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溺水后的急救处理是什么

宝宝溺水后的急救处理是什么
发表人:绿色医疗倡导者

宝宝发生溺水后,家长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首先需要检查宝宝是否还有意识。如果宝宝意识清醒,家长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让宝宝趴在平坦的表面上,头部略低,用一只手按在宝宝的腹部,轻轻向上推,帮助宝宝将口中的水排出。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宝宝抱在腿上,让宝宝头部朝下,轻轻拍打背部,促使宝宝将水吐出。

如果宝宝已经失去意识,家长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首先,将宝宝放在平坦的表面上,解开宝宝的衣物,确保呼吸道畅通。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2秒钟吹气一次,直到宝宝恢复呼吸。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部位在宝宝的胸骨下半部分,按压深度为1-2厘米,按压频率为每2秒3次。在抢救过程中,应持续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溺水后的宝宝可能还会出现水中毒的情况,即体内水分过多,导致电解质失衡。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家长应加强对宝宝的安全教育,避免宝宝单独靠近水域。在户外活动时,家长应时刻关注宝宝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除了溺水,宝宝还可能遇到其他意外伤害,如烫伤、触电、中毒等。家长应了解相关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总之,家长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安全,学习必要的急救知识,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溺水疾病介绍:
溺水指人体淹没或浸没在液体(多为水)里时,经历呼吸道受损、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过程。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有57000人。溺水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男性溺水是女性的3倍。溺水后,液体可迅速进入呼吸道和食道,从而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烦躁、抽搐、昏迷等,甚至呼吸、心跳暂停。发生溺水后,应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采取头低俯卧位进行体位引流,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帮助患者复苏。若急救不及时,可留下脑功能障碍、中枢性四肢瘫痪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而水作为生命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却陷入了喝水的误区,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本文将为您揭示喝水的误区,并为您介绍如何正确喝水,让水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常见的喝水误区

    1. 纯净水就是好水:许多人认为纯净水没有杂质,对身体有益,但实际上,过度纯净的水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不利于健康。

    2. 喝水越多越好:过量饮水会导致水中毒,对身体造成危害。

    3. 口渴时才喝水:人体在缺水时才会感到口渴,此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应该主动喝水。

    4. 饮料可以代替水:饮料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和糖分,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利。

    二、如何正确喝水

    1. 适量饮水:成年人每天饮水总量应在1500-2000毫升左右。

    2. 选择好水:天然矿泉水、纯净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 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应该定时定量地补充水分。

    4. 饮水方式:可以采用小口慢饮的方式,让水分充分吸收。

    三、功能水的作用

    功能水是指经过特殊处理,具有特定功效的水。例如,富氧水、弱碱性水等。功能水可以帮助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四、喝水与健康

    适量饮水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喝水可以帮助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排泄废物、维持细胞功能等。长期缺水会导致多种疾病,如便秘、尿路感染、心血管疾病等。

    五、总结

    喝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喝水方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让我们走出喝水的误区,科学喝水,让水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发,了解儿童意外救护的三大指南对于家长和照护者来说至关重要。跌倒、车祸和溺水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三大主要原因,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能够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跌倒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由于儿童平衡能力不足,很容易从高处坠落或摔伤。如果儿童跌倒后出现昏迷,应立即将其置于侧卧位,头部垫高,避免舌头后坠阻塞呼吸道。清醒后,家长还需观察儿童是否有头痛、嗜睡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

      车祸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车祸发生时,家长要迅速评估伤情,保持冷静,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果伤者意识清醒,应避免随意移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困难、出血等情况,应立即进行止血和人工呼吸。

      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严重威胁。一旦发现儿童溺水,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在救援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确保救援过程安全。

      除了上述三大意外伤害外,儿童还可能遭遇烫伤、烧伤、中毒等意外情况。家长和照护者需要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初步救治,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以下是一些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实用建议:

      1.加强儿童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做好家庭安全防范,消除家中安全隐患。

      3.外出时,家长要时刻关注儿童,避免儿童离开视线范围。

      4.参加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许多人选择去河边、湖边等水域避暑,然而,溺水事件也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需要引起重视。以下是一些关于溺水的科普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一、溺水的原因

