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吴华龙

 焦虑症的心理学意义、正规治疗及早期预防

 焦虑症的心理学意义、正规治疗及早期预防

经常看到有些人动不动就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

 
在心理学上,焦虑指的是人对未来事件无法预测结局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有很多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一般来说,焦虑可以分为三大类:
 
其一,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指的是对于外来的威胁、灾难与危险情况所表现出的焦虑,包括生存焦虑。例如重视学习成绩,正在加紧复习功课的孩子,当面临高考的压力时,常常会显得非常焦急和烦躁,而其望子成龙的父母,若极度渴望子女考上重点大学,随着孩子的状态及时间的紧迫,也会出现心神不定的表现。
 
其二,道德性焦虑。即由于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和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的人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如一个人在路上看到歹徒行凶或是偷窃时,由于自己势单力薄,害怕受到伤害而故意视而不见,回来后,感到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深感内疚,继而坐立不安,不断自责。
 
其三,神经症性焦虑。即不仅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发生焦虑性反应,而且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焦虑反应。它产生于一些无法克服的冲突体验,特别是当没有足够的防御可能性时,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而引起的。
 
焦虑心理如果达到较严重的程度,就成了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中心症状,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症。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是:
 
1、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自由浮动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过分担心的期待)为特征。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病人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诱因…。
 
2、病人常处于心烦意乱,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
 
3、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心跳加速,胸闷,气急,头晕,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胀等植物性焦虑。有的病人表现为易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集中困难,难以入睡,容易惊醒,易激惹等过分警觉表现,有的可出现阳萎、早泄、月经紊乱和性欲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4、运动性不安表现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等。
 
5、病程长,可呈间歇发作,发作期间精神状态正常,1/3的病人病程半年至2年,2/3病人在2年以上。
 
通常情况下焦虑症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大类: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内心焦灼、紧张、惊恐、激动或有一种不舒适感觉,由此而产生牵连观念,妄想和幻觉,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病程一般不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趋于缓解。
 
慢性焦虑症,其焦虑情绪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其焦虑程度也时有波动。又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和其他特定类型的焦虑症,如社交焦虑、考试焦虑等。慢性焦虑症一般表现为平时比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生闷气、发脾气等。
 
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神经衰弱描述,那焦虑和神经衰弱有什么不同吗?事实上,焦虑症和神经衰弱都属神经症的范畴,其发病均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都有一些焦虑症状出现。但也有不同之点,和神经衰弱相区别的是:焦虑症的焦虑症状突出,且呈发作性,无明显原因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易兴奋而衰竭不明显;神经衰弱主要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缺乏耐性,易于疲劳,虽常有紧张焦虑情绪,但并不明显,呈非发作性,易兴奋、易衰竭性较突出。焦虑症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明显,如心悸、气促、胸闷、喉部堵塞感、口干、出汗、颜面潮红或脸色苍白或尿频、尿急等,且常有运动性紧张,如肌肉紧张、颤抖、搓手顿足、坐立不安等,而神经衰弱则上述表现不突出。
 
由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若是患上焦虑症是件很痛苦的事,既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又势必会给周围的其他人带来影响。焦虑具有模糊不具体的特征,焦虑者往往只知道威胁的存在,但并不知道威胁的真正来源和内容,因而焦虑者产生焦虑时不知如何把焦虑消除。对于焦虑患者来说,对于患有焦虑症的人,接受正规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心理治疗
 
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学会转移或疏通情绪压力,恢复或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很大程度上,减轻精神上负担和焦虑。
 
1、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首先,应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对人的生命没有直接威胁,因此不需要有过度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坚信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不具威胁性的,经过适当的治疗,此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2、改变价值观念,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感到受到威胁或危险刺激是产生焦虑的基本原因,而受威胁或危险的感觉与个体的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当其个人利益要受到损失时,一定会感到焦虑万分;而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能把生命置之度外,又怎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呢?所以,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是克服焦虑的有效策略之一。
 
霍妮认为,焦虑的根本在于真实的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分离,解除焦虑需要在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建立一种切合实际的联系,使患者接受真实的自我就是他自己,以便形成一种切合实际的未来目的。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和过高的自我要求、自我认识发生变化了,各项事物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也随之改变。以前使他焦虑万分的“大事”,在新的生活目标中可能变成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焦虑当然随之烟消云散了。同时,霍妮还认为正常人所应具有的各种需要,如受人尊重、被人爱戴等可以降低基本焦虑。
 
