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形成,也可以增加和预防肌肉,骨骼,关节之间僵硬的发生,同时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食欲促进肠胃的蠕动,可以有效的预防便秘,也可改善睡眠。

     

    3. 戒酒

     

    我们应该有个合理的饮食习惯,但是除了有个健康的饮食我们也应该要学会戒烟戒酒。少量的饮酒可能会到来一些好处,但是大量或者过量的饮酒肯定是有害的,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我们动脉发生粥样的硬化,加重高血压。

     

    4. 体重

     

    控制和减轻体重也是预防高血压的一种措施。我们应该控制一些油炸,高蛋白食物,含热量高的食物摄入,时常的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高纤维等食物,不仅可以保持体重,而且也会补充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5. 心理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理,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选择合适的解压方式去释放自己的压力。因为情绪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出现头晕目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一颗积极放松的心态,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件事物的发生,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

     

    6. 饮食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下,尽可能的减少钠盐的使用,比如腌制食品,零食等都可以减少摄入;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含有钾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有纤维的杂粮等,要学会平衡膳食。 

     

     

    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疾病的小知识,了解一下疾病的症状,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疾病的伤害。

  •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会引起其他疾病!

     

     

    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是口服药物,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但是不是仅仅只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答案当时不是。还要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是基础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有许多人认为口服药物后血压变得正常,就可以停用药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口服药物后,除非血压变得很低或者不能耐受降压药物或者其他需要,否则药物是不能停用的,必须坚持服药。

     

    2.合理膳食是必须

     

    高血压病人要清淡饮食,要低盐饮食,要低脂饮食,这些都可以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因为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肥胖、高血脂的可能,而这些都不利于控制血压,所以要想控制血压,一定要合理膳食。

     

    3.心情舒畅是关键

     

    高血压病受情绪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的工作生活压力,适当的愉悦和放松心情,有利于血压控制于正常水平。

     

    4.健康习惯是必要

     

    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烟酒、拒绝熬夜、拒绝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合理的作息生活习惯,可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将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

     

     

    5.适量运动不能少

     

    运动不仅不会增加血压,还会更有利于控制血压,所以,一旦罹患高血压,合理的运动计划和强度,有利于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

     

    当然,合理膳食也好,适量运动也好,健康习惯也好,这些都是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最为重要的还是口服药物降压治疗。一定要按时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压!

     

    以上针对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病,我们还需要找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针对病因对症治疗,比如垂体瘤、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及针对其他原发病的对症治疗等等。

  • 提到高血压,也许多数人觉得并不陌生。因为身边的好多人都患有高血压,可是对高血压你究竟知道多少呢?是不是又觉得很陌生了呢?今天我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血压就是指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心脏就是人体的发动机,流经身体的血液都是从心脏泵出,最终又回到心脏。血液输送过程中,在血管内流动时会作用在血管壁有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通常我们说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这个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就是高血压。

     

    大多数人的血压有这昼高夜低,两峰一谷的波动特点的,我们称之为杓型血压,而且一般情况下,血压是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这也符合自然届热胀冷缩的规律。

     

     

    血压按照病因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确,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就是指原发性高血。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可能是继发于肾实质疾病、肾血管病、内分泌病变、妊娠或药物以及其他原因,必须经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才能确诊为“高血压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等,对于继发性高血性,病因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一部分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者是用介入的方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治愈。

     

     

    测血压会有两个数值,分别是收缩压(老百姓常说的高压)和舒张压(常说的低压)。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期泵血,动脉承受的压力最大时压力,当血液流回心脏,心脏舒张时,血管本身具有的弹性可以维持血液继续流动,此时血液作用在血管的压力最低,成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我们是按照先说高压后说低压的原则来计量、报告数值,比如高压170毫米汞柱,低压90毫米汞柱,我们就说血压是170/90毫米汞柱。而老百姓往往习惯是先说低压再说高压。因此呢希望大家按照正规的血压数值原则,先高压后低压。

     

    虽然美国高血压分级已经采用了新的标准分为了高血压1级和高血压2级,我国则仍然是采用高血压3级的分类方式,大家可以参照下面的表格。

     

     

    这就是关于高血压的一些基本内容,下期讲述高血压的危害,请多关注。

     

