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爸妈同睡 小心宝宝压坏猝死

爸妈同睡 小心宝宝压坏猝死
发表人:癌症防治先锋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是一种突然、意外、不明原因的婴儿死亡,其发生与婴儿睡眠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与成人同睡是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与其他人同睡,尤其是婴儿与父母同床睡觉,是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最危险因素。据统计,约70%的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在与成人同睡的情况下。其中,刚出生到3个月大的婴儿,与4至12个月大婴儿的风险不同,小婴儿更容易因为同睡而突然死亡。

  那么,为什么与成人同睡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父母翻身或伸展四肢时,可能会将婴儿压在身体下方或勒住婴儿的脖子,导致婴儿窒息。

  2. 父母与婴儿同床时,婴儿可能会被挤压到床的边缘或被枕头、被子等物品遮挡,导致婴儿呼吸困难。

  3. 成人的肺活量比婴儿大得多,大量的氧气被大人夺去。婴儿在供氧不足、二氧化碳较多的小环境中,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对发育极为不利。

  4. 父母或婴儿患有感冒等疾病时,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那么,如何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婴儿应独自睡在婴儿床中,床铺平整,避免使用过于柔软的床上用品。

  2. 婴儿应面朝上睡眠,避免使用枕头。

  3. 父母应避免在婴儿床边吸烟、喝酒等。

  4. 父母应保持警觉,确保婴儿在睡眠中安全。

  5. 定期进行婴儿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为了婴儿的健康和安全,父母应避免与婴儿同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熬夜观赛更是成为许多人消遣娱乐的方式。然而,熬夜看球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近日,一名少年因熬夜看球猝死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指出,熬夜看球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尤其对以下四类人群危害更大。

    一、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熬夜看球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引发猝死。

    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存在缺陷,熬夜看球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梗、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三、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熬夜看球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诱发脑溢血等严重后果。

    四、体弱多病者

    体弱多病者熬夜看球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肺炎等疾病。

    因此,专家提醒,以上四类人群应尽量避免熬夜看球。对于其他人来说,也应尽量减少熬夜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维护身体健康。

    此外,以下是一些预防熬夜看球危害的建议:

    1.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看球时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熬夜期间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

    4. 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运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然而,运动场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近日,邯郸钢苑中学一名13岁初一女生在运动会比赛中不幸猝死,令人扼腕叹息。

    青少年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在运动过程中容易诱发,导致心脏骤停,最终导致猝死。

    除了心脏疾病,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青少年运动猝死,如:

    • 过度疲劳: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容易引发心脏骤停。
    • 运动不当:运动姿势不当、运动强度过大等都会增加运动风险。
    • 天气因素:高温、高湿等恶劣天气容易导致身体脱水,引发心脏疾病。
    • 心理因素:过度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会增加运动风险。

    为了预防青少年运动猝死,家长和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青少年心脏疾病的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
    • 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 教授正确的运动姿势,避免运动不当。
    • 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运动。
    • 加强心理疏导,缓解青少年心理压力。

    此外,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进行抢救。

    青少年运动猝死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运动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运动环境。

  •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普及,运动猝死事件也时有发生。运动猝死是指运动过程中,因心脏原因或其他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本文将介绍运动猝死的原因、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等。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运动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过度疲劳则会使身体机能下降,增加运动猝死的风险。

    预防运动猝死,首先要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既往病史的学生,应进行详细的体检,并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其次,要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剧烈运动。高温、高湿等恶劣天气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运动猝死的风险。此外,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

    一旦发生运动猝死,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首先,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其次,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心肺复苏可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为医护人员到来争取时间。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恢复患者的心跳。

    医院是预防和救治运动猝死的重要场所。医院应配备专业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加强运动医学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同时,医院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运动猝死的认识。

    总之,运动猝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通过加强预防、提高急救意识和加强医院建设,可以有效降低运动猝死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 猝死现象日益增多,了解其征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心慌、心跳过缓和呼吸不畅可能是猝死的征兆。压力、饮酒、噎食和肥胖是猝死的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血压,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适当减肥,有助于降低猝死风险。

