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胃肠道疾病及肿瘤,大肠癌,肝胆疾病,乳房疾病
暂无
普通外科患友问诊
  • 灰指甲的问题,脚趾甲发白|你好,这个指甲这样的情况多长时间了。我看到左脚大拇指有一些甲下出血的情况?从你提供的图片来看,多个指甲都有灰指甲的表现,这种情况口服******,按规律按疗程治疗效果比较好。外服没有用的,因为指甲比较

    总交流次数

    14

    医生回复次数

    7
    患者:

    男 31岁

  • 抑郁症咨询|你好都有什么症状?都有什么症状抑郁症的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自卑,自杀,反应迟钝,不爱吃饭,不睡觉或者睡眠多! 这些症状有几点?通过您的介绍,您这个情况很可能是焦虑

    总交流次数

    10

    医生回复次数

    6
    患者:

    男 14岁

  • 垂体微腺瘤|你好,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做的什么治疗有什么不舒服没有那考虑还是跟这个垂体有关系不严重垂体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以先吃药看看不行再考虑手术手术微创,风险不大吃药,吃***内分泌

    总交流次数

    27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女 22岁

  • 灰指甲的问题,脚趾甲发白你好,这个指甲这样的情况多长时间了。我看到左脚大拇指有一些甲下出血的情况?从你提供的图片来看,多个指甲都有灰指甲的表现,这种情况口服******,按规律按疗程治疗效果比较好。外

    总交流次数

    14

    医生回复次数

    7
    患者:

    男 31岁

  • 抑郁症咨询你好都有什么症状?都有什么症状抑郁症的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自卑,自杀,反应迟钝,不爱吃饭,不睡觉或者睡眠多! 这些症状有几点?通过您的介绍,您这个情况很

    总交流次数

    10

    医生回复次数

    6
    患者:

    男 14岁

  • 垂体微腺瘤你好,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做的什么治疗有什么不舒服没有那考虑还是跟这个垂体有关系不严重垂体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以先吃药看看不行再考虑手术手术微创,风险不大吃药,吃***内分泌

    总交流次数

    27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女 22岁

  • 贫血怎么治疗你好有整个血常规结果图片吗最下面8项还不够血常规有二三十项你是不是有痔疮,经常出血?可能也是贫血引起的气血不足,虚弱引起的你现在铁蛋白肯定很低要吃铁剂,而且坚持一直吃,不能吃吃停停当然根源

    总交流次数

    30

    医生回复次数

    18
    患者:

    男 33岁

  • 下肢痒 症状去一元硬币大小红色斑状,下肢痒 症状去一元硬币大小红色斑状你好,我是朱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下肢出现红色硬币大小斑块,这种引起的原因比

    总交流次数

    3

    医生回复次数

    2
    患者:

    男 60岁

  • t区和鼻子下面和嘴唇旁边的皮肤 长了粉刺和闭口应该怎么治疗是那种没有冒白头但是摸着凸起的您好,我是副主任医师邬美俊,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这种情况多久了? 出现症状之后最近都用过什么药物治疗?

    总交流次数

    49

    医生回复次数

    27
    患者:

    女 0

  • 盐酸曲唑酮您好,我是精神科吴医生!请问有什么能帮您呢?可以的请问:1,目前病情是否稳定? 2,最近服药有严重的副反应吗?1,具体想开哪个药? 请发一下要开的药的照片或图片,以确

    总交流次数

    27

    医生回复次数

    13
    患者:

    女 58岁

  • 六味地黄丸没什么副作用吧您好,京东大药房药师工号0493,很高兴为您服务!您说六味地黄丸吗,中成药的,比较安全的药物的,目前还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的请问您是否还有其他医药问题需要咨询?希望我的建议能

    总交流次数

    6

    医生回复次数

    5
    患者:

    女 0

  • 吃了两片大人钙片您好, 我是京东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没事的,多喝水嗯,没事不能药着看含量:建议一天300mg钙***建议补充1到2个月以后复查一

