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最初的几年里处在心理等同(psychic equivalence)模式中--将心理体验与外部现实完全对等。也就是我常说的没有心理空间--体验到什么,现实就是什么;现实发生了什么,心理上就被什么彻底占据。这使得婴幼儿的内心体验会比成人的更加敏感和强烈,也极度容易受到外界伤害。
比如孩子在年幼时看到鬼片会非常害怕,哪怕演员化妆和道具的效果非常粗糙,但依然无法摒除孩子体验到的真实恐惧。这种恐惧感是因为心理等同模式无法识别事物的佯装性,就比如电影里的鬼怪僵尸,在体验上它们始终是“真"的。再比如妈妈藏在门口对孩子说自己不见了的时候,孩子会体验到真实的丧失,因而会惊吓的啼哭。或者父亲将孩子的玩具藏在身后的时候,孩子也会感觉到那个东西真的没了,在心理和现实上。
一旦在这个阶段遭遇创伤,那些鬼怪僵尸就会在心灵中复活,同样复活的还包含那个阶段遭受到的全部心灵恐怖,被遗弃、被忽视、被控制、被惩罚...所有的创伤情感都会与客观现实交织在一起,让一个人体验到一个完全不值得信任的真实世界,并在这种体验模式里真的诱导这样的现实关系发生。
这时候心灵和外部世界进入了一个封闭系统中,比如当一个人遭受不好的对待时,会感觉到自己是不好的。而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是不好的时,就觉得自己一定会遭受到不好的对待。这时候心理现实总是被体验为客观现实,因此是彻底卷入的,没有心理空间的,只能付诸行动的(应激式的反应模式)。
边缘人格或者边缘反应就是一个人彻底陷入心理等同模式的结果(一般人也会有,比例不同),那些强烈而极端的行为反应只是试图在那个因没有心理空间因而也没有心理存活的世界里撕开一个逃生通道。
精神分裂中的幻觉症状也是在这种体验模式下产生,在现实世界里真实感知到心理世界里的东西。
当孩子稍大一些,就会进入佯装模式(pretense)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将逐步与现实分化,因此能体验到一个可以独立于现实的心理版本的世界(有了心理空间)。比如一个孩子可以拿着勺子想象那是一辆正在移动的汽车,那个心理版本的勺子可以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勺子存在。同样的,孩子可以张开双臂奔跑仿佛自己正在飞翔,因为孩子内心还体验着一个能够飞翔的精神版本的自我。
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从严肃的现实规则中轻松逃逸,在精神世界里成为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成为蝙蝠侠或美少女战士,孩子会在打王者荣耀时念出技能的名字来体验到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施展绝技的人。这时的ta可以是脆弱的,也可以是无所不能的。这是一个人自恋和想象正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孩子需要在这个阶段逐步完成理想和现实的整合。
如果在这个阶段遭遇创伤,那么孩子将永远拒绝走进现实,并一直停留在自己的精神领地中。自恋人格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一个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的意识场会自动化收缩,只拥抱自己的规则,而完全不能忍受客观世界里的诸多限制,同理心也是在这个阶段失去的。
这会让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进入一种紧张的敌对关系,因为现实总是在告诫自己心中那些崇高的东西是虚假的、幼稚的、可笑的、不可能的,现实是如此恶劣无趣,它每一次的入侵都会引发强烈的羞耻、暴怒、失落甚至是抑郁。
精神分裂症中的妄想症状便是在这种体验模式下,包括反社会人格障碍等,它们都是该模式最极端的呈现方式,而正常人也会不同比例的拥有这种体验模式。
继续向前发展,孩子就会来到心智化(Mentalizing)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人的内心与外部现实是分开的,但又是有所关联的。它能让我们既在其中,又在其外。就好比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既知道它是虚假的,却又能够沉浸其中。我们可以憧憬梦想,也可以付诸现实。我们可以体验浪漫,也能够共度平凡。
心智化是心理等同模式和佯装模式的平衡,是它们的中和物。它让人在心理世界和现实世界里自由穿梭,获得这种自由所带来的安全,以及因理想而存在的意义感,因现实而存在的确定感。
文章 软瘾及其疗愈
李刚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文章 焦虑抑郁及其应对
李刚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文章 如何释放负性情绪
李刚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