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橄榄清热解毒、清咽利喉,但这种橄榄制品却要少吃

橄榄清热解毒、清咽利喉,但这种橄榄制品却要少吃
发表人:不药博士

菩提丸这个东西,听着像是很有智慧、超凡脱俗的样子,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菩提丸是什么,我也是三年前去厦门出差,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的。

 

 

菩提丸,其实就是橄榄浸在中药浓汁中,或一起熬制后,经过浸晒后制成的一种食品。

 

橄榄

 

橄榄中含有大量挥发油、香树脂醇等,从中医上讲,橄榄味甘酸性平,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痰血等。我们常见的中成药,比如复方青橄榄利咽含片等药物主成分就是橄榄。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尤适于女性、儿童食用。

 

菩提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而且《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也是一个世外神仙。所以提到菩提,就是智慧的意思。喜欢把玩佛珠的,都知道星月菩提,而这里的菩提子并非菩提树的果实,而西藏一种特有植物的果实,质地坚硬,圆而色白。所以一些家长认为或者被商家鼓吹,吃菩提丸可以变的有智慧,让自己的孩子经常的食用菩提丸……

 

菩提丸

 

菩提丸与菩提一点关系也没有,是将橄榄与甘草、茴香、丁香等多种中药、加糖、盐一起熬制而成的,吃来咸甜可口。

 

通过查阅资料,菩提丸中可能还含有前胡、薄荷、苍术、厚朴、枳壳、香附、黄芩、砂仁、木香、槟榔、神曲、麦芽、山楂、陈皮、甘草、白芍、藿香、紫苏、羌活、半夏等中药材,但是这些中药材的用量,各厂家可能都不太一样,所以,无从考究。从这个角度说,菩提丸不仅是一种的食品了,它附着的或者浸入的中药,可能具有某些功效,比如除了橄榄的作用之外,还可能有增进食欲、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风湿止痛等。

 

 

能否经常吃?

 

菩提丸,目前并未按药品管理,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食用太多,因为我们不知道里面中药成分的含量。对于成年人,特别是有咽喉肿痛等问题时,可以经常食用,有助于疾病恢复,健康成年人经常食用也问题不大。对于儿童,偶尔吃一点(几颗)倒也无妨,橄榄适合儿童吃,但这些浸入的中药材不明确,建议家长控制一下食用量。对于中老年人,我的建议也是一次吃几颗就好了,据我自己的感受,这东西咸甜,口味挺重的,估计里面含有较大比例的食盐、白糖及其他调味品,对心脑血管不利。对于孕妇,从确保安全的角度,还是不要吃为好。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一提起补血,多数会想到用阿胶,阿胶确实有补血效果。阿胶作为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自古以来是强身健体之佳品。

     

    阿胶功效与主治

     

    【药名】阿胶

     

    【别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肺、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要对症,不能滥补!阿胶更多的是针对血虚证,表现为脸色苍白、萎黄无泽,舌头、眼睑、嘴唇、牙龈、指甲都是淡白色,会出现心神不宁、多梦、记忆力不好、健忘、心悸等症状。

     

    阿胶还是一个滋阴药,作用是滋阴润燥,主要用于阴虚肺燥,表现为久咳不愈、干咳无痰或痰稠带血等症。

     

     

    食用的量要适当!


    服用阿胶除了要对症,服用的量也要适当。例如阿胶补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小量常服”。就是说,每天少服,只要坚持服用就可以了!

     

    禁忌人群


    正是因为阿胶是一种很不错的滋补佳品,所以很多人都会盲目的认为阿胶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其实不然,阿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吃阿胶补血的,如果吃错了,反而会让你越补越虚。

     

    所以除了对症,还要对人,下列人群最好少吃阿胶!

