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用药咨询患者男性57岁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3
心脏不适,疑似心肌缺血,想了解相关药物。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7
头晕、血压升高,备孕期如何安全治疗?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中医肝胆科
总交流次数:7
父亲50多岁,有心血管问题,想了解三七粉配合山楂粉和丹参粉的疗效。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28
心慌,想咨询参龙宁心胶囊是否适用。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0
心慌症状,曾服用射香水滴丸,效果尚可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1
患者主诉胸闷、心悸,怀疑心血管疾病,医生建议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并建议患者注意生活习惯。患者女性54岁
就诊科室: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1
心血管疾病,胸闷,心跳加速。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7
我最近总是感觉胸闷,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4
高血压患者,46岁,询问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使用问题。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8
文章 北京海淀区中医内科线上问诊:焦虑症的中医调理
我是一名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的患者,最近因为经常感到焦虑不安,所以决定通过线上平台寻求医生的帮助。经过简单的注册和填写基本信息,我迅速被分配到了一位中医内科医生进行问诊。
医生助理很快联系我,说明了他们的工作流程,并感谢我的配合。问诊开始后,医生询问了我的症状持续时间,并了解了我的情绪压力和睡眠质量等情况。经过详细的询问,医生初步判断我的病情属于肝郁血虚证或肝郁火化证,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我表示理解并愿意接受中药汤药的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我的病情给出了具体的处方和调理建议,要求我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态平和,适当锻炼等。我答应按时服用药物,并在第四天下午进行复诊。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很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并给予了专业的建议。我感到医生的服务态度非常好,值得信赖。问诊结束后,我对医生的服务做出了评价,希望我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我对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体验非常满意,感谢医生的帮助和关心,期待病情能够早日好转。
健康百科
文章 血虚证应该怎么补
血虚证,中医称之为‘血虚’,是一种常见的气血不足的表现。其症状主要包括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多梦,手脚麻木,月经量少,色淡,闭经晚或闭经,女子脉细数等。这些症状多由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情绪衰竭、失血过多、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引起。
针对血虚证,中医主张宜健脾益气补血。除了药物治疗外,食疗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具有补气血功效的食物:
1. 南瓜: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其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补血养颜。适合气血两虚的人群食用。
2. 花胶:花胶又称鱼胶,是补益气血、美容养颜的佳品。适当食用花胶可以有效改善气血不足,使气色更好,还能补肾。
3. 大枣:大枣是公认的补气血的食物。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煮粥或煲汤。其甘甜的口感和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功效,对气血两虚的人非常有益。
4. 红糖:红糖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养血活血,暖胃散寒。经常食用红糖可以让患者脸色红润,皮肤弹性增加。但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5. 黑豆: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铁,具有生血补气的功效。常吃黑豆可以改善气血两虚的症状。
6. 桂圆:无论是鲜桂圆还是干桂圆,都具有明显的补气补血效果。此外,桂圆还能强心安神,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状。对于生理期或产后的身体虚弱,桂圆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除了食疗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
血虚证患者在选择医院和科室时,应优先考虑中医科或内科。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尽快恢复健康。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糖尿病肾性贫血如何食疗
糖尿病肾性贫血是糖尿病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机制与中医学中的血虚证相似。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血虚证有着丰富的经验,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食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糖尿病肾性贫血的症状:
1. 黑木耳红枣汤:黑木耳30克,红枣10枚,枸杞子15克,加水煎煮,每日饮用。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2.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克,生姜10克,羊肉100克,加水煎煮,每日食用。适用于血虚寒凝引起的四肢冰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3. 阿胶红枣汤:阿胶10克,红枣10枚,加水烊化,每日食用。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4. 红枣花生汤:红枣10枚,花生30克,加水煎煮,每日食用。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5. 红糖姜茶:红糖适量,生姜适量,加水煎煮,每日饮用。适用于血虚寒凝引起的四肢冰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除了食疗,糖尿病肾性贫血的治疗还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措施。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控制好血糖、血压等指标,延缓病情进展。
健康管理专家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董延芬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李颖飞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