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警惕!腰痛可能是脊髓肿瘤的信号
生活中,人们一旦出现腰痛、肢体麻木等症状,首先想到的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会采取保守治疗,直到症状严重疼痛难忍时才会前往医院进行诊治。然而,你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腰痛除了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以外,还有可能是脊髓肿瘤的信号。这种情况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脊髓肿瘤分为髓内肿瘤和髓外肿瘤,其中髓外肿瘤最为常见,多数患者都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多以神经根性刺激症状起病,随后出现脊髓压迫症的表现。首发症状多为疼痛,其次为行走不稳,再有就是表现为肌力减退和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疼痛以夜间痛为特点,呈放射性,可合并疼痛区域的带状疱疹。患者往往在出现首发症状时误诊为骨科疾病,常延误治疗,多为数月至数年不缓解且进行性加重才就诊于神经外科,平均就诊时间为1-2年。最初多为一侧脊髓半切综合征的表现,然后发展为双侧的体征。通常这个过程进展缓慢,但在肿瘤出血、囊变或脊髓出现缺血时会出现迅速恶化,因此,如怀疑应早期行磁共振检查明确,肿瘤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手术效果明显。
具体来说,脊髓肿瘤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五点:
- 神经根症状:后根受刺激产生该神经根分布区的自发性疼痛。表现为刀割样、电击样痛或钝痛,用力时可诱发疼痛加剧。检查可见局部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时甚至误诊为急腹症,多见于髓外肿瘤。
- 感觉障碍:上行性传导束受损引起病变节段以下的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受损时出现对侧2—3个节段以下的痛温觉障碍。后索受损时出现同侧的位置觉、关节运动觉、振动觉等深感觉及触觉障碍,患者常诉走路时有踩棉花感。感觉缺失平面是判断脊髓损害水平的重要依据。
- 运动障碍:脊髓前角和前根受损造成肿瘤病变节段支配区的肌肉弛缓性瘫痪,伴有肌肉萎缩和肌束震颤。锥体束受损造成病变阶段以下肢体的痉挛性瘫痪。慢性脊髓压迫综合征的初期双下肢呈伸直性痉挛性截瘫,晚期则多呈屈曲性痉挛性瘫痪。恶性肿瘤造成的急性脊髓受压综合征的初期常有脊髓休克的表现而呈弛缓性瘫痪,2~4周后逐渐变为痉挛性瘫痪,称这为Bastian法则。
- 反射障碍:某一脊髓阶段受压时,该节段的反射弧中断,相应的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受压造成受压水平以下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亢进、并可引出病理反射。完全性横断性脊髓损害时,刺激病变以下部位时可引起下肢屈曲性防御性反射。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骶节脊髓以上的损害所造成的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小便潴留与大便干燥及排便困难。骶节以下的损害引起膀胱直肠括约肌松弛,造成大小便失禁,晚期可形成自律性膀胱。瘫痪肢体可因血管运动和泌汗功能障碍而呈皮肤干燥、脱屑、少汗或无汗,甚至于引起体温调节障碍。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解析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病因、症状及解剖基础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CDRS)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颈肩痛和上肢放射性疼痛,可能伴随运动和感觉障碍。该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包括颈椎横突或关节突肥大、颈部肌肉劳损、撕裂、肌纤维、腱纤维或韧带的肿胀、出血等,这些因素会导致颈神经后支受压,引发一系列症状。颈神经后支受压是本病的根本原因,而颈神经后支所支配的组织发生病变也可能诱发本病。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颈神经后支走行于颈部后方的骨骼、肌肉、韧带和筋膜之间,负责传入冲动以协调颈部肌肉张力,维持颈椎关节稳定。第1颈神经(C1)后支,也称为枕下神经,主要支配位于第一、二颈椎和枕骨之间的椎枕肌肉。第2颈神经(C2)后支分为外侧支和内侧支,外侧支支配头夹肌、头最长肌和头半棘肌,内侧支为枕大神经,分布于上项线至颅顶部的皮肤。第3颈神经(C3)后支,即第3枕神经,分布于枕部皮肤。第C4~7后支则分布于头最长肌、颈最长肌、夹肌、颈半棘肌、回旋肌和棘突间肌。
医疗之窗
文章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体征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中年以上的人群。该病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肢体或躯干麻木、无力以及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会反复出现并逐渐加重。
在脊髓型颈椎病中,感觉障碍可以出现在躯干、上肢或下肢。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条带状痛觉过敏区、痛觉减退区或痛觉消失区;或者是单侧或双侧下肢感觉障碍;甚至可能仅在指(趾)端出现局部感觉障碍。
此外,脊髓型颈椎病还可能引起头痛、头晕、排尿或排便障碍等症状。体征方面,脊髓单侧受压时可能出现Brown-Sepuard综合征,表现为同侧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等;而脊髓双侧受压时则可能导致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损害的不全痉挛性瘫痪。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能会通过X线平片、CT和核磁共振扫描等检查手段来确定脊髓受压迫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椎管内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该疾病的三个主要临床阶段及其特点:
刺激期(神经根痛期):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根性刺激症状,感觉像是电灼、针刺、刀割或牵拉。咳嗽、喷嚏和用力大便等活动会增加椎管内压力,引发疼痛或使其加剧。夜间痛和平卧痛是椎管内肿瘤的特殊症状,患者常常被迫采取“坐睡”的姿势。
脊髓部分受压期:在这一阶段,典型的体征是Brown-Sequard氏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受压平面同侧以下肢体的运动障碍和深感觉障碍,以及受压对侧浅感觉障碍。对于髓内肿瘤,感觉障碍平面从上向下发展;而对于髓外肿瘤,则由下向上发展。
脊髓完全受压期:在最严重的阶段,患者的压迫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可能会完全丧失。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颈椎病引发的严重后果:脊髓型颈椎病的
62岁的赵先生(化名)最近两年出现了手部肌肉萎缩的情况,尤其是近6个月,连拿筷子吃饭都成问题,走路总是发飘,下楼梯时要扶着扶手走。这些症状给赵先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手部无力、肌肉萎缩,做不了一些精细动作,下肢的症状又让赵先生出行困难。
经过多次就医,赵先生被诊断出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然而,保守治疗并未见效,病情反而加重。为了避免不可逆的损伤,赵先生最终选择进行手术治疗。医生发现赵先生的颈椎间盘突出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脊髓受压,并且是多节段的。手术后,赵先生的症状有了极大的改善,手部力量也在逐渐恢复,可以进行独立行走。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颈椎病类型,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这种颈椎病会导致脊髓受压,从而产生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因此,出现上肢无力、手不能做一些精细动作、下肢出现踩棉感、行走出现问题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手术可以使患者避免脊髓进一步受压,预防患者在受到轻微外伤后出现严重的脊髓损伤。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布一塞综合征:症状、病因和诊断
布一塞综合征,也被称为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脊髓痉挛性单瘫综合征或半侧截瘫综合征(Herni-parplegic Syndrome),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脊髓损害水平面以下出现同侧麻痹性痉挛,深部压觉及振动觉减退,对侧痛觉及温度觉丧失。
这种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脊髓外伤、肿瘤压迫、外伤、感染或变性。有时,来自椎骨或脊膜的局限性压迫也可能导致布一塞综合征。
如果损害位于颈高位,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球震颤、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视神经萎缩等眼部特征。全身特征包括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失调和脑脊液蛋白增加。
为了诊断布一塞综合征,医生可能会进行椎管造影、腰穿脑脊液检查和CT扫描等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布一塞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与主动脉夹层非常相似,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布一塞综合征的方法因病因而异,主要是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病因治疗。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揭秘脊索瘤的三大威胁:如何防止病情恶化?
随着脊索瘤患者数量的增加,这种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凸显。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脊索瘤可能引起的三大威胁。
运动障碍
脊索瘤可能导致不同形式的瘫痪,具体取决于脊髓受损的部位。例如,脊髓灰质前角或前根病变可能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而中皮质脊髓柬损害则可能导致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若前角和侧索同时受损,患者可能出现混合性瘫痪,这在肌萎缩侧束硬化中较为常见。
脊髓横贯性损害
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受损节段以下双侧感觉、运动全部障碍、大小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患者可能会经历脊髓休克,表现为肌肉松弛、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和尿潴留等症状。随后,患者将进入高反射期,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和反射性排尿等症状。
感觉障碍
脊索瘤还可能引起节段性感觉障碍,包括同侧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及部分触觉仍保留等症状。白质前连合损害可能导致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因有未交叉的纤维在后索及前索中直接上升,故无明显障碍。脊髓丘脑束损害可能引起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表现为对侧损害节段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保留。后索损害可能导致病变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及部分触觉减退或缺失,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如踩棉花感(感觉性共济失调),这在脊髓痨中较为常见。
了解了脊索瘤的危害后,我们应该尽早发现并治疗该疾病,以防止病情恶化。只有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脊索瘤对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威胁。