     

    1、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2、容易上火的人不宜多吃。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4、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以上信息来自于阿胶药品说明书。

     

     

    阿胶糕

     

    阿胶糕是用阿胶 、黑芝麻、核桃仁、冰糖,黄酒等制作出的食品。具有补血养气、美容养颜、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的综合保健功效,是老少皆宜的具有复合保健价值的补品。


    在《周礼·考工记·弓人》中就有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郑玄注:“皆谓煮用其皮或用角。”早在周代,人们对动物皮制胶就有了比较精细的研究与分类,而且在当时,牛皮并没有作为首选原料,驴皮、鹿皮反而备受青睐。

     

    关注【不药博士】,关注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去年去药材市场时,在一家药材商铺里看到这种很大的黑色块状物,让人不由得想起来煤炭,当时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本着学习的心态请教了卖药材的小哥,对方告诉我们这就是中药“芦荟”!于是感慨两点:第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第二,三人行必有我师,卖药材的人在中药方面足以当我们的老师,应该虚心学习!

     

     

    但是话说回来,芦荟不都是绿色的皮、透明的肉吗,怎么会是这种黑色大块呢?原来中药里的芦荟是将新鲜芦荟割破,收集流出来的汁液,倒入锅中熬成稠膏后冷却所得的固体。只是这两种状态的芦荟很难让人联想到是同出一物,因为外形差别太大了,难怪很多人认不出!

     

    说起芦荟,就不得不先说它的品种了。全世界的芦荟品种有数百种之多,但最引人瞩目、应用价值最大的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和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算是质量最优的,叶大肉厚,中药里使用的芦荟主要就是这个品种,它主产于非洲北部、南美洲地区,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种植。木立芦荟是日本特产,叶小肉薄,主要是日本国内使用。中华芦荟,顾名思义是中国特有的品种,也叫“斑纹芦荟”,具有生长快、活性成分高等特点,也很有开发价值。我们很多人家里种植的芦荟,就是斑纹芦荟。

     

     

    就中药药用价值而言,芦荟主要有清肝火、泻下通便、杀虫的作用。笔者读大学时,有段时间肝火旺、便秘很严重,主要的表现就是口苦、两眼内眦处红肿痛、大便几日一次难以解出,当时很痛苦。偶然的一次和朋友外出就餐,朋友给点了一道“酸奶芦荟”,食后第二天大便通畅、火气亦消,竟觉全身舒适!从此以后就爱上了这种透明的、凉凉的芦荟肉,可惜现在北方有鲜芦荟菜品的餐厅并不多了,不知道在南方会不会很寻常呢? 其实,芦荟是集药用、食用、美容价值于一身的植物。迄今为止各国已经开发出很多芦荟相关的药品、食品。女孩子对于芦荟更不会陌生,各种芦荟胶、芦荟洗面奶、芦荟补水面膜等一应俱全。

     

    说了这么多芦荟的好处,可能会让大家觉得芦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东西,其实不然。首先,芦荟是苦寒泻下之品,阳虚或者素有泄泻的人不宜食用;其次,很多人认为家中所养芦荟是可以直接拿来做面膜或者外用的,其实有不少人会对此过敏,因此最好在用之前先在局部皮肤做一下过敏测试。

  • 中医有句老话说的好,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脾虚了容易内生出痰湿邪气,这些痰湿生出来之后,随着体内气机的升降出入,布散的全身各处。而痰湿最容易沉积的地方就是肺脏。

    痰火的由来

    我们的肺脏位居五脏最高的位置,掌管着一身正气。如果痰湿长期赖在这里不走的话,那么肯定会影响肺脏正常工作,导致气机不畅,郁而化热。

     

     

    所以这一来二去,春去秋来之后,痰火就出来了。痰火出来会有哪些症状呢?首先是有黄痰,舌苔黄腻,有时候还会伴有咳嗽,因为痰湿聚集在肺脏这里,所以胸中总是觉得不怎么畅快!这就是痰火。

    中医如何治疗痰火

    明朝的中医大夫吴昆同志,接诊了一些痰火患者之后,总结了一下临床经验,整理出来一张专门用来治疗痰火的方子,叫清气化痰丸。

     

     

    这张方子一共有9味药,其中3味是咱们比较熟悉的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二陈汤是化痰湿的,用在这里边是解决痰湿的源头,因为脾为生痰之源。那么肺里边的这些痰火、痰热邪气怎么办呢?

