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寄生虫病与用药--肺吸虫病

寄生虫病与用药--肺吸虫病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肺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殖吸虫寄生人体引起。这种疾病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溪蟹、蝲蛄等水产品而感染,其他食肉动物包括野生动物也可感染。流行区域广泛,饮用受污染的溪流生水也可能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铁锈色痰、癫痫、头痛、瘫痪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已排除其他寄生虫病。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也是该病的常见表现。确诊肺吸虫病需要通过检查患者的痰、粪、体液等样本,寻找虫卵、童虫或成虫。免疫学试验在诊断中也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防治措施与用药】

预防肺吸虫病的关键是加强宣传教育,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水产品,如溪蟹、蝲蛄等。同时,要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溪流生水。人、畜共治,粪便沼气化,避免生粪入溪、池。开展鲶鱼及鸭饲养,可借以除去第1、第2中间宿主。

治疗肺吸虫病主要采用病原治疗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和硫氯酚等。这些药物的具体剂量和使用方法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对于有临床指征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和对症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等。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肺吸虫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寄生虫病,只要我们加强预防意识,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流行。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肺吸虫病疾病介绍:
肺吸虫病,又叫并殖吸虫病,是由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的各个脏器所导致的,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常见的寄生虫病,多因生吃、半生吃含有囊蚴的溪蟹、蝲蛄、蝲蛄酱,或喝生水等致病。肺吸虫病的典型症状是咳嗽、胸痛、咳烂桃样或铁锈色血痰等。寄生于脑、脊髓、腹腔、肠、肾脏、皮下等组织可以引起相应的脏器受损。根据病情轻重和类型,具体症状有所不同。卫氏并殖吸虫病急性期轻者多食欲减退、乏力、腹痛、腹泻、发热,重则有高热、腹痛、胸痛、咳嗽、呼吸急促、肝肿大并伴有荨麻疹(多处皮肤突然出现大片白色疙瘩,剧烈瘙痒);卫氏并殖吸虫病慢性期可有咳嗽、胸痛、咳果酱样或铁锈色血痰,腹痛、皮下包块等症状。斯氏并殖吸虫皮肤型表现为游走性的皮下包块和结节,多见于腹部、胸部、腰背部等;内脏型侵犯肺时多有咳嗽,痰中偶带血丝等症状。肺吸虫病通过药物治疗,一般可以治愈,预后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脑型肺吸虫病,一种由肺吸虫侵入人脑而引起的疾病,在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当人体感染肺吸虫后,通常需要经历一个潜伏期,这个时期大约为3到6周,但也有一些患者,潜伏期可能长达1年甚至数年。潜伏期的长短与患者的个体体质以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在潜伏期初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腹部不适。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肺部症状。

    脑型肺吸虫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多见。肺吸虫在脑内寄居后,通常会在3到6周内形成囊肿,并可能游走至多处器官组织,导致多发性囊肿。当囊肿累及基底神经节内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盘水肿等。

    发病早期的患者还可能伴有畏寒、发热等症状,患有脑膜刺激症的患者可能表现为癫痫、视幻觉、瘫痪、感觉异常、失语、偏盲共济失调等。需要注意的是,肺吸虫引起的脑部病变通常在感染后3到6周才发生,因此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也相对较为严重。

    针对脑型肺吸虫病,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并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在流行区域,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肺吸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脑型肺吸虫病是一种由肺吸虫寄生于头部引起的寄生虫病,患者早期如能接受系统治疗,通常可以痊愈。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咳嗽、胸痛、肢体偏瘫、癫痫发作等。

    肺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螃蟹、螺类等水产品传播。治疗肺吸虫病的主要药物为匹立喹酮片,该药物对成虫、幼虫和虫卵均有杀灭作用。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酒,以减轻症状,提高治愈率。

    对于肺吸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包括苯硫酚、吡喹酮等。苯硫酚的治愈率为84% ~ 100%,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等副作用。吡喹酮是治疗肺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成虫、幼虫和虫卵均有杀灭作用,口服吸收快,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副作用。

    2.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咳嗽、胸痛者可使用镇咳止痛剂,颅内压增高者可使用脱水剂,癫痫发作者可口服预防药物,瘫痪者可通过针灸和理疗进行康复治疗。

