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产医疗器械创新需要氛围

国产医疗器械创新需要氛围
发表人:医疗科普小站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国产医疗器械的创新之路却充满挑战。本文将探讨国产医疗器械创新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创新氛围不足是制约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较高,一些监管手段甚至制约了创新。例如,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有效期过短,企业不得不将大量资源用于重新注册,从而影响了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

其次,科研院所对企业的支持不足。一些企业认为,借助大学、科研院所的力量,建立产、学、研一条龙是解决创新难题的关键。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产学研结合的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医生在医疗器械创新中的作用也未被充分发挥。医生是医疗器械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对医疗器械的优劣有着深刻的体会,能够提供宝贵的建议。然而,由于体制限制,医生在医疗器械创新上很难获得经济上的认可。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简化监管流程,提高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有效期。

2.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充分发挥医生在医疗器械创新中的作用,鼓励医生参与技术创新。

4.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人道性医疗器械注册豁免制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学研究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学研究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我国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宠物诊疗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9年4月23日,由皇家宠物食品和中国兽医协会联合主办的“2019皇家兽医师峰会”在苏州盛大开幕,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峰会以“营养未来奋斗新时代”为主题,聚焦全球和中国宠物诊疗市场的发展前景,深入探讨“宠物诊疗数字化”、“健康营养科学化”、“兽医行业人才化”三大议题,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在峰会期间,多位行业、跨界专家齐聚一堂,就宠物诊疗行业的现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宠物诊疗数字化成为焦点话题之一。

    “微宠医”作为中国第一个宠物诊疗数字化平台,以其创新的模式和服务赢得了广泛关注。平台从处方粮切入,为宠物医院和宠物主人提供全方位的线上线下服务,助力宠物诊疗行业数字化升级。

    此外,峰会还关注了宠物营养和健康问题。皇家宠物食品全新升级的“兽医专用营养系列”为患病犬猫提供专属的营养支持,助力宠物健康。

    在人才发展方面,峰会呼吁加强兽医师人才培养,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中国兽医协会、皇家宠物食品和玛氏医疗健康集团共同签署了《中国小动物兽医人才发展共建备忘录》,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19皇家兽医师峰会的成功举办,为宠物诊疗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 在医疗领域,触觉传感器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成功研发出一种灵敏度极高的电子传感器,其灵敏度甚至可以媲美人皮肤。

    这种新型电子传感器灵感来源于甲虫的翅膀。甲虫休息时,其翅膀上的毛发会通过静电吸引力相互锁定。研究人员借鉴这一原理,利用交织在一起的纳米级“毛发”制成了该电子传感器。

    这些“毛发”实际上是直径100纳米、长1微米的聚合物纤维,表面覆盖导电金属涂层。将聚合物纤维层夹在一起,纳米“毛发”会互相吸引并锁定。通过按压、揉搓或刷拭传感器,“毛发”的位置发生改变,传感器的电阻也随之变化。这种传感器甚至可以探测到5帕斯卡的压力,这是比最轻的触摸还要柔和的力度。

    通过分析电阻如何响应机械应力,研究人员可以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机械应力:来自上方的压力、沿表面摩擦滑动的剪力和扭转产生的扭力。人体皮肤能够区分这些力,而大多数人造传感器却无法做到。这种新型传感器的出现,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这种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甚至可以开发出更智能的医疗器械。此外,这种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机器人技术,使机器人具备更灵敏的触觉感知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家鲍哲南认为,这种新型传感器的创意独特,但仍需改进其电子读数判断力的性质的方法。美国加州WillowGarage机器人技术公司的马泰·奇奥卡利表示,这种微妙的触觉输入对于设计可与人互动的机器人来说将非常有用。

  • 2009年6月26日至28日,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BioEco 2009)暨第44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NewDrugs China)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医药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生物经济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大会期间,与会专家围绕生物制药、基因治疗、精准医疗、生物材料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是一些会议现场精彩瞬间:

    会议现场照片1

    除了学术交流,大会还举办了多场新产品、新技术展示活动。众多创新成果的亮相,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会议现场照片2

    此外,大会还安排了专题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针对生物经济政策、产业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会议现场照片3

    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国内外生物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近年来,中成药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中成药大品种在多个主流治疗领域崭露头角。然而,随着中成药降价以及医保支付方式的转变,中药大品种培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困境及突破之道。

    首先,市场信息获取是培育中药大品种的关键。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临床需求变化,从而找到合适的研发方向。价格信息作为市场信息的核心,可以反映出供需状况,为企业提供市场导航。

    其次,重视品种前期研究是培育中药大品种的基石。企业应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打造具有持久需求的大品种。针对我国40岁以上人群高发的心脏病和癌症,相关药物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此外,临床数据支持也是中药大品种培育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加强临床研究,为药品提供循证证据,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加强学术推广,提高药品的认知度。

