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童放鞭炮需远离井盖

儿童放鞭炮需远离井盖
发表人:智慧医疗先锋者

儿童的安全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春节期间,放鞭炮是传统的庆祝方式,但同时也潜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因放鞭炮导致的儿童安全事故频发,其中井盖附近放鞭炮引发爆炸的事件尤为令人痛心。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资深顾问张咏梅介绍,城市下水道中的有机物代谢会产生甲烷、硫化氢、氨气等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在遇到明火和空气时,极易发生燃烧和爆炸。长期废弃的井体,爆炸的威力会更大。而在农村,废弃井体中可能还有粪池、沼气池等,遇到明火同样会引发严重爆炸。

因此,家长们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告知他们不要在井盖附近放鞭炮。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安全建议:

1. 教育孩子了解可燃性气体的危害,观看相关安全视频,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不要让孩子单独放鞭炮,家长应全程陪同,确保安全。

3. 社区和街道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在井盖周围放鞭炮。

4. 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燃放烟花爆竹,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 不要购买无照商贩的鞭炮,确保产品安全。

除了井盖附近放鞭炮的安全隐患,春节期间还有其他儿童安全风险需要关注,例如:

1. 燃放烟花爆竹:避免在室内燃放,选择安全的产品,注意保持距离。

2. 玩耍烟花: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玩具烟花,遵守使用说明,避免误伤。

3. 水上活动:注意安全,不要让孩子单独下水。

4. 饮食安全: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食品安全。

5.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意外爆炸事故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意外爆炸事故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为了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主办、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支持、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指导、北京雪中金健康产业集团承办的2014年“家庭急救员”培训计划,于近日在京隆重启动。

    该培训计划旨在普及家庭急救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构建“家庭自助急救→社区干预急救→120专业急救→医院高级急救”四位一体的院前急救体系。计划到2020年,为1000万个家庭培训1000万名“家庭急救员”,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常见急症处理、突发事故应对等多个方面,旨在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名具备基本急救技能的“家庭急救员”。

    培训过程中,专家们强调,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而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因此,培训重点之一就是普及心肺复苏技能,让更多人掌握这项救命技能。

    此外,培训还针对老年人跌倒、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等常见突发状况,教授相应的急救方法和技巧,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计划还特别关注了社区急救能力的提升。计划在全国各地建立“社区急救工作站”,培养社区急救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急救服务。

  • 火灾频发,生命财产安全警钟长鸣。除了加强防范措施,普及火灾自救知识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儿童,掌握火灾逃生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保障他们生命安全的重要途径。

    火灾逃生技巧,儿童必备

    1. **初期火灾应对**:遇到小火,可用锅盖、湿毛巾等覆盖火源,或用浸湿的麻袋、棉絮等扑灭火焰。同时,可用水壶、鱼缸等容器取水灭火。

    2. **防烟逃生**:火灾中,浓烟是最大的杀手。应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或匍匐前进,寻找新鲜空气区域。避免进入狭窄角落,如墙角、桌子底下等。

    3. **被困逃生**:若被困在火灾中,可淋湿全身,用湿麻袋或湿棉絮保护头部,快速从火海中冲出。若楼梯被封,可寻找绳索、窗帘布等结成绳索,攀爬逃生。

    4. **跳楼逃生**:在无其他逃生途径时,可将柔软物品扔下地面,然后跳下。注意双脚先着地,减少伤害。

    5. **紧急求助**:被困时,可用手电筒、物品晃动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火灾逃生原则

    1. **确保安全,迅速撤离**:遇到火灾,要迅速判断火势,选择安全的逃生路线,尽快撤离火场。

    2. **顾全大局,救助结合**:在逃生过程中,要关注周围人员,特别是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者,帮助他们安全撤离。

    3. **保持冷静,避免恐慌**:遇到火灾,要保持冷静,避免恐慌,按照逃生路线有序撤离。

    总结

    掌握火灾逃生技巧,是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儿童的消防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 夏季高温,儿童意外事故频发。近日,儿科医院公布数据显示,近半年重症救护室收治的710例患儿中,有99例是意外伤害。为降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联合开展儿童家居和邻里安全项目,对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排查。

    专家指出,家庭火灾和烫伤预防薄弱,部分家庭存在剪刀、针等危险物品放置不当,电源插座无加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家长加强防范意识,例如:将药品和化学品放置在抽屉上锁,窗台边不放置可攀爬的凳子,剪刀、刀锯等带尖头用具上锁,圆的、硬的食物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等。