    心慌、心跳过缓、呼吸不畅、压力过大、饮酒过量、噎食、肥胖

  • 在儿童用药方面,剂量计算至关重要。由于儿童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和反应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根据体重计算药物剂量是确保儿童用药安全的关键。本文将探讨儿童用药剂量计算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用药误区。

    首先,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体重计算。一般来说,药物的剂量与体重成正比,即体重越重,剂量越大。然而,由于儿童体重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一些药物的剂量计算公式为:剂量 = 体重(kg)× 每公斤体重剂量(mg/kg)。

    其次,儿童用药存在一些误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

    1. 按照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这种做法存在风险,因为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剂量过小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2. 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一些家长认为增加药物剂量可以加快病情恢复,但这样做容易导致药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3. 随意更换药物:有些家长在儿童用药过程中,看到孩子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就随意更换药物。这样做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4. 长期使用抗生素:一些家长认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长期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性产生,影响治疗效果。

    5. 不注意药物储存:一些家长将药物随意放在室温环境中,容易导致药物变质失效,影响用药效果。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病情和体重计算药物剂量,并开具处方。

    2.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3. 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家长在给孩子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4. 注意药物储存:家长应将药物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确保药物质量。

    总之,儿童用药剂量计算至关重要。家长应了解儿童用药知识,避免误区,确保孩子用药安全。

  • 11月6日晨,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在小岗村意外去世。沈浩生前连续接待了三批洽谈投资的客商,并在5日下午大量饮酒。6日早晨,村民发现沈浩死亡,初步判断为猝死,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沈浩自2004年起担任小岗村书记,在当地享有很高声誉。沈浩的房东和村民表示,沈浩平时身体很好,但5日下午被发现时显得很累。沈浩的死亡引起了广泛关注。

  •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人体面临着各种健康挑战。近日,医院专家提醒,冬季猝死率比夏季高出近20%,寒冷和过度劳累是主因。

    低温环境下,人体外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增加了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同时,冬季人们活动量减少,突然增加体力活动量时,心脏负荷将大大增加,容易导致猝死。

    专家表示,冬季是一年中猝死发生率最高的季节,尤其是早晨6点至9点时段。晨练时,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意外。

    除了冠心病等疾病,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都是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IT业人士、50岁以上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肥胖人士等五类人群是猝死高发人群。

    为了预防猝死,专家建议,加强日常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持心态平和,减轻压力;同时,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群,最好随身携带心脏急救药,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此外,冬季饮食也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总之,冬季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预防猝死的发生。

  • 打鼾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睡得香的标志,但一项由梅奥诊所进行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打鼾的成年人,实际上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这是一种可能导致睡梦中猝死的严重健康问题。研究分析了112名猝死患者的数据,发现其中78%的患者曾确诊患有OSA。这些患者的猝死率是普通人群的近三倍。专家指出,OSA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如果出现打鼾、张口呼吸、憋气等症状,应立即就医。CPAP疗法已被证明在治疗OSA中具有显著疗效。

  • 在爱情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起伏,有时甜蜜,有时苦涩。然而,当爱情戛然而止,失恋的痛苦往往让人难以承受。这种痛苦不仅影响情绪,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引发“破碎之心综合征”。

    什么是“破碎之心综合征”?它是一种由于情感创伤导致的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口疼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失恋为什么会引发“破碎之心综合征”呢?这是因为当人遭遇情感创伤时,身体会释放出大量的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收缩等,从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那么,如何预防和应对“破碎之心综合征”呢?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当遇到情感创伤时,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其次,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最后,要注重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应对“破碎之心综合征”的建议:

    • 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调整情绪。
    • 遇到情感创伤时,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 学会放松身心,如练习瑜伽、冥想等。
    •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心脏健康。

  • 张大爷最近感到胸口刺痛,担心自己是否即将猝死。医生解释说,偶尔的短暂胸痛并不一定是猝死的前兆,但持续的剧烈胸痛则需要引起重视。猝死前可能会有胸痛、胸闷、心慌、乏力、头晕等症状。猝死人群中,心源性猝死占比最高,且多见于有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等患者。预防猝死,需要注意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若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