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谭剑辉

孩子挤眉弄眼、做鬼脸是怎么回事?(二)

孩子挤眉弄眼、做鬼脸是怎么回事?(二)

家长常常会问:出现抽动障碍的孩子多吗?是精神病吗?

在这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抽动障碍不是精神病,是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其中又以 7-11 儿童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年龄多见于 3-8 岁,到青春期可以缓解。

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分为 3 种类型: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又称 Tourette 综合征。

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一过性障碍、习惯性痉挛、暂时性抽动,是儿童期一种最常见的抽动障碍类型,常见的运动抽动为脸部、头颈及手臂的抽动,发声抽动为吸鼻子、清嗓子。病程短暂,最多不超过一年,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尽管有些没有家族史,但目前无良好的方法预测什么样的抽动会逐渐减轻或不治自愈,什么样的抽动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和恶化。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以病程长,抽动形式相对单一,持续、刻板为特点,起病于儿童早期,抽动症状相对不变,可持续数年甚至终身。

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又称 Tourette 综合征(TS)、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可不同程度地干扰和损害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功能,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可迁延致残。是抽动障碍中最有代表性,临床表现最复杂、最严重,诊断和治疗最困难的一种类型。在青春早期最为严重,到成人早期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但与抽动相关的一些症状如强迫、焦虑、注意缺陷等可能长期存在。

抽动障碍常共患多种疾病,如: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注意缺陷综合症伴多动障碍等,罹患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神经心理损伤(如精细运动协调、视觉运动统合及执行功能)的风险增高,也会伴发自伤行为、偏头痛、睡眠障碍等。

可见,抽动障碍非常常见,表现多样,如果病程持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应该引起重视。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了解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致残性、可治疗的生育并发症,对母亲、婴儿及其家庭均可造成沉重的影响。 任何针对产后妇女的诊疗场景中,均应对女性的精神症状保持敏感;若存在心境低落或兴趣缺失等抑郁核心症状,则应开展全面的精神科评估。 临床医师应警惕那些提示潜在双相障碍或产后精神病的症状,因为针对这些状况的治疗不同于一般的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治疗视症状及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而定。轻度抑郁可通过社会心理策略加以干预,包括同伴支持或非指导资讯等;针对中度抑郁,建议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SSRIs 通常为一线治疗)推荐用于严重抑郁或非药物治疗应答不佳者,以及倾向于使用药物的患者。 大部分 SSRIs 在乳汁中的药物水平不及母体的 10%,母乳喂养对于健康足月儿而言总体是安全的。

谭剑辉

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4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怎么了?我抑郁了吗?

常常有人问以下的问题: 做事提不起兴趣 感到心情低落 入睡困难或睡眠太多 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 食欲不振或吃太多 对自己有负面情绪 对事物专注有困难 动作变慢或烦躁不安 出现伤害自己的念头 觉得自己很笨,没有用处等等 遇到这些问题,请到精神心理科找医生就诊,根据这些表现,说明患者有抑郁情绪,如果病程超过二周,可以诊断抑郁症。 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得病了?这种病可以好吗?不吃药可以吗?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告诉大家: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得病了,至于为什么会得病,目前找不到病因。但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疗效果很好。可以使用药物治疗,还有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有:盐酸氟西丁、盐酸帕罗西丁、盐酸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等等;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疗法、还有森田疗法等,另外,运动晒太阳对改善抑郁情绪也很有帮助。 注意:如果病程中出现兴奋话多,自我感觉非常好等,就不一定是单纯的抑郁症了,而且用药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和医师详细沟通哟。 对于一般人来说,为了对抑郁障碍有更简单、直接的判断,也有一些筛查量表可以使用,下次再给大家推荐。

谭剑辉

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4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挤眉弄眼、做鬼脸是怎么回事?

常常听一些妈妈抱怨,说孩子经常挤眉弄眼,形象很差,打骂也不改,你越说越来是,还给你做鬼脸;有的家长还说,刚开始揉眼睛,说眼睛痒,去眼科看来,怀疑结膜炎,滴了眼药水,好了几天又不行了,还有的是吸鼻子,清嗓子,耳鼻喉科检查,考虑过敏,抗过敏的药物吃了一大把,好一阵又犯了,让家长头疼;在学校也不省心,老师在前面讲课,孩子就在后面扮怪相,还不停的发出“咳咳”声,惹得同学哄堂大笑,这是怎么回事呢?孩子真的就这么不听话、惹是生非吗? 非也!孩子可能得了一种疾病,叫做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由于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使患者缺乏自尊,导致家庭生活、社会形象及学习和工作表现受损和环境适应困难。 抽动障碍的抽动通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的运动抽动为首发症状,而后向颈、肩、肢体或躯干发展,常由简单发展到复杂。部分患者在运动或发声抽动之前有躯体不适感,如:感到压迫感、痒感、冷热感等。抽动具有不可克制的体验,均可在短时间受意志控制,通过自身努力可自我控制或推迟发作一段时间。由于环境的变化抽动发作也会有很大的波动,在几周至几个月里,抽动症状的消长变化也很常见,在情绪紧张、激动或疲劳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遇到有这些表现的孩子,作为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责骂、批评呦,应该去医院精神心理科、儿童发育行为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谭剑辉

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4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