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70岁老人高血压糖尿病,脑部核磁片子分析及治疗建议

疾病详情
70岁老人,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脑部核磁片子显示陈旧性腔隙灶。患者女性70岁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医生建议
腔隙灶问题一般不大,但需控制血压血糖;建议做颈动脉彩超和血脂、生化检查,如有动脉硬化可能需服用他汀类药物;重点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李医生您好,我父亲70岁,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最近做了脑部核磁片子,想咨询一下情况。
医生
您好,请提供核磁片子,我会为您分析。
患者
这是片子,请问父亲这种情况是什么问题?
医生
根据片子显示,这应该是一个陈旧性的腔隙灶,问题一般不大。
患者
那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医生
平时需要控制好血压和血糖。
患者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有在吃药,控制得怎么样?
医生
糖尿病药在吃,控制得可以。高血压偶尔吃,也能控制。
患者
那需要做其他检查吗?
医生
建议您做个颈动脉彩超,评估斑块情况,再抽个血脂和生化检查。
患者
好的,我明白了。
医生
如果血脂高或者有动脉硬化,可能需要吃他汀类药物。
患者
明白了,谢谢李医生。
医生
不客气,您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的话,麻烦点右上角五星好评,谢谢!
相关问诊

空腹血糖8,服用降糖药一个月,询问是否可以加量。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时,剂量调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请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用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生活上注意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水平。

查看详情

74岁女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咨询中成药使用。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29

医生建议: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使用中成药需注意血糖控制,建议使用无糖产品,用药期间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查看详情

宝宝有腹泻和便秘,想了解A2澳洲白金奶粉的选择和优势,是否适合纯奶粉喂养?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对于宝宝的消化问题,A2澳洲白金奶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含有A2-β酪蛋白,能更好地呵护宝宝的消化吸收,降低患上1型糖尿病的风险。同时,A2-β酪蛋白也不会生成BCM-7,减少宝宝出现免疫反应、消化功能紊乱、自闭症和呼吸功能障碍的机会。在喂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消化情况和体重增长情况,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和卫生习惯。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查看详情

34岁女性,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总是低,最高也只有10多点,餐后大约9点多,想知道能否服用中药治疗?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23

医生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中药可以辅助治疗,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需要注意控制血糖值。对于宫寒,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吃寒凉食物。加强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饮食上,适当多吃温性食物,如生姜、红枣、桂圆、羊肉等,避免吃寒凉食物。慢跑、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于改善宫寒,需要持之以恒。

查看详情

我22岁,体重230斤,身高184cm,想咨询司美格鲁肽用于减肥的剂量和副作用。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5

医生建议:司美格鲁肽用于减肥时,建议起始剂量为0.25mg每周一次,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并避免饮酒。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查看详情

我患有糖尿病,想了解糖尿病能否使用庆养元的伏湿膏。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1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庆养元伏湿膏时,无需担心对血糖有影响。该药可以放心使用,但请注意,药物治疗应结合医生的建议,并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等,以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查看详情

61岁男性,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咨询他达拉非用药。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3

医生建议: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如无心脏病和高血压,可以服用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用药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查看详情

55岁女性患者咨询用药问题,包括药物相互作用及饮食建议。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20

医生建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维持身体健康。

查看详情

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司美格鲁肽时,想了解开封后药品的保存期限。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司美格鲁肽时,开封后应置于冰箱保存,6周内有效。用药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避免过敏和禁忌。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病情控制很重要。

查看详情

我想了解黑蒜是否能帮助控制1型糖尿病的血糖,并且想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7

医生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黑蒜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控制血糖。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黑蒜切片泡水喝,每天泡一次,使用五片黑蒜,像泡茶一样,每天反复冲泡五六次。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非常重要。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老年人高血压急症如何处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而高血压急症则是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显著升高所导致的一种紧急情况。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血压会迅速升高,并伴随头痛、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在处理老年人高血压急症时,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1. 保持患者安全:高血压急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增加跌倒风险。因此,应确保患者卧床休息,必要时有人陪伴,并保持周围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因光线过暗导致的跌倒事故。

2. 舒缓头痛:高血压急症可能引发头痛,为缓解头痛症状,可采取以下措施:为患者提供安静、温暖的休息环境;安抚患者情绪,避免紧张和激动;通过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

3. 服用降压药物:及时服用降压药物是缓解高血压急症的关键。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口服。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4. 寻求专业帮助:高血压急症是一种紧急情况,应及时联系急救中心或前往医院就诊。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平躺,头部抬高;解开患者衣领,保持呼吸通畅;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5. 日常预防: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降低血压急剧升高的可能性。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预防高血压急症的发生。

医疗趋势观察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眼胀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眼胀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高血压患者中。那么,高血压眼胀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慢性疾病。正常血压标准为小于140/90mmHg。而高血压眼胀就是由于血压升高引起的。

高血压眼胀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高血压急症和用眼过度。

1. 高血压急症:当血压骤升至180/90mmHg以上时,就属于高血压急症。此时,心脑血管无法承受过高的压力,容易出现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情况。患者会表现为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眼胀、视力模糊,甚至晕厥。其中,高血压急症导致的急性脑梗死还会出现额外头痛、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是由于眼底血管压力增高所致,往往会伴随眼胀的出现。

2. 用眼过度: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用眼过度更容易出现眼胀。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高强度工作后,会出现升高的症状,即便是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也会轻度升高。而眼底血管属于微小血管,更容易受到高血压的影响而出现眼胀、眼痛等情况。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对眼睛的危害。

高血压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眼胀,尤其是高血压急症导致的眼胀。当患者血压升高至180mmHg以上时,必须立刻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及时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才能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而对于用眼过度导致的眼胀,只要注意休息,眼睛就能恢复健康,也不会影响视力。

除了以上两种原因,高血压眼胀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因此,对于高血压眼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眼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症状。了解其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眼胀。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是预防高血压眼胀的关键。

家庭医疗小助手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高血压症状及治疗方法

急性高血压,顾名思义,是一种血压急剧升高的病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口齿不清、嘴角歪斜等症状。

急性高血压的病因多样,包括高血压急症、脑出血、脑梗塞等。对于急性高血压患者,首先应通过静脉给药迅速降低血压,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治疗急性高血压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拉贝洛尔等。此外,患者也可以使用利尿剂或长效降压药来改善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降低血压,预防急性高血压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一侧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部CT和经颅多普勒检查,以确定是否有新发脑梗塞或脑出血。

总之,急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和日常保养,以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医疗数据守护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