    3. 预防治疗:加强个人卫生,不吃生的或半熟的螃蟹、螺类等水产品,不喝河水或溪水,严格管理粪便,消灭带病动物和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措施消灭钉螺、蛞蝓、石蟹等中间宿主。

  • 肝吸虫病,这种听起来令人担忧的疾病,究竟会不会传染给家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肝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肝吸虫病通常是由华支睾吸虫引起的,这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肝脏和胆管中。它们的生命周期需要两个宿主,第一个是淡水中的螺类,第二个是食用了含有囊尾蚴的淡水水产食物的人类。因此,生吃鱼片、螺肉等淡水产品是感染肝吸虫病的主要途径。

    那么,肝吸虫病会传染给家人吗?答案是不会。肝吸虫病是一种典型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物传播,而不是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因此,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并不会导致家人感染肝吸虫病。

    虽然肝吸虫病不会传染给家人,但患者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

    2. 避免食用生鱼片、螺肉等淡水产品,特别是未煮熟的食物。

    3. 定期前往医院接受复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肝吸虫病。

    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5. 遵医嘱,按时服药,完成驱虫治疗。

    肝吸虫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避免感染。同时,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也能让我们更加安心。

  • 肺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疫水传播。该病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体征以及一系列的检查方法。

    在急性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胸痛、乏力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慢性期则可能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及肝脏肿大、腹水等消化系统症状。

    为了确诊肺血吸虫病,医生会进行以下检查:

    1. 粪便检查:通过沉淀法和孵化法检查粪便中是否存在血吸虫卵。

    2. 痰液检查:通过沉淀法和孵化法检查痰液中是否存在血吸虫卵。

    3. 直肠黏膜活检:通过活检或压片检查直肠黏膜是否存在血吸虫卵。

    4. 免疫学检查:包括血吸虫抗原皮内试验、环卵沉淀实验、尾蚴膜试验以及免疫电泳检测抗原等,有助于辅助诊断。

    5. 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片状阴影、粟粒状改变、肺门阴影增大等表现。

    6. 支气管镜检查:可观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结节、瘢痕等表现,并通过支气管刷检、支气管黏膜组织活检找到血吸虫卵。

    治疗肺血吸虫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吡喹酮等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肺出血、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

  •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常见的表现包括发热、乏力、黄疸等。

    肝吸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当人们食用了这些受污染的水产品后,囊蚴会进入人体,最终寄生在肝脏的胆管内。轻度感染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等症状。

    肝吸虫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吡喹酮、阿苯达唑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为了预防肝吸虫病,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食用鱼类、虾类等水产品时,一定要煮熟煮透;2. 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3.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肝吸虫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个人卫生,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肝吸虫病的发生。

  • 脑型肺吸虫病是一种由卫氏并殖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水生贝类等食物感染。该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常见的症状包括畏寒、头痛、呕吐、癫痫、视力减退、肢体异常感觉等。

    针对脑型肺吸虫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吡喹酮和硫双二氯酚,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然而,部分患者在使用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胸闷、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但通常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可以切除由肺吸虫引起的脓肿、囊肿等病灶,从而达到减压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脊髓。

    预防脑型肺吸虫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水生贝类等食物。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不饮用河水、塘水等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

    脑型肺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进行治疗。

    脑型肺吸虫病治疗的相关科室主要包括感染科、神经内科和眼科等。

  • 肺吸虫病,这种由肺吸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时间通常在感染后3-6个月内。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由于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水生贝壳类,如淡水蟹。当这些贝壳类体内含有肺吸虫囊蚴时,食用后便可能导致感染。

    肺吸虫的成虫会从纵隔沿颈内动脉或者周围软组织上行,最终侵犯脑部。在我国,多个省、区都有肺吸虫病的流行,这与当地居民接触吸虫的生活史有关。吸虫卵随终宿主的痰液或粪便排到外界,进入水源后,经过3-6周发育成熟,孵出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经过2-3个月的发育增殖,形成尾蚴。尾蚴从螺体溢出后,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蝲蛄。人若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溪蟹或蝲蛄,便可能感染发病。

    肺吸虫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咳嗽、胸痛、头痛,或颅内压增高导致的癫痫样发作。针对肺吸虫病的治疗,首选药物是吡喹酮。吡喹酮具有副作用轻微、治疗疗程短等优点,通常仅需服用3天即可。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痰消失、痰中虫卵转阴、肺部病变吸收良好。若患者伴有胸腔积液,经过吡喹酮治疗,胸腔积液也可明显减少,甚至消失。除了吡喹酮,阿苯达唑也是可用于病原学治疗的药物,但其使用时间可能较长,可能需要连续使用7天以上。

