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市场持续火爆,其中,中药材及饮片成为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为中药出口注入了强大活力。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达到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4%,出口量基本与上年持平,但出口均价平均同比上涨40.37%。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等地区依然是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主要出口市场,对这5个市场的出口额占比高达85.3%。
在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中,田七、党参、杜仲、白术、菊花、川芎、白芍、人参和地黄等品种对香港出口量较大;而半夏、人参、茯苓、甘草、白芍和田七等品种则主要对日本出口。其中,枸杞、地黄、田七、白术、杜仲和白芍等品种的出口数量同比大幅增加,出口价格也普遍上涨。
除了出口价格上涨外,出口企业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民营企业成为推动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主要力量,占比高达69.8%。其中,私人企业的出口量占比达到66.86%。此外,三资出口企业和国营企业也分别占据一定比例。
然而,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企业劳动成本上升、部分国家加强对重金属及农残的标准检测等。因此,相关企业需要调整海外战略,推进我国中草药走向国际市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导致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以虫草为例,从2005年开始,其价格一路疯涨,甚至达到25万元/公斤,几乎媲美黄金。这不仅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对患者的用药造成了压力。
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由于野生资源的逐年减少,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需求、气候、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中药材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如加强野生资源保护、推广规范化种植、提高中药材质量等。
同时,中药材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滥施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不良因素,导致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监管,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我国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如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加强中药材质量检测等,以确保中药材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总之,中药材价格的攀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
近年来,牛皮癣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牛皮癣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一种名为ON-ERCEPT的药物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悉,该药物由瑞士SERONO公司研发,基于魏兹曼研究院生物化学系瓦拉赫教授的研究成果。该药物通过抑制一种名为瘤坏死素(TNF)的荷尔蒙分泌,有效改善牛皮癣患者的症状。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据统计,全球约有450万至570万人患有牛皮癣,其中约10%的患者会发展为银屑病关节炎。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光疗等,但效果往往有限。
ON-ERCEPT作为一款新型药物,在治疗牛皮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临床实验显示,经过12周的治疗,54%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12%的晚期患者也取得了同等程度的疗效。此外,该药物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ON-ERCEPT的成功研发,为牛皮癣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更多新药的研发,相信牛皮癣患者的病情将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除了ON-ERCEPT,目前市场上还有其他一些治疗牛皮癣的药物,如阿普斯特、卡泊三醇等。这些药物在治疗牛皮癣方面也有一定疗效,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牛皮癣患者来说,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同时,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创新药数量有限,仿制药水平有待提高,专利药依赖进口,国产药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这反映出我国现行药品监管制度与现代化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药品研发与生产相捆绑的管理模式,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发挥。一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能力,但受限于研发能力和审批流程,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同时,一些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为了获得药品批准文号,不得不投入巨资建设生产线,影响了研发投入。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国应实施上市许可人制度(MAH),将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相分离。上市许可人专注于药品研发,获得批准文号后,可以自行生产或委托其他企业生产。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药品研发效率,促进产业专业化分工。
为推动药品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应修改相关法规,建立“资格准入型”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明确上市许可人的资格要求,并承担药品质量、不良反应等责任。同时,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助制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总之,改革药品研发与生产管理模式,实施上市许可人制度,是推动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中药识别法是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辨别真伪药材,确保用药安全。
麝香作为一种芳香性开窍回苏药,具有开窍、通络、活血散结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昏迷、热病神昏谵语、小儿急惊风痉厥及跌打损伤以及痈疽疔疮之症等。识别麝香真伪,可以使用葱汁染线法,即用葱汁染线穿过香囊,来回抽拉数次,嗅之葱味消失者为真品。
肉桂作为一种温里、散寒、助阳、活血、止痛及健胃的药材,常用于治疗手足冰冷、脉搏微弱及因虚寒而引起的胃腹冷痛、腹泻等症。识别肉桂真伪,可以使用止沸法,即取肉桂2-3片,放于正在沸腾的开水锅中,如为真品可有立即止沸的现象。
琥珀作为一种镇静安神、活血及利尿通淋的药材,常用于治疗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及小便不利、尿血、小便涩痛等症。识别琥珀真伪,可以使用刀削煮沸法,即用刀削琥珀为粉末,并呈淡黄色,如为伪品,刀削为碎块,不呈粉末状。另外将真品琥珀放于水中煮沸,不溶化、不变软,伪品经水煮沸后会溶化变软。