    此外,专家还提醒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将异物放入口中,防止误吞。如有意外发生,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为保障儿童暑期安全,市妇联、华东政法学院等部门正制定相关法律实施细则。

    以下是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发布的十大儿童家居安全建议:

    1. 放置药品和化学品要抽屉上锁。

    2. 窗台边没有可攀爬的凳子、桌子。

    3. 带尖头的用具如剪刀、刀锯等上锁。

    4. 家中圆的、硬的食物如花生米、爆米花等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5. 对家中有棱角的家具采取保护性措施,以防伤害到孩子。

    6. 不把酒精、汽油、清洁剂等放在用过的饮料瓶中。

    7. 把急救电话号码(110、119、120)放在电话机旁。

    8. 家长不让孩子单独留在家里。

    9. 睡前关闭煤气。

    10. 孩子吃东西时让其安静坐下,不让孩子在嬉戏或哭闹时进食。

  • 儿童安全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然而在家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却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家长们需要时刻警惕以下八处家中潜在的危险区域。

    一、窗户

    窗户是家中最常见的危险区域之一,尤其是低矮的窗户。家长应该确保窗户安装有防护栏,并定期检查窗户的牢固性,避免孩子攀爬或意外坠落。

    二、插座

    插座是家中常见的触电隐患,家长应该使用带保护门的插座,并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碰插座和电线。

    三、热水瓶

    热水瓶和电热水壶等热源设备容易造成烫伤,家长应该将它们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并确保孩子不在热源附近玩耍。

    四、家具

    家具的尖锐边缘和高度都可能导致孩子受伤,家长应该选择圆角家具,并在家具周围铺设柔软的垫子,以减少孩子跌倒时的伤害。

    五、食物

    花生、豆类等小颗粒食物容易卡在孩子喉咙,家长应该教育孩子细嚼慢咽,并避免让孩子在吃东西时说话或奔跑。

    六、餐具

    餐具如筷子、勺子等容易戳伤孩子的口腔和喉咙,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使用餐具,并确保孩子不在进食时玩耍。

    七、洗涤剂

    洗涤剂等化学物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家长应该将它们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并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摸或饮用。

    八、药品

    药品对儿童来说可能具有毒性,家长应该将药品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并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碰或服用。

  • 影视剧中惊险刺激的急救场景,往往让人热血沸腾。然而,这些镜头中的急救方法,真的正确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专家们,针对近期热门影视剧中的急救镜头,进行了专业点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红海行动》中的场景。一名战士在爆炸后被金属锐器刺穿胸部,战友果断将其拔出,伤者得以获救。然而,从医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拔出异物可能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引发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保持伤口稳定,尽快送医救治。

    《红海行动》中,溺水战士被救起后直接进行胸外按压,这也是不科学的。如果溺水者意识清醒,有呼吸脉搏,只需拨打120即可。如果患者昏迷,但有呼吸脉搏,应清除口腔异物,并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果患者无心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在《芳华》中,一位战士脚底磨出水泡,队友用针挑破。实际上,水泡是人体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不建议随意挑破。如果水泡过大,可先用消毒针头挑破一小孔,挤出液体,但要注意避免感染。

    《芳华》中,战士刘峰手臂动脉受伤,导致截肢。现实生活中,手臂动脉受伤并非一定要截肢。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检查生命体征,进行止血和包扎,并尽快送医。

    总之,影视剧中的急救镜头,虽然精彩,但并不完全符合医学常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拨打120求助。

  • 在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广州市某工地发生的惨剧,一男子被长达5米的钢管穿腹,生命垂危。在接到120电话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迅速出动,仅用时20分钟完成了出车、到达现场、急救、截断钢管、转院、开始手术等一系列急救流程,创下同类重大事故抢救最短时间。

    此次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用自带手机与伤者保持联络,发挥了重要作用。急救医生刘江辉在救护车上就已打通伤者手机,了解到现场最新情况,通知消防队进行协助,同时遥控指挥现场急救,保住了伤者性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教授王维平建议,为广州市每辆救护车配备一台手机,并与120系统联网,让出诊医生能够随时和病人保持联系。目前,我国的急救流程中,医生与报警患者缺乏沟通,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极大的耽误了抢救时间。

    王维平教授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医生与报警患者缺乏沟通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极大的耽误了抢救时间。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10分钟内如果能得到医生指导下的急救,生存几率将提高50%以上。

