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影视剧中惊险刺激的急救场景,往往让人热血沸腾。然而,这些镜头中的急救方法,真的正确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专家们,针对近期热门影视剧中的急救镜头,进行了专业点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红海行动》中的场景。一名战士在爆炸后被金属锐器刺穿胸部,战友果断将其拔出,伤者得以获救。然而,从医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拔出异物可能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引发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保持伤口稳定,尽快送医救治。
《红海行动》中,溺水战士被救起后直接进行胸外按压,这也是不科学的。如果溺水者意识清醒,有呼吸脉搏,只需拨打120即可。如果患者昏迷,但有呼吸脉搏,应清除口腔异物,并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果患者无心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在《芳华》中,一位战士脚底磨出水泡,队友用针挑破。实际上,水泡是人体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不建议随意挑破。如果水泡过大,可先用消毒针头挑破一小孔,挤出液体,但要注意避免感染。
《芳华》中,战士刘峰手臂动脉受伤,导致截肢。现实生活中,手臂动脉受伤并非一定要截肢。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检查生命体征,进行止血和包扎,并尽快送医。
总之,影视剧中的急救镜头,虽然精彩,但并不完全符合医学常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拨打120求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发,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提升我国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于2017年11月18日在昆山举办了“2017中国应急救援创新技术装备应用研讨会”。
会上,军事科学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伍瑞昌教授分享了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他指出,‘帐篷式移动处置中心’作为一种新型装备,具备模块化、箱组化、集成化等特点,能够快速部署、快速机动,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军事科学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宋振兴主任介绍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模块化装备的研究与应用。他表示,未来救援装备将朝着灵敏可视、即时救治、快捷高效、快速部署、综合通用、轻量实用的方向发展。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樊毫军主任分享了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展经验。他指出,我国应急救援装备不断优化升级,从“车载医院”到“卫星指挥宿营车”,再到方舱医疗装备,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我国将构建陆、海、空立体式应急救援医疗装备体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谢筱琪主任介绍了应急医疗救援实践经验。她指出,在重大应急事件中,早期干预、集中管理、快速筛查、分类转运等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最后,与会专家围绕“帐篷式移动医疗处置中心发展构想”、“装备标准化配置、紧急医学救援模块化装备的研究与应用”、“应急救援装备的应用与探索”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应急救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和生理伤害更加严重。那么,在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应对灾难呢?
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地震,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避免孩子对地震产生恐慌心理。同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一些地震自救和逃生知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地震发生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确保孩子的饮食和睡眠充足,避免孩子因过度紧张而影响身体健康。对于受伤的孩子,家长要及时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并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此外,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重建信心。
地震过后,由于环境恶劣,疫情风险增加。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疾病。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总之,在地震来临时,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孩子应对灾难,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9月10日中午,广州白云区鹅掌坦路发生爆炸事故,现场浓烟弥漫,惨不忍睹。在救援人员全力扑灭火灾的同时,如何救治爆炸伤患者也成为当务之急。
一、爆炸伤的形成与特点
爆炸伤是指由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损伤。爆炸可以分为化学性爆炸和物理性爆炸两大类。化学性爆炸主要由炸药等化学物质引起,如炸弹、炮弹等;物理性爆炸则由超高压气体等物理因素引起,如锅炉、煤气罐等。爆炸伤的特点是:损伤范围广泛,程度严重,常伴有高温、钝器或锐器损伤,以及冲击波损伤。
二、爆炸伤的严重程度
爆炸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爆炸的威力、距离爆炸中心的距离以及人体暴露于爆炸环境中的时间。根据受伤程度,爆炸伤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 轻度爆炸伤:主要表现为皮肤擦伤、挫伤等,无需特殊治疗。
2. 中度爆炸伤:主要表现为皮肤烧伤、骨折、内脏损伤等,需要住院治疗。
3. 重度爆炸伤:主要表现为肢体离断、严重烧伤、内脏破裂等,需要紧急救治。
三、爆炸伤的治疗方法
爆炸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创:及时清除伤口中的异物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
2. 抗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
3. 换药: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4. 骨折固定: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5. 内脏损伤修复:对内脏损伤进行修复或切除。
6. 烧伤治疗:根据烧伤程度,采取相应的烧伤治疗措施。
四、预防爆炸伤的措施
1. 加强安全意识,避免接触易爆物品。
2. 在易爆场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遇到爆炸事故,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现场。
4. 遇到爆炸伤患者,及时进行急救,并拨打120求助。
影视剧中,为了渲染紧张的剧情,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急救镜头,让不少观众误以为这是正确的急救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些影视剧中的错误急救镜头,并请专家进行解读。
被刺入异物,该不该拔出来?
