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颅内动脉瘤并发症有哪些

颅内动脉瘤并发症有哪些
发表人:段立斌

颅内动脉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动脉瘤未破裂之前,通常不会引起明显并发症。然而,少数动脉瘤会逐渐增大,甚至不破裂,压迫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导致一系列压迫症状。

后交通动脉瘤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可能会压迫动眼神经,引起眼球固定、瞳孔扩大、眼睑下垂等症状。此外,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并发症表现更为明显,如偏瘫、失语、意识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先兆,如头痛、目眩、眼前发黑、感觉异常、运动异常等。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预防动脉瘤破裂,减轻并发症症状,避免悲剧发生。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动脉瘤破裂,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则针对动脉瘤本身。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除了治疗,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等,以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此外,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眼动脉动脉瘤疾病介绍:
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或后天性病理改变,引起的动脉壁局部薄弱、张力减退,经过血流持续的冲击,而形成永久性异常扩张或膨出,称为动脉瘤。肿块、胀痛、出血等为本病最常见症状。动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一旦确定后为动脉瘤,原则上需要尽早治疗,以防动脉瘤发生破裂、迅速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如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等)、影响远端血供(如脑缺血等)等严重后果,预后较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会对心脏造成损害,更可怕的是它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脑出血便是其中之一。脑出血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还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那么,高血压是如何诱发脑出血的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首先,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着动脉硬化的情况。在高血压的早期阶段,患者的全身小动脉会出现痉挛现象,但血管本身并未出现明显的器质性改变。然而,随着高血压病情的逐渐加重,小动脉会受到长期的高血压冲击,导致血管壁缺氧、内膜通透性增高,进而引发动脉内膜增厚、玻璃样变性,最终形成小动脉硬化。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脑实质内的小动脉还可能形成微型动脉瘤,主要分布在基底神经节和桥脑等区域。这些微型动脉瘤壁薄如纸,一旦血压骤然上升,便容易破裂,引发脑出血。

    此外,高血压患者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已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完整性可能会被破坏,导致血浆中的脂质更容易通过破损处进入内膜,进一步加剧动脉壁的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使血管壁更加脆弱。当患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用力排便或降压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时,便容易引发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重视日常血压监测,及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积极预防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还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在治疗高血压和预防脑出血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血药等。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手术治疗适用于脑出血量大、病情危重等情况。

    总之,高血压患者要重视脑出血的预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出血的发生风险,保障自身健康。

  • 近年来,炎症性腹主动脉瘤(AAA)的治疗引起了广泛关注。一项由凤凰城梅奥医院的William M. Stone博士在南方血管外科学会(SAVS)年会上报告的回顾性研究,为血管内血管瘤修复(EVAR)治疗炎症性AAA提供了新的证据。该研究表明,EVAR治疗炎症性AAA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研究纳入了1999~2011年间接受EVAR或开放手术修复的69例炎症性AAA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动脉瘤大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EVA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岁,其中80%为男性;开放手术修复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77%为男性。EVAR组中80%的患者存在症状,包括1例破裂;开放手术修复组中52%的患者存在症状,包括3例破裂(5%)。

    研究排除了感染性动脉瘤和炎症性动脉瘤患者,并通过CT扫描或术中观察确立炎症性AAA的诊断。EVAR组患者平均随访34个月,动脉瘤大小平均缩小近18%;开放手术修复组患者平均随访43个月,所有患者的动脉瘤囊均消失。EVAR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修复组。

    此外,研究还发现,EVAR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炎症性AAA的周围纤维化,降低肾盂积水发生率。与既往研究一致,EVAR治疗炎症性AAA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这项研究为EVAR治疗炎症性AAA提供了有力证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小,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EVAR治疗炎症性AAA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术后饮食调理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脑动脉瘤介入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术后饮食通常无需特殊要求,可以与常规全麻术后饮食相似。然而,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并发症的患者,应针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相应的饮食调理,以促进术后身体恢复。具体来说,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原则,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类、豆制品以及海产品等。此外,患者还可以适量食用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番茄、葡萄等,但需注意食物的熟度。多饮水也有助于促进体内新陈代谢。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狗肉或韭菜等。同时,患者还需戒除烟酒、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动脉瘤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例如,在介入过程中,脑动脉瘤可能会发生破裂出血,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此外,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弹簧圈逐渐压缩,导致动脉瘤复发的情况。对于体积较大的动脉瘤,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对于需要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等复杂治疗的患者,术后常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若监测不到位或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

    总之,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确保术后康复。

  • 垂体瘤是一种起源于垂体的良性肿瘤,常常会导致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近日,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垂体瘤合并多发动脉瘤的患者实施手术,一次性清除颅内不定时炸弹,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患者杨娭毑,63岁,因头痛、视力下降2年多,于2012年来湘雅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垂体瘤。由于患者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最初选择了伽马刀治疗。然而,患者的症状并未得到完全缓解,今年又出现反复头痛、视力下降,复查发现肿瘤有所增大,于是再次来到湘雅医院寻求治疗。

