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军

揭秘宝宝腹泻,注意乳糖、乳糖酶、乳糖不耐受

揭秘宝宝腹泻,注意乳糖、乳糖酶、乳糖不耐受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究其原因,家长通常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其实并不尽然,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很多,比如当婴幼儿身体内缺乏一种酶时,也会引腹泻。

乳糖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们进食的淀粉在肠道内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等,再经过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半乳糖等,然后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转运和吸收。

乳糖的作用:促进脑发育,提高矿物质吸收利用率

乳糖是乳制品中首要的营养成分,是机体器官、肌肉以及神经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乳糖在乳糖酶作用下形成的半乳糖是宝宝脑发育不可替代的物质;同时,乳糖在肠道经发酵产生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食物中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乳糖酶的作用:把双糖分解成易吸收的单糖。 乳糖是母乳中唯一存在的双糖,是婴儿主要能量来源之一,牛奶中含有4% 10% 的乳糖,这些乳糖需要乳糖酶(位于小肠粘膜上皮)对其进行分解,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后迅速在小肠内吸收,被机体利用。

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不能分解并代谢乳糖,就是由于肠道内缺乏所需的乳糖酶,或者是由于乳糖酶的活性已减弱而造成的。乳糖不耐受可造成人体营养吸收不良,还会影响钙、铁、锌等的吸收,并影响婴幼儿的脑发育。我国3岁左右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比例高达 38.5% ,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乳糖不耐受的分类: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多有家族性 中国发病率极低 。新生宝宝在出生哺乳后1 2 小时便会发生腹泻,原因是在肠内有大量吸收不良的糖,肠内渗透压增高,使大量水分被吸收到肠腔内,同时肠内的糖是细菌很好的营养物质,细菌发酵糖后产生大量酸性产物及二氧化碳,进一步加重了肠胀气和腹泻。

这些病儿的特点是排出大量的气体,大便次数多,呈水样,看不到粪质,大便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婴儿在摄入含蔗糖或淀粉的饮食后会引起严重的腹泻、脱水和酸中毒,长期腹泻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腹部膨胀等。年长儿很少有严重的腹泻。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这是由于胃肠炎、寄生虫感染或营养不良等引起的肠粘膜受损,致使乳糖酶缺乏 活性降低,乳糖吸收下降,肠腔渗透压升高,形成水样腹泻 。如果婴幼儿曾经患严重的腹泻,他的身体有可能会暂时无法生成足量的乳糖酶。腹泻1 2 周左右,孩子就可能会有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给孩子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也可能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另外,有些药物也会使身体分泌乳糖酶的水平降低,从而造成暂时性的乳糖不耐受。患有长期肠胃不适病症(例如 克罗恩病 节段性肠炎)的人有时候也会出现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幼儿在给予正常含乳糖饮食后会出现水样便,大便呈黄色,有酸味,带泡沫。若给予无乳糖饮食,在 24 小时内大便会明显好转。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在数周至数月可自行恢复正常。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有何不同?

食物不良反应包括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 食物过敏是摄入特定食物或食物添加剂后,可重复发生的、由特异性免疫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其发病机制是由免疫介导的,包括 IgE、非IgE、IgE 和非IgE 混合的免疫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在摄入特定食物数分钟至数小时后的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症状和呼吸道症状。 食物不耐受是摄入特定食物后,发生由宿主代谢缺陷机制介导的,或食物成分的毒性、药理学的、物理机械的或生理学机制介导,或不明机制所介导的非免疫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胃肠道症状,还有哮喘、偏头痛、湿疹等肠外症状。与食物过敏相比,食物不耐受的症状一般出现迟,摄入特定食物数小时至数天后发生,起病隐匿,患者不易发现,持续时间长,食物特异性 IgE 阴性。 对于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是确定的。然而对于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食物不耐受可分为不依赖宿主的和依赖宿主的两类。诱发不依赖宿主的食物不耐受的食物成分,包括药理学的、毒性的食物成分如组胺、组胺样化合物、水杨酸盐、酪胺、亚硫酸盐、谷氨酸盐、咖啡因、可可碱、色胺、5-羟色胺、茄碱糖苷生物碱、食物添加剂和防腐剂如柠檬黄,苯甲酸酯,山梨酸盐等。诱发依赖宿主的食物不耐受的机制,包括酶学和代谢性的机制如乳糖或果糖不耐受、对 FODMAPs 和小麦的非特异性肠道或非肠道反应、脂肪吸收不良等,其中 FODMAPs (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 是指一类不易消化但在肠道可发酵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包括低聚糖、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含有上述引起食物不耐受的食物成分的食物,几乎囊括了所有日常食物,包括水果、蔬菜、饮料、零食、奶制品、谷物等。

刘军

副主任医师

亳州市人民医院

3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母乳喂养也会出现食物过敏?

母乳喂养发生食物过敏的原因: 通过母乳传递的过敏原 牛奶蛋白 ( β - 乳球蛋白 ) 、鸡蛋蛋白、大豆蛋白等; 母乳中缺乏某些细胞因子 , 例如 IL-1 β、 IL-6 、 IL-10 和 TGF β -1 等; 母乳中特异性 IgA 水平低。

刘军

副主任医师

亳州市人民医院

3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是什么?

诊断食物过敏不能简单一个检测报告单就能确诊的,它需要由医生,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情况判断可能的过敏原,过敏原IgE检测只是一个筛查试验,结果阳性并不代表一定过敏,它只是提示食物过敏的可能性,而不是确诊的依据。特异性IgE的水平越高,存在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大,却不能说明孩子一定对这种过敏原是过敏,还需要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采取回避-激发试验来确认。 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只有一个——食物回避-激发试验。 第1步 追溯 回忆孩子有不适症状前吃的食物,列入怀疑清单; 第2步 回避 在接下来的饮食中,完全排除孩子怀疑清单中的食物,如果孩子过敏症状改善或消失,这时可高度怀疑孩子的过敏与该食物相关。 第3步 激发 有意识地给孩子少量高度怀疑的食物,细心观察孩子反应,如果同样的症状重新出现,那么基本证实对此食物过敏。 这个方法,限定在孩子只有轻微食物过敏症状的时候用。有较重过敏反应时,必须去医院,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行激发试验。

刘军

副主任医师

亳州市人民医院

3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