番红花作为一种活血化瘀、解郁的药材,常用于治疗妇女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及心情忧郁、胸胁胀闷等。识别番红花真伪,可以使用水浸法,即将药材浸于水中,可见柱头即扩大膨胀,呈长喇叭状,同时散出深黄色色素,水染成黄色。
蛤蚧作为一种补肺益肾、定喘止嗽的药材,常用于治疗虚劳肺萎、喘嗽、咯血、消渴、阳痿等症。识别蛤蚧真伪,可以使用比例法,即正品蛤蚧,身头部和尾部基本等长,伪品则尾部短于身头部。
蟾酥作为一种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的药材,常用于治疗疗毒、痛肿、咽喉肿痛、中暑腹泻、心力衰竭等症。识别蟾酥真伪,可以使用粘合法,即断裂后的蟾酥,经水湿后能进行粘合,干燥后坚结如初,如掺有面粉的伪品则不能粘合。
马宝作为一种清热解毒、镇惊化痰的药材,常用于治疗惊痫癫狂、咯血衄血、痰涎壅盛、痈肿疮毒。识别马宝真伪,可以使用嗅气法,即马宝为马、骡的胃结石,锯开后有马粪臭味,取其粉末少许放于锡纸上,以火热下面,真品迅速由分散聚集于中心,并有马尿气味。
犀角作为一种清热解毒、定惊、凉血、止血的药材,常用于治疗急性热病、高热不退、神昏说胡话和惊厥抽搐等症。识别犀角真伪,可以使用纵劈法,即将犀角纵劈裂时,脆而无裂丝牵连,纵裂面纵丝顺直,粗如猪鬃,嗅之有清香气。
虫草作为一种补肾阻阳的药材,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气喘痰中带血及肾虚阳痿、遗精、腰酸等症。识别虫草真伪,可以使用观察法,即冬虫夏草为虫体与菌座相连而成,虫体如蚕,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断面充实,白色,放大镜观察有凹凸点。
蛤士蟆油作为一种滋阴、润肺的药材,常用于治疗身体虚弱、精力不足、神经衰弱等症。识别蛤士蟆油真伪,可以使用膨胀法,即正品蛤士蟆油遇水可膨胀至15-20倍,并呈柔软的白色团状,手摸有滑腻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中药制剂,逐渐受到关注。然而,正当业界期待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扩容之际,国家药监局近日的一纸通知却突然收紧了审批门槛,这使得拟申报中药配方颗粒的药企暂时止步,也使得华润三九、上海家化、红日药业等6家国家级试点企业继续保持垄断优势。
6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严格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研究管理。通知强调,中药配方颗粒仍处于科研试点研究阶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研究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适时出台相关规定。在此之前,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自行批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
据了解,自《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2001年7月实施以来,上海家化子公司江阴天江药业、红日药业子公司康仁堂、华润三九、广东一方、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及四川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继获得国家试点生产企业资质。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扩展,逐渐成为中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料表明,红日药业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2.29亿元,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85.69%,毛利率高达74.39%。上海家化2012年年报显示,江阴天江去年营业收入18.92亿元,营业利润4.84亿元,净利润4.11亿元,参股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16.54%,也成为上海家化参股公司投资收益超10%的唯一企业。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替代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增长期。配方颗粒行业总收入从2006年的2.3亿元成长至2012年的32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然而,随着审批权收紧,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昨日,记者从华润三九和红日药业了解到,目前公司正对该政策进行解读、研究。红日药业称:“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规划将于半年报中予以详细披露。”
近年来,阿斯利康公司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研究和投入,致力于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创新药物。近日,阿斯利康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战略投资计划,旨在加速创新生物药及靶向药在中国的上市进程。
该战略投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与中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药明康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华生产创新生物药。阿斯利康将投资1亿美元购买药明康德部分生物制药产能,以提升在华生产效率。
2. 加强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生物药研发,满足中国患者在呼吸、炎症、自体免疫、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等领域的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3. 在无锡生产基地附近新建研发生产基地,用于研发性生产由阿斯利康中国及全球研发机构发现的创新型小分子药物。
4. 在上海和无锡设立全球第三个药物制剂研发中心,支持中国和全球的研发需求。
5. 设立全新的中国药物开发机构,整合现有的小分子及生物药研发团队,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
阿斯利康公司表示,此次战略投资计划旨在帮助中国患者更快地获得创新药物,提升中国医疗水平,并促进中国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阿斯利康公司还表示,将通过与药明康德的战略合作,提升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生物制药产品。
此次战略投资计划对于阿斯利康公司来说,不仅有助于拓展中国市场,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更是对全球患者健康福祉的巨大贡献。
近年来,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工作备受关注。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改革方向,也引发了业内对医药市场发展趋势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从药品招标、医保控费、医药企业盈利等多个角度,对安徽省药品招标的风向进行分析,揭示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安徽省药品招标结果显示,部分药品存在低价投标现象,这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低价投标一方面可能影响药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医药企业利润空间压缩,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从长远来看,低价投标也是医药行业竞争加剧的体现,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其次,医保控费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医保控费政策的不断强化,医药企业的盈利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然而,这也倒逼医药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高药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
