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擅长肝胆外科疾病的诊治
暂无
肝胆外科患友问诊
  • 胳膊肘上长了几个疙瘩,不疼不痒,时间长了还有皮屑,左右胳膊对称长的|

    总交流次数

    17

    医生回复次数

    10
    患者:

    男 43岁

  • 吃过***还能喝思密达吗|你好。可以喝***。化验个大便,顺便把轮状病毒抗体也查一下。****是空腹的时候吃。***是饭后吃。他们不在一起吃。临睡前给吃****。一次吃一包,用50毫升的水化开喝上。把她拉的大便用一次性的口杯接

    总交流次数

    19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女 3岁

  • 肾结石报告|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您好有什么问题・_・?嗯,结石已经排出来了,挺好的啊现在已经没有问题了髂血管旁,可能有血管钙化,或者淋巴结钙化,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没有影响如果肾结石,或者输尿管结石,会有肾积水

    总交流次数

    39

    医生回复次数

    19
    患者:

    女 40岁

  • 胳膊肘上长了几个疙瘩,不疼不痒,时间长了还有皮屑,左右胳膊对称长的

    总交流次数

    17

    医生回复次数

    10
    患者:

    男 43岁

  • 吃过***还能喝思密达吗你好。可以喝***。化验个大便,顺便把轮状病毒抗体也查一下。****是空腹的时候吃。***是饭后吃。他们不在一起吃。临睡前给吃****。一次吃一包,用50毫升的水化开喝上。把她

    总交流次数

    19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女 3岁

  • 肾结石报告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您好有什么问题・_・?嗯,结石已经排出来了,挺好的啊现在已经没有问题了髂血管旁,可能有血管钙化,或者淋巴结钙化,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没有影响如果肾结石,或者输尿管结石,

    总交流次数

    39

    医生回复次数

    19
    患者:

    女 40岁

  • 就*******孕前吃,这个只含叶酸哇?不用吃混合***吧您好,京东大药房药师工号0082号,很高兴为您服务!在的备孕可以用哈如果想补充其他***类,建议可以有*********效果好一些可以去医院检

    总交流次数

    13

    医生回复次数

    8
    患者:

    女 0

  • 九个半月宝宝经常喝奶喝到一半就拉肚子。您好,宝宝这种情况多长时间了目前一天大便几次体重增长好不好体重还可以大便稀不稀这种情况需要查查乳糖不耐受或者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化验大便过敏需要抽血先查乳糖不耐受吧

    总交流次数

    32

    医生回复次数

    18
    患者:

    男 9个月16天

  • 脚下磨了个泡子你好看看图片疼吗出汗多吗?跟出汗有关系可以抹点氧化锌软膏为了您的用药安全,请问您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异常或其他病史吗?尽量少活动嗯

    总交流次数

    16

    医生回复次数

    9
    患者:

    女 17岁

  • 五个月的宝宝可以用这个奶瓶吗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儿童常备药、儿童生长发育、科学备孕相关问题的需要,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

    总交流次数

    5

    医生回复次数

    4
    患者:

    女 0

  • 怀孕初期除了补充叶酸还是补充什么维生素片?您好,京东大药房药师工号0082号,很高兴为您服务!在的您现在主要是什么症状呢?吃的哪种**呢嗯嗯有无药物过敏史呢请您稍等,我马上为您查询一下可以用***代替

    总交流次数

    19

    医生回复次数

    12
    患者:

    女 0

  • 你好,一般吸奶器吸多久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好产后2-3天内分泌的乳汁量少,可用吸奶器在一侧乳房,抽吸大约十分钟时间即可。

    总交流次数

    6

    医生回复次数

    3
    患者:

    女 0

  • 1岁宝宝能不能喝葡萄糖酸钙您好, 我是京东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可以喝最好喝******吸收好如果没有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可以按说明书使用,不适随诊

    总交流次数

    6

    医生回复次数

    5
    患者:

    女 1岁

展开更多

肝胆外科科普文章
  • 儿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相近,据统计我国每10万儿童中有6~9名罹患1型糖尿病。据从2000年国际内分泌大会获悉,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秋冬季好发,春夏季较少。这种季节性特征提示儿童糖尿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基因加病毒感染,二者的结合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大为减弱。 青春期更易患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因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性激素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情况下,如再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就起了“扣扳机”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儿童期糖尿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特别严重,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据研究,儿童糖尿病胰岛β细胞仅有正常的10,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都很低,甚至完全缺失,而且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均为阳性,说明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较为严重。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期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可达74。5,要引起父母们高度警惕。 儿童糖尿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由于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治疗上十分棘手,这就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经常带孩子去医生处就诊。 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 糖尿病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范围趋于年轻化,因此儿童受到了病痛的折磨。其中孩子对于饮食的不节制,就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所以说饮食对于大家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吧。 1、要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等。

  • 冬季,不少老年人为了强身健体,一大早就去户外运动,小区里聚满了“健身达人”。殊不知,早上6-10点是人体血压较高的一个时段,冬天晨练,不多加注意就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冬季室内外温差过大,刚从暖和的被窝里出来,走到寒冷的室外,气温骤降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进而刺激血压上升,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症状呢? 专家介绍,以下10个信号中,如果中招3个,我们就要警惕了! 眩晕明显、剧烈头痛、一侧麻木、眼前蒙黑、白天嗜睡、经常呛咳、哈欠连天、舌根发硬、握力下降、常流鼻血 老年人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方法? 1、注意保暖 寒冷的刺激可收缩冠状动脉,对有冠心病的老年病人,则容易诱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心脏病病人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可防止冠状动脉在寒冷的气候里发生收缩,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2、避免晨练 心脑血管患者天冷时最好不要出去晨练,建议在上午10时以后,太阳出来了,环境温度上升后,再出去锻炼。 3、控制好基础疾病 对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症患者要坚持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要避免情绪激动、熬夜或过度疲劳,有不适随时到医院就诊。 4、合理膳食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蟹黄和肥肉等食物,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保护脑血管。 5、避免情绪激动 脑血管已有硬化的患者,如果突然情绪激动,可能会无法承受突然增高的血压,很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中风。 冬季,哪些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怎样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有健康方面的困惑,快来咨询名医吧!

  • 点击查看

     一、“你去心理咨询,你是不是有毛病啊?”       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他们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动机。二、“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呗”谈话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心理咨询的谈话可以分为以诊断求助者心理问题为目的的摄入性谈话,和以纠正求助者错误认知观念为目的的咨询性谈话。它和漫无目的的聊天有本质的不同。   三、“有心理问题不要紧的,没什么。”       心理问题的治疗不如生理疾病那样迫在眉睫。生理疾病由于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使得患者无法忍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求治动机。心理疾病则由于没有那么明显而急迫的症状表现或生理痛苦,因此患者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拖延治疗。其实心里问题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影响大大地超过生理疾病的影响,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因此,心理问题比生理问题更应该受到重视。 了解了这些心理咨询的误解,现在你还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拒绝心理咨询吗?

  • 儿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相近,据统计我国每10万儿童中有6~9名罹患1型糖尿病。据从2000年国际内分泌大会获悉,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秋冬季好发,春夏季较少。这种季节性特征提示儿童糖尿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基因加病毒感染,二者的结合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大为减弱。 青春期更易患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因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性激素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情况下,如再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就起了“扣扳机”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儿童期糖尿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特别严重,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据研究,儿童糖尿病胰岛β细胞仅有正常的10,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都很低,甚至完全缺失,而且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均为阳性,说明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较为严重。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期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可达74。5,要引起父母们高度警惕。 儿童糖尿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由于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治疗上十分棘手,这就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经常带孩子去医生处就诊。 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 糖尿病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范围趋于年轻化,因此儿童受到了病痛的折磨。其中孩子对于饮食的不节制,就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所以说饮食对于大家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吧。 1、要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等。

