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放得住’的食物,如花椒、大料、大米、茶叶等。虽然这些食物长时间储存不会变质,但其中的营养却在不断流失。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这些食物的保存方式,避免营养损失。
1. 花椒和大料
花椒和大料是常见的调味品,但长时间存放会失去香味,调味效果大打折扣。建议购买小包装,存放在密闭容器中,避免潮湿和霉变。使用时,最好用清水冲洗一下,霉变或有异味的不宜食用。
2. 干辣椒
干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存放时间过长会降低营养价值。建议购买带包装的干辣椒,存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3. 茶叶
茶叶容易吸湿、吸味,存放不当会导致香气、滋味、颜色等发生变化。建议选择新鲜的茶叶,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
4. 谷物、挂面等
谷物、挂面等富含B族维生素,容易因光照、温度等因素而损耗。建议现买现吃,存放时避光防潮。
5. 食用油
食用油容易氧化,存放时间过长会影响健康。建议使用小桶油,存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
6. 桂圆、干枣、干豆等干货
桂圆、干枣、干豆等干货中的维生素B2容易损失。建议存放在不透明的密封容器中,低温储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我们常常被各种食品宣传误导。以下五种食物,看似健康,实则营养价值极低,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们的真相。
1. 油炸鱼片:健康陷阱
油炸鱼片因其酥脆的口感和丰富的口味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然而,在加工过程中,鳕鱼所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如DHA)会被大量破坏,同时,为了增加口感,商家往往会加入大量的盐、味精和饱和脂肪,使得原本健康的鱼片变得不再适合食用。
2. 罐装浓汤:营养杀手
罐装浓汤因其方便快捷而受到许多忙碌家庭的喜爱。然而,罐装浓汤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盐、脂肪、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些成分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因此,建议您自己动手,用新鲜的食材熬制一锅营养丰富的汤。
3. 绿茶饮料:健康假象
绿茶富含抗氧化剂和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然而,大部分绿茶饮料中添加了大量的糖、添加剂和防腐剂,使得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建议您直接饮用绿茶,享受其天然的健康益处。
4. 酸奶制品:甜蜜诱惑
酸奶是一种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健康食品。然而,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在酸奶中添加大量的糖和各种添加剂,使得其变得不再健康。建议您选择无糖或低糖的酸奶,并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新鲜水果。
5. 黄褐色马铃薯:血糖杀手
黄褐色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食用后血糖会迅速升高,增加患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为了改善口感,人们往往会将其煮熟后捣成泥,加入黄油或油炸,使得其热量和脂肪含量大幅增加。建议您选择其他低糖、低脂的食材,如红薯、山药等。
总之,在选择食品时,我们要擦亮眼睛,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选择真正健康、营养的食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的冷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很多人对冷冻食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和储存方式存在疑问。本文将围绕这些话题,为您解答关于冷冻食品的常见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冷冻食品。冷冻食品是指将食品原料经过预加工处理后,迅速冷冻至零下18℃以下,并保持低温储存的食品。这种加工方式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
那么,冷冻食品真的安全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冷冻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卫生规范,确保食品的安全。同时,冷冻食品在储存过程中,温度恒定,细菌难以繁殖,因此安全性较高。
关于冷冻食品的营养价值,很多人认为冷冻食品的营养成分会流失。实际上,冷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速冻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冷冻食品的营养成分与新鲜食品相差无几,甚至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新鲜食品。
那么,如何挑选和储存冷冻食品呢?首先,要到正规的超市或专卖店购买,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其次,储存时要注意将冷冻食品放在冷冻室,避免反复解冻。最后,在食用前,根据包装上的说明进行解冻和烹饪。
总之,冷冻食品是一种安全、营养、方便的食品选择。只要正确挑选、储存和食用,就可以放心享用冷冻食品带来的美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备受争议。
国家强制性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实施,要求食品中的所有添加剂都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标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许多食品的添加剂标注仍然存在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问题。
例如,一款盒装土豆泥的配料表中,竟然包含了36种“添加物”。其中,“食品添加剂”字样被放在不显眼的位置,让消费者难以注意到。许多消费者表示,即使看到添加剂的标注,也难以理解其具体含义。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食品安全呢?首先,消费者需要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学会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其次,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最后,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2. 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食品的新鲜度。
3.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避免过量摄入。