此外,安徽省药品招标模式对全国医药市场具有风向标作用。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陆续开展药品集中招标工作,这有利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提高药品采购效率。然而,药品招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药品价格虚高、招标流程不够透明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面对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医药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一方面,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药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关注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安徽省药品招标的风向揭示了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应积极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过去的十年里,拜耳在中国的市场表现令人瞩目。尽管其部分产品在国外市场表现平平,但在中国市场却创造了惊人的业绩。本文将探讨拜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背后原因,分析其独特的学术推广式营销策略。
一、中国市场:业绩增长主力
拜耳的明星产品拜复乐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2012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15亿元人民币,占全球销售额的近四成。拜复乐在抗菌药物中的用药金额排名第四,成为拜耳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支柱。
此外,拜耳的其他产品如拜唐苹、拜阿司匹林等,在中国市场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得益于拜耳针对亚洲患者的药物研发策略,以及其在中国市场的精准营销。
二、学术推广:医生成为宣讲者
拜耳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学术推广策略。拜耳通过赞助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将产品信息传递给医生,使其成为产品的宣讲者。
例如,拜耳的新药拜瑞妥,通过学术推广,将产品信息传递给骨科医生,使其成为产品的推荐者。此外,拜耳还通过制定诊疗指南,将产品纳入治疗方案,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三、高营销费用:药品定价高昂
拜耳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离不开其高额的营销费用。2012年,拜耳的销售费用高达99.87亿欧元,占销售收入四分之一。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学术推广、市场调研等方面。
高额的营销费用导致了药品定价的高昂。以拜复乐为例,其定价每瓶300多元,远高于同类产品。这也引发了部分人士对拜耳营销策略的质疑。
四、总结
拜耳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是其独特的学术推广策略、针对亚洲患者的药物研发策略以及高额的营销费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其营销策略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拜耳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广药集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拓展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领域,并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3月26日,在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分论坛上,广药集团与清华大学博奥生物集团、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等公司签订了6项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合作涵盖了分子检测、智能监测、机能增强设备、医疗器械以及大健康产品等多个领域,标志着广药集团在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博奥生物作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标杆企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先进的技术。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生产销售分子检测类产品、智能监测产品、机能增强设备等,并在医学检验、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广药集团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竞争力,也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广药集团还与鑫驹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国大陆合作销售Narcotrend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系统,并引进包括NT在内的先进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实现本土化研发生产和销售。这将为广药集团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来,广药集团提出了“千亿俱乐部”战略,旨在到2017年成为千亿销售、千亿市值、百亿利税的千亿龙头企业集团。为实现这一目标,广药集团将重点培育电子商务、资本财务和医疗器械三大新业态。此次与博奥生物、鑫驹集团的合作,正是广药集团在医疗器械领域培育新业态的重要举措。
总之,广药集团在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领域的战略布局,将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药集团将在医疗器械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近年来,青蛙皮肤中的抗生素物质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青蛙皮肤中含有大量能够对抗微生物的物质,这些物质对人类来说同样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然而,这些物质对人体细胞存在一定的毒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其副作用。
阿布扎比大学生物化学家迈克尔·康伦博士及其团队发现了一种方法,通过对青蛙皮肤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处理,可以消除其有害副作用,并提高其对抗细菌的能力。他们已经确定了100种新型抗生素,其中一种能够对抗超级细菌。
青蛙皮肤作为抗生素的潜在来源,其优势在于其强大的防御能力。青蛙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包括受到污染的水体,因此它们需要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来抵御病原体的侵害。这种长期的进化过程使得青蛙皮肤中的抗生素物质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然而,将青蛙皮肤中的抗生素物质应用于临床治疗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高效地从青蛙皮肤中提取和纯化这些物质,以及如何降低其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康伦博士及其团队通过改变这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其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变小,同时保持其杀灭细菌的能力。
除了对抗超级细菌,青蛙皮肤中的抗生素物质还具有其他潜在用途。例如,从丘陵黄腿蛙的皮肤分泌物中提取的物质有望杀灭超级细菌,从水貂蛙的皮肤分泌物中提取的物质有望对抗“伊拉克细菌”。
这些研究成果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科学家们将继续深入研究青蛙皮肤中的抗生素物质,以期开发出更多安全有效的抗生素,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