    为尽早了解患者病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规定每名医生上救护车前必须自备手机,向120系统查询到报警人电话,了解最新病、居住地点、交通状况,同时指导病人开展早期急救。

    目前,广州市急救系统所属的救护车均配有车载手机,但均为05、06年前的老式手机,仅有英文操作界面,实际工作中基本闲置。而一部通话质量良好的手机目前市场价不过千元,完全能够承受。

    王维平教授表示:一部手机,不仅仅是硬件配置上的缺失,更是急救思维理念的老化。让医生随时保持与患者的沟通,既节省了医疗资源,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急救系统应该考虑这一建议,而不是让医生自备手机,承担通话费用。

  •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事情,然而,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孩子的生命健康。以下列举了五大常见的儿童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家长们能够引起重视,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道路交通伤害

    道路交通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要随意穿越马路。此外,家长还要确保孩子的交通安全,例如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为孩子佩戴头盔等。

    二、跌倒坠落

    跌倒坠落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是在高处。家长要确保家中楼梯、阳台等地方的安全,避免孩子攀爬。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在高处嬉戏,以免发生意外。

    三、溺水

    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单独游泳,不要在野外游泳,并确保孩子在游泳时有成人陪同。

    四、烧烫伤

    烧烫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家长要确保家中热源、电源等安全,避免孩子接触到烫伤源。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要靠近热源。

    五、中毒

    中毒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家长要确保家中药品、化学品等安全存放,避免孩子误食或接触。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将药品、化学品等物品放入口中。

    总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做好预防工作,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 在繁忙的都市中,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隐藏在这些高楼背后的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医院。这些医院如同守护者一般,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近日,上海东方医院南院区的医护人员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灾害”现场模拟演练。

    这支由50余位临床医护人员组成的卫生应急救援队,将在9月14日代表中国,奔赴中俄边境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与俄罗斯全俄灾害医学防护中心、紧急情况部空中救援队以及国防部下属的301特种医疗救援队等,举行卫生应急联合演练。

    本次演练模拟的是一场7.6级地震灾害,灾害现场断水、断电、断暖,死伤群众约5000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国家卫计委派出中国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前往灾区现场,开展国际救援工作。

    演练分为队伍集结开拔、现场生命搜救、拣伤分类救治、伤员分级后送、移动医院治疗等五个环节,旨在检验灾害发生后中俄双方医疗机构如何协调配合,利用航空救援设备迅速有序做好伤员后送与转运治疗。

    灾难医学合作是中俄卫生合作的重点内容。早在2013年,中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就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通过联合演练、人员互访、学术会议、远程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灾害医学领域的务实合作。此次演练得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上海市政府要求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发挥出上海乃至中国卫生应急保障水平,圆满完成国家任务。

  • 在意大利,当公民需要紧急医疗援助时,他们会拨打一个特殊的号码——118。这个号码背后是一个高效的应急医疗系统,旨在减少死亡率和预防残疾。

    当紧急事件发生时,118应急中心会迅速响应,派遣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车辆进行现场医疗干预。这些救援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具备处理各种紧急医疗情况的能力。在必要时,他们还会将患者安全地护送到最合适的医疗机构。

    118应急中心的服务范围覆盖全国,无论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地区,都能提供同质化的服务。这得益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紧急指挥中心能够高效运作。同时,统一的调度系统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除了紧急救援,118应急中心还致力于预防工作。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这种预防与救治相结合的模式,为意大利的公共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意大利,118应急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守护者。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还为社会带来了安全与安宁。

  • 在灾难面前,生命的顽强总是让人感到震撼。近日,秘鲁发生强震,一名10个月大的婴儿在废墟中被埋7小时后奇迹般获救,引发全球关注。

    地震发生后,教堂坍塌,许多人在废墟下等待救援。帕洛米诺在废墟中寻找失踪的父母时,意外发现了这名婴儿。经过一番努力,婴儿最终被成功救出,并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这起事件让人们再次见证了生命的顽强。那么,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冷静:在灾难发生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只有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

    2. 寻找安全地带: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应尽快寻找安全地带,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体。

    3.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例如,掌握心肺复苏术、止血方法等。

    4. 关注天气预报: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5. 积极参与救援:在灾难发生后,积极参与救援工作,为救援人员提供帮助,共同拯救生命。

    除了以上建议,我们还要关注灾后心理健康。灾难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寻求心理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