  • 冬季,不少老年人为了强身健体,一大早就去户外运动,小区里聚满了“健身达人”。殊不知,早上6-10点是人体血压较高的一个时段,冬天晨练,不多加注意就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冬季室内外温差过大,刚从暖和的被窝里出来,走到寒冷的室外,气温骤降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进而刺激血压上升,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症状呢? 专家介绍,以下10个信号中,如果中招3个,我们就要警惕了! 眩晕明显、剧烈头痛、一侧麻木、眼前蒙黑、白天嗜睡、经常呛咳、哈欠连天、舌根发硬、握力下降、常流鼻血 老年人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方法? 1、注意保暖 寒冷的刺激可收缩冠状动脉,对有冠心病的老年病人,则容易诱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心脏病病人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可防止冠状动脉在寒冷的气候里发生收缩,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2、避免晨练 心脑血管患者天冷时最好不要出去晨练,建议在上午10时以后,太阳出来了,环境温度上升后,再出去锻炼。 3、控制好基础疾病 对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症患者要坚持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要避免情绪激动、熬夜或过度疲劳,有不适随时到医院就诊。 4、合理膳食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蟹黄和肥肉等食物,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保护脑血管。 5、避免情绪激动 脑血管已有硬化的患者,如果突然情绪激动,可能会无法承受突然增高的血压,很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中风。 冬季,哪些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怎样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有健康方面的困惑,快来咨询名医吧!

  •  一、“你去心理咨询,你是不是有毛病啊?”       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他们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动机。二、“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呗”谈话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心理咨询的谈话可以分为以诊断求助者心理问题为目的的摄入性谈话,和以纠正求助者错误认知观念为目的的咨询性谈话。它和漫无目的的聊天有本质的不同。   三、“有心理问题不要紧的,没什么。”       心理问题的治疗不如生理疾病那样迫在眉睫。生理疾病由于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使得患者无法忍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求治动机。心理疾病则由于没有那么明显而急迫的症状表现或生理痛苦,因此患者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拖延治疗。其实心里问题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影响大大地超过生理疾病的影响,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因此,心理问题比生理问题更应该受到重视。 了解了这些心理咨询的误解,现在你还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拒绝心理咨询吗?

  • 误区一:糖尿病主要是由吃糖或者吃甜食太多造成的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虽然祖国医学对消渴病最早的病因病机论述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认识到,饮食因素只是糖尿病发病的一部分原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年龄增加、心理压力等。误区二:糖尿病是中老年疾病,年轻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近年来,糖尿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也需要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定期体检有助于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及采取早期措施和治疗。糖尿病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倾向于低龄化,我们在门诊经常会见到3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更有许多儿童糖尿病患者。所以“有糖不在年高”,不要再仗着自己年轻就肆无忌惮,糖尿病可能会随时向你“招手”。误区三: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主要是控制糖或者是主食的摄入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误区四:只要多吃降糖药,就可以不控制饮食了 广大糖友要牢记这一点: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切脱离了饮食控制来谈糖尿病的治疗都是耍流氓!”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提,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误区五: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 血糖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糖过低则会出现低血糖症,而低血糖带来的危害会更为严重。美国著名医学家Cryer教授曾指出:“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所以在降糖的同时我们要严格控制低血糖的发生率。误区六:虽然确诊为糖尿病,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可以不检查不治疗 现在许多首发糖尿病患者都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单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因为没有症状所以 不去做相应的检查,不接受规范治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发症状非一日之甜”,待到各项并发症状出现再去就诊,不单单是自己的身体受苦,还有家庭逐渐变瘪的荷包。所以只要体检发现血糖有升高的苗头就要及时、及早接受正规的筛查和治疗。