    总交流次数

    15

    医生回复次数

    9
    患者:

    男 1岁10个月

  •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系统分诊不对,我这是内分泌科~建议咨询妇科

    总交流次数

    6

    医生回复次数

    3
    患者:

    女 22岁

展开更多

普通外科科普文章
  •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都害怕中风,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科普说得最多的也是警惕几大中风前兆。事实上,等到真的观察到这些前兆了,也只能赶紧送医院,然后医生尽人事,家属听天命了。因为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如果缺血超过6个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现在还没有任何医学手段能够救活这些脑细胞,急性期的一些药物,如脱水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调血脂的药物,都是为了稳定病情、防止病情恶化,不能逆转脑细胞的损伤。临床的医生做久了,真的看了太多特别倔,过了六十岁也不知天命的老人家,在生死线上走一回才知道改变生活方式,多活动多锻炼才是健康之本。预防真的很重要!预防真的很重要!预防真的很重要!一定要:- 控制体重,拒绝腹型肥胖;- 严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坚决戒烟戒酒! 我们老百姓称为中风的,是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病。如果脑血管病真的发生在了我们自己、我们亲爱的家人身上,最可怕的就是它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高达70-80的患者因为偏瘫、吞咽困难、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后遗症留下残疾,丧失独立生活能力。跟大众误区“中风后要卧床休息“相反,长期卧床不活动或者等出现了后遗症才想起来要康复训练,就已经晚了:- 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关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关节痉挛等也明显增多;- 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潜力,特别是平衡功能的恢复,降低大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 脑血管病情稳定之后应该尽早开始康复训练,这也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小时后就可以进行床边康复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在监护条件下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加速康复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预防并发症,让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康复不是简单的活动胳膊、拉拉腿一个经验丰富的康复专家,必须有丰富的神经内科和神经康复经验,必须懂得肢体康复、语言功能康复等。早期开始的康复治疗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床上良肢位的保持、床上坐位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由医生评估后再进一步增加活动水平。早期康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患者重新开始与外界交流。每一项都需要在丰富的医学知识指导下,根据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并且每一步都要求专业的评估。避免关节损伤很多来就诊的患者都因为在康复训练中乱来,肩关节和髋关节出现了损伤。比如偏瘫患者由于韧带和关节囊的老化,平时手臂向前抬起时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只能达到150度,但由于瘫痪时肌肉松弛,肌肉的反射性收缩消失了,没有了自我保护机制,如果不注意,肩关节就能拉到平时不能达到的活动范围,同时使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受伤。而且这种损伤比较隐蔽,从外表看不到红肿、淤血,不知不觉中就引起关节内部的慢性炎症和粘连。一般认为每天的训练还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训练时间至少要达到45分钟,在提高患者的功能目标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效果,但需要医生来评价安全性。训练很重要但又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避免肌肉痉挛加重比如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训练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协调,从而使痉挛得到缓解,但如果一昧地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阻碍手功能的正常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避免形成划圈步态笨拙的划圈步态也是操之过急的结果。偏瘫患者的各个关节均称僵直状态,足尖下垂,使得患肢“加长”,抬离地面困难,只能借助向对侧倾斜躯干同时骨盆上提的力量很费力地将下肢向上拉起。而这种拉起的幅度十分有限,仍不能是该下肢顺利地向前迈出,还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无用综合症表现。若是康复训练后再进行步行练习则可以恢复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步行效率。点击下方医生名片,定制老人的康复训练↓