医者仁心
文章 警惕!常见症状背后的神经外科疾病
神经外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可能暗示着潜在的神经外科问题。
头痛
头痛是最常见的神经外科症状之一。虽然大多数头痛是功能性的,但以下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 急性发作的头痛,伴随呕吐,可能是颅内出血、急性炎症、肿瘤卒中等的信号。
- 反复阵发性头痛,可能与血管性头痛、癫痫性头痛、枕大神经痛或颈椎病有关。
- 逐渐加重的头痛,可能提示颅内压力升高,若伴随视力下降和喷射性呕吐,可能是颅高压的征兆。
颌面部疼痛
面部、眼睛、鼻、口腔和牙齿等的疼痛也可能与神经外科疾病相关。例如:
- 一侧面部突然出现剧烈而短暂的疼痛,可能是三叉神经痛的表现,患者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是牙痛。
- 舌根、口腔深部、外耳道深部的剧痛,吞咽时可能会诱发疼痛,可能是舌咽神经痛的症状。
抽搐
脑部疾病引起的抽搐,特别是继发性癫痫发作,可能表现为突然、短暂和反复的肢体抽搐,伴随意识障碍或大小便失禁。
肢体无力或走路不稳
肢体无力或走路不稳可能是神经外科疾病的早期信号,例如握筷子不灵、易掉,持物困难,走路拖沓,膝盖容易发软弯曲甚至跌倒等症状。
感觉障碍
神经系统的疾病可能引起浅感觉(如痛觉、冷热觉、轻触觉和压力觉)和深感觉(如肢体位置、震动和运动的感觉)的异常。
视力视野障碍
视力突然或逐渐下降,视物范围缩小,可能是颅内病变引起的症状,需要引起注意。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如女性闭经、泌乳、更年期提前、不孕;男性性功能减退;生长迅速、肢端肥大;向心性肥胖、顽固性高血压等,也可能与神经外科疾病有关。
失语
后天性语言功能障碍或丧失,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失读症和失写症等,可能是左侧大脑高级语言中枢受病变影响的结果。
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可能被忽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展成连带到嘴角至颈部的痉挛。这种症状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理解椎管内肿瘤的三个发展阶段及症状表现
椎管内肿瘤的存在可能会对神经根和脊髓造成严重的损害。由于椎管本身没有扩张性,一旦出现肿瘤,就容易引发神经系统的症状。通常,这些症状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首先是神经根刺激期,这是疾病的初期阶段。其特点是神经根性疼痛或感觉异常,例如蚁行感、刺痛、灼痛等。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邻近肿瘤受压的神经后根所支配的区域内。开始时,这种根性疼痛可能是间歇性的,但随着神经根压迫或牵拉的加重,可能会出现感觉减退或感觉消失。根性疼痛常见于髓外肿瘤,尤其是在颈段和马尾部肿瘤中,而在髓内肿瘤中则极为罕见。
如果肿瘤位于脊髓腹侧,可能不会出现根性疼痛,而是出现运动神经根的刺激症状。这些症状表现为受压节段或所支配肌肉的抽动,伴随着肌束颤动、运动不灵或无力等。这种早期对神经根的刺激所致的感觉、运动异常,对定位诊断非常有意义,因为它们的部位明确、固定。
第二个时期是脊髓部分受压期。在神经根刺激症状的同时或之后,可能会出现脊髓传导束受压症状。由于髓外肿瘤,特别是神经纤维瘤对脊髓的压迫逐渐加重,可能会发展为脊髓半侧受压综合症。这种综合症的表现包括同侧运动障碍及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双侧触觉正常或减退。然而,在髓内肿瘤中,这种综合症极为罕见。
最后一个时期是脊髓完全受压期,这是肿瘤的后期阶段。常由脊髓部分受压或不全性截瘫发展而来,直至最终出现完全性截瘫。肿瘤平面以下的深浅感觉消失,肢体完全瘫痪和痉挛,并出现大小便障碍。这个阶段还可能发生麻痹肌的痉挛,重者可能会有抽搐,肢体关节倾向于挛缩。肿瘤平面以下部位的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粗糙、少汗或无汗。瘫痪的肢体可能出现静脉瘀血或水肿,这个阶段容易发生骶尾部褥疮。
在分析运动和感觉传导障碍时,需要注意它们发展的顺序和方向,这有助于鉴别髓内与髓外肿瘤。脊髓的麻痹可以分为上行性和下行性两类。上行性麻痹的特点是运动和感觉障碍是从肢体的远端开始的,而下行性麻痹的特点是感觉、运动障碍由上向下发展。另外,会阴部的感觉障碍特征也需要注意,髓外肿瘤后期,当肢体感觉消失时,在会阴部,外生殖器和肛门外常发现皮肤感觉、尤其疼痛感觉依然存在。而在髓内肿瘤中,感觉障碍常包括会阴部。
此外,脊髓骶节是膀胱、直肠的反射中枢。骶节以上肿瘤时,当膀胱充盈后,可反射性排尿,排尿前无尿意,排尿时无感觉。骶节及马尾神经肿瘤时,膀胱排尿的脊髓反射被破坏中断,则出现尿潴留及易表现为充盈性尿失禁。直肠功能障碍早期多为便秘,以后可转为失禁。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理解脊髓空洞症:病因、症状与影响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是一种慢性进展的脊髓神经损害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脊髓内空洞的形成和扩展。这种疾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发育异常、炎性病变、占位病变、脊髓损伤和特发病因等。脊髓空洞症的典型表现为节段性分布的分离性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和神经营养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MRI(核磁共振)的普及应用,脊髓空洞症的检出率逐年增多。该病通常在20-30岁之间发病,但也可能在童年或40-50岁的成人中出现。起病较隐蔽,病程进展缓慢,经常以手部肌肉萎缩无力或感觉迟钝而引起注意。症状的表现因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异。
脊髓空洞症的病因概括分为五大类:发育异常、炎性病变、占位病变、脊髓损伤和特发病因。其中,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是最常见的病因,约75%的脊髓空洞症患者系由此引发。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制定,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者仁心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陈功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磊
主治医师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