在不少动作片中,主角被刺伤后,常常会出现队友直接将异物拔出的镜头。然而,这种做法在现实中并不可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胸外科主任赵进明指出,在院前急救中,通常不会当场拔出患者体内的大型异物。因为这样可能造成严重、不可控的出血或开放性伤口。生活中,即使被细小异物刺伤,也不建议自行拔除,应立即到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溺水营救,直接胸外按压?
在《红海行动》中,一位战士溺水后,直接被进行胸外按压。然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主任吴桂昌指出,如果溺水者意识清晰,有呼吸脉搏,只需拨打120即可。如果溺水者昏迷,但仍有呼吸脉搏,应立即清除口腔异物,并采取侧卧位,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有无心跳。如果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磨出来的水泡,要不要挑破?
在《芳华》中,一位同志脚底磨出了水泡,队友用针挑破水泡。然而,这种做法并不科学。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主任吴良才指出,走路磨出的水泡,最好不要挑破,以免感染。如果水泡很大,可以挑破,但一定要先消毒。
手臂动脉创伤,就得截肢?
在《芳华》中,刘峰手臂动脉中弹后,最终被截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手臂动脉受伤后,只要及时救治,一般不会出现截肢的情况。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兴漠指出,手臂动脉受伤后,应立即止血、固定伤肢,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总结
影视剧中的急救镜头虽然为了剧情需要,但并不一定准确。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当今社会,自然灾害时常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正如上海东方医院派遣赴玉树地震灾区医疗队员李侠所说:“我们一点也不感觉累,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为救治灾区伤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4月16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发生第三天,作为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单位,东方医院接到紧急电话,要求马上派出一支医疗急救小分队紧急直飞西宁,协助抢救空运至该院的玉树地震灾区伤员。
尽管东方医院作为上海世博会的8个定点医院之一,承担着繁重的世博保障任务,但面对灾区伤员的急需,四名急创外科医生毫不犹豫地于当日赶赴西宁投入抢救工作。面对大量伤员,他们连续加班,全力救治。
在救治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来自玉树结古镇的5岁小姑娘拉毛和她的家人。拉毛的妈妈为了救她被砸成重伤,不幸身亡。经过李侠等医疗队员的精心救治,拉毛和她的家人伤情逐渐好转。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在灾难面前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生命。
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不仅要依靠政府和救援队伍的力量,更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面对灾难,共度难关!
5月6日晚,沈阳市沈辽中路公铁桥下突发水灾,导致大量行人被迫横穿铁路,最终造成一男子被火车碾压身亡。这一悲剧暴露出我国城市应急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事件回顾:5月6日晚,沈阳市沈辽中路公铁桥下突发水灾,由于排水设施故障,大量污水涌上路面,形成深达及膝的积水。在此情况下,大量行人被迫横穿铁路,最终导致一名男子被火车碾压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城市应急系统的质疑。
应急系统失灵:据了解,早在5月5日,就有居民发现暗渠的水涌到桥下,但相关部门并未及时采取抢修措施。在5月6日晚,暗渠涌水量突然增大,导致桥下积水严重。然而,在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的反应却迟缓,导致悲剧发生。
问题分析:这起事件暴露出我国城市应急系统存在的以下问题:
1. 应急预案不完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无法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2. 应急机制不健全:在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3. 公共安全意识淡薄:在事件发生时,部分行人缺乏安全意识,盲目横穿铁路,导致悲剧发生。
改进建议:
1. 完善应急预案: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 健全应急机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3. 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引导公众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4.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抗灾能力。
5.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东方医院作为亚信峰会定点医疗保障医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为了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医院多次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医院南北两院位于陆家嘴金融区与浦东、虹桥机场要道,地理位置优越,但同时也面临着医疗保障任务艰巨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东方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书记为组长的医疗保障领导小组,制定了完备的抢救预案与严格的抢救流程与规范。