  • 一到冬天,医院的心内科、呼吸科、神内科、急诊骨科,好像更忙了,在这里排着队的中老年人比其他时节更加多。事实上,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冬季是一个“鬼门关”。英国国家统计局曾发布过一组数据: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3.6万,老人成为冬季死亡高发人群。2015 年,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也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那么为什么到了天气比较冷的时候,老年人会容易生病呢?哪些疾病喜欢在冬天侵袭老年人呢?重点有以下 3 个。呼吸系统,首当其冲要问冬天哪个科最“热闹”,呼吸科绝对是其中之一。不但门诊熙熙攘攘,住院部也是一床难求。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冬季最为严重。老年人的支气管及肺泡组织弹力降低,易积聚呼吸道分泌物,造成细菌滋生的环境而致带菌状态增多。再加上很多老年朋友本身就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比较低。所以,中老年人群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易感人群。此外,很多老年人由于畏寒怕冷,家中门窗紧闭,很少开窗通风,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不佳,细菌病毒浓度可能增高,感染的风险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应该怎么降低风险?为了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老年朋友应该:1. 建议在每年秋季接种流感、肺炎疫苗,大大降低感染风险。2. 存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的老年朋友,出门要戴好围巾口罩等,减少冷空气刺激。3. 将支气管扩张药备在自己可触及处并告知家人知晓,以备不时之需。4. 避免去粉尘较多或人群聚集的地方。5. 顺应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要保暖,也要避免穿太多衣物,让身体太热。6. 常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动。7. 注意室内的保湿,有条件的家中备好加湿器。心血管疾病,不甘落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处于上升阶段,报告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而冬天,又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会有所升高。但因为不少老年人都有心脑血管的基础病变,血管壁弹性降低,对血压的缓冲作用降低,血压升高会更明显。这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的负荷加重,从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加速血栓的形成。而对于气候干燥的地区或者是室内温度高不注意补充水分的人群来说,干燥和干热会造成体内缺水,导致血液粘稠、血流减慢。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或加重。应该怎么降低风险?1.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朋友,一定要按时定量服用药物,控制好各项指标。2. 冬季到来前,可以做一次检查,并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量。3. 要注意保暖,避免忽冷忽热,避免过低温度的刺激。4. 适度锻炼,但一定做好热身,也要避免剧烈运动。5. 避免情绪激动。6. 依然保证营养充足均衡,冬天也要吃够新鲜蔬果。摔倒骨折,不能承受之痛冬天也藏着其它的隐患,老年人的骨折也更容易发生在冬季。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中国大于65岁的老年人跌倒死亡率为 58.03/10 万,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在中国,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是18.3。老年人跌倒不但会造成扭伤、擦伤、撕裂伤,更让人害怕的是,可能造成的骨折、脑出血等等。在超过65岁、因跌倒造成髋关节骨折患者中,有25在一年内死亡,25的跌伤老年人失去重要的生理功能,并且有50的老年人行动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本身由于年龄的增长,关节僵硬不协调,肌肉萎缩力量下降,视力下降,平衡能力变差等原因,本身就容易跌倒。如果再加上天气寒冷,关节僵硬加重,厚重的衣服让行动更不灵活,地面湿滑等因素,跌倒的风险就进一步升高了。应该怎么降低风险?1.视力听力减退、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骨骼肌肉病变的老年朋友,需要及时科学地治疗。2.有基础疾病需要服用抗抑郁药、催眠药、镇静药、降压药、抗过敏药、降糖药的老人,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要格外注意自己服药后的精神状态和体能情况,量力活动。3.在家里,建议在卫生间、厨房等安装扶手,保持地面干燥、平整、无障碍。4.如果不小心摔倒骨折了,建议听从医生建议,该手术的,果断手术,因为需要长期卧床的保守治疗,反而会增加脑梗、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死亡率。6.卧床期间,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家人朋友要悉心照料,包括不限于要帮病人更换体位、协助排痰、及时排尿,做好皮肤清洁护理等。对于广大中老年朋友来说,冬天是一个相对高危、需要格外留意自己身体状况的季节。总得来说,就是要记得维持基础疾病的治疗,把各项身体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注意保暖,减少寒冷的刺激,居住环境不要太干燥。保证营养充足均衡,做好适当的运动。有条件的,提前接种疫苗,防患于未然。不要在恶劣的天气出门,避免摔倒跌伤。总之呢,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和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度过冬天。身体上的健康问题,哪怕再小也不能忽视,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不仅有专业的三甲名医,提供治疗方案,指导你正确用药,还能够在京东App凭处方在线购药,方便快捷。

