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发表人:艾华琼

双心医学,即心理心脏病学,专注于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识别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研究表明,综合医院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仅为15.9%,这意味着大量患者被误诊为内科躯体性疾病。与心理专科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上的不适,尤其是心血管症状,这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

在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应避免直接与患者讨论心理障碍问题,而是从患者最关心的躯体化症状入手进行鉴别诊断。

心理测评量表是识别心理障碍的重要工具,但临床使用的量表多以心理情绪评估为主,且复杂难记。早在双心医学概念提出之前,心血管内科就存在所谓的Da Costa综合征,这是一种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为表现,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焦虑症,属于心理障碍中的神经症范畴。

因此,医生需要提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识别能力的建议:

1. 提高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学习心理测评量表的使用方法。

3.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4.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5.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社交恐惧症,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让患者在与他人交往时感到极度焦虑和恐惧。成都的建军(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10岁开始,他就害怕与人接触,20年来,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

    建军戴着厚厚的帽子,没有一个朋友,他害怕阳光,害怕与人交流,甚至忘记了如何微笑。他的生活被恐惧所包围,他只能将自己关在家里或者独自骑车远行,才能稍微缓解内心的痛苦。

    建军的情况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原来,在他9岁时,母亲在他心中种下了心结。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他与母亲睡在一起,这让他感到自卑和恐惧。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卑鄙、肮脏的人,所有的人都在指责他,向他吐口水。这种心理阴影一直伴随着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害怕与人交往。

    经过医生的诊断,建军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和神经官能症。专家表示,这种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家庭教育、幼年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解决这一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日常的保养,才能逐渐恢复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建议:

    •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 参加社交技能训练,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 参加集体活动,增加社交机会。
    •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 注意日常的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产前焦虑症是许多孕妇在孕期面临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初产妇中更为常见。这种焦虑主要源于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对宝宝健康的担忧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为了帮助孕妇缓解产前焦虑,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建议。

    首先,孕妇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解分娩的过程,学习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可以帮助孕妇减少对分娩的恐惧。同时,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其次,孕妇可以通过参加孕期课程、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增加对孕期保健知识的了解,从而减轻对宝宝健康的担忧。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缓解焦虑。

    第三,孕妇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帮助自己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此外,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参加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看电影等,也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

    第四,孕妇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孕妇了解自己的焦虑来源,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第五,孕妇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和宝宝,相信分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可以帮助孕妇减轻焦虑。

  • 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学生将成绩视为人生唯一目标。然而,这种过度关注成绩的心态,往往导致学生出现考试综合症。本文将从考试综合症的表现、调解方法以及考试状态调整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同学们正确面对考试压力。

    一、考试综合症的表现

    1. 焦虑情绪:考试临近,许多学生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 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时,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导致做题错误率增加。

    3. 健忘:考试前,学生容易忘记已学知识,考试时,也容易出现记忆短路的情况。

    4. 焦虑症:长期处于考试压力下,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焦虑症,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失眠等症状。

    二、考试综合症的调解方法

    1. 放松心情: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帮助自己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

    2. 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3. 积极锻炼: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求助专业人士:如果焦虑情绪严重,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三、考试状态调整

    1. 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积极面对考试,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

    3. 优化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 考试技巧:掌握一些考试技巧,如快速阅读、审题、答题等。

  •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困扰:恶心、呕吐、无缘无故地紧张、长期陷入情绪低潮期,要么狂躁不安,要么无精打采。然而,当你带着这些问题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时,却被告知“身体一级棒”!这时候,你或许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已经陷入了“心理亚健康状态”。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指个体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这种状态可能导致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各种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及其表现:

    1.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睡眠障碍等。患者常常感到绝望、无助,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2.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担心、紧张、恐惧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常常担心未来,对各种事情都感到焦虑,甚至出现身体症状,如心慌、出汗、颤抖等。

    3. 知识焦虑症

    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们越来越容易陷入“知识焦虑症”。患者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担心自己落后于时代,从而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

    4.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过度节食、追求体重过轻为特征的 eating disorder。患者常常为了追求完美体型,而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5. 假期综合症

    假期综合症是指人们在假期结束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如疲劳、焦虑、抑郁等。这是由于假期期间的生活节奏与工作节奏差异过大,导致身体和心理出现不适。

    面对心理亚健康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2. 学会放松

    可以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3. 与人交流

    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4.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心理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瘾问题日益严重。许多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极高,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症状。本文将探讨手机上瘾的危害,并介绍一些应对方法。

    一、手机上瘾的危害

    1. 影响身心健康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疲劳、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此外,长时间低头看手机,还会影响颈椎健康。

    2. 影响人际关系

    过度依赖手机,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许多人在聚会时也沉迷于手机,忽略了与亲朋好友的交流。

    3. 影响工作和学习

    手机上瘾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许多学生因沉迷手机而成绩下滑,职场人士也因手机上瘾而影响工作效率。

    4. 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玩手机,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二、应对手机上瘾的方法

    1. 自我反省

    首先要认识到手机上瘾的问题,并下定决心改正。

    2. 设定目标

    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并严格执行。

    3. 寻找替代活动

    找到其他兴趣爱好,如运动、阅读等,以替代玩手机的时间。

    4. 寻求帮助

    如果自己难以控制手机使用,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

    三、总结

    手机上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我们应该警惕其带来的危害。通过自我反省、设定目标、寻找替代活动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手机上瘾问题。