3、培养健康的非焦虑心态
 
要克服焦虑就应该用非焦虑的心态来驱赶。非焦虑心态包括勇气、放松、宽容、爱等等,其中,有意识地使用放松技术来克服焦虑非常有效。
 
1)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完全可以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
 
2)自我放松。如果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另外还可以运用视觉放松法来消除焦虑,如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创造一个优美恬静的环境,想象在大海岸边,波涛阵阵,鱼儿不断跃出水面,海鸥在天空飞翔,你光着脚丫,走在凉丝丝的海滩上,海风轻轻地拂着你的面颊……
 
4、认清威胁来源的真正内容,对当前的情境进行具体分析
 
既然焦虑是对不特定的、模糊的危险情境的反应,那么防范和消除焦虑就要找到焦虑的真正内容和来源。许多心理治疗的理论都很重视这种方法。精神分析学家以他们惯用的自由联想与分析解释,想把隐藏于潜意识的威胁清清楚楚地暴露到意识层里来。好让个案看到焦虑的真面目以解除焦虑。埃里斯的合理情绪方法中使用的追根究底的回答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个案认真地去直视模糊的焦虑。
 
混乱和捉摸不定是引发焦虑的原因。对目前的工作情境越清楚明确,个体体验到的焦虑就越少。因此,焦虑者可经常给自己开个清单,把每个可能引起焦虑的潜在因素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对它逐个进行审查、分析。这样不但可以预防焦虑的产生,而且也可以阻止焦虑的扩散。
 
5、积极获取逃离危险来源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对危险有一系列的解决方法,那他在面临危险时只要从容地按已准备好的方法去处理就行了,哪还会有时间去体验焦虑呢?因此制定对付可能发生危险的详细计划是预防和克服焦虑的一个策略,虽然做计划不一定能消除危险,但它能缓解因心中无数而带来的不安。事实上,个体所获得的化解的办法不一定能真的化解危险,只要个体相信这种方法有效,就已经具备克服焦虑的功能了。
 
当然,制作的计划如果是成套的或是不同层次的,那么克服焦虑就越有效果。因为,一旦发现已获取的化解危险的方法因故无法执行时,就可以采用另一层次的方法。否则个体会因此更加感到焦虑。
 
6、对产生威胁的对象采取直接行动
 
分割处理焦虑法有助于增强焦虑者对付焦虑的自信心。把焦虑的事物细分为几个小单位,每次只专心处理细分后的一个小单位,这样,整体的一件事物对我们的焦虑会随之减少。并且,细分后已变成具体且简单的小单位,极易处理。这样能增强焦虑者的自信心,焦虑感也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
 
森田疗法在心理治疗中针对焦虑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让患者带着焦虑症状不逃避,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是把培养勇气与放松训练有机结合的方法。勇气是一种心态,它可支持一个人在必须接近他所害怕但他的理性认为是不可怕的对象时,仍能按理性判断接近该对象。
 
(二)药物治疗。
 
如果焦虑症比较严重,还可以遵照医嘱,,采用一些抗焦虑药物,在临床上它们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边缘系统、丘脑、杏仁核等部位,能明显改善情绪、对抗焦虑,如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氯硝西泮、佳静安定、罗拉等)、多虑平、安宁、溴剂等。与心理治疗联合使用,常可以控制症状、缩短疗程。
 
(三)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Bioedback therapy)又称生物回授疗法,或称植物神经学习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技术/方法。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使患者经过特殊训练后,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进行有意识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训练,通过内脏学习达到随意调节自身躯体机能,从而消除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
 
(四)饮食治疗
 
患者焦虑症的患者,饮食上应有所注意。例如,一般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来说,应该合理安排生活,防止暴饮暴食或进食无规律,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加重症状;而对于交感神经症状突出的患者来说,则应远离有刺激性的烟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等,因为它们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心脏早搏等,使已有的症状更突出;对于腹胀、便秘者,也可以服用助消化和通便的药物等等。
 
同时,应该特别认识到的是,焦虑本身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甚至有国外研究表明,恰当或中等强度的焦虑状态还是最能激发一个人能力和表现的状态。只有当一个人的焦虑发展到一定无法控制的程度才达到病态,成为焦虑症需要治疗。而正确学会陶冶情操,调节情绪,就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对于一些性情急躁、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有意识地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学会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扩大对各种事物及人的包容性,提高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培养平和的心态和与处世不惊的能力是预防焦虑产生的有效手段。
 