     

    别着急,聪明的古人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了清热化痰的5味药,分别是:杏仁、枳实来行痰气;瓜蒌 黄芩来清痰热;再加1味胆南星,化肺中的痰浊邪气。最后把这8味药,用姜汁儿给它团成小丸子。为啥用姜汁儿呢?用在这里边有2点考虑。

     

    第1点,因为姜汁儿本身就能化痰,再加上生姜偏热,在姜汁的包裹和伪装下,带着这些清热化痰药就潜伏到痰热内部,一举清理掉这些痰热。

     

    第2点,是因为这个方子里用了不少清热化痰的凉药,咱们用上怕凉着脾胃,所以这里用上姜汁儿,还能起到保护脾胃的作用。

    综上所述

    回过头来咱们再看这张药方的名字,叫清气化痰丸。说的很形象,很贴切。意思就是肺气不清,被痰热浊气影响到了。出现了痰热、痰火,这种情况下,咱们需要一股清流,来荡涤掉弥漫在肺部的浊气,于是,就有了咱们这张清气化痰丸。

     

    我在临床上,遇到这种风热感冒之后,遗留的这个咳嗽,患者经常吐痰,痰的颜色发黄,伸出舌头来一看,舌苔黄腻,同时呢,还时不时的咳嗽几声,在这种咳嗽的声音里边,能明显的听到里边有痰浊的声音,一般会考虑清气化痰丸这张方子。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赤小豆入小肠经,是清热解毒利湿的好食材。所以平常喝点赤小豆汤、有助于养护小肠。防治小肠湿热病。

     

    前面我们讲了不少有关食谱中都涉及了赤小豆。因为赤小豆和薏米一样,的确是很好的除湿热佳品,当我们找到一种好的养生佳品时,尤其是非常对症时,是很希望大家牢牢记住,并学会使用的。

     

    在这里我们继续要推荐赤小豆养小肠除湿热的效果。

     

    前段时间有一患者给我打电话,跟我说他在四川出差,可是去了不到一周,就开始闹肚子疼,当地的大夫诊断他是小肠湿热腹痛,给他开了一大堆健脾止泻的药,可是吃了好几天,感觉没什么效果,所以忍不住给我打了电话。

     

    问完具体的症状,感觉是小肠湿热没错,想想,建议他喝点赤小豆汤吧,如果是小肠湿热,那么这个汤很对症,如果不是小肠湿热引起,此汤对于患者来说也是有益的,因为当时正是暑夏季节,他又去了四川那样的湿热环境,所以喝点赤小豆汤也是有益的

     

    患者接受了我的建议,喝了三天打电话告诉我病好了,非常感谢,并表示以后会每天坚持喝。我笑称他可以减肥了,因为赤小豆减肥效果也不错,他说正合他意。

     

    下面来看看这“赤小豆汤”的做法:

     

    原料:赤小豆50克。

     

    制作方法:将赤小豆浸泡一夜,早上起床,加200毫升水,煮至豆开花,即可关火焖着。随饮随取,也可以加入蜂蜜饮用。

     

    养生功效:补心养小肠、清热利湿、避免小肠疾病。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赤小豆具有如此好的养生效果?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下:

     

    李时珍称赤小豆为“心之谷”,说明赤小豆养心效果不错。心与小肠互相表里相辅相成,如果养好心,那么肠的受盛、泌别、主液等功能就会维持正常,小肠正气不虚,也不易招致湿热等外邪疾病。

     

     

    另外,赤小豆归心、小肠经,说明赤小豆除了可以从养心的角度来间接养小肠外,还可以很好地补中益气,健养小肠。其功用为“生津液,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除寒热臃肿”…所以小肠有疾,尤其是烦满、胀痛,受湿热侵袭时,赤小豆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所以防治小肠湿热,或者在湿热的环境,或是进食了过多的肥甘厚腻食物之后,饮用“赤小豆汤”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的。值得大家选择。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知道赤小豆的养肠的作用