  •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营养主要来自于每天的饮食,没有食物就没有营养。 食物,作为营养的物质载体,在维系生命和健康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食物是所有生物的第一生存目标。从远古时期人类祖先获取食物的艰辛和食物来源的单一,到现代食物的五花八门和应有尽有,人类食物来源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不小的变化,比如食物缺乏时发生的营养不良到现在的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而疾病谱的改变又驱动人类饮食的改变,比如低碳饮食的出现。 低碳饮食,顾名思义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主要注重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由美国人阿特金斯医生在1972年写的《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第一次提出的。低碳饮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或概念,一般认为入门级别是40的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比较标准的吃法是每日摄入20-60g碳水化合物低于每日总热量的20。 低碳饮食如果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到20g(大约400ml牛奶的含糖量)以下,就是传说中的生酮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许多不同的类型。 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式主要有六种,包括典型的低碳饮食、生酮饮食、低碳高脂肪饮食、阿特金斯饮食、古式饮食、零碳水化合物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已经流行了几十年。它们曾经引起很大争议,但现在已经获得了主流认可。 在短期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往往比低脂肪饮食更容易减轻体重,同时还可以改善血糖、血脂和血压。 低碳饮食目前在国内外无论是科研学术还是商业市场都异常火爆,各大网络媒体公众号平台都争相报道低碳饮食这个概念。甚至有临床医生和营养师都并且开始搞相关培训、低碳减肥门诊等等。但是,一些主流医学社团如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肾脏基金会反对低碳饮食,称这种饮食方式有害健康;同样,美国医学研究院推荐每日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130g美国医学研究院、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的众多学会均推荐:“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 有学者认为不存在完美的健康饮食解决方案。但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做到找到饮食和健康的综合平衡点。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指南,而且还要坚持个体化的原则。 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种族,给与不同的饮食解决方案,目前很多研究已经提示,主食依然要吃,而且要摄入正常量,即每天从主食中摄入的淀粉和果蔬中的天然果糖总量约为200-300克,减肥时不低于120克。 更多地选择消化慢、高膳食纤维、低血糖反应的主食,比如燕麦、荞麦、黑米、红小豆、芸豆、干豌豆等各种杂粮,再配合大量蔬菜和少量的鱼肉蛋奶。这种饮食结构,既能避免吃大米白面过度升高血糖的麻烦以及过多摄入麸质的问题,又能减轻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大量研究证明,这种饮食方案有利于减低肥胖、糖尿病、老年认知退化、心脑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也正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所推荐的饮食方式。本文作者余杰博士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都害怕中风,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科普说得最多的也是警惕几大中风前兆。事实上,等到真的观察到这些前兆了,也只能赶紧送医院,然后医生尽人事,家属听天命了。因为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如果缺血超过6个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现在还没有任何医学手段能够救活这些脑细胞,急性期的一些药物,如脱水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调血脂的药物,都是为了稳定病情、防止病情恶化,不能逆转脑细胞的损伤。