    高血压——无形的杀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东西感觉眼前有什么黑色的东西阻挡视线?主因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压力过大,导致眼底出血。好好地哪来的压力呢?罪魁祸首居然是中老年人最易罹患的高血压。

    高血压是眼底出血“元凶”

    不管是眼睛、脑还是身体的任何部位,动脉和静脉总是相伴而行。动脉负责供血,静脉负责回流,如果动脉阻塞,供血就会停止造成梗死。长期罹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就会引发动脉硬化。

     


    动脉本身很柔软,随着人体血压持续攀高,动脉的血管壁就会硬化、变性,失去弹性。而动脉在静脉上方,动脉阻塞后就会压迫静脉。静脉的管壁较薄,一旦受静脉挤压就会塌陷,塌陷后管路变窄就会出现“堵车”。

     

    静脉里的血液长时间堵塞就无法回流使得局部出血。而有些静脉里的血液因堵塞就会另辟蹊径“跑”到视网膜,引起视网膜出血。如果出血再多就会“跑”到眼睛的玻璃体里,造成眼底出血,引发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心脏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堵了造成梗死,那么视网膜动脉血管堵塞会怎样?在眼科有一个特别严重的病,叫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尤其当情绪波动比较大,大喜大悲之后,这种病可以让人在几秒钟内失明。

     


    这是因为视网膜是脑组织的一部分,缺氧时间过长就会变性而无法恢复,造成失明。得了这种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最好在一个小时内争分夺秒地赶到医院治疗。因为医院一旦确诊这种病症,就可以及时采用降眼压、扩血管、吸氧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可以在最短时间里疏通眼部血管,帮助恢复视力。如果超过2小时以上再去抢救,眼睛的视力就很难恢复。

     

    与视网膜动脉阻塞相比,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于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尤其在50岁以上人群中。这种病不会让人瞬间失明,并且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视力能很好的恢复。

     

    在我国,每100人中大约有20人就有高血压。每100人中可能就有10个糖尿病人,因此高血压病人和糖尿病病人成为罹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易感人群。静脉阻塞以后,眼部会引起黄斑水肿,轻者眼睛内部会长出新生血管,导致视力下降,重者长出的新生血管就会“跑”到玻璃体里,导致视物变形。

     

    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率非常高,尤其在高血压老年人群中属于常见的眼睛并发症。因此眼睛被认为是高血压一个重要的靶器官,也就是说眼底出血的罪魁祸首就是高血压。​​​​

  •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如果不能有效的降压治疗,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眼、血管等损害,造成诸如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眼部病变、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各种各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高血压越来越引起人民的重视,人们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即便如此,血压不能控制达标的比例也仍然居高不下,而正是因为高血压的控制不达标,随着高血压人群增多,导致高血压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

     

     

     

    那么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到底会怎么样呢?

     

    一.高血压伤“血管”

     

    血压升高最终损害在心脏以外的地方主要是血管,全身各个地方的动脉血管需要长期耐受较高的血压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血管内皮损伤,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

     

    长期的血压升高,使得血管变的更硬、更脆、更易破裂,而如果是心脏血管病变,则表现为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则表现为出血或梗塞;下肢动脉血管则表现为下肢动脉闭塞等等。

     

    二.高血压伤“心”

     

    高血压伤害血管,容易导致冠心病。其实,不仅仅是冠心病,血压长期升高,会造成心室肥厚。因为血压的产生主要靠左室收缩形成,而血压升高使左室射血的阻力增大,从而导致导致心肌肥厚。

     

    心肌肥厚久了,导致心脏射血功能障碍,最终会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等。

     

     

     

    三.高血压伤“脑”

     

    高血压伤脑,主要也是伤害了脑血管。我们刚才讲到,在长期血压升高的情况下,压力增大和血管变硬变脆更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发生“脑出血”。

     

    其次,长期高血压所引起的脑部血管粥样硬化,会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又或者是颈部或其他部位斑块过大脱落导致脑栓塞的发生。

     

    四.高血压伤“眼”

     

    高血压和眼睛有神马关系呢?高血压可损害眼部血管、视网膜、视神经、眼底等等,从而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高血压导致病人的血管变脆、变硬、变得斑块横生,使得血管弹性极差,也就使得“变化”的血管更容易发生血管破裂、血管堵塞、狭窄等飞来横祸。

     

    五.高血压伤“肾”

     