医院下设要客抢救组、批量伤抢救组、安全后勤保障组、宣传组等,并开设了专用病房、专用监护室、专用导管室、专用手术室等。此外,医院还将职工活动之家临时改造为保障人员驻院宿舍,为医疗保障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在亚信峰会临近之际,东方医院进行了多次应急救援演练。演练过程中,医院展示了抢救室、手术室、ICU、病房的一体化布局,以及高效的医疗救治流程。通过演练,医院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救治能力,为亚信峰会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方医院在医疗保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自2000年以来,医院曾先后承担了在上海举办的APEC、六国峰会、世博会、世泳赛、国际马拉松等重大赛事、会议的医疗保障,以及布什、奥巴马、萨科奇、梅德韦杰夫、萨马兰奇、奥朗德、李光耀、连战等政要访沪期间的医疗保障。
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底蕴的医院,东方医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救治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标题:男孩攀爬2米高木雕被压身亡,带孩子逛商城要警惕这些危险
新闻回顾:7岁男孩攀爬2米高木雕被压身亡
近日,一则关于7岁男孩攀爬2米高木雕导致雕塑倒地,不幸被压身亡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悲剧再次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带孩子外出时,要时刻注意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一、孩子攀爬木雕导致悲剧
据悉,事发地点位于浙江义乌一家商场的一楼入口处。当天,这名小男孩在商场内看到一处高约2米的柚木雕塑,出于好奇,他攀爬上去。然而,雕塑在承受不住重量的情况下突然倒地,将孩子压在下面,导致其不幸身亡。
二、商场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这起悲剧反映出商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首先,商场内的雕塑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围栏、警示标志等;其次,商场工作人员在事发时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
三、带孩子逛商城要警惕这些危险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家长在带孩子逛商城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避免其攀爬高处或进入危险区域;
2. 提醒孩子不要随意触摸商场内的物品,以免发生意外;
3. 选择有安全保障的商场,并注意观察商场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
4. 如果发现商场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商场管理人员反映。
四、家长如何教育孩子避免危险
1.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不要攀爬高处、触摸危险物品等;
2. 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时,选择安全的环境,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 教育孩子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并寻求帮助。
总结:
孩子的安全始终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假期期间带孩子逛商场、购物中心。然而,商场内隐藏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家长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孩子的安全。
一、电梯安全
电梯事故频发,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在电梯内玩耍,更不要将头部、手脚伸出电梯门。在乘坐电梯时,家长要紧紧抓住孩子的手,避免孩子因好奇而做出危险动作。
二、防走失
商场人流密集,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位置,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可以给孩子佩戴定位手环,以防万一走失。同时,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玩具,避免受到伤害。
三、游乐设施安全
商场内的游乐设施种类繁多,家长要仔细阅读安全提示,确保孩子在玩耍时安全。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要全程陪同,避免发生意外。
四、消防安全
商场内要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灭火设施完好。家长要教育孩子遇到火灾时,不要慌张,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寻找安全通道逃生。
五、药品安全
商场内售卖的药品种类繁多,家长要仔细查看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避免给孩子服用过期药品。同时,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乱吃药品,以免发生药物中毒。
总之,带孩子逛商场时,家长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孩子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家,作为孕育生命的地方,本应是温暖的避风港。然而,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家中却潜藏着诸多安全隐患。以下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居家细节,家长们需格外留心,确保宝宝的安全。
1. 宝宝家具无气孔危害大
市面上许多儿童家具设计精美,却忽略了安全性。尤其是衣柜等封闭空间,若无气孔设计,一旦孩子误入其中,易造成窒息危险。家长在选购家具时,应优先考虑具有安全气孔设计的款式,以防万一。
2. 插座、插头安全不容忽视
插座、插头是家中常见的电器配件,但同时也是宝宝易触电的“陷阱”。家长应避免将插座暴露在宝宝可触及的地方,并使用带有安全门的插座,以防止孩子误将手指伸入插孔。
3. 开关设计需关注
传统的开关设计往往较为硬朗,容易夹伤孩子的手指。家长可考虑更换带有阻尼器的开关,使开关门更加柔和,降低夹伤风险。
4. 家具线条需圆滑
家具的边缘线条应尽量圆滑,避免孩子玩耍时碰撞受伤。同时,确保家具稳固,防止孩子攀爬时发生意外。
5. 家居环境需整洁
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地面杂物,避免孩子摔倒或绊倒。此外,家长应定期检查家中电器、燃气设备等,确保安全无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