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你懂得这样奖励孩子吗?

你懂得这样奖励孩子吗?
发表人:洪文静

在当今社会,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物质奖励外,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面临的挑战。

与我国幼儿园和小学常见的物质奖励不同,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以下是一些西方国家在教育中常用的奖励方式:

1. 体验权威感和荣誉感:例如,坐老师的座位、照顾小动物等。

2. 培养责任感:例如,照顾小动物、做班级服务、帮助图书管理员等。

3. 享受自主选择的权利:例如,和喜欢的人一起午餐、挑选午餐音乐、换座位等。

4. 与父母分享进步和成就的快乐:例如,教师给学生父母打表扬电话、邀请父母参加活动等。

5. 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例如,排队时站在最前面、减少作业量、挑选午餐音乐等。

6. 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例如,使用彩色粉笔、挑选午餐音乐、带录音机回家等。

7. 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与众不同的荣耀:例如,挑选午餐音乐、使用彩色粉笔等。

8. 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例如,邀请校外嘉宾来班里做客、随时可以喝水等。

9. 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例如,随时可以用卷笔刀、把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带回家等。

10. 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例如,在低年级做服务、给图书管理员做助手等。

11. 体验权威感和自主选择:例如,给老师选择一本书、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等。

12. 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更多自由的权利:例如,把动物玩具放到桌子上、跟老师共进午餐等。

13. 体验权威感和荣耀感:例如,获准用班里的录音机录一个故事、在游戏中做主持人等。

14. 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权利:例如,获得更多休息时间、读书给低年级的学生听等。

15. 享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例如,休息时第一个挑选活动器材、为班里选择课堂上观看的电影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虐待儿童综合征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引导和激励至关重要。然而,一些家长过度依赖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却可能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雷珀的实验表明,物质奖励会降低孩子的内在动机,导致他们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因此,家长应尽量避免过度依赖物质奖励,而是采用精神奖励来激励孩子。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精神奖励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2. 使用积极的语言和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3. 通过拥抱、亲吻等肢体动作表达爱意和关怀。

    4. 给予孩子适当的荣誉和认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总之,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 2012年9月24日下午2点30分,一场旨在关爱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公益活动——“蓝色关爱行动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之‘十百千万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萝岗院区隆重举行。

    本次启动仪式由全国妇联、广东省妇联、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旨在提高全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启动仪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闭症儿童家庭代表、自闭症诊疗专家、学者以及志愿者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活动首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规划院长致辞,他强调了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的重要性,并表示医院将全力以赴支持这一公益活动。

    随后,全国妇联副主席赵东花发表讲话,她表示,关爱自闭症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了解了中心在自闭症诊疗方面的工作成果。

    此次“十百千万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迈上了新的台阶,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 情商,即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表达自身情绪,以及识别、理解和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情商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孩子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以及未来的发展。

    那么,如何赋予孩子丰富的情商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树立积极的情绪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情绪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因此,家长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情绪榜样。

    2.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快乐、悲伤、愤怒等。这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3.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教会孩子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5.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6.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这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困难。

    7.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有助于孩子成为有担当的人。

    总之,赋予孩子丰富的情商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

  •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恶作剧行为是常见的现象。了解恶作剧的动机,有助于家长和教师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一、恶作剧的动机分析

    1. 对家长未满足其要求的报复:孩子可能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被拒绝而采取恶作剧行为,以引起家长的关注。

    2. 对事物的好奇:孩子处于探索阶段,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通过恶作剧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3. 认识上的局限:孩子认知水平有限,可能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导致恶作剧行为。

    4. 模仿他人:孩子模仿能力强,可能看到其他孩子恶作剧,也效仿这种行为。

    二、应对策略

    1. 冷静处理:家长和教师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失控,对孩子进行体罚或责骂。

    2. 交流沟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恶作剧的原因,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

    3. 增强认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式,帮助孩子提高认识,明白恶作剧的危害。

    4. 设定规则:明确家庭和学校的规则,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

    5. 鼓励正面行为:对孩子表现出的正面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任性是常见的现象。当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哭闹、撒泼等行为,让家长感到十分头疼。然而,任性并非完全是坏事,它实际上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的体现。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师王彦玲指出,3-5岁的孩子开始展现出独立性,他们渴望参与各种活动,并尝试自己做决定。这种独立性的增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孩子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情绪行事,导致任性行为的出现。

    那么,如何应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理解孩子的需求:当孩子表现出任性行为时,家长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例如,孩子想参与洗菜活动,家长可以适当引导,让他们用小盆子洗菜叶,避免弄湿衣服和地面。

