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我国听力障碍患儿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这对孩子的成长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避免孩子失去说话的机会,医生提醒新晋父母,在新生儿期一定要给孩子做一次听力筛查,通过早期干预,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据统计,许多家长在孩子1岁以内很难发现听力问题。等到孩子2-3岁不会说话时,家长才开始引起注意。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杜尊民曾接诊过一名4岁的患儿,由于家长误以为孩子发育慢,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孩子最终确诊为重度耳聋。
孩子听力有问题时,往往会有一些外在表现。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如发现孩子有听觉反应迟钝、睡眠时很少被大声吵醒、叫名字不回头、对声音敏感度低、言语发育迟缓等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应在3-5天内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及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者应在42天左右进行复筛。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医生表示,4-6个月是婴幼儿语言启蒙的重要阶段,此时发生听力障碍,会因缺乏有效声音刺激,导致言语、智力、精神甚至情感等方面的发育异常,影响孩子未来的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如果干预不及时,如等到孩子两三岁再进行干预,往往会错过儿童语言快速发育的时期,延误康复的最佳时机。即使及时干预,孩子的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也可能落后于同龄儿童。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一定要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时发现并干预听力障碍,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耳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耳部疾病,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它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不适症状,更可能引发脑膜炎、面神经炎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中耳炎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听力健康。
一、中耳炎的“两面性”
中耳炎主要分为两大类:非化脓性和化脓性。
1. 非化脓性中耳炎:常见于儿童,多因耳咽管堵塞导致通气不畅,表现为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2. 化脓性中耳炎: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流脓、发热等症状。
二、中耳炎的危害不容忽视
中耳炎不仅会影响听力,更可能引发以下并发症:
1. 脑膜炎:中耳炎的细菌可能通过耳鼓膜进入大脑,引发脑膜炎。
2. 面神经炎:面神经与中耳相邻,中耳炎可能导致面神经受损,出现面部瘫痪等症状。
3. 眩晕:中耳炎可能导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
三、如何预防中耳炎
1.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挖耳。
2. 避免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3. 婴幼儿避免平躺喂奶,避免耳咽管堵塞。
4. 患有慢性鼻炎、咽炎等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
四、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针对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2. 耳部冲洗: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可缓解耳闷、耳鸣等症状。
3. 手术治疗:对于慢性中耳炎,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五、中耳炎的康复与护理
1. 术后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
2. 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
3. 避免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时期是听觉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保护宝宝听力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婴幼儿耳聋的措施,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1. 避免意外伤害:家长要避免宝宝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道,防止外耳道黏膜损伤和感染。同时,避免使用发卡、耳勺等工具给小孩子挖耳,以免造成鼓膜外伤穿孔,引起耳聋。
2. 防止中耳感染:婴儿哺乳时,应将宝宝抱起,取半卧位,避免奶水误入咽鼓管。喂奶时,奶瓶不宜举得太高,奶嘴孔不宜太大。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游泳时,要防止污水进入耳内。
3. 积极防治传染病:麻疹、流脑、乙脑等传染病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要按时接种传染病疫苗,及时治疗急、慢性中耳炎。
4. 避免噪声污染:婴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过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
5. 警惕药物致聋:感音性耳聋很多是药物中毒造成的,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时要慎重。
6. 优生优育,防范先天性耳聋:避免近亲结婚,有耳聋家族病史的家庭成员在婚配和产前应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查。
7. 重视婴幼儿听力发育:关注婴幼儿听力发育程度,早期发现弱听或听力障碍,及时干预。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性听力障碍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听力障碍的患病率高达30%,其中超过20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这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如孤独、焦虑和抑郁。
老年性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耳蜗毛细胞逐渐受损,导致听力下降。此外,长期接触噪声、遗传因素、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听力障碍。
为了预防和改善老年性听力障碍,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对于已经患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听力:
总之,老年性听力障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听觉器官,然而,许多药物可能会对耳朵造成损害,导致耳聋。据统计,我国有2057万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其中药物致聋的比例高达30%-40%。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造成耳聋的药物: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这类药物不仅会对全身造成耳毒性,局部使用也会对内耳产生毒性,导致听力下降。
利尿药
如速尿、利尿酸、丁尿安等,这类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通常是双侧对称性,并伴有耳鸣。
抗肿瘤药
如顺氯氨铂、长春新碱、氮芥等,这些药物会损伤内耳毛细胞,导致的耳聋是不可逆的。
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它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多可逆,但也可遗留严重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伤。
其他可能导致耳聋的药物还包括镇静催眠类药物如苯巴比妥等,重金属制剂如砷、铅、汞剂等,避孕药如萘普生等。
药物性耳聋的发生与药物本身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疗程长短、个体差异、易感性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耳毒性药物主要损害内耳,使内耳细胞萎缩变性。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如果在出现耳鸣时及时停药,内耳的损害是可以恢复的。而有些药物如链霉素等,则会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耳聋。
对于药物中毒性耳聋,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过程中,如果发现听力下降迹象,可以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B类、细胞色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等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维生素A还可促进神经上皮的生长,有助于保持听力稳定。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佩戴助听器,对重度耳聋患者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使听力得到改善。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二,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安静的客厅里。我,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正为家里的小状况烦恼着。女儿的小感冒似乎比以往更严重,发烧不退,我担忧地拨通了互联网医院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了温柔的声音,是一位来自耳鼻咽喉科的医生。我详细描述了女儿的病情,医生耐心地询问了过往病史和最近的生活习惯。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她的专业和关怀让我倍感安心。