4. 关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
5. 如有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上班族们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会选择一周大采购一次,将蔬菜囤积在家里慢慢食用。然而,这种做法却容易导致蔬菜营养素的流失。研究表明,蔬菜每存放一天,其营养素含量就会大幅下降。例如,菠菜在20℃下存放一天,维生素C含量就会损失高达84%。
以下是关于蔬菜存放和食用的一些误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久存蔬菜
为了减少蔬菜的存放时间,建议将蔬菜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并尽快食用。
2. 丢弃含维生素最多的部分
一些蔬菜加工方式会导致营养素的损失。例如,豆瓣的维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因此,不要丢弃豆瓣。在做饺子馅时,应先拌好油,再加盐和调料,以减少菜汁的流失。
3. 小火炒菜
维生素C和B1容易受热破坏,因此炒菜时应避免用小火焖,最好用旺火快速翻炒。适量加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4. 菜做好了不马上吃
长时间放置的饭菜会导致营养素损失,因此建议尽快食用。
5. 吃菜不喝汤
炒菜时,大量的营养素会溶解在菜汤中,因此不要浪费菜汤。
6. 先切菜后洗菜
先切菜再洗菜会导致大量的维生素流失到水中,建议先洗净蔬菜再切。
7. 偏爱吃炒菜
炒菜时,蔬菜容易吸收油脂,因此建议搭配其他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
8. 吃素不吃荤
素食者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蛋白质、胆固醇、维生素B2和锌的摄入不足。
9. 生吃蔬菜不洗干净
生吃蔬菜时,应注意洗净蔬菜,去除农药和寄生虫残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一些看似美味的食物却暗藏健康隐患,甚至可能诱发癌症等严重疾病。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致癌食物”,并提醒大家如何避免这些健康风险。
一、人造黄油:反式脂肪酸的“藏身之地”
人造黄油是一种比黄油更容易保存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饼干、面包、沙拉酱等食品中。然而,人造黄油的主要成分——反式脂肪酸,却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的风险。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包装食品时,留意营养标签,尽量避免购买含有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二、味精:隐藏的“神经毒素”
味精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过量摄入味精可能导致头晕、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甚至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建议消费者在烹饪时,尽量减少味精的使用,并注意调味料中含有谷氨酸钠的情况。
三、罐头肉制品:亚硝酸盐的“陷阱”
罐头肉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此外,罐头肉制品的盐分、脂肪含量过高,不利于健康。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新鲜的肉类,避免食用罐头肉制品。
四、炸鸡:饱和脂肪的“陷阱”
炸鸡是许多人的最爱,但炸鸡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容易导致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消费者在食用炸鸡时,搭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蔬果,以降低健康风险。
五、碗装方便面:致癌物质的“藏身之地”
碗装方便面的包装盒中含有聚苯乙烯,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可能产生致癌物质。此外,碗装方便面的调料中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低,钠含量较高。建议消费者尽量避免食用碗装方便面,选择新鲜的食物。
总之,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食用上述“致癌食物”,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已成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红肉因其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而被广泛食用。然而,关于红肉是否会致癌的争议一直存在。本文将为您解析红肉的利弊,并给出健康吃肉的指导建议。
一、红肉的定义及特点
红肉指的是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肉。与禽肉、鱼类等白肉相比,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较多,肉质紧实,富含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因此呈现红色。
二、红肉与癌症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意味着红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食用红肉,尤其是加工肉制品,可能会增加患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红肉中含有的饱和脂肪和血红素铁等物质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增加肠道癌变的风险。此外,加工肉制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等物质也可能具有致癌性。
三、如何健康吃肉
1. 控制红肉摄入量:建议成年人每周红肉摄入量不超过500克,红肉与白肉的摄入比例保持在1:1左右。
2. 选择优质红肉:优先选择瘦肉,少吃肥肉;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肉类。
3. 烹饪方式: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减少烤、煎等高温烹饪对肉质的破坏。
4. 丰富膳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5. 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蔬菜,它们富含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在选购蔬菜时,并非所有看起来新鲜、颜色鲜亮的蔬菜都是健康的。以下四种家常蔬菜,即使再便宜也不能购买,以免影响健康。
首先,我们要关注蔬菜的颜色。一般来说,深色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苋菜等富含花青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而浅色蔬菜如生菜、大白菜等,虽然也含有维生素C,但胡萝卜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含量相对较低。
