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您贫血了吗?贫血到底应该怎么补呢?
你知道吗?临床上的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等。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本文主要针对缺铁性贫血人群。
①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症状
早期表现:眼花,耳鸣,乏力,心悸,体力活动后出现气促等
贫血逐渐明显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兴奋、烦躁、激动等,皮肤以及粘膜苍白是最突出的体征️,有时也会出现上皮组织异常的症状。
明显贫血时:可有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出现心率加快、心脏扩大等
严重贫血: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
②贫血的饮食治疗
首先需要消除病因,可咨询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明确病因,从源头治疗疾病。
1.含铁丰富的食物:
补铁的理想食物是动物食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食物:
- 猪血,鸭血等动物血;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牛羊猪肾,鸡胗等内脏;猪牛羊瘦肉等红肉类。️
生活中常说的,红豆,红枣,红糖等含铁量低,且植物中的铁储存形态并不利于吸收,非常不推荐利用这些食物补铁哦!
2.铁剂的运用:
常见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如有严重胃肠道反应则需改用肌注药物等。服用铁剂时可随服 VC,有利于铁的吸收利用。
我是临床营养师刘志英,如有疑惑,欢迎前来咨询️
点击关注,不错过后续精彩文章。
公共营养师刘志英
文章 大血小板比例低是怎么回事?
大血小板比例低,可能是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的。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主要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加为特征,由于免疫系统影响,当血液中出现凝血因子的抑制物,可能会引起大血小板比率偏低。
-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当患者进行放化疗等治疗后,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使血小板生成减少,从而导致大血小板比率偏低。
-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患者体内巨核细胞数量可能会出现减少,产生的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大血小板比率偏低。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观察自身病情,定期复查。
医联媒体
文章 发现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发现血小板减少,需要明确病因。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一般治疗,甲泼尼龙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感染,避免磕碰,严重贫血需要输血治疗,可输出血小板,控制血小板的急剧下降。
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需要使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适用于紧急治疗。无法耐受糖皮质治疗的患者,也可以使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利妥昔单抗有助于减少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
3. 脾功能亢进: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此时一般选择手术治疗,进行脾切除手术。血小板减少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配合医生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避免擅自用药。
医联媒体
文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者是地贫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者不是地贫,两者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血液系统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一般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所致的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等。
2.地贫:也就是地中海贫血,是一种由于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完全缺失而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比较常见的单基因疾病之一。
常见有α和β型两种,临床上表现为黄疸、小细胞性贫血、脾肿大等。不管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是地中海贫血,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医联媒体
文章 血小板减少会得什么病?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是因为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而产生了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和淋巴细胞,破坏血小板而导致血小板的寿命缩短,进而导致血液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减少。
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呈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患者一般可出现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等现象。所以血小板减少也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肿瘤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白细胞发育异常等,可表现为难治性的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等症状,也被称为白血病前期。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现象,需尽快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持续进展而导致疾病的出现,影响身体健康。
医联媒体
文章 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为0怎么办?
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为0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疾病进行治疗。
一、生理性因素嗜酸性细胞在体内含量很低,部分患者由于疲劳、饥饿、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为0的表现,此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因素
1.血液疾病:部分骨髓抑制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为0的情况,此类患者需要尽早进行骨髓移植治疗。
2.外伤:对于大面积外伤患者,也可能出现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为0的表现,此时需要及时对创口进行消毒,创面较大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植皮治疗,并配合注射破伤风疫苗。
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为0的患者需要咨询专业医师明确病因,根据病因决定治疗方案。
医联媒体
文章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治疗?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输血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一般治疗:保持良好作息,避免接触辐射等有害物质,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2.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输入红细胞、血小板等血制品,以缓解贫血、出血等症状。
3.药物治疗:如果是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使用雄激素治疗,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促进血细胞的生成。
如果确诊为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医联媒体
文章 先天性贫血能治好吗?
先天性贫血一般是不能治好的。先天性贫血属于先天性的疾病,一般是遗传性疾病,比较常见的类型有地中海贫血、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中地中海贫血主要是猪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引起的慢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目前都是不能被治愈的。但是当病情较为轻微时,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病情严重时会影响身体健康,地中海贫血一般可采取输血治疗,慢性溶血性贫血可采取促造血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先天性贫血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建议及时就诊,由医生检查诊断后针对性调理或治疗。
医联媒体
文章 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可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主要是由于脾脏功能增强过度,导致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细胞增生从而引起脾大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护肝片、阿昔洛韦、吡喹酮等进行治疗,也可经脾部分栓塞术或脾切除进行治疗,以改善病情。
2.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由于自身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环孢素、司坦唑醇、艾曲波帕等进行治疗。
3.白血病:白血病多因自身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所致,可能会造成血液中白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尼洛替尼、干扰素、利妥昔单抗等进行治疗,也可经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生活中注意休息,规律作息,平时应避免活动,避免外伤。
医联媒体
文章 改善血小板减少的四妙招
没有所谓“改善血小板减少的四妙招”这种说法。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导致,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一般治疗,泼尼松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1.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导致血小板下降,同时伴有红细胞、白细胞的下降,主要是输血纠正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可以使用辅酶Q10等保护肝脏。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激素,比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有良好的疗效,丙种球蛋白也是常见的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控制血小板的破坏,必要时可以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血浆置换以及输新鲜冷冻血浆,有利于控制血小板下降,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激素、环孢素等治疗,必要时可以切除脾脏。
血小板减少应该及时就医,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具体类型,积极治疗,以上用药遵医嘱。
医联媒体
何良志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钱瑞琴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李颖飞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