    2. 避免过度溺爱:适度任性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的表现,但过度溺爱会让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家长应避免处处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

    3. 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与同龄人交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

    4. “冷处理”和“热处理”: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策略,暂时不理会他们,让他们意识到哭闹无法达到目的。同时,当孩子表现出不任性的行为时,家长可以给予“热处理”,例如表扬、奖励等,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

    5. 适当让步:在特定情况下,家长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要明确告知孩子这是特殊情况,不可成为常态。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老师的陪伴至关重要。他们如同三位重要的引路人,引导着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首先,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导师。在孩子的婴幼儿期,父母需要给予孩子充足的关爱和安全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安全感。此外,父母还需要关注孩子的性别认知,避免过度强调性别刻板印象,让孩子健康成长。

    其次,老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二位导师。在孩子的学龄期,老师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老师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此外,同伴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导师。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让孩子学会合作、沟通和分享。父母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以下是一些与孩子成长相关的医疗知识:

    1. 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疾病:儿童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发烧、腹泻、湿疹等。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带孩子就医。

    2. 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需要的药品:对于儿童常见疾病,家长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孩子使用合适的药品。

    3.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治疗建议: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4.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日常保养: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医院选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

  • 在现代社会,许多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不舍得让他们吃一点苦头。这种过度的关爱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例如,一些孩子连基本的家务活都不愿意做,袜子、衣服都是父母帮忙洗。这种情况下,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离开父母,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事实上,适当的吃苦对孩子是有益的。它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抗压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

    许多名人都是通过吃苦锻炼出来的。例如,巴尔扎克一生都在贫困和磨难中度过,但他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了法国文学巨匠。

    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适当吃苦,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抗压能力,让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以下是一些让孩子吃苦的方法:

    1. 鼓励孩子做家务,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

    2. 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锻炼他们的体魄。

    3. 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4. 给孩子一些挫折,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

    5. 给孩子一些责任感,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 在当今社会,儿童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复杂多样,本文将从溺爱、自卑、家庭环境、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预防和应对儿童心理障碍。

    首先,溺爱是导致儿童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的宠爱容易让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溺爱的环境中,孩子往往无法体验到挫折和困难,导致抗压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竞争。

    其次,自卑也是儿童心理障碍的常见原因。缺乏鼓励和关怀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家庭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例如,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缺乏陪伴和沟通,容易让孩子感到孤独和焦虑。此外,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格或过于放任,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学习压力也是导致儿童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过高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问题。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压力,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预防和应对儿童心理障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溺爱和过度保护。其次,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

    总之,儿童心理障碍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了解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应对,才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 在婴幼儿时期,性格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和父母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性格偏差可能会在宝宝身上显现,父母需要关注并加以引导。

    性格偏差1:敏感型

    敏感型的宝宝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容易紧张不安。他们可能更喜欢独自玩耍,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父母需要耐心引导,帮助宝宝逐渐适应新环境,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

    性格偏差2:冒险型

    冒险型的宝宝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但有时会表现出冲动和冒险行为。父母需要为宝宝创造安全的环境,并制定合理的规则,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

    性格偏差3:冷漠型

    冷漠型的宝宝对外界环境反应迟钝,缺乏情感表达。父母需要多陪伴宝宝,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建立亲密关系,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性格偏差4:多动型

    多动型的宝宝精力充沛,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心。父母需要为宝宝创造安静的环境,并设立明确的目标,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性格偏差5:固执型

    固执型的宝宝坚持己见,不易妥协。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引导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父母需要根据宝宝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家长们都在为孩子们挑选礼物。然而,孩子们真正渴望的礼物并非物质上的,而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以下十件礼物,或许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第一件——一个拥抱

    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在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落时,一个温暖的拥抱,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安慰。

    第二件——耐心倾听

    当孩子遇到问题或烦恼时,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帮助,比任何物质礼物都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第三件——陪伴玩耍

    和孩子一起玩耍,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第四件——鼓励和表扬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来自父母的鼓励和表扬。父母的认可和鼓励,能让孩子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第五件——教会他们独立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第六件——陪伴成长

    陪伴孩子成长,见证他们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第七件——培养兴趣爱好

    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兴趣中找到快乐,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第八件——教他们感恩

    教会孩子感恩,让他们懂得珍惜父母的爱,以及身边的一切。

    第九件——教他们尊重他人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第十件——健康的身体

    父母要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茁壮成长。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