    高血压伤“肾”,长期的血压升高可能会使肾脏血管受损,而且长期压力升高会使得蛋白溢出,破坏肾脏滤过体系,从而导致蛋白尿等症状的发生。

     

    而高血压肾病反过来加重血压高,高血压与肾病又相互影响,高血压加重肾脏负担,肾脏疾患加剧血压升高。

    当然,高血压并发症不止以上五点,还有其他。

     

    高血压的并发症虽然很可怕,但只要坚持通过药物、运动、饮食等手段控制血压于正常达标水平。或许,可以让我们远离这些并发症!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而且是多种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直接致病原因和诱发原因,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3亿,可见数量之庞大。但关于高血压的危害,很多人还是知之甚少,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高血压知晓率低、服药率低、达标率低的三低情况。高血压到底有哪些危害呢?咱们今天一起走进传说中的高血压,看看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一、高血压导致躯体疾病

     

    高血压病本身是一种疾病,但同时,高血压会导致一系列的高血压以外的躯体疾病,比如高血压导致眼部疾病、高血压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脑梗塞、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一系列的其他器官脏器疾病,进而威胁我们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而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减少,使得我们减寿的同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二、高血压增加经济负担


    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服药的疾病,因为绝大多数高血压都是不可治愈的。而高血压所导致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以后,绝大多数也都是不可逆的,也需要长期终身服药,甚至很多需要进行手术以及其他方法方式治疗,所有这些,都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这或许是导致躯体疾病以后的另一个危害。

     

    三、高血压导致精神压力

     

    罹患高血压病以后,或者是合并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以后,相关疾病及后遗症,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还会导致高血压患者本人精神压力骤升,导致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进而反过来影响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

     

     

    高血压很多见,但高血压治疗的误区也很多,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为之科普,让患者知道能够理解的所有知识,或许高血压治疗的拐点才会真正的到来。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高血压患者中,95%的高血压都是原发性高血压,是查不出来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的!但对于5%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是有病因可查的。5%的比例的确不是太高,所以每次去医院,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需要查病因”。其实对于医生来说,需要不需要查病因,是根据来就诊的患者来说的,毕竟有病因可查的只占5%。但在医生眼中,这5%的需要查找病因的高血压,都是有特点的,如果有以下这些特点,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检查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一、年龄小的高血压

     

    年龄越小,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概率越小,而且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李大夫见过9岁的高血压小朋友,结果一查是一个嗜铬细胞瘤。在医生眼中,如果患者的年龄越小,那么需要查高血压原因的概率就越大。

     

     

    二、波动大的高血压

     

    有很多的高血压,上下波动非常的大。我见到一个老太太,稍不留神血压就200/130mmhg,然后很快血压就正常,稍微一加降压药,血压就低的吓人,最后也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这样上下波动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大多数也需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三、难治性的高血压

     

    患者的血压非常的高,往往需要三种以上的药物,而且加用了利尿剂仍然不能把血压控制正常的,我们称之为难治性高血压。此类高血压需要警惕肾性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所以血压额外、特别、尤其的高,而且降不下来,也需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四、症状多的高血压

     

    患者不仅仅有高血压,而且还合并高血压以外的很多症状,比如重度肥胖、血压升高伴头痛、出汗、面色苍白;发作性肌肉无力或瘫痪、抽搐;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如果患者血压高还伴有这些症状,也需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五、体征多的高血压


    症状不算,体征多的高血压,很多时候也需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而且有些体征本身就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个表现。比如双侧血压差别过大、大动脉听诊血管杂音、上肢高血压而下肢低血压、脉弱或无脉的高血压等,也需要考虑鉴别继发性高血压。

     

    其实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归结起来也就7大类, 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缩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但还是那句话,如果患者的血压又以上5种特质,往往才考虑查找高血压的病因,否则对于没有这些特征的高血压进行病因的查找,多半是没有用处也查不到原因的。

  • 在高血压门诊,经常会遇到有服用药物多年的患者问大夫:大夫,我什么时候才能停药呢?这要从高血压的形成来分析了。

     

    现代每个人,或自己或身边人是高血压。但对于高血压的形成过程了解不深。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常见病因有:

     

    1、肾实质性高血压,这个是最常见的。由于大量肾单位的丢失,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水钠潴留。

     

    肾脏内分泌方面有三方面:

    第一个是由于肾脏血供降低导致肾素分泌增加,进而激活RAAS系统,导致水钠潴留;