    术前检查发现,患者除了垂体瘤外,还合并有左前交通动脉瘤和右大脑前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可导致突发的颅内出血,危及生命。为了防止患者瘤体破裂,降低死亡风险,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决定尽快为患者实施手术。

    手术团队由刘志雄教授、李臻琰副教授和陈风华副教授领衔,经过周密布置和反复讨论,决定采取一次开颅手术,一次性清除患者颅内的所有不定时炸弹。手术过程历时近8小时,成功夹闭了双侧动脉瘤,并切除了垂体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视力明显好转,康复出院。

    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垂体瘤和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对于此类患者,湘雅医院将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此外,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还开展了多种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如微创手术、立体定向手术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导致的局部膨胀。这种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破裂,引发严重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动脉瘤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 一般治疗:在动脉瘤未破裂的情况下,患者应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活动,以免血压升高引发动脉瘤破裂。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等,也有助于控制病情。

    2. 药物治疗: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预防动脉瘤破裂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3. 外科治疗:当动脉瘤较大或出现破裂风险时,外科治疗是必要的。外科治疗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介入栓塞。开颅手术适用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后动脉瘤等;介入栓塞适用于眼动脉动脉瘤或颅底后循环动脉瘤。随着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4.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技术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部,封闭瘤腔,防止破裂。相较于开颅手术,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5. 日常保养:动脉瘤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也是预防动脉瘤破裂的重要措施。

    总之,动脉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 主动脉瓣反流是一种常见的瓣膜性疾病,指的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完全,导致血液在心脏收缩后部分反流至左心房。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轻度主动脉瓣反流通常不需要特别处理。在心脏超声检查中,医生可能会发现轻度反流的存在,这是由于瓣膜的自然老化或退化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定期进行随访观察。

    对于中度或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或者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心悸、气短、疲劳等,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用于控制症状和减缓病情进展。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手术治疗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主要方法。瓣膜置换手术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手术将受损的主动脉瓣替换为人工瓣膜或生物瓣膜。手术可以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以减少手术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吸烟等。此外,患者还应该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主动脉瓣反流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 脑溢血,也被称为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脑溢血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预防措施。

    一、脑溢血的原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 脑动脉瘤:脑动脉瘤是血管壁局部异常扩张形成的囊袋,当动脉瘤壁薄弱时,容易破裂导致出血。

    3. 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是指脑部血管结构异常,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这些异常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容易发生脑溢血。

    5.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由于遗传因素,血管壁薄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二、脑溢血的症状

    1. 突发性剧烈头痛:这是脑溢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

    3. 肢体麻木或无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或瘫痪。

    4. 语言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语言表达不清或理解困难。

    5. 瞳孔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

    三、脑溢血的治疗

    1.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等。

    2. 药物治疗:包括降低血压、控制颅内压、预防癫痫发作等。

    3. 手术治疗:对于脑出血量较大、颅内压增高明显、存在脑疝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

    四、脑溢血的预防

    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

    2.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

    3.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4. 适量运动: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应尽量避免。

  •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许多患者关心脑出血后是否可以服用三七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三七粉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瘀血等症状。然而,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三七粉并不适宜。

    脑出血患者通常存在动脉瘤或血管壁脆弱等问题,在血压波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血管容易破裂导致出血。此时,再服用三七粉可能会加重出血,甚至引发再出血,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脑出血的治疗以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和保护脑细胞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脱水药、神经细胞保护剂等。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颅内压增高、出血量大或存在动脉瘤等情况,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减压或修复血管等。康复训练则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肢体康复。

    在日常生活中,脑出血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血压稳定,避免情绪波动。

    2. 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3.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4.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5.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川崎病,又称儿童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性发热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川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性高热、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炎、皮疹、手足硬肿等。此外,川崎病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等。

    在川崎病的恢复期,饮食方面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等,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高热时给予退热药物、口腔黏膜炎时给予口腔护理等。支持治疗则主要包括补液、保肝、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等。对于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等,可能需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介入治疗。

    在川崎病的恢复期,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冠状动脉的情况。对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出院后1、3、6个月及1-2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对于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应长期密切随访,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川崎病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照顾。此外,家长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如如何进行口腔护理、如何保持皮肤清洁等。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以帮助患儿更好地康复,避免复发。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公立综合医院,在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医院设有65个科室,拥有1800张床位,580名医师和230名高级职称人员。医院在多个学科领域均有突出表现,包括外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

    在设备方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拥有国内首家全球最先进的分子影像配置PET/CT-MR三模式影像系统,以及3.0T MR磁共振扫描仪、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等高端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201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疗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医院成立了广州首家“立体心电图远程会诊中心”及“立体心电图培训基地”,并推出了广州首家支持预约挂号及支付的医院微信服务号。此外,医院还是全国首家实现医保移动实时报销服务的医院。

    在人才方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医院拥有全国知名专家查振刚、罗良平、钟敬祥等,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医院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医院”、“广州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