几天后,我收到了医生的回复。她告诉我,女儿的病情可能是由于感冒引发的神经性耳聋。虽然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阵酸楚,但医生的专业建议让我看到了希望。她建议我带女儿去专业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带着女儿来到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确定了我的猜测,并告诉我们,虽然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有限,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女儿的听力状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一直密切关注女儿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她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深感敬佩。如今,女儿的听力状况已经稳定,我们的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不再需要为小病求医问药,也不再为大病而感到慌张。我相信,在互联网医疗的助力下,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跳出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消息提示。我深吸一口气,点击了进去。屏幕那头,一位产科医生的名字出现在了对话框中,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开始讲述我的故事。
我是一个普通的四川成都市民,我的生活因为耳聋基因的携带而变得有些不同。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曾被告知,他们各自携带了耳聋基因的突变——slc26a4和gjb2杂合突变。尽管如此,他们的听力都正常,我也在六岁那年被告知,我也携带着这个基因。
那天,我上传了当地妇幼医院给我的基因检测报告,照片中,左边是我拿着的报告,右边是我父亲的。医生在对话框中询问了一些细节,我如实回答。医生告诉我,虽然我和父亲都携带着耳聋基因,但目前听力都正常,这让我松了一口气。
医生的建议让我放心了。她告诉我,虽然我们不能完全保证未来不会出现问题,但目前的状况来看,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她还提醒我,虽然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但如果我对她的服务满意,可以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同时,如果需要进一步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医生的专业知识让我感到安心,她的耐心和细致让我对未来的担忧减轻了许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突发性耳聋作为一种常见的听力障碍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对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来说,更需要引起警惕。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顾名思义,是指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通常在数小时内发生,有时伴有耳鸣和眩晕等症状。这种疾病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如何预防突发性耳聋?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释放压力,学会调整心态。
3.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4. 减少噪音暴露,保护听力。
5.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如果出现突发性耳聋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主要包括:
总之,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力障碍疾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耳朵,作为人体重要的感官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医学研究表明,耳朵的各部位与人体内脏器官存在着密切的生理联系。因此,通过科学的耳部保健方法,可以调节内脏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耳部保健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捏耳廓:将掌心面对耳廓,顺时针揉动20次后,改为逆时针20次;然后换另一个耳廓,依法进行。早晚各做3次,揉动时用力不要过猛,以双耳廓充血发红为好。此法可以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耳聋等症状。
2. 捏耳屏:以拇指、食指不断挤压、放松耳屏,左右耳屏同时进行,每次20—30次,揉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双耳屏发红充血为主。此法可以改善听力,缓解耳部不适。
3. 松耳廓:掌心面对耳廓,向内耳方向轻轻按下,然后轻轻松手,反复进行,初时每次3—5分钟,以后可增加到5—10分钟,早晚各两次。此法可以缓解耳部紧张,改善听力。
4. 拧耳朵: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各20次,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严防损伤皮肤,不要双耳同时进行,一般先左后右进行。此法可以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耳聋等症状。
5. 头过引耳法:每天清晨起床后,以右手从头上引左耳廓上部21次,此法常练,可使人头发不白,耳不聋,身轻脑健,祛病强身。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以免损伤听力。
2. 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锌、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以增强耳部免疫力。
3.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听力问题。
总之,耳部保健对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耳部健康,让生活更加美好。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旨在提高全球儿童用药安全。然而,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堪忧,90%药品无儿童剂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高达12.9%,新生儿甚至高达24.4%。这背后反映出我国儿童用药体系的诸多问题。
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成人药物减量后可以用于儿童,甚至使用成人药物残渣给孩子治病。事实上,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善,代谢功能与成人不同,使用成人药物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曾繁典提醒,小儿使用解热抗感冒药要慎之又慎。
目前,儿童用药剂型问题在医药企业中尚未得到重视。药店中儿童用药种类有限,且缺乏精准的计量方式。未来,我国将开展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完善儿童医药体系,提高儿童用药安全。
以下是一些儿童用药安全建议:
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
2. 选择儿童专用药物,避免使用成人药物。
3.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适应症、禁忌症等信息。
4. 关注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5. 加强儿童用药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用药意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耳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然而,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却可能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那么,如何选择一款对耳朵伤害最小的耳机呢?
耳机主要分为头戴式、耳挂式和入耳式三种。其中,头戴式耳机对耳朵的伤害最小。这是因为头戴式耳机不需要深入耳道,不会对耳道和耳膜造成直接的物理伤害。相比之下,耳挂式和入耳式耳机虽然音质更佳,但长时间佩戴容易导致耳膜受损,甚至引发耳鸣、听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除了选择合适的耳机类型,以下是一些保护听力的建议:
1. 控制音量:避免将耳机音量调得过大,建议保持在40-60分贝之间,以感觉舒适为宜。
2. 休息耳朵:长时间佩戴耳机时,建议每半小时让耳朵休息一下,避免过度疲劳。
3. 保持耳机清洁:定期清洁耳机,避免细菌滋生。
4. 避免在嘈杂环境下使用耳机:在公交车、地铁等嘈杂环境中,尽量不要使用耳机,以免影响听力。
5. 选择合适的耳机:选择音质好、杂音小的耳机,并注意音量的调节。
总之,保护听力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选择合适的耳机类型,控制音量,注意休息,保持耳机清洁,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耳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