     

    ②知道“赤小豆汤”的做法、养生功效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核桃是一种大家都喜欢吃的坚果之一。众人皆知核桃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不饱和脂肪酸)等,其对人体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殊不知核桃里边有一种东西也颇为重要,但是都被大家当做废弃物扔掉,它就是——核桃隔即分心木。分心木是核桃中间夹层那片很薄的木质东西,它将核桃仁从中间分隔开来。

     

     

    记得有一次去查房,走到一间病房的时候,看见一位阿姨正在剥核桃吃,只见她往瓶子里放些什么,于是就怀着一个好奇的心就走上前,去请教这位阿姨,阿姨就告诉我是核桃隔(分心木),就问她收集这些做什么,她说把它们收集起来用来泡水喝。这也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个木质隔膜,可以当做药物来使用。

     

    中医方面认为,分心木是一味中药,比如它有固肾涩精,止带的功效,那么可以用来治疗男性的遗精,女性的白带异常等相关疾病;还有止泻痢的功效,就可以治疗肠胃性疾病,比如痢疾等。有相关书籍记载分心木具有“健脾固肾”、“利尿清热”等的功效。

     

     

     

    分心木其味道苦涩,没有毒性,药物的性质比较平和,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与其把它当废物扔掉还不如把它用来泡水喝,还可以起到保健预防的作用。分心木泡水可以治疗失眠,如果患有长期睡不着觉的情况,通过此法会有不错的疗效。

     

    使用方法:

     

    取一小撮放入杯中,用热水浸泡十几分钟饮用即可,一天可以多次服用,但晚上睡觉前一两个小时服用一小杯,会有助于睡眠。如果男性有遗精、尿频或者滑精的现象,不妨可以用分心木泡水喝,可以有效的减轻这些情况。

     

    分心木可适用于大部分的人群。当然了有喝过分心木泡过水的人,曾反映说,自己饮用了一段时间会感觉到嘴里发干,有的时候也会感到恶心等不适的症状。以上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人会出现,但是如果饮用了分心木泡过的水,发现有不舒服的情况,立即停止饮用即可。

     

    本文旨在科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 在传统中医里,我们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可以从是否“吃得下、睡得着”来进行判断。这是因为人体的脾和胃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常说的“五脏六腑”中就包括了脾和胃,胃为表,而脾为里。脾胃影响着身体健康,许多疾病都与脾胃有关。脾主肉,面色蜡黄、疲惫乏力与脾有关,此外,脾还主思,若是出现用脑过度的情况,则会表现为“吃不下,睡不着”,这时候须得补脾。

     

    脾胃不好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例如有的人一吃饭就会出现肚子发胀的情况,饭才刚刚吃完就想上厕所,这类人经常会在吃东西的时候感觉肚子里存在一股气,这股气若是能缓过来还好,要是缓不过来,就会造成腹胀腹痛、大便溏稀的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前干后稀或者秘便的症状。还有的人一旦吃了比较凉的食物,肚子就会立马胀痛,这些都是脾胃较虚的表现。

     

     

    为了预防脾虚胃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养脾胃。很多人对于脾胃的保养不太重视,这样只会让脾和胃持续受到损伤,长此以往,一些较小的伤害累积到一起,就有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

     

    一天当中,清晨当属阳气升发的时间段,此时若是食入良性食物就会伤及脾胃,时间久了还会引起脾胃寒凉。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尝试用古代的一味经典药方来缓解,这味药方叫“四君子汤”,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是由四味药材组成的,它们分别是:白术、茯苓、甘草和人参。这个古方主治脾胃虚寒。它由《伤寒论》中脱胎而来,将原本药方中燥烈的干姜去掉,由性质温和的茯苓取而代之,此时药方由祛除寒气转为了温补中气。