    第二个是由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功能缺陷导致激肽生成减少,由于能够对抗血管紧张素并且促进前列腺素释放的激肽减少,促进了高血压发生;

    第三个是前列腺素合成不足,原本能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对抗抗利尿激素以及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的PG减少,引起血压升高。

     

    简言之是由于肾脏基本滤过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的障碍引起的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由于大动脉的炎症、肾动脉发育不良或是粥样硬化,引起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所致高血压。由于血管狭窄,导致肾脏血供减少,进而激活RAAS系统,导致高血压。

     

    3、肾上腺激素分泌过量所致的高血压,主要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以及皮质醇增多症。

     

    这三大类疾病除了各自典型的表现外,均会因为激素分泌过量而出现明显的高血压表现。继发性的高血压主要是以上几类,形成的过程有比较明确的病因。

     

    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以及发病机制暂时不明。目前认为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引起了高血压。

     

    目前的几个猜测是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原因引起大脑内神经递质浓度或者活性异常,导致激活RASS系统或者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引发高血压;

     

    2、由于现代的高盐饮食以及获得性的肾脏排钠能力降低,使得机体只能在升高血压的情况下,才能将水、钠排泄出去,来达到维持机体的平衡;

     

     

    3、各种原因导致的RAAS系统激活;

     

    4、各种因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使得其分泌扩血管的活性物质减少(如PGI2、NO),而缩血管的增多(如ET-1等);

     

    5、胰岛素抵抗,这是一个近来十分新颖的观点,它是指肥胖患者多有胰岛素抵抗现象,这时候机体不得不分泌过量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是高胰岛素血症又会导致水钠潴留、交感神经系统亢进,从而导致高血压。但是有人认为此时亢进的交感神经系统能够导致产热增加,是对肥胖的一种调节。

     

    综上,除了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都有明确的形成过程。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通过危险分层,量化预后,部分轻型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但通常情况下是无法根治的,需要终生服药治疗,并且辅以非药物治疗。而对于继发性高血压,也仅只有一小部分能真正根治,大部分只能依靠现代医学控制。

  • “医生,您给我测量的血压超过了140/90mmHg,这是否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了?”


    今天我去学校给初中生体检,结果发现很多学生的血压都在140/90mmHg以上,看到自己血压高出了正常数值,就有不少学生问我自己是否得了高血压。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初中生得高血压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这一下好多学生测量的血压都偏高,这肯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仔细看看那些血压偏高的学生,他们普遍气喘吁吁,考虑是爬楼引起的,爬楼会引起心率增快,进而使得血压升高。


    我让这些血压“偏高”的学生休息了一会,他们的血压又恢复了正常。其实并不是说血压只要超过140/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的,现实中很多人可能被误诊了。

     


    1.血压超过140/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会有点懵,因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就是以140/90mmHg为分水岭的,既然这样,那血压>140/90mmHg为何不能诊断为高血压呢?


    其实在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即非同日三次血压均高于140/90mmHg,也就是说这三次测量的血压不在同一天,否则就不能轻易诊断为高血压。


    降压药


    还有一种情况,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但是依然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使用降压药。


    现实中个别医生给患者测量血压的时候,只要血压>140/90mmHg,就诊断为高血压,并且让其服用降压药,殊不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之前我接诊过一个病人,他是来我们医院买降压药的,来的时候我特地帮他测量了血压,数值低于140/90mmHg,我夸这位病人血压控制的不错。谁知道,这个病人告诉我说他已经两天没有服用降压药了,直觉告诉我他可能之前被误诊了。


    当时我就告诉他,暂时别吃降压药了,这两天勤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还是低于140/90mmHg,那就不考虑你得了高血压,也不用继续吃药了。如果血压超过了140/90mmHg,那你到时候再来医院就诊。


    临床上即便诊断了高血压,只要血压不是太高,一般也不会立刻让患者服用降压药的,而是告诉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多测量血压观察看看。如果改善生活方式还控制不了血压,那才会让其服用降压药。


    诊断高血压并不是根据某一次的测量结果,而是非同日三次,如果哪个医生给你测量了一次血压就直接诊断为高血压,那你需要怀疑这个医生的专业水平了。

     


    2.测量血压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否则可能会导致测量得不准确:


    在测量血压之前,我们应该保证睡眠充足、情绪稳定、不憋尿、不喝酒、不剧烈运动等,而且还需要休息至少5分钟。


    熬夜


    高血压患者估计都有这个生活常识吧,一旦有哪一天睡不好,那第二天血压一般都会偏高,这个主要是因为熬夜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以后会使得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所以会引起血压升高。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和熬夜有点类似,而喝酒会引起测量的血压偏低,这个主要是因为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能扩张毛细血管,血管扩张了,血压自然就会降低了。


    测量血压的时候,可以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证上臂和心脏在同一个水平上。在绑袖带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把里面的空气去除干净,而且把袖带绑在距离肘窝大约2~3cm的地方。袖带不能绑的太紧,以刚好能放进2手指为宜,当然了袖带也不能绑的太松,否则也会使得测量的血压不准。


    根据常识,我们应该知道,如果血压计的袖带绑的太紧,那里面的压力肯定也是比较大的,这无疑会造成测量数值的偏高。


    测量血压期间,应该保证手臂肌肉的放松,不要用力,否则可能会引起血压偏高,而且测量血压的时候不要说话。


    与此同时,测量血压的时候,还要保证环境温度适宜,否则温度偏高测量的血压偏低,温度偏低测量的血压数值偏高。


    现在家庭使用的都是自动血压计了,只要注意上面我说的几个细节,基本都能保证血压测量得准确。


    如果真的不幸被诊断为高血压,也不要恐慌,我们只要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那高血压也并没有那样可怕。


    清淡饮食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改善生活方式。从饮食上来说,尽量要做到清淡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应该控制在6g以下,尽量不吃油炸或油煎类食物。肥胖也属于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否则血压也不容易控制。有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10%,收缩压和舒张压会分别升高6mmHg和4mmHg。


    与此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经常测量血压等。#健康明星计划#


    最后总结:诊断高血压不能以某一次测量的数值为准,需要测量非同日三天的数值。在测量血压的时候,注意至少休息5分钟、保证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尽量驱赶干净袖带内的空气、保持手臂肌肉的放松、测量血压期间不要说话、袖带的松紧以刚能容纳2指为宜、袖带应该绑在肘窝上2~3cm处等。

  • 血压是关系到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自己的血压了解多少呢?可能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是关心自己的血压,因为到了一定年龄,血管也会开始衰老,血管的弹性不再年轻,所以伴随着血管的老化问题,很多人会面临高血压。

     

    有了高血压,就必须做好血压管理工作,因为不加以控制,血压就会越来越高,最终会给血管带来健康隐患,如血栓塞、血管破裂等,这些都是高血压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以,明确界定高血压非常重要,那么血压超过140/90mmHg,就是高血压吗?是真高,还是假高,这些健康常识需了解。

     

    准确来说,140/90mmHg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血压,但是这与高血压仅有一步之遥。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值,刚好是正常血压值的最高值,也是高血压的最低值,只要在这个值上面,稍微超过那么一点点,就算是高血压了。所以,140/90mmHg可以算是高血压的临界值。

     

     

    有了这个数值,就提醒大家千万要注意,对血压的防控就此开始了,以后无论是饮食,还是休息,都必须要严格地控制,以免血压进一步升高。很多人对于高血压,存在这样的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血压高于临界值,就必须用药控制,否则血压就会变得越来越危险,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与此,正好是相反的。血压升高,并不一定需要吃药,因为吃药对于降压的效果是好的,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为什么呢?

     

    因为血压对于药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血压稍微有点升高,就开始尝试用药,那么后期血压进一步加重了,用药的力度就需要跟着变化,这对于身体而言,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140/90mmHg的血压,从管理血压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不需要用药的,从管理自己的生活开始,就可以控制好血压。
    一般来说,140/90mmHg不考虑用药,但是当药物达到160/110mmHg的时候就必须考虑用药了。

     

     

    用药的时候,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刚开始用药不要追求大剂量,下猛药,这样对血压的控制是不利的,很容易因为用药过度,而诱发低血压。

     

    所以,即使是用药,也必须循序渐进,开始从小剂量开始,然后观察血压的波动,如果血压控制好了,就可以稳定药物的剂量,如果不好,则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适当地增加药物剂量。

     

    另外,平时要注意休息,清淡低盐饮食,这些对血管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所以这些重要的因素,同样不可以忽略。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