  • 李大爷75岁,打了10年的基础胰岛素,让我给停了,半年下来,不仅血糖控制的更好了,还减了30斤体重,以前他走路气喘吁吁,现在走几百米一点都不会喘。-1-为什么给他停用胰岛素首先,他是胰岛素促泌剂与胰岛素联用,体内胰岛素水平容易升高,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体重不容易控制。其次,李大爷处于肥胖状态,身高172厘米,体重90千克,需要控制体重。第三,有低血糖现象。李大爷血糖控制很理想空腹都在6-7mmol/L,餐后也在8mmol/L以下,但经常会出现餐前的低血糖。这就是胰岛素和促泌剂联用的两个弊端:一是容易出现低血糖,二是体重很不容易控制。检查后我还发现,李大爷的肝肾功能都很好,完全可以停用胰岛素该换口服药。 李大爷停用胰岛素6个月后: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6-7 mmol/L,这么标准的血糖却从来没有低血糖。他自述,没有了低血糖的困扰,也敢长时间出去走走路逛逛了,以前饭稍微吃的晚一点,胃就不舒服,很快满头大汗,低血糖,让他非常害怕——现在也没有了。像李大爷这个岁数空腹血糖控制在6-7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8mmol/L左右就完全可以了。饮食尽量丰富些,两餐中间可以常规少量吃些水果,吃水果的糖尿病患者比不吃水果的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要出来的晚。 -2-哪些人群适合停用胰岛素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停用胰岛素或减少注射次数: 1 常年累月在用胰岛素治疗的肥胖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或者轻度异常,血糖控制差者。 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紊乱、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的尽量停用胰岛素,无论年龄大小。 3 完全用预混胰岛素30治疗,经常出现餐后血糖不达标,追加胰岛素用量,从而出现餐前低血糖者,如果没有禁忌证可以改为口服药降糖药加基础胰岛素,或完全改为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 4 长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下血糖控制即使达标,如果胰岛素用量不大,可以考虑停用胰岛素。 5 因肝肾功能轻度异常而选择注射胰岛素者,比如有些慢性乙肝或者丙肝患者,没有肝硬化肝功也很好或者轻度异常,完全有可供选择的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朋友们想想:是否您真的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是否可以重新调整方案,摆脱注射胰岛素的不便与低血糖的困扰? 通过这个案例,糖友们应该知道每日监测血糖的重要了吧,还要知道治疗方法完全因人而异,找到一个好医生,坚持治疗很重要↓点击链接,即可问诊:https://www.healthjd.com/teacher?id=195810257709

  • 男性一旦过了“而立之年”,健康状况就开始滑坡。比如身体发福,体力、精力衰减等。此时,该为健康做点什么呢? 一些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补肾,事实是这样的吗? 并非如此。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上了年纪、肾偏虚的老年男性适当补肾无可厚非,而中年男子大可不必去凑这个热闹,最需要去做的就是养肝。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以通降为顺。肝功能正常与否,和人的消化、血液循环及精神情志等密切相关。 如果肝的功能失其常度,人体气血运行便会紊乱,引发消化不良、高血压等诸多疾病。同时,中年男性正处于事业、家庭的“风口浪尖”,心理压力大,精神压抑,容易造成肝气不疏、郁结,从而导致烦躁、易怒、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另外,男性应酬多,嗜烟贪杯,加上肝炎病毒等的肆虐,往往祸及肝,众多肝病就会在暗中盯上你。 那么,具体如何保护肝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经常锻炼,我这里有一个穴位按摩的方法。 第一步,揉大敦穴。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第二步,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太冲穴,手法同前。 第三步,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第四步,推搓两肋法。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 另外,就是要注意饮食,选对正确的具有护肝功效的食物。如奶、蛋、鱼、瘦肉、豆制品等食品, 每日膳食轮换安排,为肝提供足量优质蛋白。 适当食用葡萄糖、蔗糖、蜂蜜、果汁等易于消化的单糖与双糖类食物,以增加肝糖原储备。 山楂含有熊果酸,能降低动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有一定的防止或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如平时吃些鲜山楂,用干山楂泡水喝,或在炖肉时加入山楂,既调味,又能帮助消化。 绿茶清热解毒,消食解腻;菊花平肝明目;玫瑰花疏肝解郁。常饮这类茶水可护肝。 枸杞子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或泡茶,或炖汤,或熬粥皆可。 常吃核桃仁、开心果之类的坚果,以疏肝理气、缓解焦虑。 另外,要多喝白开水,每天3~4次,每次500毫升。白开水可增加循环血量,增进肝细胞活力,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而收到护肝之效。点击下方医生名片,义诊期间仅需0.1元↓中医养肝,五星好评医生