     

     

    药方中的四味药材,性质平和,不寒不燥,滋补力度适中,与“中庸”思想不谋而合。方中的人参用以补气养胃,白术用以去燥健脾,促进消化,茯苓则既可益气,也可用于健脾祛湿。

     

    一般情况下,脾胃虚弱的人群都可适用。由于这四味药材滋养脾胃的效果显著,后世在此基础上又延伸出了许多补脾健胃的药剂,医生开的许多方子里都能见到这四味药材的影子。

     

     

    若是长期脾胃虚寒,则很容易导致各类疾病,于是后人在保证“四君子汤”的原药方不变的情况下,又往里面增加了陈皮和半夏两味药材,组成了“六君子汤”,“六君子汤”相较于“四君子汤”来说,增加了养胃化痰的功效,对于长期处于脾胃虚寒状态的人来说,健脾养胃的效果更胜一筹。

  • 吃奇异果五个好处!

    1.抗氧化力强

     

    奇异果中的高抗坏血酸和低单宁含量使他们不会轻易氧化。奇异果里丰富的维生素C能协助人体清除自由基和其它反应性氧和氮物种,因此能保护细胞防止DNA受到氧化的损伤。奇异果之中还含有一种维生素E,叫做δ-生育酚单烯醇,同样也能够协助清除身体内的自由基,其优秀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抗氧化。

     

    而除维生素C和E外,奇异果还含有其他抗氧化剂,包括类胡萝卜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奎宁酸、咖啡酸葡糖基衍生物、β-谷甾醇、绿原酸、丰富的酚类以及黄酮,降低氧化的损伤。

     

     

    2.增加免疫力

     

    奇异果里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在水果维生素C排行榜也榜上有名。维生素C有益于维持身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3.有益肠胃道

     

    奇异果富含奇异果酵素(actinidin),有助于胃和小肠中的蛋白质消化,对于消化、免疫和代谢健康大有益处。而奇异果中存在的可溶性和不溶性纤维、多酚和肌动蛋白的独特组合赋予胃肠道好处,有助改善肠胃松弛和减轻腹部不适。还有助于排便,增加排便的次数并改善肠胃道排遗的舒适程度。

     

    4.防血栓形成

     

    奇异果有助降低血脂、防血栓形成。曾有研究显示,每天吃3颗奇异果,持续3周便可显著降低血压,并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5.降低高血压

     

    奇异果也是钾的良好摄取来源,能降低血压。奇异果内涵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秋柿降低胆固醇,吃柿子的四大好处

    柿子从10月到12月都很丰富,非常适合在凉爽的秋天有一个盛开的甜柿。柿子有很多优点,营养丰富。吃干柿子也可以降低单独吃新鲜柿子引起的胃痛风险。

     

     

    吃柿子的四大好处。

     

    1.降低血压。

     

    单宁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保护心血管健康。

     

    2.方便排便。

     

    柿子是一种纤维含量高的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和水溶性纤维,能刺激胃肠蠕动,帮助排便。柿子还有助于满足每日膳食纤维的推荐摄入量。建议每天吃1-2个柿子,容易引起胃痛。

     

    3.降低胆固醇。

     

    柿子有降低胆固醇的营养成分,如降低血脂的抗氧化剂。补充柿子还可以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液胆固醇和体内甘油三酯含量,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含的酚类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还能保护心脏,保护血管,维护心血管健康。

     

    4.抗氧化损伤。

     

    柿子富含抗氧化剂,包括许多酚类化合物,如原花青素、单宁、儿茶素、类胡萝卜素、芥子碱、无色花色素苷、山奈酚、槲皮素等。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大多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缓体内DNA的氧化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临床经常见胃下垂的患者,发现老师经常用一味药:枳实。

     

    记得本科学习中药的时候老师讲到这味药也提到它治疗胃下垂的效果,但是它治疗该病的原理是什么呢?