    1. 缺乏安全意识:有些人对水域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发生意外。

    2. 游泳技能不足:不会游泳或者游泳技能不佳的人,在水中容易发生危险。

    3. 疲劳:长时间游泳容易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出现疲劳,从而发生溺水。

    二、溺水的症状

    1. 呼吸困难:溺水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2. 肌肉抽搐:溺水者会出现肌肉抽搐,无法控制身体。

    3. 意识模糊:溺水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无法清醒。

    三、溺水的急救方法

    1. 立即呼救: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2. 拔除异物:如果溺水者口鼻中有异物,应立即将其拔除。

    3.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保持冷静:在救援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四、预防溺水的方法

    1. 学会游泳:提高自己的游泳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尽量选择有救生员的游泳池或者海滩。

    3. 结伴而行:不要单独下水游泳。

    4. 注意安全:不要在水中饮酒或者过度疲劳。

    5.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互救。

  • 在紧急救援场景中,掌握正确的救援技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紧急营救落水者的正确方法,包括如何使用木棍、绳索等工具进行营救,以及如何在现场进行急救处理。

    首先,救援者应迅速判断落水者的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在救援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冰面,以防冰面破裂导致自身落水。救援者可以使用木棍、绳索等工具,将落水者拉到安全区域。

    当落水者被救上岸后,救援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首先,检查落水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如果意识丧失但生命体征存在,应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异物,保持呼吸通畅。如果落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直至恢复呼吸和心跳。

    在急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将落水者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便于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 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托起落水者的下颌,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吹入落水者的口中,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 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时,右手掌平放在落水者的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用力按压,直至恢复心跳。

    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将落水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以下与急救相关的知识:

    • 如何正确使用急救工具,如木棍、绳索、救生圈等。
    • 如何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 如何处理常见的急救场景,如溺水、触电、中毒等。

    总之,掌握正确的急救技巧,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本文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实用的急救知识,以提高大家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 救起后去医院听了心肺 没有问题 接着学了三天游泳,今天早上起来有点咳嗽,中午发烧到39.4 头痛 呕吐 肚子有点疼 喂了美林 头孢 物理降温 现在睡着了 体温37.9 是否考虑有干性溺水的可能?还是泳池水脏 感冒了。

  • 夏季高温,人体出汗量增加,水分流失较多,因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喝水方面存在一些误区,以下列举四大喝水误区,提醒大家科学饮水。

    误区一: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有些人认为大量饮水可以迅速补充水分,但实际上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导致水中毒。水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引发头晕、眼花、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少量多次,每次饮用200毫升左右,每小时不超过800毫升。

    误区二:过量饮用冰水

    炎炎夏日,一杯冰水或冰镇饮料可以带来清凉感,但过量饮用冰水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冰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导致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建议饮用10-20摄氏度的温水,既能解渴降温,又不会刺激消化道黏膜。

    误区三:迷信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广告宣称可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实际上,除非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后,通常情况下并不需要专门补充运动饮料。在温凉的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或饮用淡茶水,就能满足机体对电解质的需求。

    误区四:晚间饮用茶水

    茶水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本就容易造成睡眠质量不佳,若晚间再饮用茶水,更会影响睡眠。建议晚间饮用温凉的白开水,有助于改善睡眠。

    此外,以下是一些科学饮水的建议:

    1.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 饭前喝水有助于消化。

    3. 睡前喝水有助于美容养颜。

  • 随着夏季的到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暑假期间。据上海儿童医院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5万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其中超过40%发生在家中。暑假刚开始一周,儿童意外伤害病例就猛增500%,达到199例,远超平时。

    儿童意外伤害的病例类型多样,包括高空坠落、车祸、溺水、烫伤、异物吸入等。其中,青少年摩托车事故、游泳溺水、坠落事故和吸入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领域。

    青少年摩托车事故急剧上升,已成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车祸后果轻重不一,多见头部受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在步行交通事故中,5~9岁儿童是危险人群;在驾车事故中,10~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是危险人群。