    预防肺吸虫病的关键在于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水生贝壳类。此外,在流行地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肺吸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是预防肺吸虫病的重要措施。

    肺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 肺吸虫病是一种由并殖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它可以通过食用未煮熟的蟹类或喇蛄等水产品而感染人体。肺吸虫病的症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肺型、腹型、脑型和结节型。

    1、肺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血痰和胸痛。患者常常会出现果酱状粘稠痰,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烂桃状血痰。此外,90%的患者可反复咯血,多年连续咯血后,痰中可发现虫卵。当并殖吸虫进入胸部时,通常会出现胸痛、渗出性胸腔积液或胸膜肥厚。

    2、腹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腹泻、肝肿大、血便或芝麻糊样大便,其中可能有成人或鸡蛋,厚重感明显。体检期间,腹部有压痛,偶尔肝脏、脾脏、淋巴结或腹部结节、肿块或腹水肿胀。

    3、脑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不清、视盘水肿等,在早期患者中更为常见。脑组织破坏性症状,如瘫痪、失语、偏盲、共济失调等,通常可出现在晚期。刺激性症状,如癫痫发作、视觉幻觉和肢体感觉异常,是由于病变靠近皮层引起的。发炎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通常在疾病的早期出现。

    4、结节型症状:结节可以发生在腹部、胸部、背部、腹股沟、大腿、阴囊、头部和颈部、眼眶等部位。大豆甚至鸭蛋都是大的典型嗜酸性肉芽肿,里面有晶体,或者可以找到昆虫尸体,但没有虫卵。结节大多位于下腹部和大腿的皮下或深部肌肉,大小一至六厘米,孤立或成群。

    治疗肺吸虫病常用的药物包括硫双二氯酚、吡喹酮等,以上药物均需医生指导下进行。

    为了预防肺吸虫病,我们应该搞好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吃未经煮熟的蟹和喇蛄,不饮生的溪水,不随地吐痰和大便,防止虫卵入水,阻止感染人体。在自然疫源地可鼓励饲养能捕食淡水螺、石蟹和喇蛄的鱼类及家鸭,改变自然滋生条件,切断传染途径。

  • 脑型肺吸虫病,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寄生虫感染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病主要症状包括呕吐、头痛、视力减退和癫痫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治疗脑型肺吸虫病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急性或亚急性期的患者,可使用吡喹酮、硫双二氯酚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这些药物虽然可能引起恶心、胸闷、头晕等不良反应,但通常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2.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重、出现颅内压增高、癫痫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囊肿或脓肿,并去除受损的神经组织,以缓解症状。

    除了治疗外,预防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脑型肺吸虫病的方法:

    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生食醉蟹、腌蟹等食物,是预防脑型肺吸虫病的关键。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各种疾病,包括脑型肺吸虫病。

    3.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脑型肺吸虫病虽然危害严重,但通过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和有效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障患者的健康。

  • 肺部钩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侵犯肺部,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针对肺部钩虫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保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肺部钩虫病的食疗方案,供患者参考:

    1. 姜汁黄鳝饮:取黄鳝100克,去骨切丝,加入10毫升姜汁、少许花生油和食盐拌匀。将米饭煮至水将干时,将黄鳝丝放在饭面上,盖严锅盖,小火焖煮15分钟至熟即可。此方适用于贫血患者。

    2. 党参红枣茶:党参20克,红枣10枚,共同煎水代茶饮。此方适用于贫血患者,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3. 乌梅煎液:乌梅15克,加水250毫升,煎煮取液60毫升。早饭前空腹服用,午饭前服用二煎,每日一剂,5日为1个疗程。

    4. 榧子仁、使君子仁:榧子仁15-20克,使君子仁15-20粒。10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计算,每岁1粒;10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15-20粒。每日口服3次,服药3-6日。

    5. 鲜马齿苋:鲜马齿苋250克(干品150克),白醋50毫升。6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加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早晚空腹各服1次。同时服用白醋50毫升,7日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除了以上食疗方案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煮熟才可食用。

    2. 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生菜。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肺部钩虫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保健和日常护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效果。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