     

     

    当时老师打了个比方,如果胃是一个布袋,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往布袋里装,装的越来越多,布袋就会往下垂,但如果把布袋里的东西倒掉一部分的话,布袋自然就回到了它原来的位置。那么为什么布袋里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呢?还是脾胃功能不好了,所以不能正常消化吃进去的东西,进而导致堆积。

     

    枳实就是起了倒东西的作用,用中医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消积、消食”。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枳实可以使胃肠平滑肌兴奋。胃属于六腑之一,中医讲六腑的作用是受纳、消化吃进去的食物,吸收其中的精华,然后把糟粕排出去。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产生病变。

     

    枳实是枸橘、酸橙或香圆(香橼)幼果的干燥品,产自四川、湖南、贵州及江西等地。一般在5-6月采摘。其气清香,特别好闻,但吃起来味道并不好。中医认为其性味属辛、苦、微寒,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功效。

     

    关于枳实可以消食强胃这一点,有个古方效果很好。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有张方子——枳术丸。组成是白术和枳实以2:1的比例用荷叶炒裹后做成丸药。现在临床常将该方加减后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以及顽固性便秘等疾病。

     

     

    枳实还可以治疗胸闷一类的病症,在《金匮要略》中有记载,将该药与厚朴、薤白、桂枝、瓜蒌配伍治疗胸中堵闷,胸满,胁肋部不适等一系列症状,现在用于临床效果不错。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枳实还有抗肿瘤作用,它成分中的柚皮苷和柚皮苷元能选择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可用于对放化疗耐受患者的治疗。同时,它还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研究表明有助于艾滋病的治疗。

     

    枳实是一味常用药,多用于治疗胃肠系统的疾病,但是也有禁忌症,一般脾胃太过虚弱的病人是不建议用的,但也不是说绝对不能用,要用的话一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因枳实有破气功效,所以孕妇也要慎用。

     

    本文旨在科普并供中医同行参考。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盲目照搬。

  • 夏天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中医认为,湿气通过脾脏,所以老年人在夏季容易出现脾虚的情况。脾气虚是指脾功能不足,它的特点是进食少而不香,进食后腹胀,人懒惰无力,四肢无力。如果继续发展,将出现四肢发冷,大便稀疏,腹部发冷和肿胀。因此,脾气虚的老年人应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据医生介绍,漫长的夏季(即阴历的六月、七月和八月)是最适合养脾的方法。漫长的夏季的气候特征是潮湿,这与人体的脾脏息息相关。所谓的湿气可以通过脾脏。因此,漫长的夏季是加强滋养和治疗脾脏的重要阶段。

     

    长夏也是人体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的好时期。因此,在七月和八月期间,应该多吃一些能健脾的食物。为了健康可以吃更多的肉类食物,也可以吃白术,山药和白扁豆。为了保持脾气,在夏季应多吃些豆类,这可以使脾气健壮并促进湿润。适合夏季使用的豆类包括:绿豆,可以清热除湿,健脾;白扁豆,可以健脾;赤小豆可以健脾,养血,养心。红米豆可以健脾和补血;黑豆可以滋养肝脾。

     

    1、薏米

     

    薏仁是植物薏苡仁的种子,薏米具有利尿利湿、抗癌、镇静镇痛、抑制骨收缩、健脾泄泻、祛麻痹、排脓等功效,还可以美容,还可以治疗扁平疣等疾病。薏米是一种多年生植物,茎直立,叶披针形,其具有了很高的营养价值,它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的朋友。

     

     

    古人视大麦为天然宝藏,用于祭祀。现代人认为薏米是一种有营养的消暑佳品。它既可食又可药用。薏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它是一种常见的利尿剂和吸湿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它可以消除皱纹,美白皮肤,治疗褐斑,能使斑点消失并滋润皮肤,它也被用作节食用品。

     

    另外,它对面部痤疮和皮肤粗糙有明显的作用,还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它的提取物可以添加到化妆品中以达到防晒和抗紫外线的作用。大麦本身具有保湿皮肤,美白,保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调节月经和缓解疼痛,当应用于皮肤时,它具有天然的美白效果。它可以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和保湿功能,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2、茯苓