    游泳溺水是另一个高发领域,尤其在夏秋季。0~4岁儿童在水缸、浴池溺死的多;5~9岁儿童在水渠、池塘、水库中溺水的多;10~14岁儿童在游泳中溺水的多。预防的办法是对小儿加强看护,对大一些的孩子加强安全教育。

    儿童喜欢爬高,坠楼事故多发。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孩子好奇心强,喜欢爬高,或者有的家长外出将小孩子反锁在房中,孩子由于恐惧由阳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坠落。

    0~4岁儿童吸入异物危险大。异物的种类繁多,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比如花生米、瓜子、果冻等。此外,还有其他的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纽扣、笔帽甚至铁钉、图钉。专家介绍说,近年来,小儿气管异物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与儿童餐外食物增多也有关。

    为了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家长应加强安全意识,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家长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互救。

  • 随着夏季的到来,游泳成为孩子们最爱的活动之一。然而,溺水事故也成为夏季的一大安全隐患。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溺亡比例约为美国的3倍,每年约有6.1万人因溺水而失去生命。为了提高儿童溺水防范意识,我们邀请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蝶泳冠军钱红,为大家分享儿童溺水防范知识。

    溺水事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农村和三四线城市,这些地区由于安全水域不足、家长安全意识薄弱以及自救知识缺乏,导致溺水事故频发。其次,儿童好奇心强、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溺水事故。此外,游泳馆的安全措施不完善,如缺乏防滑地面、泳池棱角较多等,也会增加儿童在游泳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钱红建议家长和儿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安全意识:家长要时刻关注儿童在游泳时的安全,避免儿童在无成人监护的情况下下水游泳。

    2. 学习自救知识:儿童要学习基本的自救知识,如呛水时如何保持呼吸、如何进行仰漂等,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自救。

    3. 选择安全水域: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场所,如正规的游泳馆、有救生员的泳池等。

    4. 注意游泳时间:避免长时间游泳,以防抽筋。

    5. 增强体质:通过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增强抗溺水能力。

    钱红还表示,目前她正在力推“青少年游泳安全环境”项目,旨在为更多青少年打造一个安全的水上运动环境,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 2007年5月31日下午,太和县宫集镇张营小学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5名五年级女生在村西水塘投水自杀,其中2人不幸溺亡。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经过调查,2名女生的死因与同学之间流传的“男女关系”谣言有关。这些谣言给女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却得到了冷漠和无视的回应。最终,在绝望中,她们选择了以生命为代价的方式来结束痛苦。

    这起悲剧的发生,暴露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学校的关爱不够,社会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不足,都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为了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加强家庭教育,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
    • 加强社会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提高青少年自身心理素质,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

  •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各种户外活动。然而,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家长的监管,儿童跌伤事故频发。本文将针对儿童跌伤的处理方法进行科普,帮助家长们正确应对儿童跌伤,避免陷入误区。

    一、儿童跌伤的常见原因

    1. 户外活动:如爬山、骑车、玩耍等,容易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

    2. 家中意外:如爬高、攀爬家具、玩耍锐器等,容易造成划伤、割伤等。

    3. 运动损伤:如跑步、跳绳、打球等,容易发生扭伤、拉伤等。

    二、儿童跌伤的处理方法

    1. 观察伤情:首先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意识不清、出血、骨折等严重情况,如有,应立即送往医院。

    2. 冷敷:对于扭伤、挫伤等软组织损伤,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3. 清洁伤口:如有伤口,应先用清水冲洗,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4. 包扎:如有出血,可以使用创可贴或纱布进行包扎,避免伤口继续出血。

    5. 观察恢复:在家休息,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儿童跌伤的预防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教育孩子注意安全,避免参与危险的活动。

    2. 家中安全:在家中,将锐器、易碎物品等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确保家中环境安全。

    3. 运动防护:参与运动时,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和服装,做好防护措施。

    4. 家长监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活动,避免发生意外。

    总之,儿童跌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家长们要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孩子的安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