如果我们的亲戚或是朋友中有焦虑症的患者,我们也应该做好焦虑症的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回忆或自己描述焦虑时的感觉,接纳病人的焦虑感受,与病人讨论处理焦虑的方式,给以充分的心理支持。在与病人交谈时,要语速慢,态度和蔼,提问题简明扼要,着重当前问题,并给予简洁明确的指导。对病人当前的应对机制表示认同、理解和支持。不要与病人采取的防卫行为进行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常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焦虑、激动和愤怒,如允许自我发泄(例如来回踱步、谈话、哭泣等)。病人主诉躯体不适要注意倾听,避免过分提供照顾,要及时发现躯体症状先兆,酌情提供安慰。虽然焦虑症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会给精神上带来很大的痛苦,病情严重的话还未造成患者社会功能的缺失,所以早期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精神疾病患者喜欢什么音乐类型

美国经典电影《汉尼拔》大家都不陌生,讲述了 F 特别探员威尔·格雷厄姆以及表面上是优雅心理医生,实际上是食人魔连环杀人犯的汉尼拔莱科特博土的故事剧中汉尼拔的心理变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细节是他喜欢听古典音乐。 这个爱好与精神疾病有没有关联昵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并不特别喜欢古典音乐,而是更钟情于说唱音乐。 Blackstreet 的 No Diggity"和 mem 的 Lose Yourself”等歌曲都与更高的精神病学分数相关。相比之下, Knack 的“ My Sharona”和 Sia 的“ Titanium 等流行歌曲与最低水平的精神病有关研究者对 200 人播放了 200 首不同类型的歌曲,测试他们的喜好程度,同时进行了精神疾病的测试研究人员希望这种类型的音乐测试有助于识别精神疾病患者。该研究的第一作者 Pascal Wallisch 博士认为,可能会从音乐铖列表中排除精神病患者。该小组将进行一项更大的研究,以确定歌曲类型是否可以预测潜在的精神疾病。 纽约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这项研究目前尚未公布,他们现在希望通过更大的研究来验证结果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5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安眠药用久了,有什么办法摆脱它?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出现失眠,出现失眠以后就要去医院就诊,这时候医生可能会给患者用一些安眠药,而用了安眠药人的睡眠的确会改善,一旦改善就导致人们觉得安眠药是一种治疗失眠的“特效药”,这种特效药在失眠的时候就一定有用,就是这样的认识导致人们反复使用安眠药,最后产生了依赖性。 那么产生安眠药依赖的人,怎么离开它呢? 首先既然已经依赖,那么目前肯定是要继续使用的,不能突然骤停,骤停可能会马上出现失眠症状,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戒断症状,焦虑、心慌、胸闷等不适,那么正确的方法是逐步减量,比如你现在用的是 2 片安眠药,那么如果你的睡眠情况很好,就可以减量了,最安全的方式是减半片,过 1 周睡眠情况还可以,就可以再减半片,以此类推,半片的时候减为四分之一片,之后维持一段时间后可以减为八分之一片或者换成中成药来替代,最后就可以停药。但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停药后失眠再次来袭的时候就可能需要再次用安眠药,其实这种情况下是可以用的,因为你以前对安眠药敏感,你的内心首先就已经有点依赖了,可以小剂量的用几天,短期睡眠改善后就可以停用,避免再次依赖。 安眠药依赖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不是什么敏感话题了,有些人可能经常把这种药伴随在左右,感觉离开安眠药自己就不行了,事实上更多的可能是存在心理依赖,最好找医生帮助你慢慢的离开安眠药,要合理的去离开。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5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对付失眠,有以下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放松心情。应避免过度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愤怒、担忧等,保持心情舒畅,以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睡眠; 2、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晚餐不宜过饥、过饱,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睡前不饮浓茶、咖啡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3、治疗需有耐心。失眠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调理的过程,尤其顽固性失眠,治疗不易,而且复发率高,需要患者的耐心和恒心,需要坚持治疗,积极配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4、避免诱发因素。如果有明确的诱发因素,例如一些不顺心、不开心的烦心事,或者存在勉为其难的工作,或者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请尽快放下。需知深情牵挂,良医弗为。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6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