  •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了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消息。我点击进去,发现是一位精神科医生***给我发来的消息。我心中有些紧张,因为我最近一直被焦虑和社交恐惧症困扰着。

    我向***医生说明了我的症状,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他非常耐心地听我讲述,然后告诉我需要提供线下就诊的病历才能给我开处方。虽然有些失望,但我还是按照他的指示去做了。

    几天后,我再次联系了***医生。这次他告诉我,由于我没有提供线下就诊的病历,所以无法给我开帕罗西汀的处方。我感到有些沮丧,但***医生安慰我说,他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并提醒我完善复诊信息。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专业和有耐心的医生。他不仅没有因为我的病情而轻视我,反而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鼓励。他告诉我,虽然我不能在网上购买精神类药物,但是我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方法来缓解我的症状。

    从那以后,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自我调整。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我渐渐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关怀。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我的病情一定会得到缓解。

    通过与京东互联网医院医生***的线上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和高效。虽然无法亲自见到医生,但通过文字交流,我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建议和关怀。这让我更加坚信,互联网医疗将是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

  • 生活中,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其实往往透露着我们的心理活动。例如搓手、弄响口袋里的铜钱等,都可能是我们内心想法的外在表现。

    一、搓手背后的心理活动

    搓手这个动作,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代表着不同的心理状态。在期待、兴奋的情绪下,搓手可能是一种释放紧张情绪的方式,或是表达对未来结果的期待。例如,在面试前搓手,可能是因为紧张和期待;在等待重要的电话时搓手,可能是因为对结果的期待。

    此外,搓手也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行为。例如,在焦虑、不安的情绪下,搓手可能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

    二、弄响口袋里的铜钱的意义

    弄响口袋里的铜钱,可能是一种提醒自己的方式。例如,某些人习惯于将铜钱放在口袋里,以提醒自己要珍惜每一分钱。此外,弄响铜钱的声音也可能是一种自我暗示,告诉自己要勇敢、坚定。

    三、交叉手指的心理学意义

    交叉手指这个动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交叉手指可能是一种承诺、保证的行为。例如,在签订合同前交叉手指,可能是一种承诺履行合同的表示。

    在东方文化中,交叉手指可能是一种祈祷、祝福的行为。例如,在生日、节日等特殊场合交叉手指,可能是一种祝福自己或他人的方式。

    总之,生活中的一些看似细微的动作,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意义。了解这些心理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问题,它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表达感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情绪。

    焦虑的产生往往源于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健康问题等等。而表达感谢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心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减轻焦虑。

    以下是一些通过表达感谢来缓解焦虑的方法:

    1. 感谢身边的人

    感谢家人、朋友、同事等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和感激之情。这不仅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还可以让你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从而减轻焦虑。

    2. 感谢自己

    感谢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这可以帮助你建立自信,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从而减轻焦虑。

    3. 感谢生活中的美好

    感谢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比如阳光、美食、音乐等等,这可以帮助你调整心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从而减轻焦虑。

    4. 感谢医生和护士

    如果你正在接受治疗,感谢医生和护士的付出,这可以让你感受到来自医疗团队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减轻焦虑。

    5. 感谢社会和政府

    感谢社会和政府的关爱和支持,这可以帮助你树立信心,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从而减轻焦虑。

    总之,表达感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情绪。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感恩,让生活更加美好。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和生理上的挑战,其中焦虑症就是常见的一种。焦虑症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本文将介绍老年焦虑症的防治措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焦虑。

    一、了解老年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是指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如退休、子女离家、身体健康问题等,出现过度担忧、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的一种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为:

    • 持续的紧张、担忧
    • 难以集中注意力
    • 易怒、易激动
    • 失眠、食欲不振
    • 身体不适,如头痛、心慌、胸闷等

    二、防治措施

    1. **心理调节**:

    • 保持乐观心态,学会知足常乐
    • 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当锻炼
    •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
    • 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2. **药物治疗**:

    • 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
    • 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

    3. **心理咨询**:

    •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 学习心理调适技巧,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4. **社会支持**:

    • 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寻求情感支持
    • 参加社区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对焦虑症的认识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3.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焦虑症状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焦虑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焦虑情绪是人们在面对特殊情况进行适应时,内心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源于人性的矛盾、人生的风险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人生的挑战,也是自我成长的契机。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焦虑情绪的深层原因主要与心理结构的冲突有关。弗洛伊德将心理功能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代表着生命最原始的本能冲动,自我是协调本我、现实环境和超我的核心,而超我则是道德和理想的化身。当这三个部分之间无法良好协调,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以下几种情况容易引发焦虑情绪:

    1. 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未知的新环境,个人难以适应,如搬家、转学、晋升等。

    2. 个人内部冲动与自我难以调和,如反应性的敌意、压抑的冲动、矛盾的意向等。

    3. 超我对自我的道德和完美主义要求,如因未臻完美而责备自己,因有不道德的念头而厌恶自己。

    焦虑情绪表现为无所适从的疑虑、坐立不安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焦虑的情景也有所不同。儿童时期,可能对母爱的丧失、父亲的惩罚感到恐惧;青春期时,可能对性冲动、异性感到不安;成年人可能因未臻完美而痛恨自己。

    焦虑情绪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它既是自我成长的契机,也是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力量。因此,学会管理焦虑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焦虑情绪: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适度运动,释放压力。

    3. 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4. 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寻求支持。

    5.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学习应对焦虑的方法。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