    中药大品种培育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市场信息获取、重视品种前期研究、强化临床数据支持等措施,中药大品种培育有望突破困境,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近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和医药卫生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九五”生物技术和医药卫生领域科技攻关计划的推动下,我国科学家在基因图谱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揭示新型疾病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因图谱是研究生物遗传信息的重要工具,它揭示了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基因图谱,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遗传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在“九五”计划期间,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了多个重要生物体的基因图谱,如人类基因组图谱、水稻基因组图谱等。这些图谱的完成,为我国医药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在新型疾病的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基因图谱分析,他们发现了一些与新型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我国科学家还积极开展药物研发,针对新型疾病开发出多种新型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医疗领域,我国科学家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成功研发了多种新型医疗器械,提高了医疗水平,降低了医疗成本。

    总之,在“九五”生物技术和医药卫生领域科技攻关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医药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 在医学领域,中医学的隐喻思维方法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中医学通过类比、隐喻等方式,将复杂的医学问题简化,使患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中医学中的隐喻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 敏捷性:中医学通过敏锐地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直接性:中医学通过直观的感官体验,将抽象的医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3. 简便性:中医学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符号,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传递给患者。

    4. 模糊性:中医学中的隐喻思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既体现了其生动灵活的一面,也带来了歧义和误解的风险。

    5. 创造性:中医学中的隐喻思维激发患者的想象力,促进医学创新。

    中医学中的隐喻思维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疾病诊断中,中医学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等,将复杂的疾病症状归纳为几个简单的中医证型,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药品研发中,中医学通过类比、隐喻等方式,发现新的药物资源,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总之,中医学中的隐喻思维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它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很多人在运动后会感到饥饿,认为这是因为运动消耗了热量,导致食欲增大。然而,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运动的神秘面纱。

      研究表明,运动并不会直接导致食量增大。在《PLOS ON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运动并不会显著增加人们的食欲。相反,运动后人们反而会感到更加饱腹。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运动后食欲增大呢?这可能与运动后的生理反应有关。运动后,身体会产生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从而降低了食欲。

      此外,运动还会影响大脑对食物的感知。一项研究发现,运动后,大脑对食物的诱惑性会降低,从而减少了进食的欲望。

      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消耗热量,同时降低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当然,运动并不是减肥的唯一途径。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也是减肥的关键。

      总之,运动后食欲增大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但并不会直接导致食欲增大。

  •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肉的制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室技术成功制造出与真肉无异的人造肉,其味道、营养和组织结构都与真肉相似。

    这种人造肉的制造方法主要基于生物技术,通过提取动物肌肉组织中的肌细胞,在培养皿中进行培养,使其不断分裂增殖,最终形成肌肉组织。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了鱼肉和鸡肉等肉类产品。

    这种人造肉的制造技术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能够有效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其次,人造肉的制造过程更加清洁卫生,避免了传统畜牧业中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风险。此外,人造肉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除了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人造肉还可能为太空探索提供重要的支持。在未来的太空旅行中,人造肉将成为宇航员重要的食物来源。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造肉技术,为远征月球和火星的宇航员提供营养均衡、口感良好的食物。

    此外,人造肉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例如,通过培养患者自身的肌细胞,制造出与患者自身组织相容的人造肌肉,用于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这将有助于解决传统器官移植中存在的排异问题。

    总之,人造肉的制造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人类社会带来诸多福祉。

  •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戒毒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帮助那些深陷毒品泥潭的人重拾健康,我国医学界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戒毒方法。据悉,一种名为电针灸的戒毒疗法将于今年年底在北京宣武医院开始试用,首批将有30名“瘾君子”接受此项治疗。

        电针灸戒毒疗法是一种基于神经调控技术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将微电脑刺激器植入患者体内,利用电极刺激大脑内的特定穴位,从而干扰和阻断成瘾信号,达到戒毒的目的。与传统戒毒方法相比,电针灸戒毒疗法具有无创、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

        电针灸戒毒疗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医生会在患者胸前皮下植入一个微电脑刺激器,然后通过电极将刺激器与大脑的特定穴位连接。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整刺激器的频率和强度,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据悉,整个手术过程需要约3小时,术后患者观察一周即可出院。

        专家表示,电针灸戒毒疗法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仍然处于尝试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与传统的脑细胞损毁手术相比,电针灸戒毒疗法不会对脑组织造成永久性伤害,安全性更高。然而,由于成瘾穴位与其他疾病不同,对其刺激和干扰是否能够达到戒毒目的,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都还有待观察。

        为了更好地推广电针灸戒毒疗法,我国医学界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戒毒疗法将为更多的“瘾君子”带来希望。

  •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医学模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于2010年8月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参与。

    论坛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发表了精彩演讲,分享了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健康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就中医理论现代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还有多位专家就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专题报告。

    除了学术交流外,论坛还举办了中医药产品展示、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为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搭建了平台。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纷纷参与,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下是一些与论坛内容相关的扩展内容:

    1.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在调节血压、改善血脂、抗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

    2.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副作用等途径,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3. 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辅助治疗糖尿病。

    4. 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中医药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等途径,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5.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广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