  • 腰椎极易由于椎间盘退变而出现颈腰综合征症状,这种退行性变化有时可以是多节段的甚至影响整个脊柱。有部分病人同时合并有较严重的颈椎间盘退变,引起颈部或脊髓、神经根症状,称为颈腰综合征。 出现颈腰综合征时,病人常诉全身疼痛,颈部痛可放射到枕部、双肩并可向上肢放射,有时还可放射到胸部。腰椎病变则可引起双下肢的疼痛。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医师认为病人是神经官能症,或医师由于抓不住要领而草率处理。 这种病人除描述腰背痛及下肢坐骨神经痛以外,常合并颈项痛。这种疼痛常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剌激或压迫相邻的脊髓和神经根等组织,引起症状,即颈椎病症状。当压迫颈神经根时,表现为与受累神经一致的神经干性痛或神经丛性痛,同时有感觉障碍、感觉减弱和感觉过敏等。神经支配区的肌力减退,肌肉萎缩,以大小鱼际和骨间肌为明显。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因脊神经根被膜的窦椎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出现颈项痛。 当颈椎间盘和骨赘压迫神经根,则有明显的颈项痛和上肢痛。由于 C4/5、C5/6和C6/7发病率最高,病人表现颈肩痛,前臂桡侧痛,和手部桡侧三根手指痛。压颈试验出现阳性,诱发出根性疼痛。当压迫脊髓时病人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足尖不能离地,触觉障碍,胸部束缚感,双手精细动作笨拙,夹东西、写字颤抖,手持物经常掉落。后期出现尿频或排尿、排便困难等大小便功能障碍。 检查时有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Hoffmann 征、髌阵挛及 Babinski 征等为阳性。 有学者对行颈椎间盘手术的病例进行调查随访,以确定并存腰椎间盘病变或腰椎异常的发病率。发现其中多数是腰椎间盘膨出,少数为腰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以腰5/骶1多见,31的病例随访中已有腰椎间盘手术史。表明颈椎病并发腰椎间盘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两项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研究显示,髓核具有抗原性,患者血清中存在高免疫球蛋白,表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颈、腰椎间盘病变并存的基础。

  •  -1-"医生让我晨起服药“ 根据以往医生经常的建议或过去指南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但很多患者都有凌晨的血压“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这些患者的正确服药时间应该是晚饭后睡觉前。  -2-“哪种降血压药能降低压”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常出现高压(收缩压)不高,低压(舒张压)高,脉压小的情况,因此他们希望找到一种降低压特别有效的药物。 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我们观察发现,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 因此改变的关键不是药物,而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限酒,控制好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更好发挥降血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3-“高压高、低压正常,怕低血压不敢吃药”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我们要知道,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 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所以我们不用太顾虑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必须要控制好。  -4-“常年血压90/60mmHg,甚至有时80/50mmHg,当成低血压治疗” 如能常年保持这种血压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不需用药,无需治疗。至于这些人群中的一部分出现的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 -5-“高血压不严重,先不吃药,先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 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血压增高程度不重,收缩压介于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又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先从原有基础上减10。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 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我己有这种经治的病例。 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6-“一年四季认真吃药就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冬季寒冷时血压更高,夏季血压会低一些。可根据血压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的多少或剂量,夏季可适当减量或减少种类。 而且,高血压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也要齐头并进才行。本文得到授权,采编自微信公众号@胡大一大夫更多诊疗信息请点击:https://pro.m.jd.com/mall/active/3NiZAeXmQsmDMPZEcKh8Lg5PLuqj/index.html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杨平华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杨平华
杨平华
主治医师

已认证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