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容易出汗多,听力下降,服用中药调理效果不明显。
就诊科室: 药剂科
医生建议
气血两亏可能导致出汗多和听力下降,建议使用滋补药品进行调理。在用药前需排除过敏及禁忌,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建议饮食清淡,感冒发热时停药,痊愈后继续服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相关问诊
耳朵流黄水,说话嗡嗡响,听力下降。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21
医生建议:中耳炎可能已得到控制,但需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辅以消炎药。建议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感染加重。
查看详情
头晕耳鸣,左耳听力下降一年,无检查结果异常。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1
医生建议:头晕耳鸣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头部按摩、放松身心、避免过度劳累等。如有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适,请及时就医。用药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告知医生您的其他病史或过敏史,以确保用药安全。
查看详情
我想了解他达拉非片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于50岁男性,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群是否适合使用?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7
医生建议:如果您有心血管疾病或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素,使用他达拉非片前请务必咨询医生。同时,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压和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请注意,服用他达拉非片时,应避免与硝酸盐类药物同时使用,并在性生活前至少30分钟服用。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耳鸣好几年了,今年特别严重,听人说话都听不清
远程医疗新视界
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听力减退是什么原因
听力减退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是由于精神生活压力过大,从而出现压力性听力减退,有些人主要是由于耳部的病变,或者是病毒细菌的感染所导致的。 听力减退的患者可以及时的去医院里面做听力测定和听力检查,确定具体的病因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治疗,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听力减退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尽量不要过度的生气,保持情绪的稳定,同时要注意补充一些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尽量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王靖翰
主治医师
唐河县人民医院
15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本病常因鼓膜穿孔和听小骨各种病变引起听力减退,其听力减退的程度多与鼓膜穿孔的面积、同时伴有的听小骨病变程度相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炎症得到控制以后虽耳部停止流水或流脓,但因上述鼓膜穿孔没有愈合和可能伴有听骨活动障碍或听骨缺失而遗留听力减退。 这种疾病除了听力减退之外,常因洗澡或游泳耳部灌水易引起中耳再次感染,出现耳部流脓。因此在中耳没有急性感染期间,应及早来医院检查接受鼓膜修补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有二: 1、鼓膜修补后因阻断了经耳道引起中耳感染的途径,若手术成功,术后完全可以消除因耳部灌水或游泳引起中耳再次感染的疑虑; 2、术后除了防止中耳再次感染之外,很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术前的听力,但提高的程度除了手术医生的技术之外,还取决于病人术前中耳炎的病变程度。 总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应及早接受手术,以期实现防止感染、提高听力的目的。
宋晓飞
主治医师
河北省人民医院
13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推荐医生
杨红艳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
虚劳(219例)
肾虚症(195例)
专业擅长:擅长脾虚湿蕴,肥胖、口臭、便秘、泄泻、胃痛、痞满、呕吐、噎嗝、呃逆、腹痛、失眠、多梦、焦虑、抑郁、心悸、胸痹、心慌、憋闷、气短、胸痛、头晕、头疼、眩晕、汗症、多汗、自汗、盗汗、脱发、白发、乏力、虚劳、腰疼、痛经、耳鸣、耳聋、阳痿、早泄、遗精、少弱精、亚健康、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老年病、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中医慢病调理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26850
李星锐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脾虚(13例)
肾虚症(11例)
专业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阳萎和勃起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中途疲软、勃起不坚、早泄、少弱精子症、急、慢前列腺炎等疾病;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疾病;湿热,脾虚,气血两虚,脾胃虚寒,肝气郁滞!
好评率:100%
接诊量:842
王瑞华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
肾虚症(1104例)
肝病(651例)
专业擅长:1.口臭、舌苔白厚、舌苔黄厚、有齿痕、中医减肥、大便不成型、大便黏马桶、脾虚(健脾补气、温肾健脾)、肾虚(阳虚、阳虚体质、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
2.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病、胃脘痛、痞满、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纳呆、脾阳虚、胃阴虚、脾阴虚、脾气虚、心脾两虚、升清降浊、养胃生津、滋补脾胃、温胃散寒、温中和胃、滋阴益胃、消食导滞、消食止痛、化痰消食、温胃化饮)、炎症性肠病(肠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乙肝(乙型肝炎)、丙肝(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腹水)、脂肪肝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医调理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11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