临床的医生做久了,真的看了太多特别倔,过了六十岁也不知天命的老人家,在生死线上走一回才知道改变生活方式,多活动多锻炼才是健康之本。预防真的很重要!预防真的很重要!预防真的很重要!一定要:- 控制体重,拒绝腹型肥胖;- 严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坚决戒烟戒酒! 我们老百姓称为中风的,是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病。如果脑血管病真的发生在了我们自己、我们亲爱的家人身上,最可怕的就是它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高达70-80的患者因为偏瘫、吞咽困难、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后遗症留下残疾,丧失独立生活能力。跟大众误区“中风后要卧床休息“相反,长期卧床不活动或者等出现了后遗症才想起来要康复训练,就已经晚了:- 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关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关节痉挛等也明显增多;- 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潜力,特别是平衡功能的恢复,降低大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 脑血管病情稳定之后应该尽早开始康复训练,这也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小时后就可以进行床边康复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在监护条件下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加速康复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预防并发症,让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康复不是简单的活动胳膊、拉拉腿一个经验丰富的康复专家,必须有丰富的神经内科和神经康复经验,必须懂得肢体康复、语言功能康复等。早期开始的康复治疗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床上良肢位的保持、床上坐位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由医生评估后再进一步增加活动水平。早期康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患者重新开始与外界交流。每一项都需要在丰富的医学知识指导下,根据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并且每一步都要求专业的评估。避免关节损伤很多来就诊的患者都因为在康复训练中乱来,肩关节和髋关节出现了损伤。比如偏瘫患者由于韧带和关节囊的老化,平时手臂向前抬起时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只能达到150度,但由于瘫痪时肌肉松弛,肌肉的反射性收缩消失了,没有了自我保护机制,如果不注意,肩关节就能拉到平时不能达到的活动范围,同时使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受伤。而且这种损伤比较隐蔽,从外表看不到红肿、淤血,不知不觉中就引起关节内部的慢性炎症和粘连。一般认为每天的训练还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训练时间至少要达到45分钟,在提高患者的功能目标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效果,但需要医生来评价安全性。训练很重要但又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避免肌肉痉挛加重比如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训练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协调,从而使痉挛得到缓解,但如果一昧地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阻碍手功能的正常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避免形成划圈步态笨拙的划圈步态也是操之过急的结果。偏瘫患者的各个关节均称僵直状态,足尖下垂,使得患肢“加长”,抬离地面困难,只能借助向对侧倾斜躯干同时骨盆上提的力量很费力地将下肢向上拉起。而这种拉起的幅度十分有限,仍不能是该下肢顺利地向前迈出,还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无用综合症表现。若是康复训练后再进行步行练习则可以恢复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步行效率。点击下方医生名片,定制老人的康复训练↓