其次,我们要观察蔬菜的形状。形状正常的蔬菜通常为常规栽培,没有使用激素等化学品催熟,可以放心购买。而形状异常的蔬菜,如韭菜叶子异常肥厚、宽大,可能使用过激素等化学品处理。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蔬菜的鲜度。有些消费者认为,虫洞较多的蔬菜没打过农药,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虫眼只能说明蔬菜经受过虫害,并不等同于没打农药。为了对付长大的害虫,后期使用农药的剂量可能会更大。
以下四种家常蔬菜,即使再便宜也不能购买:
1. 太硬的西红柿:越硬的西红柿植物激素使用越多,最好不要购买。建议买回家后放置两三天,让它自然变软,此时番茄中的催红素也可以得到释放。
2. 太白的蘑菇、莲藕:新鲜的蘑菇在运输中容易受到碰撞,一般不会呈均匀的纯白色,而是米白色,有碰伤的地方呈现浅褐色。如果颜色太白太亮,则有可能浸过荧光增白剂。莲藕也很容易变色,为了保证‘卖相’,一些商贩会用稀亚硫酸溶液进行漂白,因此表面太光亮的莲藕也要慎重购买。
3. 两面黑的木耳:黑木耳的正面应该是黑褐色,背面灰白色;地耳则正面为黄褐色。如果发现木耳两面都是黑褐色,则要怀疑可能被硫酸镁浸泡过。
4. 太绿的海带:刚刚捞出来的海带,晾干后会呈现黄褐色。如果海带颜色太绿,则可能是用硫酸铜溶液泡过。
总之,在购买蔬菜时,我们要仔细观察,选择新鲜、健康的蔬菜,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健康饮食作为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为您介绍八招轻松掌握健康饮食的方法,帮助您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1. 合理搭配膳食。均衡的膳食结构是健康饮食的关键。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粗粮和优质蛋白质,保证营养均衡。
2. 控制油脂摄入。过多摄入油脂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建议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
3. 适量摄入盐分。过多的盐分摄入容易导致高血压等疾病。建议每天盐分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
4. 限制糖分摄入。过多的糖分摄入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建议减少含糖饮料和甜食的摄入。
5. 适量饮酒。饮酒过量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建议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6. 注意食品安全。购买新鲜食材,避免食用过期食品,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加工,预防食源性疾病。
7.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吸收。
8.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蔬菜,它们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如果烹饪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蔬菜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烹饪蔬菜的小技巧,帮助您更好地保留蔬菜中的营养,让健康饮食更加科学。
一、不同蔬菜的烹饪方法
1. 豆类蔬菜:豆类蔬菜如毛豆、蚕豆等含有血球凝集素和抗胰蛋白酶等有毒物质,需要充分加热才能食用,以避免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2. 薯类蔬菜:薯类蔬菜如木薯和马铃薯含有有毒的苷类物质,需要煮熟后才能食用,避免氰氢酸中毒。
3. 含草酸较多的蔬菜:菠菜、竹笋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需要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避免干扰人体对钙的吸收。
二、烹饪蔬菜的常见误区
1. 先切菜后洗菜:这样做会导致大量的维生素流失到水中。
2. 生吃蔬菜不洗干净:蔬菜表面可能残留农药和寄生细菌,需要清洗干净才能食用。
3. 烫青菜水量不足:烫青菜需要足够的水量,避免营养素破坏过多。
三、健康饮食的建议
1. 适量摄入肉类:肉类含有胆固醇和蛋白质,适量摄入有助于防癌和补充蛋白质。
2. 搭配素食和肉食:根据自身情况,搭配素食和肉食,既能取得素食的效果,也能避免素食对身体的损害。
3. 关注营养均衡:注意摄入各种营养素,保持营养均衡,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让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近日,山东烟台部分龙口粉丝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有致癌成分的物质,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报道,香港地区的华润、百佳及惠康三大超市已经宣布暂停出售所有龙口粉丝。与此同时,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也已经开始对市面销售的粉丝品种进行抽样化验,调查劣质粉丝是否外销到了香港。
龙口粉丝原产地山东省烟台市已经要求全市所有粉丝厂停产,进行彻底的质量检查。目前已经有6家涉嫌生产劣质粉丝的厂家被查,同时已有20吨劣质粉丝被销毁,并封存了18吨可能存在问题的粉丝。
据了解,劣质粉丝的出现首先是企业间恶性竞争、盲目降低生产成本所致。目前仅龙口粉丝原产地就有粉丝厂180多家。此外,国内许多地区也都在生产各种品牌的龙口粉丝。尽管最新的龙口粉丝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生产龙口粉丝的淀粉原料必须是绿豆或者豌豆,不得用其他淀粉代替,也不得添加包括增白剂在内的任何添加剂。但由于目前生产龙口粉丝的企业众多,只有申请了原产地保护的厂家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证明产品的标准,而其他企业生产的龙口粉丝反而不必实行这一标准。而事实上,即使在原产地的企业也并非都在执行国家标准。
山东当地一些厂家在制作龙口粉丝过程中添加化学制剂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01年浙江省卫生部门就在检查中发现烟台一家企业的产品在制作时添加严禁在食品中添加的工业漂白剂——“吊白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龙口粉丝早在2002年就已经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审查和标准审定,被正式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龙口粉丝的国家标准也已经正式实施。标准除了规定质量指标外,还对生产该产品所采用的原料、原产地域的气候环境条件、采用的传统工艺的特点等都作了规定。这其实就意味着,凡原产地域以外的生产者不得使用这一专用标志。但记者从北京市食品安全信用监督管理系统中查询到,目前在本市备案的龙口粉丝品牌就有66种,既有来自山东原产地的,也有北京、天津等地的产品,甚至一些超市加工的粉丝产品也命名为“龙口粉丝”。
目前本市市场上的龙口粉丝已经全部下架停售,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办公室已经对市场曾经销售的龙口粉丝进行抽样化验,预计近日将公布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