     

    慈禧太后曾用茯苓作为重要的保健和长寿药物。它不仅可以自己常食用,还可以制成饼,并奖赏给大臣们吃。其的味道平淡,温和,具有健脾健胃,补脑健体,利尿利湿,安神,安神的重要功能。它被称为中药八宝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还可以消除一些致病的因素,它是健脾消湿必不可少的中药。

     

    3、木瓜

     

    说到木瓜,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番木瓜。尽管木瓜具有增强脾胃的功效,但皱皮木瓜或者木瓜仍被用作药物。其具有酸味,性温,有很好的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祛湿。对于风湿性肌肉挛缩,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肌肉挛缩,通常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还具有消食作用,可以用于消化不良症。

     

    4、砂仁

     

    砂仁不仅是补脾健湿的中药,还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香料。砂仁具有辛辣,温和的性质,可回到脾,胃和肾脏的经络,可以缓解湿热和食欲,健脾和减轻腹泻,调节气。它具有消除湿气和健脾的良好效果。在温度上有很好的效果。古人认为它是使脾气恢复健胃的重要药物。因此,通常可以湿气或气滞痛引起的腹胀,以及脾胃的其他疾病,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冷,湿气停滞的人都可以常用。该产品可以温暖胃,减轻呕吐和腹泻,加热脾脏。

     

    能够补脾健湿的中药有很多,上文只是对其中的几例进行了讲解。一些湿气重的湿疹患者应当在日常饮食中禁食辛辣食物和发物的食物,多吃一些健脾趋势的食物。

  • 胡先生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经理,他勤奋能干,聪明灵活,而且还有着非同一般的好酒量。他经常陪老总出差以及出席重要客户的联谊活动,更是常帮老总挡酒。员工和朋友都觉得胡先生是个有事业有家庭,生活幸福的人,可谁又知道胡先生也有苦恼。胡先生患前列腺炎快3年了,3年的时间里,胡先生去了不少医院,结果很明确,医生开了药,从此吃药、治疗从不间断,可这并却非常的顽固,一直是反反复复……胡先生听说喝枸杞红枣茶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恢复,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以喝枸杞红枣茶,但需注意食用量,不能天天喝。

     

     

    原因分析如下:

     

    1、首先要明确的是,枸杞红枣茶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基本起不到正面的治疗作用,如果食用不当,还可能造成相反的作用。

     

    2、任何滋补品都不能过量服用,枸杞子和红枣也不例外。就拿枸杞子来说,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有一定的养肝滋阴的治疗效果,最多可以吃30克。

     

    慢性前列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各种病因引起前列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疾病。

     

    虽然说这个病很常见,但是病因却很复杂,有的比较明确,是因为葡萄球菌逆行感染引起,虽然病因明确,但由于前列腺-血屏障的存在,抗生素比较难到达病灶部位,也会反反复复的治不彻底。还有一类是病因不太明确,各种复杂的原因引起的炎症、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综合病理变化,治疗起来就更困难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治疗前列腺炎广告如此之多的原因,就是迎合了患者的这样的心理。

     

    前列腺炎的正规治疗

     

    得了前列腺炎,还是积极的进行专业的治疗。前列腺液培养发现致病病原体是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若有细菌感染征象,经一般疗法治疗无效,亦可适当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必须坚持治疗,治疗期间不要随便换药或更换治疗方法,因为症状的缓解常须一段时间,早期治疗要维持2周以上,某些感染要8~12周。如果随便换药,易致菌群失调或产生耐药,导致治疗的不彻底。

     

     

    为啥不建议多吃?

     

    前列腺炎,总归是有炎症存在,在中药材的性味中,枸杞与红枣搭配虽可养阴,但也会使内热之人生火,增加面红耳赤、口舌生疮、大便燥结的情况。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所以正处于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以及腹泻的人最好少吃。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