  • 一到冬天,医院的心内科、呼吸科、神内科、急诊骨科,好像更忙了,在这里排着队的中老年人比其他时节更加多。事实上,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冬季是一个“鬼门关”。英国国家统计局曾发布过一组数据: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3.6万,老人成为冬季死亡高发人群。2015 年,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也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那么为什么到了天气比较冷的时候,老年人会容易生病呢?哪些疾病喜欢在冬天侵袭老年人呢?重点有以下 3 个。呼吸系统,首当其冲要问冬天哪个科最“热闹”,呼吸科绝对是其中之一。不但门诊熙熙攘攘,住院部也是一床难求。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冬季最为严重。老年人的支气管及肺泡组织弹力降低,易积聚呼吸道分泌物,造成细菌滋生的环境而致带菌状态增多。再加上很多老年朋友本身就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比较低。所以,中老年人群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易感人群。此外,很多老年人由于畏寒怕冷,家中门窗紧闭,很少开窗通风,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不佳,细菌病毒浓度可能增高,感染的风险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应该怎么降低风险?为了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老年朋友应该:1. 建议在每年秋季接种流感、肺炎疫苗,大大降低感染风险。2. 存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的老年朋友,出门要戴好围巾口罩等,减少冷空气刺激。3. 将支气管扩张药备在自己可触及处并告知家人知晓,以备不时之需。4. 避免去粉尘较多或人群聚集的地方。5. 顺应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要保暖,也要避免穿太多衣物,让身体太热。6. 常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动。7. 注意室内的保湿,有条件的家中备好加湿器。心血管疾病,不甘落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处于上升阶段,报告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而冬天,又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会有所升高。但因为不少老年人都有心脑血管的基础病变,血管壁弹性降低,对血压的缓冲作用降低,血压升高会更明显。这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的负荷加重,从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加速血栓的形成。而对于气候干燥的地区或者是室内温度高不注意补充水分的人群来说,干燥和干热会造成体内缺水,导致血液粘稠、血流减慢。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或加重。应该怎么降低风险?1.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朋友,一定要按时定量服用药物,控制好各项指标。2. 冬季到来前,可以做一次检查,并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量。3. 要注意保暖,避免忽冷忽热,避免过低温度的刺激。4. 适度锻炼,但一定做好热身,也要避免剧烈运动。5. 避免情绪激动。6. 依然保证营养充足均衡,冬天也要吃够新鲜蔬果。摔倒骨折,不能承受之痛冬天也藏着其它的隐患,老年人的骨折也更容易发生在冬季。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中国大于65岁的老年人跌倒死亡率为 58.03/10 万,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在中国,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是18.3。老年人跌倒不但会造成扭伤、擦伤、撕裂伤,更让人害怕的是,可能造成的骨折、脑出血等等。在超过65岁、因跌倒造成髋关节骨折患者中,有25在一年内死亡,25的跌伤老年人失去重要的生理功能,并且有50的老年人行动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本身由于年龄的增长,关节僵硬不协调,肌肉萎缩力量下降,视力下降,平衡能力变差等原因,本身就容易跌倒。如果再加上天气寒冷,关节僵硬加重,厚重的衣服让行动更不灵活,地面湿滑等因素,跌倒的风险就进一步升高了。应该怎么降低风险?1.视力听力减退、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骨骼肌肉病变的老年朋友,需要及时科学地治疗。2.有基础疾病需要服用抗抑郁药、催眠药、镇静药、降压药、抗过敏药、降糖药的老人,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要格外注意自己服药后的精神状态和体能情况,量力活动。3.在家里,建议在卫生间、厨房等安装扶手,保持地面干燥、平整、无障碍。4.如果不小心摔倒骨折了,建议听从医生建议,该手术的,果断手术,因为需要长期卧床的保守治疗,反而会增加脑梗、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死亡率。6.卧床期间,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家人朋友要悉心照料,包括不限于要帮病人更换体位、协助排痰、及时排尿,做好皮肤清洁护理等。对于广大中老年朋友来说,冬天是一个相对高危、需要格外留意自己身体状况的季节。总得来说,就是要记得维持基础疾病的治疗,把各项身体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注意保暖,减少寒冷的刺激,居住环境不要太干燥。保证营养充足均衡,做好适当的运动。有条件的,提前接种疫苗,防患于未然。不要在恶劣的天气出门,避免摔倒跌伤。总之呢,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和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度过冬天。身体上的健康问题,哪怕再小也不能忽视,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不仅有专业的三甲名医,提供治疗方案,指导你正确用药,还能够在京东App凭处方在线购药,方便快捷。

  •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营养主要来自于每天的饮食,没有食物就没有营养。 食物,作为营养的物质载体,在维系生命和健康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食物是所有生物的第一生存目标。从远古时期人类祖先获取食物的艰辛和食物来源的单一,到现代食物的五花八门和应有尽有,人类食物来源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不小的变化,比如食物缺乏时发生的营养不良到现在的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而疾病谱的改变又驱动人类饮食的改变,比如低碳饮食的出现。 低碳饮食,顾名思义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主要注重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由美国人阿特金斯医生在1972年写的《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第一次提出的。低碳饮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或概念,一般认为入门级别是40的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比较标准的吃法是每日摄入20-60g碳水化合物低于每日总热量的20。 低碳饮食如果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到20g(大约400ml牛奶的含糖量)以下,就是传说中的生酮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许多不同的类型。 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式主要有六种,包括典型的低碳饮食、生酮饮食、低碳高脂肪饮食、阿特金斯饮食、古式饮食、零碳水化合物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已经流行了几十年。它们曾经引起很大争议,但现在已经获得了主流认可。 在短期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往往比低脂肪饮食更容易减轻体重,同时还可以改善血糖、血脂和血压。 低碳饮食目前在国内外无论是科研学术还是商业市场都异常火爆,各大网络媒体公众号平台都争相报道低碳饮食这个概念。甚至有临床医生和营养师都并且开始搞相关培训、低碳减肥门诊等等。但是,一些主流医学社团如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肾脏基金会反对低碳饮食,称这种饮食方式有害健康;同样,美国医学研究院推荐每日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130g美国医学研究院、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的众多学会均推荐:“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 有学者认为不存在完美的健康饮食解决方案。但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做到找到饮食和健康的综合平衡点。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指南,而且还要坚持个体化的原则。 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种族,给与不同的饮食解决方案,目前很多研究已经提示,主食依然要吃,而且要摄入正常量,即每天从主食中摄入的淀粉和果蔬中的天然果糖总量约为200-300克,减肥时不低于120克。 更多地选择消化慢、高膳食纤维、低血糖反应的主食,比如燕麦、荞麦、黑米、红小豆、芸豆、干豌豆等各种杂粮,再配合大量蔬菜和少量的鱼肉蛋奶。这种饮食结构,既能避免吃大米白面过度升高血糖的麻烦以及过多摄入麸质的问题,又能减轻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大量研究证明,这种饮食方案有利于减低肥胖、糖尿病、老年认知退化、心脑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也正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所推荐的饮食方式。本文作者余杰博士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具有一定的感染型。尖锐湿疣容易生长和繁殖的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很多患者担心,不知道患尖锐湿疣和家人衣服一起公用洗衣机会不会传染。南京优嘉病毒疣医学研究所医生给出了以下结: 每一个尖锐湿疣的患者,由于年龄、病程、感染部位和范围、HPV 分型、病毒拷贝量等病情和自身免疫功能的不同,其综合性系统治疗的方案也不同,且随着病情进展变化需要不断调整。 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期间,症状表面的疣体很容易清除,难的是怎样把黏膜或者是皮肤下面的 HPV 病毒清除干净。患者在治疗没有疣体以后要继续观察,医生叮嘱病人定期到门诊来复诊,一般一个月一次。在临床见不到尖锐湿疣的疣体以后,三个月以内是尖锐湿疣复发的高发期。大概六个月至八个月没有再长出疣体,就算临床治好了。 尖锐湿疣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母婴传染:患有尖锐湿疣的孕妇,尤其是症状不明显。而子宫颈部位有尖锐湿疣病毒感染的孕妇,生殖道内会有病毒,分娩时,胎儿由产道,导致新生儿的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感染尖锐湿疣。 间接传播:这是尖锐湿疣的传播途径之一,最常见者为尖锐湿疣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浴巾、浴盆等。所以,医生一般建议私人物品分开使用,尤其是尖锐湿疣患者的内裤,可以开水烫洗,阳光下暴晒。 直接性接触传染:这是最主要的尖锐湿疣的传播途径。 南京优嘉病毒疣医学研究所的医生温馨提示:患有尖锐湿疣,可以和家人共用洗衣机清洗上衣,但是注意内裤分开洗涤,防止病毒间接传染,导致传染家人。

  •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 第一、一般治疗。一般治疗仅用于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辅助治疗,临床症状轻微或是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出现轻微出血、轻度疼痛的症状,可予止血、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患者营养状况。一旦出现严重临床症状首选手术治疗。 第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病灶,可解除患者疼痛、肢体感觉异常及肌力减弱等症状,可达到临床治愈。确诊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后,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通常为显微镜下分离血管瘤与脊髓,切除血管瘤。 手术治疗效果好,但同时,手术有损伤脊髓、出血的风险。手术治疗应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选择具体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提示: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一般治疗仅用于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可彻底治愈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不需特殊治疗。手术切除血管瘤有损伤脊髓或出血等风险,术前应注意评估。

  • 作者:著名临床营养学家,于康教授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朱麟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朱麟
朱麟
主任医师

已认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